- 已加入
- 2/10/11
- 訊息
- 154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0
- 年齡
- 106
Intel陣營的Mini-ITX從LGA1156/1155
到現在的LGA1150(Haswell)平台
產品線已經愈來愈成熟
和AMD的FM1/FM2/FM2+相比
可以挑選的種類和品牌多上許多。
從LGA1155以後針對MINI-ITX規格小板
有強調OC機能或較好用料規格的
應該是從 EVGA Z77 Stinger 先開始
先前個人也有入手使用過這片板子。;face12;
http://www.coolaler.com/showthread.php/300080
只是EVGA的BIOS和可調教性和超頻後的穩定性
還是略遜他牌許多。在BIOS的維護更新上速度也不是很快;oq;
在今年夏天終於等到了ROG要推出首片Mini-ITX的消息<也鎖定了上市消息很久。
挾帶著ROG品牌的邪惡之眼,尤其是ITX粉實在很難抗拒這個誘惑 ;em03;
ASUS在MINI-ITX尤其是Intel規格的選擇方案
算是很齊全,從Haswell的H81/H87/Z87分別都有產品線
在Z87方面也提供了 Z87I-DELUXE / PRO
前陣子從朋友那收了一片原價屋特價7490的組合
MAXIMUS VI IMPACT + -Thermalright AXP-200R 的超值組合
他要 Cooler 我要 M/B 於是以心目中理想的價格拆帳入手了
外包裝部分採用ROG專屬的搶眼火紅色
特別註明,從Haswell開始,搭配Core i可以支援HD4K的輸出
背面則是MAXIMUS VI IMPACT的Features
打開包裝上蓋
就可以看到ROG主機板包裝都會有的透明側窗俯視主機板特色
裡面的配件該有的都沒少:
使用說明書/驅動光碟含免費防毒軟體 / I/O 擋板
4條SATA3排線 / Q-Cable /
2T2R 隱藏式天線基座 / ROG 儲存裝置辨識標籤
SupremeFX Impact音效子卡(可選擇彈性安裝)
內建4組 Texas Instruments LM4562 運算放大器
PCIe Combo II card NGFF 整合無線WiFi 802.11 a/b/g/n/ac和藍牙4.0
主機板背面部分
ASUS 在官方規格已經有提到不支援某些強化背板的安裝
請盡量選用搭配四根螺絲型的散熱器搭配
mPCIe Combo II 連接器腳位和 SupremeFX Impact 連接插槽
以及 Probelt(探針)接點
由於空間限制 Z87 PCH 散熱片採用比較小型的設計
支援4組SATA3.0的儲存擴充設計
原生19Pin USB3.0也是有的
板載電源和重置開關,方便超頻玩家裸測使用
另外也提供了4組的4-pin CPU_FAN;4-pin CHA_FAN1-3
在MINI-ITX板子上算是比較少見的搭配,方便玩家超頻進行更多風扇設置的環境設計
電源輸入部分支援24Pin + 8Pin
記憶體兩組最高可支援到16GB, DDR3 3000(O.C.)
電源供電模組命名為 Impact Power
在 P8Z77-I Deluxe 時就有的子卡供電模組設計
重新強化 Extreme Engine Digi+ III加入
可承受60A負載的BlackWing電感 + Black Metallic電容
採用LGA1150的腳位,目前最高支援到Core i7- 4771K
後I/O部份也很齊全:
4組USB3.0+4組USB2.0+ eSATA
DisplayPort/HDMI + Clear CMOS開關/ ROG Connect 開關
Q-Code LED 除錯七段顯示器
DirectKey 直接進入BIOS按鈕和記憶體相容性MemOK!按鈕
───────────────────────────
組裝搭配部分:
如果搭配K系列CPU沒有要大超的話
以及有Mini-ITX機殼安裝空間考量的話
建議可以使用類似個人搭配的 Noctua NH L9i
比較不容易有高度限制
還有背板干涉問題
實際組裝搭配 Noctua NH L9i
───────────────────────────
Benchmark 參考搭配平台
ASUS MAXIMUS VI IMPACT
ASUS R9280X-DC2T-3GD5
Core i7 4770K
Crucial 4GB
Intel SSD 525 120GB
SilverStone ST55F-G 550W
───────────────────────────
熟悉的ROG BIOS介面
設定檔均可和其他系列板子匯入匯出通用
懶得調教的使用者可以和其他使用者交換分享參數檔
內建實用軟體部分,和其他ROG一樣
Impact當然也可以套用
4-Way Optimization
板載 Intel® I217 Gb LAN 可以搭配cFos 客制化版的GameFirst II
如果安裝超過8GB甚至16GB記憶體
有RAM DISL 的話,免費的ROG RAMDisk 也蠻實用
搭配超頻的 MemTweakIt 記憶體參數調教小工具
ASUS PC Diagnostics 系統診斷家
CPUID ROG CPU-Z
CPUMark 預設Core i7-4770K
Super Pi 1M
aida64
Black Hole
PCMark 7
SiSoftware Sandra(Lite) 2013.SP6 系統效能排名
溫度方面:搭配的 Noctua NH L9i
平均待機 60 最大滿載約 73
視Core i7 or Core i5 還有超頻幅度而定
如果要大幅度超頻的話還是建議選用水冷或塔扇
並選配散熱器容忍度較高的大型MINI-ITX機殼
測試結束:
───────────────────────────
ASUS在ROG品牌系列的耕耘看得出來很用心
售價也不斷的在做調整還有價格帶的區分
MAXIMUS VI 系列也算是目前為止最多子系列的ROG
也算是加入了完整的品牌家族,在台灣也開始把保固期調整為 5 年的完美保固
MAXIMUS VI Extreme
MAXIMUS VI Formula
MAXIMUS VI Hero (首次加入的系列) 拿掉了配件
MAXIMUS VI Gene
MAXIMUS VI Impact (首次加入的系列) ITX
不過除了ROG系列,個人也衷心期盼 TUF 可以加入Mini-ITX產品線 ;em03;
畢竟這兩個系列的新產品都已經正式躍升為5年保固系列的主機板了
以上是個人ASUS MAXIMUS VI IMPACT 的開箱分享
謝謝收看:)
到現在的LGA1150(Haswell)平台
產品線已經愈來愈成熟
和AMD的FM1/FM2/FM2+相比
可以挑選的種類和品牌多上許多。
從LGA1155以後針對MINI-ITX規格小板
有強調OC機能或較好用料規格的
應該是從 EVGA Z77 Stinger 先開始
先前個人也有入手使用過這片板子。;face12;
http://www.coolaler.com/showthread.php/300080
只是EVGA的BIOS和可調教性和超頻後的穩定性
還是略遜他牌許多。在BIOS的維護更新上速度也不是很快;oq;
在今年夏天終於等到了ROG要推出首片Mini-ITX的消息<也鎖定了上市消息很久。
挾帶著ROG品牌的邪惡之眼,尤其是ITX粉實在很難抗拒這個誘惑 ;em03;
![i150742_ASUSROG.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42_ASUSROG.jpg)
![i150732_1.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32_1.jpg)
ASUS在MINI-ITX尤其是Intel規格的選擇方案
算是很齊全,從Haswell的H81/H87/Z87分別都有產品線
在Z87方面也提供了 Z87I-DELUXE / PRO
前陣子從朋友那收了一片原價屋特價7490的組合
MAXIMUS VI IMPACT + -Thermalright AXP-200R 的超值組合
他要 Cooler 我要 M/B 於是以心目中理想的價格拆帳入手了
![i150734_3.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34_3.jpg)
外包裝部分採用ROG專屬的搶眼火紅色
特別註明,從Haswell開始,搭配Core i可以支援HD4K的輸出
背面則是MAXIMUS VI IMPACT的Features
打開包裝上蓋
就可以看到ROG主機板包裝都會有的透明側窗俯視主機板特色
裡面的配件該有的都沒少:
使用說明書/驅動光碟含免費防毒軟體 / I/O 擋板
4條SATA3排線 / Q-Cable /
2T2R 隱藏式天線基座 / ROG 儲存裝置辨識標籤
SupremeFX Impact音效子卡(可選擇彈性安裝)
內建4組 Texas Instruments LM4562 運算放大器
![i150733_2.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33_2.jpg)
![i150736_5.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36_5.jpg)
PCIe Combo II card NGFF 整合無線WiFi 802.11 a/b/g/n/ac和藍牙4.0
![i150737_6.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37_6.jpg)
主機板背面部分
ASUS 在官方規格已經有提到不支援某些強化背板的安裝
請盡量選用搭配四根螺絲型的散熱器搭配
![i150735_4.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35_4.jpg)
mPCIe Combo II 連接器腳位和 SupremeFX Impact 連接插槽
以及 Probelt(探針)接點
由於空間限制 Z87 PCH 散熱片採用比較小型的設計
支援4組SATA3.0的儲存擴充設計
原生19Pin USB3.0也是有的
板載電源和重置開關,方便超頻玩家裸測使用
另外也提供了4組的4-pin CPU_FAN;4-pin CHA_FAN1-3
在MINI-ITX板子上算是比較少見的搭配,方便玩家超頻進行更多風扇設置的環境設計
電源輸入部分支援24Pin + 8Pin
記憶體兩組最高可支援到16GB, DDR3 3000(O.C.)
電源供電模組命名為 Impact Power
在 P8Z77-I Deluxe 時就有的子卡供電模組設計
重新強化 Extreme Engine Digi+ III加入
可承受60A負載的BlackWing電感 + Black Metallic電容
![i150739_8.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39_8.jpg)
採用LGA1150的腳位,目前最高支援到Core i7- 4771K
後I/O部份也很齊全:
4組USB3.0+4組USB2.0+ eSATA
DisplayPort/HDMI + Clear CMOS開關/ ROG Connect 開關
Q-Code LED 除錯七段顯示器
DirectKey 直接進入BIOS按鈕和記憶體相容性MemOK!按鈕
![i150811_IO.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811_IO.jpg)
───────────────────────────
組裝搭配部分:
如果搭配K系列CPU沒有要大超的話
以及有Mini-ITX機殼安裝空間考量的話
建議可以使用類似個人搭配的 Noctua NH L9i
比較不容易有高度限制
還有背板干涉問題
實際組裝搭配 Noctua NH L9i
───────────────────────────
Benchmark 參考搭配平台
ASUS MAXIMUS VI IMPACT
ASUS R9280X-DC2T-3GD5
Core i7 4770K
Crucial 4GB
Intel SSD 525 120GB
SilverStone ST55F-G 550W
───────────────────────────
熟悉的ROG BIOS介面
設定檔均可和其他系列板子匯入匯出通用
懶得調教的使用者可以和其他使用者交換分享參數檔
![i150740_9.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40_9.jpg)
![i150797_MAXIMUSVIIMPACT1b.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97_MAXIMUSVIIMPACT1b.jpg)
![i150798_MAXIMUSVIIMPACT2b.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98_MAXIMUSVIIMPACT2b.jpg)
![i150799_MAXIMUSVIIMPACT3b.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99_MAXIMUSVIIMPACT3b.jpg)
內建實用軟體部分,和其他ROG一樣
Impact當然也可以套用
4-Way Optimization
![i150787_4WayOptimization.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87_4WayOptimization.jpg)
板載 Intel® I217 Gb LAN 可以搭配cFos 客制化版的GameFirst II
![i150738_7.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38_7.jpg)
![i150805_ROGGameFirstII.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805_ROGGameFirstII.jpg)
如果安裝超過8GB甚至16GB記憶體
有RAM DISL 的話,免費的ROG RAMDisk 也蠻實用
![i150741_10.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41_10.jpg)
![i150806_ROGRAMDisk.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806_ROGRAMDisk.jpg)
搭配超頻的 MemTweakIt 記憶體參數調教小工具
![i150802_MemTweakIt.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802_MemTweakIt.jpg)
ASUS PC Diagnostics 系統診斷家
![i150790_ASUSPCDiagnostics.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90_ASUSPCDiagnostics.jpg)
CPUID ROG CPU-Z
![i150800_CPUIDROGCPUZ.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800_CPUIDROGCPUZ.jpg)
CPUMark 預設Core i7-4770K
![i150801_CPUMark.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801_CPUMark.jpg)
Super Pi 1M
![i150804_PI1M.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804_PI1M.jpg)
aida64
![i150789_aida64.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89_aida64.jpg)
Black Hole
![i150791_BlackHole.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91_BlackHole.jpg)
PCMark 7
![i150803_PCMark7.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803_PCMark7.jpg)
SiSoftware Sandra(Lite) 2013.SP6 系統效能排名
![i150808_SiSoftwareSandraLite2013.SP6.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808_SiSoftwareSandraLite2013.SP6.jpg)
![i150809_SiSoftwareSandraLite2013.SP62.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809_SiSoftwareSandraLite2013.SP62.jpg)
溫度方面:搭配的 Noctua NH L9i
平均待機 60 最大滿載約 73
視Core i7 or Core i5 還有超頻幅度而定
如果要大幅度超頻的話還是建議選用水冷或塔扇
並選配散熱器容忍度較高的大型MINI-ITX機殼
![i150810_Tempreture.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810_Tempreture.jpg)
測試結束:
───────────────────────────
ASUS在ROG品牌系列的耕耘看得出來很用心
售價也不斷的在做調整還有價格帶的區分
MAXIMUS VI 系列也算是目前為止最多子系列的ROG
也算是加入了完整的品牌家族,在台灣也開始把保固期調整為 5 年的完美保固
![i150788_5y.jpg](https://www.cbbimg.com/out.php/i150788_5y.jpg)
MAXIMUS VI Extreme
MAXIMUS VI Formula
MAXIMUS VI Hero (首次加入的系列) 拿掉了配件
MAXIMUS VI Gene
MAXIMUS VI Impact (首次加入的系列) ITX
不過除了ROG系列,個人也衷心期盼 TUF 可以加入Mini-ITX產品線 ;em03;
畢竟這兩個系列的新產品都已經正式躍升為5年保固系列的主機板了
以上是個人ASUS MAXIMUS VI IMPACT 的開箱分享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