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療法 > 從此i7 2600K 再也不藍屏

joemax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0/6/06
訊息
184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自架了Sandy Bridge主機以來,超頻使用下莫名藍屏的問題始終解决不了。
跑去各大論壇爬文,好一些人也有這偶爾就藍天的無奈。
我的i7 2600K週期L042A969 軆質不賴。明明衝上5G燒pi燒IBT都過測,
但就過不了平時上網這一關。

試來試去,冬去春來,最近終於有轉機,蠻確定問題應該成歷史了。
不過這裡要報告的特殊療法屬外科手術,並不輕鬆,甚至有點另類。
大家可要有一點點心理準備嘍。其實也還好...

療法的觸發點是因為換B3板子回來後,進行裸測蠻穩的。
裝進機殼後... 哇噢,藍屏又回來了。問題照舊。跟B3不B3沒有關係。
關鍵應該是怎樣裝機。來壟去脈不多扯。直接講作法。

;face12;
作法分四部份:
1) 機殼內,採用所謂單點接地
2) EFI/BIOS裡,vcore電壓不鎖死,讓它掉壓,turbo加的為主,offset加的為輔(容後解釋)
3) 把CPU散熱器也接地。接主機板的地
4) 祭出 電源濾波器

這裡1234四部份是按照有效性排下來。第一項單點接地最為重點。但四項各有其目的和效用。
以我的P8P67來說,要四個全用上才達到最終低電壓、能超能燒、能睡眠喚醒、周邊隨意開關插拔, 而絕不藍屏當機。
這裡先來一張做成功後4.7G跑LinX加甜甜圈,以免都是文字,不養眼。

i78708_sandy01.jpg


(額外話)這裡LinX是掛Linpack 10.3.3.006版本。在win7 SP1下施展Sandy Bridge支援AVX指令組,浮點運算效能增進近一倍。
耗電之高可能是功耗王了。這就靠它來判定高功耗下的穩定性。
另外,低功耗靠單馬跑32M pi來看。



回到主題,先說怎樣加工做單點接地。這個接地指的是接機殼。
機殼內只容電源供應器PSU與金屬機殼電氣相連接。
而其他組件,除了透過供電接線,全部改成它們與機殼相絕緣。
也就是加墊片、加膠帶、加橡膠塊,來做隔離。

所謂其他組件則包括主機板、顯示卡、硬碟、光碟、各式擴充卡、界面卡、硬碟抽取架、和主機板上的I/O檔板。
只要是有金屬外殼、需接電、固定在金屬機殼的組件,都算。
也要特別注意擺放在主機板背面的配合散熱器用的金屬強化背板。
不能讓它碰觸到機殼上的背板。是有一點囉唆。



電源供應器與機殼相連接沒什麼特別要施工的。固定螺絲上了就相連了。

要特別施工的都是為做隔絕的。顯示卡和檔板的隔絕我是墊膠帶。膠帶沿檔板開口內緣貼一圈。
I/O後檔板開口也貼一圈膠帶。因為膠帶夠薄,後檔板仍然可以卡進開口中。
一卷膠帶走江湖。膠帶用polyimide塑膠帶,通常叫耐熱膠帶。呈透明琥珀色。比一般電氣膠帶薄。喜歡用它是因為它耐刺穿、耐磨損、且不留殘膠。
光華的電料行找到3M的。先說了,這個東西不便宜。

用到的材料拍個合照。有剛剛說的耐熱膠帶。有兩種孔徑,一薄一厚的紅色絕緣墊片挑着用。
套了墊片的兩種螺絲。一粗一細的螺紋是組電腦常用的兩種。
另一個,最左邊的螺絲,套了兩塊墊片,是在示範配合間隔銅柱夾住主機板的樣子。

i78709_sandy02.jpg



架主機板多是用間隔銅柱。為了替主機板做隔絕,銅柱上要擺絕緣墊片。
但直接擺會把主機板架得太高,違反標準。所以我先將銅柱在螺孔端銼短一公釐,然後將紅色絕緣墊片用強力膠黏在螺孔端。
八顆或九顆銅柱都一樣銼好、裝好墊片後,再裝到背板上。

i78710_sandy03.jpg



如只是想作個簡單的,應該直接黏打了孔的膠帶黏兩層在主機板背後八、九個螺絲孔的地。還不至於影嚮架主機板的高度。
但要耐得住螺絲栓緊的壓力。

另一種要準備的固定螺絲是加紅色墊片再加絕緣套筒的。套筒可避免通過螺絲碰觸金屬開孔而通電。
我是備妥一截截的熱縮套管,套在螺絲上就位加熱,套管熱縮後再上紅色墊片。
這雙重絕緣螺絲是用在固定顯卡、擴充卡,檔板,或固定硬碟、光碟等。
下圖中,左邊的一顆,就是有加黑色熱縮套管的。

i78711_sandy04.jpg



我機箱裡的碟槽設有免鎖螺絲滑軌。硬碟、SSD和光碟可裝隨附的塑膠支架沿滑軌推到槽內固定。
塑膠支架就直接給它絕緣機制了。有這裝置的就不用再在硬碟上又貼膠帶,又弄絕緣螺絲。
能省下幾道手續也是賺到。

i78712_sandy05.jpg



顯示卡與機殼做隔絕。在顯示卡的檔板和檔板架之間,沿開口貼了一圈耐熱膠帶。
螺絲用有紅色墊片再加絕緣套管的。

i78713_sandy06.jpg



下圖可以看到各個檔板開口內緣貼了一圈耐熱膠帶。後I/O檔板的大開口那裡也有貼一圈。檔板卡進開口中不是問題。檢查看沒刮穿膠帶。
有沒有注意到,DVI插座離檔板框架一邊靠的很近? 也是要靠那圈膠帶把他們倆隔開。
還有一個容易忽略的是接上LCD面板的DVI插頭時,插頭的金屬壳也是不能碰到檔板框架,否則就破功。:mad:

i78714_sandy07.jpg



忙到這裡,各組件對地隔絕的工程,也就是四大部分裡第一項要做的,全部做完。
這時為確認無誤,在架好組件還沒連接任何線材之前,先拿三用電表量一量各組件對機殼的電阻。電阻應是無限大才對。
後置I/O插座的鐵壳子都是接到主機板上的地線層。所以拿三用電表量這些小鐵壳對機殼的電阻,做好隔絕後,應是無限大才對。

要的話,可以來一個馬上復原的check古:其中一個絕緣螺絲如換回原來標準螺絲,用電表量I/O的小鐵壳對機殼,電阻應是回到零。
再重置絕緣墊片螺絲後,電阻又回到無限大。



接下來,該電源供應器上場。確認電源供應器固定在機殼上了。
(電源線千萬要拔掉!! 搞電的東西,永遠是安全第一);director;

這時接上電源供應器的ATX12V供電線到主機板。電表量測,我們的I/O小鐵壳對機殼的電阻應該是零。
這是靠PSU做單點接地應有的測試現像。
測好後,ATX12V供電線暫時先拔開。再來把顯卡、硬碟等供電線材逐一接上。接一個、測一個。
組件的金屬外壳對機殼,一樣是在接線之前應是無限大電阻。供電線接了之後,才量到零電阻。
反之,隔絕工程如有缺陷的話,不管有接線或沒接線,都是會量到零電阻。
這就要找出缺陷,哪裡在暗通款曲了。講到這裡,快完了,快完了,有大半了。嘻。



勞力工作告一個段落。連接線材都接妥。別忘了RAM和尊貴的U。
U的散熱器也接到主機板的地端了。繼續要開始第二部份的勞心工作。來,開機!
(散熱器接地的作法,容等一下再仔細說。)

EFI方便抓圖看BIOS。下圖是Asus P8P67 BIOS內的進階模式。
關於超頻的諸多設定,論壇都有提到過。就不多說了。
僅止於點出這裡用的一些關鍵設定。

LLC設Medium。
i78715_sandy08.jpg


石頭的P67 Load-line Calibration設成Medium。得到的VDroop掉壓會比較大。
咦?有沒有弄錯。會想說超頻不都是應該設LLC High或Ultra High嗎? 既VDroop Low嗎?
想以前在焢肉的P965主板上硬改來對付vdroop,這下怎麼回去用降壓大的選項,
而不是用不降壓、甚或增壓的選項呢?

個人認為近來有多相電源加持的LLC,越來越能勝任超頻時都兼顧到減少功耗與增大穩定性的雙重要求了。
除非是在做極限超頻而當然不侷功耗,否則講求實用超頻,是可以看看讓仙蒂掉壓來用,仍能嫵媚到蝦米地步。



設Offset電壓。

即然不是極限超頻,哪就不要把vcore定死。而是盡可能按照原VRM規範來處理。
用"零"offset就是按原規範的設定,把offset設定為Auto就是等效於"零".
超倍頻只要不超過規範的TurboBoost倍頻太多,"零"offset就夠用了。
問題是,我們是要超過TurboBoost規範的倍頻很多很多。所以呢?

所以offset電壓必需比零再多設一點。多一點就好了。只要夠涵蓋進出TurboBoost高倍頻的一些不穩定性就好。
我從offset定為 +0.005開始試,來到+0.010後有一個星期都很穩。
於是再加一格,定在+0.015 用。

i78716_sandy09.jpg


哪麼超TurboBoost倍頻所需要的電壓哪裡來呢?

想當然爾的,超TurboBoost倍頻電壓就由TurboBoost模式下的參數選項來給。
如圖,附加Turbo電壓設到0.048。給4.7G用。

i78717_sandy10.jpg


再強調一下:之前還沒做這加穩工程前,跑pi、跑IBT、prime等等的出不出錯,
跟平常會不會藍屏好像是獨立無關的.
還有還有,除非電壓設到很高,跑IBT 20圈都過的設定下,過一天,說不定第一圈都可能又會出錯。
但現在不同了。

現在的話,pi、IBT、prime95、重新恢復它們的權威性。
它們一定要過。電壓沒到位,或RAM參數太緊,而造成它們跑出錯誤,不用多久,一定藍屏。
調到它們過的話,就是過了。也不藍屏了。本來嘛...

又,圖中最後一項是主層電流限制(什麼叫首選平面,我還黃金地段附車房哩,;oq; )。限電流需設到比功耗瓦數除以vcore電壓再高一些,好讓突發電流不被卡到。185瓦除以vcore是1.4伏的話,得132安。我設150安培。

BIOS設定並非一定要用Offset電壓少、Turbo電壓多的方式。
當然也可以試試反過來分配。我是看到結果電壓在跑馬時衝到更高。溫度也是。

散熱器接地和電源濾波器等一下繼續講。這裡先看看全部完工後的跑馬圖,調劑一下。
這些圖都是跑4.7G。BIOS內電壓等等的設定就是之前講的。
單馬跑1M pi得7.940秒。AIDA記錄電壓最高maximum來到1.280.

i78718_sandy11.jpg



單馬跑32M pi得7分19.188秒。低功耗的穩定度用這個測。這段時間裡,最高電壓來到1.328.

i78731_sandy12.jpg


八匹馬跑32M pi,得12分21.157秒。最高電壓1.368.
處理器最高功耗來到109.5瓦.

i78720_sandy13.jpg




八匹馬跑IBT用Maximum Ram跑。先不開監測讓它去衝。到十五圈時才開AIDA和CPUZ做記錄。不受監測軟體羈絆之下有67~68GFlops. 最高電壓1.368. 倒是沒比跑pi高。
功耗上去了。來到120.6瓦。

i78721_sandy14.jpg



四匹馬跑LinX. 用AVX, 有125~130GFlops. ;tongue;
在十四圈時開監測。GFlops掉一些,仍維持110以上。結束二十圈前,最高電壓1.376,功耗maximum到149瓦。溫度達84度。

i78722_sandy15.jpg




好。回來說後兩部份工程。
老習慣,我們就避開不談CPU散熱器要接地又是哪裡生出來的idea.有必要接地嗎。

看圖說故事。

i78724_groundwire01.jpg


圖內是自製CPU散熱器接地線。電線兩頭接了端子。
有彈簧的是利民塔型散熱器的磅力加壓螺絲。電線一頭的端子接這加壓螺絲。
另一頭的端子要接到主機板+銅柱。
要用到之前說的加了絕緣紅墊片和熱縮套管的螺絲來固定。
目的是把散熱器連接到主機板的地端,同時不會通電到機殼,而仍能固定主機板。

所以,散熱器接地是接到主機板的地端。這跟第一部份講的單點接地指的接機殼是不同的。
這一點等一下會再提到。

特製接地線接到主機板的接地點,我選ATX12V插座附近的螺孔來充當這個接地點。
這張圖是螺孔還沒上螺絲前的樣子。可以看到背後的絕緣紅墊片跟剉短的間隔銅柱已經就定位。

i78725_groundwire02.jpg




上螺絲。端子會接觸繞螺孔一圈的裸錫。這圈裸錫做好就是通綫路板內層的地線層。
現下主機板螺孔都是這幅模樣。

i78726_groundwire03.jpg



上磅力加壓螺絲的樣子。特製接地線的另一個端子看來是穩穩的被夾在彈簧下。
CPU散熱器接地做好啦。

i78727_groundwire04.jpg




三用電表要不要發揮一下?散熱器還沒接地之前,也就是一般原來的樣子,
散熱器對主機板的地端(裸錫處,或I/O插座小鐵壳)是半導電的。
沒錯,就是CPU裡矽這個半導體正在做半導的動作。
拿三用電表來量,CPU銅壳對I/O小鐵壳約有500歐姆到600歐姆左右的電阻值。
不是零,也不是無限大。
(註:五百多歐姆是我量到我家仙蒂蔀莉姬的阻值。)

在接好我們特製散熱器接地線後,拿電表量就應該量到金屬散熱器對I/O小鐵壳是零電阻了。
LOTES牌的CPU座的金屬部份對I/O小鐵壳也是應該量到零電阻。OK,完工。

啊不過,如果還沒把這特製線接到主機板前,也就是一般原來的樣子,
就先量到散熱器對I/O小鐵壳是零電阻,那代表散熱器的強化背板,
在主機板下面,碰到主機背板或機殼啦。
那就變成散熱器與機殼有電氣相連。
這個要改。

一般如果主機背板沒開大孔的話,
-也只有最近為方便置換散熱器設計的機殼會有背板開大孔-
散熱器的強化背板是會碰到主機背板的。我的就碰到了。
也許對以前的CPU無傷,但這裡單點接地的作法是不容許任何組件隨便碰到其他金屬的。
尤其不該讓CPU去碰。對處理器的穩定操作是很傷的。

解法簡單。一卷膠帶走江湖嘛。我在主機背板上貼了一層夠面積的單層膠帶,
強化背板就被隔開了。那當然是要在置放主機板之前先弄的。




有必要把散熱器接地嗎?這是甚麼道理呢?答案很簡單> 1)YES! 2)不知!
唯一擠得出來的可能理由是斗大的散熱器可能容易撿拾到雜訊,
也不容易釋放電荷,會不會影嚮矽晶的運作。
把它接地就給矽晶背一個固定下來的零電壓,因此就穩定了?
為此爬過文,這方面的專利還真不少。
看到直接講CPU散熱器接地的,有幾篇是首富公司的。蠻好玩的。

哪..剩下最後是電源濾波器。這個比較無所謂了。
把前面三個做到,這目標幾乎百分百達成,百分百穩定。
牆上電源的狀況其實應該不關仙蒂的事。這裡只是為完整交待,所以還是看圖..

i78728_islatrol01.jpg



我用的是這個機絲。裡面有PSU裡常見的瀘波電感、電容、防突波二極體,
還有尋常少見的一個用作隔絕的變壓器。
這變壓器並不變壓,但隔絕高頻雜訊的能力是有開出spec來滴。
老實說,這是生平第一次拿這個東西跟電腦湊熱鬧。是什麼狀況?

我家裡的AC電源佈線大概不是很優。網路線又拉很遠。
不接網路線好好的,一接上就要等藍天白雲降臨了。
我猜是跟家裡牆壁電源地線沒拉好有關。又地線嗎? 甚麼時候換天線來講好不好...;rr;

尾巴來一張4.8G跑LinX.瞧瞧那個最高溫度記到...發了發了!
i78729_sandy16.jpg




工作間。金錢豹趴在桌下。
i78730_sandy17.jpg


機箱: 視博通 金錢豹 (電源前置,體積夠小,方便帶來帶去)
主機板: 華碩 P8P67 (供電相位夠多,固態鋁電容+積層電容,有人認為是頻寬最高、內阻最低的不二組合)
處理器: i7 2600K (週期L042A969 不貴不貴,雖然那時店家惜售,多要我伍佰)
散熱器: 利民 Ultra-120 Extreme (眼睛看向那個Archon)
散熱膏: Antec Formula 7 (跟AS5溫度沒差。不用比了。室溫變得比它們都多)
處理器風扇: ADDA AD1212UB 金標12cm 2500rpm PWM (該靜的時候靜,該吵的時候吵)
顯示卡: 技嘉 HD6850 (新出就購入,不久就送修,回來是新的,新的超能超)
記憶體: 芝奇 F3-12800CL7-2GBRM x2
(就是替芝奇在美國打下i7一片江山的傳奇神兵.回饋鄉親一下嘛)
(林董公開說過,CAS# Write Latency多加一個cycle.這招很神。我從7加到8來用.讚呀!)
電源: 海韻 X-560 (聽說那個風扇是會轉的。還沒見過。也許它在生產線上曾經轉過兩下。)
儲存:
C槽, Intel X25-V G2 40GB
D槽, WD 2500AAKS
E槽, iCute iSwap 203 硬碟抽取盒
G槽, Intel 320 G3 80GB
R槽, Toshiba-Samsung CDDVDW SN-S083B
面板: 三星 F2380
 

ggyy1234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0/23/04
訊息
686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藍屏不是台灣用詞
您是外國朋友嗎? :ppp:
 

Rotte

進階會員
已加入
8/15/06
訊息
438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年齡
45
不管是不是國內國外網友~~
我都覺得這絕緣做工實在有仔細到啊~
完全把學校教的電力學及電分子都用上了....
如果P67平台藍天的狀況真如版大所說是因為過電流不穩導致影響零組件的話....
這真是另一個突破啊@@~
雖然說真的…做工是有點麻煩啦....;rr;
 

sammi1608

高級會員
已加入
10/29/10
訊息
595
互動分數
1
點數
18
看完了特殊療法 我的P8P67 還好到目前為止 開機43天 還沒藍頻 我的設定 4.5G (1.248V) 穩穩的用 要待機 要睡眠 要燒機 都是OK的

4500.png
 
最後編輯:

johnnyliu3377

榮譽會員
已加入
2/5/04
訊息
11,633
互動分數
0
點數
36
樓主這篇深度....有給他五星級的專業到!

送"感謝"一枚 & 五顆星 ^^
 
最後編輯:

AbNeGaEtLs

高級會員
已加入
4/19/11
訊息
858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4.5g的電壓好低喔 還不到1.3v 目前使用1.36v才完全不會藍白
 

ldas

榮譽會員
已加入
1/17/07
訊息
1,614
互動分數
1
點數
38
若依樓主這樣的測試
那不就是問題出在主機板了
設計不良 ?
 

999999rose

高級會員
已加入
7/1/08
訊息
72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主機板不是都有電源及硬碟燈號及接地的接腳嗎?
 

joemax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0/6/06
訊息
184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藍屏不是台灣用詞
您是外國朋友嗎? pp:
是國內朋友啦。其實不知道怎麼叫它好。通常都是逃之猶恐不及的東西。
國外叫BSOD也不錯。雖然是blue screen of death的縮寫,但帶了BS的罵意。;smash;

雖然說真的…做工是有點麻煩啦....
Rotte大,不會啦。講才麻煩。貼是兩三下搞定。比我貼圖容易多了;em28;

我的設定 4.5G (1.248V) 穩穩的用 要待機 要睡眠 要燒機 都是OK的
哪比我碰到的好。之前要穩穩的用,我是在4.4G。想再上一格的話,有人會抗議。

;em03;感溫強尼大的鼓勵。

若依樓主這樣的測試
那不就是問題出在主機板了
設計不良 ?
好問題啊,好問題! 有沒有可能是機殼也要有不同的思維?
 
最後編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