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0/8/03
- 訊息
- 1,877
- 互動分數
- 5
- 點數
- 38
OCZ V4 跟 M4P 在RAID 0 模式下相比,OCZ 在8KB寫入就以達到峰值,M4P寫入則需在 256KB 後才能達到峰值!同樣在零碎檔案讀寫上,這次是採用 SSD 作為三級快取,16GBRAM 提取 3GB DRAM 作為二級緩衝+延遲寫入,在整體流暢度上雖然較純 DRAM ,反應略慢一級 (10us 跟 2~3ms上的差異)!但比純建立在 "傳統硬碟"+"D-RAM"上穩定取多!相對於台灣網路頻寬的延遲100~1000ms來講,DRAM+FLASH 的架構所多出來的 2~3ms , 一般玩家應該無法感受到其中的差異,最多是對於地圖邊界的更新會有感覺較慢!而且當個創世神本身的計算是採用資料分流獨自計算,最後再跟系統內部記憶做資料核對。
分層儲存是個由來已久的作法,可按存取時間或存取頻率區分,將資料分別存放到不同存取速度/成本的儲存媒體上,從而在存取效能與成本間取得較佳的平衡。 單純由Flash記憶體組成的固態磁碟陣列仍太過昂貴,因此目前主流的Flash記憶體企業儲存應用,都採用Flash記憶體搭配傳統硬碟的混合式架構,又分為充當分層儲存中的高速層,以及充當輔助DRAM的第二層快取等兩種主要應用形態。
整體分析目前企業等級產品定位、架構等方面的差異,目前SSD在外接儲存設備上的應用形成了3種型態:
● 純粹的固態式磁碟陣列:以Flash記憶體作為儲存媒體,搭配DRAM快取記憶體組成純固態磁碟陣列,藉以擺脫傳統硬碟搜尋回應時間的瓶頸,供對IOPS效能有特殊需求的用戶使用。
● 分級儲存中的高速層:利用SSD取代過去的1.5萬轉硬碟,作為分級儲存機制中的高速存取層,用以存放存取頻率最高的「熱點」資料。
● Flash快取記憶體:利用Flash記憶體作為第2層的快取記憶體,輔助DRAM構成的第1層快取記憶體。
本次是作為高速層以及DRAM的第二層快取同時運作的模式,針對各儲存層I/O負載與效能的監控功能等,不過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分別是「精細度」與「運作週期」。文章內容對於細部設定敘述有簡略,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