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2/1/21
- 訊息
- 139
- 互動分數
- 10
- 點數
- 18
【前言】
- 我自己是P500A DRGB 白色款的使用者,從2021年初時使用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年多快兩年了!在這段期間我開箱過了許多機殼,但始終找不到可以讓我替代掉目前現役的這咖P500A!(絕對不是因為我懶 wwwww)
- 對於後方的大風扇我有異常的執著,將市面上後方能夠安裝14公分的風扇篩選一輪,剩下能選的屈指可數,若是再加入功能性、外觀與價格因素,P500A彷彿是那萬綠叢中一點紅~
- 雖然這P500A白色機殼並非純白,充滿了各種黑色元素,嚴格來說是黑白交替的熊貓機殼,但當時的我用的也並不是純白零件,即便到現在也是!後來隨著白色風潮的崛起,這樣的配色儼然已被現代審美給淘汰了,產品線也跟進推出了啞光白來取代原本的熊貓配色,但比起消光白來說我更加喜歡舊款的鋼琴亮面烤漆,這讓我感到小小可惜!
- 撇除掉黑白配色不說,這咖機殼的兼容性是最讓我滿意的地方,主機板、水冷、塔散、顯卡、電源等等零件都有在機殼內替換過,我始終不曾擔心過裝不下的問題!
- 而今天要來開箱聊聊這款「G500A」啞光白 D-RGB的機殼!相信有在關注追風者的朋友們應該也聯想到了吧~前些日子所推出的G360A是拿來取代P360A,而這次的G500A也是,用來替代掉P500A!那麼在基於P500A的架構來說,G500A又有哪些亮點呢 ? 就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這篇的內文會有點冗長,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這咖機殼,我想要盡可能的將細節與差異給呈現出來,因為機殼本身的通風性就已經非常良好,礙於時間與篇幅問題,在散熱測試部分我可能沒辦法測試太多組合!
▲外箱上依然不惜成本的採用了箱中箱的強力保護方式,對於習慣保存原箱習慣的我來說,覺得很棒!就是再取出時稍微費力麻煩了一些~
▲整個箱體是還蠻大的,側邊有標示內部機殼的尺寸,上方有個QR-Code可以到官網上查看更詳細的規格~
▲尊貴體驗!高級享受~機殼本體由不織布套上再由兩側EPE黑色珍珠棉包覆並用紙板強化整體架構,讓運送過程中的傷害降到最低!
▲驗明正身,這次開箱的版本為啞光白~讓我來好好瞧瞧在純白的配件中有哪些細節!內附配件盒用了魔鬼氈穩穩地固定在機殼內部
▲我本身真的很喜歡側掀門鋼化玻璃設計,尤其這一點我認為追風者家的設計更為優秀!玻璃外圍四邊都有緩衝膠條,雖然磁吸力很強但也不用擔心關上時會「蹦!」很大一聲~在絞鍊處還有個細節,上面稍長一點點兒,在裝回時先對準上方再看下方,會更加容易安裝~
▲這一點在P500A中傳承下來,並且玻璃厚度也同樣都是3mm,白色款式在細節上也有搭配相對應的白色膠條與外框,這點好評~
▲前面板配置了三顆14公分的白色RGB風扇,順帶一提,追風者家的燈光風扇稱作為「D-RGB」,其實跟大家常用的ARGB是一個意思,不同的是他的燈光是採用SM3P接口!
▲前面板與舊款P500A的主要差異在通風性上,移除了較不起眼的底部PHANTEKS LOGO,在整體架構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將散熱性能再次擴大,面板的網孔造型略有不同,但孔洞密度是一樣的,並且將開機鍵移到面板上方中間處,但依然不變的是沒有附贈防塵濾網,但依我自己實際長時間使用情況下,其時積塵並不嚴重啦,大家可以不用太過擔心~
▲在前面板的風扇安裝部分也改善了架構,採用左右兩條分開的支架,上下兩邊沒有橫桿,最大程度的減少進氣阻礙,並且都有適當的理線孔,體驗上還算不錯,可以先將風扇固定在支架上再鎖回機殼,就不會發生要從機殼裡面鎖螺絲的尷尬場景了!
▲G500A的風扇也從原本的SK系列升級為M25系列,在整體的散熱性能會更好一些,最重要的是,附贈風扇都是「PWM」,不同於其它機殼給的是 3Pin DC扇了!這點非常有誠意,必須點讚!
▲在後方部分支援14公分風扇,預附裝的風扇僅在前方三顆,後方需要自己另外再補一顆,接下來會再測試看看安裝後風扇與否,對於整機的散熱表現會相差多少~
▲標準中塔的七槽再加三槽直立PCIe擋板,皆為可重複使用,在孔洞造型上與舊版稍有不同!在PCIe的檔板細節上也做了一些更動,移除了P500A的檔板橫桿,在額外使用通用型顯卡直立套件中會更加方便!不過直立三槽處還是有橫桿的
▲在直立顯卡槽的部分,螺絲可能會比較難鎖一點,建議用較細小的螺絲起子,好在是手轉螺絲設計,在拆裝上會稍微方便一點~
▲底部的電源安裝方式相較於常見機殼來說稍微特別一些,從側邊是放不進去的唷!須先將手轉螺絲卸下拿起外框支架,鎖上電源後再從後面插進去~
▲底部的腳墊有止滑墊,不是白色的應該沒關係吧?電源風扇進氣口濾網採用後抽式,可以看到硬碟架的部分有三個檔位可以調整~
▲與舊版P500A相比,覆蓋面積更大了一些,支撐框架佔據網孔的面積更加小了一點,在不影響濾塵的情況下,讓透氣性更好!
▲還有一個很不同的地方是,右側鋼板從舊有的後抽式設計改成磁吸式!大面積的鋼板讓它顯得稍微偏軟有果凍效果,但在四邊都有內凹加固,並不容易變形,在機殼邊框上也貼上了一層泡棉來減緩碰撞,細節滿滿!
▲轉開角度大約45度即可往上抽取出來了,左側玻璃也是,臨時有需要改動後方零件的話,佔據空間不會太大~
▲為了不要讓線材太奔放,導致磁吸側板彈出來,還附加了遮線板來兼具美觀,並且遮線板上還能夠再加裝2.5吋硬碟!不只美觀也很實用~左右雙開門加上遮線板,我腦海裡似乎浮現了某家的設計,但其實其實這項設計並不是全新想法更不是致敬,早在自家高端機殼 Evolv X 中就出現過了,我很開心在G500A看到這個功能~
▲比較可惜的部分是線材還是黑色的,不過以目前還沒有白色機殼搭配真正完全白色的IO線材,加上有遮線板做覆蓋,這點我其實沒有很介意~
▲機殼頂部的新設計我很喜歡~簡潔的鐵網面板與前面板相呼應,由後方施力拆下即可直接清洗,裡面的支架仔細一看,除了鎖點以外其他部份都是裸空,極大程度的強化通透性!標準的2A1C與音源複合孔,有燈效、燈光切換兩鍵,在非RGB版本下,則改為重開機鍵
▲有別於常見的磁吸濾網,與P500A相比起來,是不是就會覺得G500A對於風扇的通透性表現更好了呢~還不只這樣呢!移除了頂部的開機鍵,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上方能夠支援安裝到三個14公分風扇!但因為水冷排會再多出一點點的空間,上方最大也還是只能支援280水冷而已!420水冷還是只能裝在前面~
▲線材部分,Type-C 與 USB 3.0 用的是粗線而非扁線,會稍微硬了一些,整機即使只有一個開機鍵要插上,但這裡也同樣做了F_Panel的整合,不用再回去翻說明書看開機鍵插哪裡,新手安裝起來相當友善,超級加分~
▲我覺得大家最困擾的莫過於機殼的燈光線究竟應該怎麼插,但礙於篇幅關係我真的沒辦法詳細解說,僅先暫時給大家個概念,SATA供電一定要接上,即可透過上方燈光鈕調整燈效,PWM接上主機板風扇才會轉,5V 3Pin ARGB線材接上主機板可以透過軟體同步,但也讓燈光控制鈕失效,多出來的SM3P可以方便與其他設備串接,大方向是這樣,詳細情形還是依需求與零件不同自行調整!
▲後面的旋鈕可以調整前方飾板的鬆緊度,在調整飾板時要注意一下線材部分,要小心可別把線給夾斷了!若是嫌硬碟擴充性不夠,可以透過拆下這些飾板來安裝硬碟架,最多能額外購入8個硬碟架來裝,總計十個3.5”硬碟在機殼內,硬碟擴充性非常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不喜歡甚至是討厭這個遮線滑蓋設計,但我真的對他無感,看了大多數評論都是認為理線橡膠圈會更加實用且美觀,也無須冒著讓它像斷頭台的風險將線材給不小心斬了!聽起來很合理但我並不在意
▲我很喜歡分艙平台上這個顯示卡PCIe供電走線孔,如果你不想使用他可以完全蓋上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也可以往後推到底拿起來,拉線出來插好之後蓋回去再稍微整理一下,最大程度的遮住不必要的多餘空間,讓整體更加美觀簡潔~
▲附件盒沉甸甸的,來看看裡面裝了什麼法寶!打開後看到說明書,雖然是全英文版的,但有圖片輔助教學,還算可以理解,兩個白色硬碟架很有質感!內附了螺絲分類盒,白色機殼的所有螺絲都搭配銀色,這點好評!還有一個直立顯卡會用到的底座以及一個顯卡防下垂支撐架,內附的束帶雖然是黑色的,但想到內附很多理線帶再加上遮線板,這個基本上我是用不到,但如果是願意給白色的話,那就更完美了~
▲單個硬碟架裡面能安裝3.5”+上面裝2.5”,你可以選擇左右兩邊平鋪來最大化你的硬碟數量,也可以兩個硬碟架疊在一起,左右調整你想要的位置,架子本身用滑動快扣方式固定,扳起銀色卡扣可以整個抽出來,底部兩側還有泡棉貼片來緩衝,細節部分做得挺好的!
▲電源艙空間,以16公分長的 ROG STRIX 白色電源為例,硬碟架空間有三檔可選,與電源距離為3/9/15公分長,這還沒插入模組線材接頭呢!想要塞入四個硬碟架的話,電源長度建議14公分甚至更短!最平衡的是中間檔位,硬碟架剛好與前方水冷排空間切齊,就算電源長度用上20公分的也沒問題!如果你不打算前置水冷的話,可以放在最左邊,讓內部有很多空間可以塞線~
▲當硬碟架選擇裝在最靠近前面的位置時,即便風扇要鎖在機殼內部,也還有一點點的空間可以容納,讓硬碟裡面的小姊姊享受到最涼爽的風力~但可能會有人覺得這邊凸一塊出來會覺得不好看,但這裡剛好可以當作一個小平台放上公仔!
▲硬碟架選擇中間檔位的話,前方可以容納水冷排,空間有9公分這麼多,即便是要冷排兩側都安裝風扇來夾漢堡排都不是問題!相信對於分體水冷的兼容性也會很不錯~
▲硬碟架側邊有簍空條紋設計方便降溫,雖然裡面不是什麼快拆式的架構,需要左右鎖上螺絲來固定,但鎖孔處有減震墊片,厚實的鋼材用料感覺格外牢固!
▲硬碟架感覺比較偏向適用給HDD,有需要再裝,不然這麼大的空間裝SSD的話就有些浪費了!2.5吋硬碟建議可以優先裝在主機板背部,三個不夠用的話還能裝在左側與下方的遮線板上!附件中的「Anti-Sag Bracket」,實際上的使用比較沒感覺,裝與不裝並沒有影響什麼地方,所以我最後還是選擇裝了~
▲如果你想要直立顯卡,需要自備PCIe延長線,搭配使用附件中的固定底座,可以調整使用1.2槽或2.3槽,雖然不需要固定底座你也可以完成直立,但這樣裝起來其實更有儀式感!如果你覺得靠近玻璃太近的話,則需要另購直立套件
▲理線深度約兩公分左右,比起原本的P500A有再稍微少了一點點,大概3~5mm左右而已,不過有遮線板再搭配上魔鬼氈與束帶的輔助,實際體驗上並不會影響太多!
▲整機的側面外觀上看進去真的很純白~如果你也是使用P500A的白色熊貓配色的話,應該會跟我一樣非常有感!我喜歡的地方是電源艙有觀景窗開口,搭配分艙平台上的燈條獨具特色!主機板位置上方挑高空間充裕,不用擔心安裝水冷會與記憶體高度有所衝突,並且還有內沉了一小段來方便走線!接下來就實際來安裝體驗看看囉~
▲這次打算使用雷神索爾電源,本來以為有了觀景窗,就能好好展示一下OLED面板,理想很豐滿但現實總是骨感,安裝時才發現電源風扇是朝上方的,機殼的分艙平台上方並沒有開孔,且電源支架上的鎖點也不支援反向安裝!我覺得這個鍋,電源必須得揹!沒事跟人家搞什麼風扇朝上呀,標新立異的害得大部分機殼都不相容,哼!就當作是拿19公分的電源來測試一下兼容性囉~
▲硬碟架設置在中間檔,距離19公分電源的空間還有約6公分左右,要拿來藏線也算是相當充裕了
▲若是將硬碟架再往前擺,空間還能騰出大約12公分,在理線空間方面完全不用擔心!
▲機殼上方延續了P500A的友善空間設計,對於風扇或是水冷的線材整理相當輕鬆,在理線體驗部分相當不錯~
▲利用機殼內附的魔鬼氈就可以很輕鬆的將線材固定好了,右側可以仰賴SSD硬碟架直接扣住CPU供電線材,黑色的線材看起來有點不太協調嗎?沒關係,遮線板直接蓋上!俗話說的好,一白遮三醜,蓋上去眼不見為淨,乾淨又衛生~
▲剛好這張主機板的 USB 3.0 在下方位置,碰上較硬的線材會不太好裝,再加上是黑色的線,顯得有些突兀,我也有考慮從顯卡供電線材那邊走,雖然路徑會比較順一些不用繞大圈,但還是看起來怪怪的!
▲安裝好之後我最想來測試看看噪音部分,來感受一下從P500A的SK系列風扇升級成M25風扇的效果如何,在風扇側邊距離機殼約一個拳頭採集數據,在所有風扇停轉時,環境噪音約38分貝左右
▲一般待機時大約是50-60%左右的轉速,先粗略抓個 1000 RPM 左右,噪音約為41分貝
▲進一步將轉速拉至約80%,轉速約 1200RPM 左右,此時噪音來到43.5分貝
▲將轉速拉滿,大約 1500 RPM,風扇噪音來到46.5分貝,你或許會覺得有點吵,那是為了要凸顯各轉速區間的噪音差距,距離會比較近所以數值看起來稍微偏高了一些,在實際上使用距離主機約50公分的話,我是覺得挺安靜的,跟目前所主力使用P500A的SK風扇來說,我的體感比較起來,噪音是稍微明顯了一點點,但沒有認真聽感受不到!
▲機殼內附的M25風扇是真的還蠻強的!即便在後方沒有安裝風扇的情況下,就能夠明顯感受到風壓,我抽了一張電競衛生紙測風向,可以隨風飄揚~那接著我們順便來測試一下,關於 VK C280 水冷內附同樣為14公分的風扇,噪音表現如何!
▲也是在上方距離主機約一個拳頭位置採集聲音,在 1000 RPM 左右約39分貝
▲進一步將轉速提升至約 1200 RPM,此時噪音來到41分貝左右
▲將轉速提升至約 1500 RPM,此時噪音來到45分貝左右
▲最後將轉速拉滿約 1800 RPM,此時噪音突破50分貝,不過這是兩個風扇,機殼前面是三個風扇,僅供參考依據,讓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在預設的風扇曲線中,使用3DMark Time Spy Extreme壓力測試來模擬在日常遊戲使用情況下,噪音約44分貝左右
▲在燒機時,風扇滿速,整機噪音來到約50分貝,我相信一定會有人覺得,為什麼風扇不要給好給滿,後面風扇需要自己補阿!?那麼後面這個風扇裝與不裝,對於散熱影響會是如何呢!?關於這部分我後續會進行實際測試!
▲為了盡量體現一致性,測試使用的是 M25-140 DRGB 的白色三聯包,這裡就有值得吐槽的地方了!首先是在內附螺絲與線材部分還是採用黑色!大哥~白色款式就給白色線材跟銀色螺絲吧,拜託了!QQ 線材的部分PWM有分接設計,母頭較短只在扇框邊緣,為了讓你方便串接,最終只需要一個接頭即可控制所有串接風扇,這點在安裝冷排或是機殼前面,對於理線體驗上會非常友善!D-RGB的接頭還是老樣子,特有的SM3P,當然線材裡面有轉接成5V 3Pin ARGB 不用擔心,但只有三聯包有給轉接線材唷!單個販售的話是沒有轉接線材的!這點需要特別注意~
▲在側邊有標示風流方向,兩面四邊總共八個深灰色減震墊片,感覺追風者骨子裡還是留著熊貓血液!紙面規格上的最大風量為104CFM、最大風壓2.8 mm H₂O
▲雖然型號同樣是 M25-140 DRG,但零售版本與機殼內附的風扇會有一點點差異性,零售版本在後方貼紙會有額外標註 1800 RPM,內附則沒有,在前面的風噪測試中可以看到,最高轉速僅約 1500 RPM左右,我猜是為了噪音控制以及作為一個機殼風扇,轉速再往上提升其實散熱效益並不高!還有就是機殼內附風扇沒有減震墊片,其他地方基本相同!
▲裝上後風扇之後,我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原廠沒有附後風扇了!讓我彷彿回到文藝復興時代看見創世紀那幅畫~線材很短!得仰賴裡面的線材才能與前面板的風扇串接,所以如果是只買單個M25風扇,沒有附贈轉接線才的部分需要特別注意囉!
▲我很喜歡主機板後IO內縮設計,裝上後風扇之後,燈光也能打在主機板的壁虎圖案上,突然有點感慨用的電源與主機板還是黑色,若是全白那會有多美~
▲其實心中一直有個小小的遺憾,我很喜歡之前舊的C6E,在主機板右側邊邊有一條酷炫的燈條會發光,讓整體視覺點綴得更加迷人,但換了其他主機板之後少有這種設計覺得可惜,直到發現了追風者的產品才填補了心中的缺口!
▲非常感謝追風者填補了我內心缺口,讓我成為了那個拉風的男人,燈條的可玩性非常非常高,光是要研究該怎麼佈置就讓我傷透了腦筋,最後選擇了一個最樸實無華的愛心形狀,比起機殼分艙平台上的所內附的燈條更亮更廣,需要很貼近看才能感受到燈珠顆粒,霓虹燈條讓光線變得更加柔和,搭配內附固定扣具可以讓玩家們隨心所欲的發揮自己的創意!無論是燈條本身還是光線,質感我都覺得超讚的~
▲NEON D-RGB LED燈條,讓我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其實三年前就已經推出了,只是僅有黑色版本!近些年來白色越來越流行,為了迎合大家的口味也順勢推出了全新白色款式!有三種版本長度提供大家選擇~ M1 – 100cm $769,M5 – 55cm $449,Combo – 40cm(兩條)$539,詳細內容物與安裝、連接方式基本上都與黑色相同,只是顏色全部變成白色,我很開心線材沒有跟風扇一樣黑白配~
▲多補了一個M25後風扇,在相同條件下測試,噪音來到了45.5分貝,相較於之前沒裝後風扇的情況下多了1.5分貝
▲在燒機時滿速運行,噪音來到了52分貝左右,相較於之前沒裝後風扇的情況下多了2.5分貝!
▲機殼的右邊我覺得有點空,放個老婆進去嘿嘿~搭配上燈調讓整體又更好看了一些,對吧!
▲在溫度部分相信大家會比較在意對吧~那就直接將測試結果做成圖表來分析一下!
測試環境為室溫約27.5度,濕度約50%,顯卡轉速固定在70%,機殼內其他風扇轉速曲線使用預設,CPU固定電壓與全核頻率,功耗約160w,使用VK C280 內附散熱膏,ROG 3080 White 全預設 功耗約360W,雙烤測試二十分鐘,擷取後面十分鐘的平均溫度
可以看到無論是在高負載的雙烤情況下還是TSE,溫度都有略微下降,且負載越高差距就會更明顯,所以對於外觀的整體一致性還是散熱性上,加裝後風扇都是比較建議的選擇,至於風噪部分就取決於玩家們選擇哪些零件囉~
礙於時間關係並沒有額外測試直立顯卡安裝模式下的溫度與表現,但以我的經驗來說,較靠近玻璃側板的安裝之下,溫度與噪音都會比一般安裝來的更高一些!
一般來說,如果上方安裝水冷排的話,管口建議朝向右邊,若是朝向右邊就要注意一下管線是否會跟後風扇發生衝突,但是上方的空間足夠,可以安裝14公分x3,所以即便是360/280水冷,在管口朝左的情況下也不太會卡到後風扇!這一點相當不錯~
或許你會有個疑問,為何上方可以安裝三個14公分風扇卻無法安裝420冷排,這是因為冷排的長度會再比風扇略長一些些,以VK C420為例,長度是457mm,而G500A上方長度僅425mm,就算是想硬塞也沒辦法!
▲機殼規格資訊我就統整在這邊給大家參考~
- 在規格這部分我想要補充說明幾點,想要白色款式的話就僅有開箱的這一個D-RGB版本,其他的無風扇或是無光害性能版本都是黑色!為了照顧不同需求的用戶,推出了其他版本~
- 無風扇版本(Fan less)在前面板上方與分艙平台上的側邊這兩處的燈條皆有保留著,移除了前面板預裝的D-RGB風扇與燈光控制器,讓玩家們自行額外選購想要的風扇來裝,並且多了一個重開機鍵~有無風扇就差了945元,換算約平均每個風扇為315元,而零售版本,單個M25-140 D-RGB售價為540元,三聯包為1420元,價格差異挺大的!也能理解為何機殼預裝風扇版本的轉速與些許細節上有了差異,但我不會覺得這樣不好,畢竟作為機殼風扇來說,轉速拉高並不會給到太明顯的散熱效果,反而靜音體驗會更差一些,如果你不想要閹割板的M25風扇建議可以選擇這個版本!
- 無光害性能版本(Performance)是在前臉開機鍵附近的LED燈條保留著,作為最基礎的效果,當然你可以選擇不接上SATA供電來達到完全無光的樣子,少了燈光切換按鍵所以隨之增加了重開機鍵,在風扇部分則是預裝了前三後一共四個無光風扇,我猜應該也同樣是轉速上限較低的閹割版M25風扇,想要豐富的擴充性卻不喜歡太花裡胡哨的燈光,出廠直接風扇裝好裝滿,僅需要安裝零件上就完成,售價還稍低一些,也許這款會適合你~
「差異性」
- 這邊我想先以一個長期使用P500A的使用者做為一個參照,來看看與進化版的G500A對比之下有了那些更動,目前正在使用P500A的話,是否有需要升級更換呢~
- 首先就是售價部分,黑色P500A為3900元,而我所使用的白色熊貓殼在當初購買時也是3900元,但現在已經由消光白所取代了,售價提升到4590元,最最便宜的P500A無光版本則是2950元,撇除掉燈光與風扇等等一些小細節,在價格帶上的落差是挺大的!
- 而這些不同價格、不同版本差異帶來了哪些呢?我覺得最明顯的改動是散熱性上: - 前面板預裝風扇從SK升級成M25,並且通風面積增加更多 - 頂部風扇擴充性從兩個14公分升級成三個,並且通風面積也同步增加 - 就連底部風扇濾網的通風性也提升了一些,在任何透氣細節上都極大化的加強了
- 便利性: - 右側鋼板改成磁吸式,增加了遮線板並且還能而外擴充2.5”硬碟 - 前面板風扇支架從固定在機殼上改成可左右單獨拆卸,並且極小化了阻擋氣流面積!
- 還有一個功能上的變更,P500A其實在後上方能夠透過DLC支架來安裝ITX主機板,支援雙系統的架構,這可能比較少人看到過,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處理器的多工性能越來越強,會需要用到雙系統的用戶少之又少,所以在這次G500A移除了此項支援!
- 在尺寸細節上稍有改動,高度從P500A的505mm略增10mm,長度從P500A的510mm略減10mm,塔散限高從P500A的190mm略減5mm,但基本上都不會影響到兼容性的問題,即便是使用RTX4090也不需要擔心12VHPWR的接線!
- 在前面板的LED燈條展示效果也略有改動,原本的P500A是短短的一條置立於前面板中心上方,裡面由三個LED燈珠經由導光條透出燈校,新款G500A則是用了十個LED燈珠,橫越了整個前面板上方並圍繞著開機鍵下方呈現出科技感,我挺喜歡的~
- 我最終的選擇是,會將P500A升級成G500A,首先是將開機鍵從頂部移到前面,可以盡量避免一些意外,再來是通風性,我主觀感受粗估應該提升了至少20%吧!還有遮線板與雙磁吸側板以及白化外觀細節,綜合以上來說,就功能而言 Lancool 3 絕對是個怪物級的產品,但如果想要兼具美學與性能,那麼G500A會更貼近我的喜好!
「總結」
- 我喜歡P500A的特色是,主要的進、排風處都能支援14公分風扇,在風量與靜音體驗上會比12公分風扇來得好上一些!堪稱所有塔散都能安裝的超誇張支援性,便利且兼顧使用體驗細節的側掀門鋼化玻璃,特色鮮明的外型與燈光設計,穩固安心的防護包材,貼心方便的螺絲分類盒與理線帶,舒適的安裝體驗,許多小地方的細節處理完善,是我心目中最理想最適合我的機殼!
- 而我喜歡的這些特色都在G500A中均獲得了保留,甚至在基於特色中,再度強化了散熱性與硬碟擴充性,還額外增加了眼不見為淨的遮線板與便利的磁吸鋼板,並且增進了更多白色元素的細節,雖然還是有一些地方還能在更好!即便如此,他也是在目前茫茫白色機殼海中,排名前段班的優秀好殼!
- 如果你是一位非常龜毛的白色軍團成員,或許對於部分白化細節上還不夠完善,那或許選擇黑色版本也不錯!因為黑色在整體紋理、線條感上會比起白色更加明顯!在光線上的對比度也會更加顯眼~
- 在組裝過程中我比較不喜歡的一點是,主板背後下方的遮線板,因為板材用料扎實,在打開之後隨著重量與地心引力的交互作用,遮線板情不自禁的重重摔落在桌上,發出較大的聲響!我會希望在絞鍊處能夠多個卡榫讓下方遮線板僅能開合到95度角即可~
- 還有一個缺點我始終沒有提到,就是其實機殼的天花板是可以拆除的!我覺得如果我沒說應該沒有人會知道,仔細觀察可以看到上方周遭一圈有螺絲固定,不過拆除時要卸下的螺絲實在是太多了,總計有13顆螺絲要拆!雖然將天花板拆下來在安裝水冷排時會非常方便,但在得到方便的體驗之前,必須要先不方便一下,當你方便完了之後又得再鎖回去13顆螺絲,再不方便一次!我覺得直接裝就可以了,不知道用上這麼多螺絲來做固定是否真得有必要!但至少能拆啦~這頂蓋的拆裝感覺更像是發生意外時可以補救時的最後手段!
- 可以同時安裝雙360水冷,如果你認為風冷顯卡直立安裝會太靠近玻璃側板導致散熱性能較差,或許你可以考慮用上水冷顯卡,兼容性是很能裝的!
- 在分艙平台上還是選擇採用了能夠完全遮蓋藏線處的實心鋼板,並沒有採用可透氣的網格面板,即便電源處有挖孔做了觀景窗,沒有辦法支援風扇朝上的電源供應器,例如本次開箱使用的雷神電源,實在有些可惜!
- 觀景窗的開孔較大較長,若是使用14公分甚至更短的較小電源,會容易裸露出線材與線頭,我突然有個小小想法是,將主機板右側的遮線滑蓋也設計到觀景窗這裡,就能夠依造使用者的喜好,自行調整裸露出的開孔有多少了~
- 目前主流的千瓦級別電源能已經能夠做到14公分的長度,例如說追風者自家的AMP 1000w 白色,與這咖白色G500A可以說是絕配,若是額外再加入兩個共計四個硬碟架來同時使用也不成問題!不怕裝硬碟,就怕你主機板擴充性不夠!
- 追風者家的零件系統已經做得足夠成熟了,機殼搭配上電源、水冷、風扇、燈條,使用上的體驗很棒,外觀也都獨具特色,在心靈效果上加成不少~
以上就是我對 【「寒冰閃耀」追風者 Phanteks Eclipse G500A】 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