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 AMD Ryzen 平台除了搭高階的 X370 晶片組之外也有 B350 可以選擇,這兩種晶片都可以處理器超頻,所以效能調整的部分就沒甚麼好糾結,主要是差在支援度,如PCI-E 2.0通道、SATA以及USB的數量比較少一點,對於擴充性倒是可以透過第三方晶片來增加,但個人認為最大的差異是在於 SLI 的支援,如果你玩 NVIDIA 組雙卡 SLI,那就可以不用考慮 B350,因為它只支援 CrossFire。
此次入手的是 MSI B350 TOMAHAWK,在 B350 中這張價位算是較高一點,不過比起 X370 相對便宜多就是。
主要特點,支援 USB 3.1 Type-C、PCI-E x16 金屬護甲、Mystic Light 燈條支援、第四代軍規用料、Gaming軟體支援、EZ DeBug LED 顯示、紅色LED綴飾等等。
配件有,軟體光碟、說明書、記憶體安裝說明、2條SATA排線、擋板。
MSI B350 TOMAHAWK 採用黑色 PCB 搭配一些灰色線條綴飾,散熱片的部分則是槍灰色。B350 TOMAHAWK 還有一張白色的 Arctic 北極版,不過這張不確定台灣會販售。
供電的部分為4+2相設計。
4根記憶體插槽,最大可以擴充64GB,時脈可以支援3200+MHz(超頻)。雖然沒有傳統兩碼的 Debug 燈,但是也有EZ Debug LED 可以用來簡易判斷錯誤。
只有4個SATA 6Gbps,對於重度農場用戶或是舊硬碟一直沿用升級可能會稍嫌不足。
晶片組上有盾形的散熱器,有髮絲紋處理,質感還不錯。
擴充卡槽的部分有2個PCI-E x1、2個PCI-E x16(1個3.0,1個2.0)、2個PCI插槽。第一根 PCI-E x16 有金屬護甲。
1個 M.2 插槽。
音效的部分有採用隔離區設計,這部分底部會有燈效。
Realtek ALC892 音效晶片搭配日系 CHEMI-CON 音效電容。
背面IO埠有 PS/2 鍵盤滑鼠接口、2個USB2.0、D-SUB、DVI、HDMI、1個USB3.1 Type-A、1個USB3.1 Type-C、2個USB3.0、1個RJ45(Realtek 8111H)、6個音源輸出入(內鍍金處理)。
接著來看看 BIOS,一樣有進階模式與簡易模式兩種,下面是進階模式。
超頻選項,可以調整CPU倍頻、記憶體參數設定、電壓等。
有 Downcore 控制,關閉或開啟CPU核心數,不過這部分一般用戶應該用不到,畢竟關閉似乎沒意義。
CPU Features 設定選項
OC Profiles 支援超頻的設定存檔
Hardware Monitor,監控電壓、溫度、風扇轉速,也可以控制溫度與風扇轉速曲線。
Board Explorer,瀏覽主板上的安裝組件,也可用來判斷主板是否有偵測到組件。
簡易模式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1800X
CPU Cooler: EK Predator 240
RAM: GSKILL DDR4 3200 8GBx2
MB: MSI B350 TOMAHAWK
VGA: MSI GTX 1070 Gaming X
HDD: OCZ TRION 100 240GB + Seagate 2TB
PSU: INWIN SI-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Ryzen 7 1800X 預設值測試
CPU全預設值,僅調整記憶體XMP。
CPU-Z
Single Thread:2175
Multi Thread:18458
SuperPI 1M:11.148s
CPUmark99:573
SuperPI 8M:2m04.086s
Memory Benchmark
Read:48502MB/s
Write:48042MB/s
Copy:43371MB/s
x264 FHD Benchmark:47.9
CINEBENCH R10
1 CPU:7823
x CPU:51892
OpenGL:6794
CINEBENCH R11.5
OpenGL:62.67fps
CPU:17.82pts
CPU單核心:1.69pts
CINEBENCH R15
OpenGL:115.96fps
CPU:1620cb
CPU單核心:153cb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8626
Graphics:9074
Physics:18942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4639
Graphics:4548
Physics:19263
3DMark Time Spy:6408
Ryzen 8 1800X 超頻4.1GHz測試
先前這顆處理器在別張板子可以輕鬆上4.1GHz沒問題,接著是超頻4.1GHz測試,僅調整倍頻41,電壓BIOS下設1.4125V,可以過測全部項目,記憶體一樣是XMP。
括弧後面為預設值成績。
CPU-Z
Single Thread:2396(2175)+10.1%
Multi Thread:20738(18458)+12.4%
SuperPI 1M:10.158(11.148s)+8.9%
CPUmark99:625(573)+9.1%
SuperPI 8M:1m52.940s(2m04.086s)+9%
Memory Benchmark
Read:48795(48502MB/s)
Write:48267(48042MB/s)
Copy:42685(43371MB/s)
x264 FHD Benchmark:52.7(47.9)+10%
CINEBENCH R10
1 CPU:8476(7823)+8.3%
x CPU:57380(51892)+10.6%
OpenGL:6728(6794)
CINEBENCH R11.5
OpenGL:68.52(62.67fps)
CPU:19.86(17.82pts)+11.4%
CPU單核心:1.85(1.69pts)+9.5%
CINEBENCH R15
OpenGL:128.95(115.96fps)
CPU:1803(1620cb)+11.3%
CPU單核心:163(153cb)+6.5%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8717(8626)+1.1%
Graphics:9099(9074)
Physics:21515(18942)+13.6%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4662(4639)+0.5%
Graphics:4558(4548)
Physics:20854(19263)+8.3%
3DMark Time Spy:6457(6408)+0.7%
小結
就效能上來看,MSI B350 TOMAHAWK 與先前測的一些 X370 晶片在同顆處理器算是沒有差異性,畢竟主要是晶片組周邊支援數量較少,超頻性也沒有問題,X370 辦得到在這張 B350 一樣OK,4.1GHz @ 1.4125V 也是無錯誤過測,並達到應該有的效能提升,實際上若周邊需求較少的玩家要組 Ryzen 平台的話,建議可以搭配 B350 晶片是比較划算。
此次入手的是 MSI B350 TOMAHAWK,在 B350 中這張價位算是較高一點,不過比起 X370 相對便宜多就是。
主要特點,支援 USB 3.1 Type-C、PCI-E x16 金屬護甲、Mystic Light 燈條支援、第四代軍規用料、Gaming軟體支援、EZ DeBug LED 顯示、紅色LED綴飾等等。
配件有,軟體光碟、說明書、記憶體安裝說明、2條SATA排線、擋板。
MSI B350 TOMAHAWK 採用黑色 PCB 搭配一些灰色線條綴飾,散熱片的部分則是槍灰色。B350 TOMAHAWK 還有一張白色的 Arctic 北極版,不過這張不確定台灣會販售。
供電的部分為4+2相設計。
4根記憶體插槽,最大可以擴充64GB,時脈可以支援3200+MHz(超頻)。雖然沒有傳統兩碼的 Debug 燈,但是也有EZ Debug LED 可以用來簡易判斷錯誤。
只有4個SATA 6Gbps,對於重度農場用戶或是舊硬碟一直沿用升級可能會稍嫌不足。
晶片組上有盾形的散熱器,有髮絲紋處理,質感還不錯。
擴充卡槽的部分有2個PCI-E x1、2個PCI-E x16(1個3.0,1個2.0)、2個PCI插槽。第一根 PCI-E x16 有金屬護甲。
1個 M.2 插槽。
音效的部分有採用隔離區設計,這部分底部會有燈效。
Realtek ALC892 音效晶片搭配日系 CHEMI-CON 音效電容。
背面IO埠有 PS/2 鍵盤滑鼠接口、2個USB2.0、D-SUB、DVI、HDMI、1個USB3.1 Type-A、1個USB3.1 Type-C、2個USB3.0、1個RJ45(Realtek 8111H)、6個音源輸出入(內鍍金處理)。
接著來看看 BIOS,一樣有進階模式與簡易模式兩種,下面是進階模式。
超頻選項,可以調整CPU倍頻、記憶體參數設定、電壓等。
有 Downcore 控制,關閉或開啟CPU核心數,不過這部分一般用戶應該用不到,畢竟關閉似乎沒意義。
CPU Features 設定選項
OC Profiles 支援超頻的設定存檔
Hardware Monitor,監控電壓、溫度、風扇轉速,也可以控制溫度與風扇轉速曲線。
Board Explorer,瀏覽主板上的安裝組件,也可用來判斷主板是否有偵測到組件。
簡易模式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1800X
CPU Cooler: EK Predator 240
RAM: GSKILL DDR4 3200 8GBx2
MB: MSI B350 TOMAHAWK
VGA: MSI GTX 1070 Gaming X
HDD: OCZ TRION 100 240GB + Seagate 2TB
PSU: INWIN SI-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Ryzen 7 1800X 預設值測試
CPU全預設值,僅調整記憶體XMP。
CPU-Z
Single Thread:2175
Multi Thread:18458
SuperPI 1M:11.148s
CPUmark99:573
SuperPI 8M:2m04.086s
Memory Benchmark
Read:48502MB/s
Write:48042MB/s
Copy:43371MB/s
x264 FHD Benchmark:47.9
CINEBENCH R10
1 CPU:7823
x CPU:51892
OpenGL:6794
CINEBENCH R11.5
OpenGL:62.67fps
CPU:17.82pts
CPU單核心:1.69pts
CINEBENCH R15
OpenGL:115.96fps
CPU:1620cb
CPU單核心:153cb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8626
Graphics:9074
Physics:18942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4639
Graphics:4548
Physics:19263
3DMark Time Spy:6408
Ryzen 8 1800X 超頻4.1GHz測試
先前這顆處理器在別張板子可以輕鬆上4.1GHz沒問題,接著是超頻4.1GHz測試,僅調整倍頻41,電壓BIOS下設1.4125V,可以過測全部項目,記憶體一樣是XMP。
括弧後面為預設值成績。
CPU-Z
Single Thread:2396(2175)+10.1%
Multi Thread:20738(18458)+12.4%
SuperPI 1M:10.158(11.148s)+8.9%
CPUmark99:625(573)+9.1%
SuperPI 8M:1m52.940s(2m04.086s)+9%
Memory Benchmark
Read:48795(48502MB/s)
Write:48267(48042MB/s)
Copy:42685(43371MB/s)
x264 FHD Benchmark:52.7(47.9)+10%
CINEBENCH R10
1 CPU:8476(7823)+8.3%
x CPU:57380(51892)+10.6%
OpenGL:6728(6794)
CINEBENCH R11.5
OpenGL:68.52(62.67fps)
CPU:19.86(17.82pts)+11.4%
CPU單核心:1.85(1.69pts)+9.5%
CINEBENCH R15
OpenGL:128.95(115.96fps)
CPU:1803(1620cb)+11.3%
CPU單核心:163(153cb)+6.5%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8717(8626)+1.1%
Graphics:9099(9074)
Physics:21515(18942)+13.6%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4662(4639)+0.5%
Graphics:4558(4548)
Physics:20854(19263)+8.3%
3DMark Time Spy:6457(6408)+0.7%
小結
就效能上來看,MSI B350 TOMAHAWK 與先前測的一些 X370 晶片在同顆處理器算是沒有差異性,畢竟主要是晶片組周邊支援數量較少,超頻性也沒有問題,X370 辦得到在這張 B350 一樣OK,4.1GHz @ 1.4125V 也是無錯誤過測,並達到應該有的效能提升,實際上若周邊需求較少的玩家要組 Ryzen 平台的話,建議可以搭配 B350 晶片是比較划算。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