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4/10/05
- 訊息
- 154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16
有鑑於環保議題高漲,電子產業都在朝減碳、省電、高效能邁進。
小弟手上的這顆G1步進的X2 4000+,
雖已經是打著65W TOP,但小弟平時是小超頻在使用..(其實是板子上不去;ng; )
隨著夏日到來,伴隨的是溫度攀升,
於是就想著如何達到更高的每W(度?)效能..
AMD的CPU
早在先前的939時期,這裡就有不少降壓測試
不過到了AM2,倒是少有人玩這個,
因此小弟就來玩玩看啦~
測試平台:(同簽名檔)
Athlon64 X2 4000+ @ 2404.5MHz(10.5*229)
MSI K9N Neo PCB1.0 BIOS V1.10B4
Kingstone DDRII-667 1G X2 @ 800Mhz (5-5-5-15 2T 1.95V)
ELSA 8500GT DDRIII @ 648/1620/1512
Maxtor 6V200E0 + ...
CoolerMaster eXtreme Power Plus 500W
CPU Cooler 團購板 Falcon 92-CU <---太久沒清灰塵頗多..以下測試只比較溫度差異
WindowsXP SP2
機殼內測試
從BIOS下手,超頻狀況下,電壓從預設1.30V一步步往下調,
最低調到1.025V可開機,不過進BIOS就會不穩定..
1.075V可順利通過BIOS,但進入XP桌面後不久即藍底白字..
再往上調...1.125V可正常進入XP正常使用且可完成一些基本測試!
(Dual PI,CPU MARK99,3D MARK 2006,CINEBENCH R10,以及正常使用狀況)
SP2004跑個5分鐘意思一下溫度..
再回來看預設電壓時的溫度..一樣SP2004..5分鐘
溫度差距有4度之多...
這樣提升每W效能的目的算是達成啦~;em25;
為求穩定目前是以1.150V正常使用。
如果以預設時脈 2.1GHz 應該可以壓更低,
AMD 45W↓的CPU產品線到2008年終於正式問世,
不過看來AMD在當時早就有低於65W TOP的實力了(這顆2007-7月入手),
在追求高效能的同時,
大家一起為地球加油吧!
小弟手上的這顆G1步進的X2 4000+,
雖已經是打著65W TOP,但小弟平時是小超頻在使用..(其實是板子上不去;ng; )
隨著夏日到來,伴隨的是溫度攀升,
於是就想著如何達到更高的每W(度?)效能..
AMD的CPU
早在先前的939時期,這裡就有不少降壓測試
不過到了AM2,倒是少有人玩這個,
因此小弟就來玩玩看啦~
測試平台:(同簽名檔)
Athlon64 X2 4000+ @ 2404.5MHz(10.5*229)
MSI K9N Neo PCB1.0 BIOS V1.10B4
Kingstone DDRII-667 1G X2 @ 800Mhz (5-5-5-15 2T 1.95V)
ELSA 8500GT DDRIII @ 648/1620/1512
Maxtor 6V200E0 + ...
CoolerMaster eXtreme Power Plus 500W
CPU Cooler 團購板 Falcon 92-CU <---太久沒清灰塵頗多..以下測試只比較溫度差異
WindowsXP SP2
機殼內測試
從BIOS下手,超頻狀況下,電壓從預設1.30V一步步往下調,
最低調到1.025V可開機,不過進BIOS就會不穩定..
1.075V可順利通過BIOS,但進入XP桌面後不久即藍底白字..
再往上調...1.125V可正常進入XP正常使用且可完成一些基本測試!
(Dual PI,CPU MARK99,3D MARK 2006,CINEBENCH R10,以及正常使用狀況)
SP2004跑個5分鐘意思一下溫度..
再回來看預設電壓時的溫度..一樣SP2004..5分鐘
溫度差距有4度之多...
這樣提升每W效能的目的算是達成啦~;em25;
為求穩定目前是以1.150V正常使用。
如果以預設時脈 2.1GHz 應該可以壓更低,
AMD 45W↓的CPU產品線到2008年終於正式問世,
不過看來AMD在當時早就有低於65W TOP的實力了(這顆2007-7月入手),
在追求高效能的同時,
大家一起為地球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