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在3月的時候正式發布了 A10-7890K,這顆處理器是目前 APU 中最為頂級,
不過與先前的 A10-7870K 最大差異僅在於時脈上的提升,
從原本 3.9 / 4.1GHz 提高到了 4.1 / 4.3GHz,預設時脈超過了4GHz大關,
但相對於都是K版不鎖頻,這點時脈的提升對於玩家們似乎比較無感,
為了增添一些賣點,AMD 則是搭配了全新設計的 Wraith 幽靈散熱器。
規格表,AMD 除了新添加 A10-7890K、X4 880K 之外,
同樣也替 A10-7870K 換裝散熱器,A10-7890K 是採用 Wraith 散熱器,
而 A10-7870K 則是與 X4 880K 採用同一顆靜音版的 125W 散熱器。
入手的並非是市售版本,而是送測樣品,CPU 與散熱器是分開包裝。
先來看看 Wraith 散熱器,從官方給的數據來看,
風扇尺寸從70mm增加到92mm,而且轉速較低,噪音值也降至39dBA,
風量則是從41.6CFM增加至55.78CFM,提升34%,整體散熱面積增加了24%。
尺寸上比原本標配的散熱器要大許多。
PWM 4pin電源,另外線材的部分也有編織網包覆,增添質感。
與CPU接觸的部分為銅底材質。
出廠已經有預塗散熱膏。
搭配4根熱導管加強導熱。
A10-7890K 處理器採28nm製程,四核心不鎖頻,預設時脈為4.1GHz,Turbo為4.3GHz,
L2快取為4MB,內顯為 R7 Graphics GCN 架構,GPU時脈為866MHz,TDP功耗為95W。
搭配測試的板子是 ASUS A88X-PRO。
順手寫一下散熱器的安裝教學,老玩家請自行跳過...
先將沒有扣具的一邊扣口橋點角度扣上主機板上的散熱支架。
接著扣上另外一邊,如果扣不上那應該就是上方扣具位置不正確,請先扳到另一側鬆開。
兩邊都扣好之後,把上方的這個扣具往另外一個方向壓就完成了,
幾乎沒啥難度,只是想說多拍了幾張照,多哈拉個兩句放上來罷了XD。
記憶體不干涉,沒問題。
AMD Wraith 散熱器的另一個"亮點",是側邊的LED燈,不過這個燈實在不是太亮,不夠顯眼。
測試平台
CPU: AMD A8-7890K
CPU Cooler: AMD Wraith 散熱器
RAM: GSKILL DDR3 2133 4GBx2
MB: ASUS A88X-PRO
VGA: Radeon R7 Graphics
HDD: OCZ Vertex 3.20 240GB
PSU: FSP 皇鈦極 AURUM PT 1000W 全模組化
OS: Windows 7 64bit
基本Benchamrk測試
測試之前先來看看CPU-Z資訊,另外順便看一下CPU-Z自帶的Bench,
單核1204,多核3896。
Super PI 1M:17.522s
CPUmark99:495
Super PI 8M:3m19.845s
Memory Benchmark
Read:22172 MB/s
Write:12260 MB/s
Copy:21067 MB/s
X264 FHD Benchmark:14.2
wPrime 32M:12.492s
wPrime 1024M:392.583s
CINEBENCH R10
1 CPU:4109
x CPU:14822
OpenGL:7704
CINEBENCH R11.5
OpenGL:44.65 fps
CPU:3.82 pts
CINEBENCH R15
OpenGL:51.83 fps
CPU:330 cb
3DMark Cloud Gate:6980
3DMark Sky Diver:6567
3DMark Fire Strike:1695
遊戲效能測試
快打旋風4
特效設定為最高,反鋸齒關閉,解析度1920x1080。
SCORE:10299
AVG:94.06
惡靈古堡6
特效設定為最高,反鋸齒關閉,解析度1920x1080。
SCORE:2348
GRID 2
特效品質為HIGH,反鋸齒關閉,解析度1920x1080。
AVG:43.65
古墓奇兵
特效品質設定為低,反鋸齒關閉,解析度 1920x1080。
AVG:40.1
GTA V
特效品質設定皆為最低或關閉,反鋸齒關閉,解析度 1920x1080,預估占用視訊記憶體為1066MB。
最低為Pass2,平均張35.8。
超頻測試
K版沒有理由不測一下超頻,這張板子CPU預設電壓,直接調整倍頻到46,即可上4.6GHz,
並過測各個項目,雖然在BIOS內並沒有動到電壓,但CPU所測得的電壓是比預設要高出不少,
原本預設大概在1.4~1.49V之間,超頻4.6GHz則是在1.52~1.63V之間,
板子直接幫你加壓穩定超頻。以下括弧後面為預設值成績。
Super PI 1M:16.051s(17.522s)
CPUmark99:546(495)
Super PI 8M:3m07.071s(3m19.845s)
Memory Benchmark
Read:22225(22172 MB/s)
Write:11454(12260 MB/s)
Copy:21225(21067 MB/s)
X264 FHD Benchmark:15(14.2)
wPrime 32M:11.179(12.492s)
wPrime 1024M:349.461(392.583s)
CINEBENCH R10
1 CPU:4611(4109)
x CPU:16081(14822)
OpenGL:7763(7704)
CINEBENCH R11.5
OpenGL:44.52(44.65 fps)
CPU:4.26(3.82 pts)
CINEBENCH R15
OpenGL:52.43(51.83 fps)
CPU:371(330 cb)
3DMark Fire Strike:1752(1695)
功耗與溫度測試
預設不超頻
待機CPU溫度在AIDA64下抓到的是32度。
待機全機功耗為43W。
X264 FHD測試時CPU滿載最高溫度為48度。
X264 FHD測試時全機功耗最高為141W。
超頻4.6GHz
待機CPU溫度在AIDA64下抓到的是35度。
待機全機功耗為59W。
X264 FHD測試時CPU滿載最高溫度為61度。(似乎有掉速)
X264 FHD測試時全機功耗最高為212W。
小結
CPU核心效率因為架構的問題,僅在時脈上的幅度提升,
不過 A10-7890K 在預設時的成績表現就不錯,畢竟預設就有4.1~4.3GHz的高時脈,
而GPU內顯仍是APU的賣點之一,雖然它效能比不上中階顯卡,
但拿來玩一些需求較為不高的線上遊戲如 D3、LOL 等是還算夠用,
即便是 GTA5 這種高需求在降低特效之後也能有最低平均35張以上的水準,免強及格。
超頻的部分,超頻到4.6GHz後多核心效率大約有5~10%的增加,不過3D的表現就不是那麼明顯了,
另外超頻後的功耗有相當明顯的提升,因為CPU電壓跟著上去的關係。
AMD Wraith 散熱器的表現還不錯,以 AIDIA64 測得的CPU溫度來看,
預設值下的工作溫度範圍在32~48度,超頻後的溫度在35~61度,
以原廠配備的散熱器來看,外觀、質量以及效率都算是很有誠意了。
不過噪音還是有的,裸測平台下高轉還是有明顯的聲音,
對於靜音有絕對要求的玩家可能會覺得不OK。
不過與先前的 A10-7870K 最大差異僅在於時脈上的提升,
從原本 3.9 / 4.1GHz 提高到了 4.1 / 4.3GHz,預設時脈超過了4GHz大關,
但相對於都是K版不鎖頻,這點時脈的提升對於玩家們似乎比較無感,
為了增添一些賣點,AMD 則是搭配了全新設計的 Wraith 幽靈散熱器。
規格表,AMD 除了新添加 A10-7890K、X4 880K 之外,
同樣也替 A10-7870K 換裝散熱器,A10-7890K 是採用 Wraith 散熱器,
而 A10-7870K 則是與 X4 880K 採用同一顆靜音版的 125W 散熱器。
![5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59.jpg)
入手的並非是市售版本,而是送測樣品,CPU 與散熱器是分開包裝。
![0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01.jpg)
先來看看 Wraith 散熱器,從官方給的數據來看,
風扇尺寸從70mm增加到92mm,而且轉速較低,噪音值也降至39dBA,
風量則是從41.6CFM增加至55.78CFM,提升34%,整體散熱面積增加了24%。
![0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02.jpg)
尺寸上比原本標配的散熱器要大許多。
![0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03.jpg)
PWM 4pin電源,另外線材的部分也有編織網包覆,增添質感。
![0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04.jpg)
與CPU接觸的部分為銅底材質。
![0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05.jpg)
出廠已經有預塗散熱膏。
![0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06.jpg)
搭配4根熱導管加強導熱。
![0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07.jpg)
A10-7890K 處理器採28nm製程,四核心不鎖頻,預設時脈為4.1GHz,Turbo為4.3GHz,
L2快取為4MB,內顯為 R7 Graphics GCN 架構,GPU時脈為866MHz,TDP功耗為95W。
![0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08.jpg)
![0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09.jpg)
搭配測試的板子是 ASUS A88X-PRO。
![1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10.jpg)
順手寫一下散熱器的安裝教學,老玩家請自行跳過...
先將沒有扣具的一邊扣口橋點角度扣上主機板上的散熱支架。
![1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11.jpg)
接著扣上另外一邊,如果扣不上那應該就是上方扣具位置不正確,請先扳到另一側鬆開。
![1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12.jpg)
兩邊都扣好之後,把上方的這個扣具往另外一個方向壓就完成了,
幾乎沒啥難度,只是想說多拍了幾張照,多哈拉個兩句放上來罷了XD。
![1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13.jpg)
記憶體不干涉,沒問題。
![1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14.jpg)
AMD Wraith 散熱器的另一個"亮點",是側邊的LED燈,不過這個燈實在不是太亮,不夠顯眼。
![1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15.jpg)
測試平台
CPU: AMD A8-7890K
CPU Cooler: AMD Wraith 散熱器
RAM: GSKILL DDR3 2133 4GBx2
MB: ASUS A88X-PRO
VGA: Radeon R7 Graphics
HDD: OCZ Vertex 3.20 240GB
PSU: FSP 皇鈦極 AURUM PT 1000W 全模組化
OS: Windows 7 64bit
基本Benchamrk測試
測試之前先來看看CPU-Z資訊,另外順便看一下CPU-Z自帶的Bench,
單核1204,多核3896。
![2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21.jpg)
Super PI 1M:17.522s
CPUmark99:495
![2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22.jpg)
Super PI 8M:3m19.845s
![2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23.jpg)
Memory Benchmark
Read:22172 MB/s
Write:12260 MB/s
Copy:21067 MB/s
![2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24.jpg)
X264 FHD Benchmark:14.2
wPrime 32M:12.492s
wPrime 1024M:392.583s
![2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25.jpg)
CINEBENCH R10
1 CPU:4109
x CPU:14822
OpenGL:7704
![2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26.jpg)
CINEBENCH R11.5
OpenGL:44.65 fps
CPU:3.82 pts
![2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27.jpg)
CINEBENCH R15
OpenGL:51.83 fps
CPU:330 cb
![2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28.jpg)
3DMark Cloud Gate:6980
![2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29.jpg)
3DMark Sky Diver:6567
![3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30.jpg)
3DMark Fire Strike:1695
![3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31.jpg)
遊戲效能測試
快打旋風4
特效設定為最高,反鋸齒關閉,解析度1920x1080。
SCORE:10299
AVG:94.06
![3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32.jpg)
惡靈古堡6
特效設定為最高,反鋸齒關閉,解析度1920x1080。
SCORE:2348
![3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33.jpg)
GRID 2
特效品質為HIGH,反鋸齒關閉,解析度1920x1080。
AVG:43.65
![3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34.jpg)
古墓奇兵
特效品質設定為低,反鋸齒關閉,解析度 1920x1080。
AVG:40.1
![3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35.jpg)
GTA V
特效品質設定皆為最低或關閉,反鋸齒關閉,解析度 1920x1080,預估占用視訊記憶體為1066MB。
![3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8-7670k/36.jpg)
最低為Pass2,平均張35.8。
![3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36.jpg)
超頻測試
K版沒有理由不測一下超頻,這張板子CPU預設電壓,直接調整倍頻到46,即可上4.6GHz,
並過測各個項目,雖然在BIOS內並沒有動到電壓,但CPU所測得的電壓是比預設要高出不少,
原本預設大概在1.4~1.49V之間,超頻4.6GHz則是在1.52~1.63V之間,
板子直接幫你加壓穩定超頻。以下括弧後面為預設值成績。
Super PI 1M:16.051s(17.522s)
CPUmark99:546(495)
![4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41.jpg)
Super PI 8M:3m07.071s(3m19.845s)
![4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42.jpg)
Memory Benchmark
Read:22225(22172 MB/s)
Write:11454(12260 MB/s)
Copy:21225(21067 MB/s)
![4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43.jpg)
X264 FHD Benchmark:15(14.2)
wPrime 32M:11.179(12.492s)
wPrime 1024M:349.461(392.583s)
![4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44.jpg)
CINEBENCH R10
1 CPU:4611(4109)
x CPU:16081(14822)
OpenGL:7763(7704)
![4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45.jpg)
CINEBENCH R11.5
OpenGL:44.52(44.65 fps)
CPU:4.26(3.82 pts)
![4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46.jpg)
CINEBENCH R15
OpenGL:52.43(51.83 fps)
CPU:371(330 cb)
![4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47.jpg)
3DMark Fire Strike:1752(1695)
![4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48.jpg)
功耗與溫度測試
預設不超頻
待機CPU溫度在AIDA64下抓到的是32度。
![5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51.jpg)
待機全機功耗為43W。
![5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55.jpg)
X264 FHD測試時CPU滿載最高溫度為48度。
![5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52.jpg)
X264 FHD測試時全機功耗最高為141W。
![5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56.jpg)
超頻4.6GHz
待機CPU溫度在AIDA64下抓到的是35度。
![5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53.jpg)
待機全機功耗為59W。
![5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57.jpg)
X264 FHD測試時CPU滿載最高溫度為61度。(似乎有掉速)
![5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54.jpg)
X264 FHD測試時全機功耗最高為212W。
![5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md/a10-7890k/58.jpg)
小結
CPU核心效率因為架構的問題,僅在時脈上的幅度提升,
不過 A10-7890K 在預設時的成績表現就不錯,畢竟預設就有4.1~4.3GHz的高時脈,
而GPU內顯仍是APU的賣點之一,雖然它效能比不上中階顯卡,
但拿來玩一些需求較為不高的線上遊戲如 D3、LOL 等是還算夠用,
即便是 GTA5 這種高需求在降低特效之後也能有最低平均35張以上的水準,免強及格。
超頻的部分,超頻到4.6GHz後多核心效率大約有5~10%的增加,不過3D的表現就不是那麼明顯了,
另外超頻後的功耗有相當明顯的提升,因為CPU電壓跟著上去的關係。
AMD Wraith 散熱器的表現還不錯,以 AIDIA64 測得的CPU溫度來看,
預設值下的工作溫度範圍在32~48度,超頻後的溫度在35~61度,
以原廠配備的散熱器來看,外觀、質量以及效率都算是很有誠意了。
不過噪音還是有的,裸測平台下高轉還是有明顯的聲音,
對於靜音有絕對要求的玩家可能會覺得不OK。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