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9/23/03
- 訊息
- 3,697
- 互動分數
- 123
- 點數
- 63
Hitach硬碟在多年前被WD及Toshiba分別吃掉不同的產品線後,原本的
HE系列仍陸續暫時存活下來。由於網路媒體對於它返修率較低的報導,
也的確造就了一批忠實的愛好者。
目前正在抓系列大容量硬碟評測的相關數據,18TB容量單碟2TB的產品
只剩下WD/HGST沒有試到。無奈國內代理商貨售價仍偏高,不得已只好
託朋友幫忙寄一顆回來。
根據官方的文件,HC550是第一個採用EAMR及TSA技術的世代產品,仍維
持CMR技術提供穩定使用環境。主軸速度為7200轉及512MB快取記憶體,
適用於雲端及企業儲存。
不論是SATA或是SAS版,均分別提供512e及4Kn版本,不像Seagate在後
期的氦氣封裝企業碟中同時支援兩種格式。兩相比較下,反而喜歡S牌
的作風,雖然Seagate也需自行製作工具隨身碟才能轉換。
使用者手冊提供硬碟型號分別代表的意義,比起Toshiba或WD Gold系列
而言更有誠意,願意提供讀寫磁頭數及每顆硬碟使用的碟片數而不用去
猜。18TB容量的最大持續傳輸率為269MB/s,只比16TB容量略高些。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因是透過朋友之手取得,非國內代理商版,彩盒外包裝為中國大陸境內
版的包裝風格,其實這種設計風比國內代理商版的外彩盒的設計質感感
覺更好。同樣也提供五年保修,只是這無法透過WD國內代理商出保,需
自行透過HGST的管道才能提供保固。因為沒有發票,真的很好奇開箱後
的出廠日期會不會是放太久的存貨?
上方黏著封條,一拆就會浮現類似浮水印的設計。
彩盒側標兩側標示產品型號及容量等基本資訊。
彩盒底部就沒有採用國內代理商盒裝的鏤空風設計,僅作簡單的陳述。
與國內代理商不同的是額外附上一條SATA線及固定螺絲,這部分國內代
理商應該好好學著,畢竟售價高人一節,額外的福利卻都沒有。
內包裝不同於國內代理商慣用的透明膠盒,改採厚汽泡袋設計,降低運
送過程中的不必要震動。
汽泡袋內的硬碟存放在靜電袋中。
硬碟上方俯視圖,泰國廠製造,出廠日期為2021年12月底,上網查保固
期非常很貼近日手日,好險,不然網路上一堆人賣新品平輸品,出廠日
多為2021年6月。
底部電路板佔蠻大部分,外殼設計偏圓弧收邊與TOSHIBA MG系列相近。
硬碟側邊是兩孔固定,需留意機殼或抽取盒是否支援。
接頭處就是標準的SATA電源及資料接頭,旁邊應該是工程用PIN腳。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MAXIMUS XIII Hero BIOS 1202
CPU: i7-11700K oc 5.0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80 PRO 2TB
測試碟: WD Ultrastar HC550 18TB 7200轉 SATA 6Gb/s
Case: Corsair 7000D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21H2 64-bit
Driver: Intel Optane Memory v18.31.5.1038
Intel Optane Memory & Soreage Manager主畫面顯示格式化後可用實際
容量為16764GB,傳輸速率為SATA 6Gb/s。
CrystalDiskinfo可看到HDD型號,支援NCQ及APM,剛上機溫度為攝氏25度。
一般室溫無直接散熱的密閉機殼中,連續高度負載測試的最高溫度攝氏41度。
AIDA64的裝置管理員還是顯示它是16磁頭,其它相關資訊請自閱。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測試。
隨機讀取速率約210~216MB/s,循序讀取讀最外圈速率為248MB/s。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3840*2160 4K RED HD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
從256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讀取速率約231~265MB/s、寫
入速率250~265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設為Compress 100%(Incompressible模式
),勾選Write-Thru選項,從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循序及128K讀寫速率都算穩定,4K相關讀寫速率怎麼感覺有點慢。
AS SSD設定檔案大小為1GB,並測試Copy Benchmark。
循序讀寫速率約248/250 MB/s,4K QD1讀取206 iops,4K QD1寫入1386iops。
Copy Benchmark 測試:ISO讀取速率691MB/s、程式載入速率約456MB/s。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設為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測試。
循序讀取速率最快約269MB/s、循序寫入速率最快270MB/s。
CrystalDisk v8.0.4採Default,測試64MiB、512MiB、1GiB、2GiB、
4Gib、8GiB、16GiB及64GiB。
Seq Q1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250~281MB/s、寫入速率191~261MB/s。
4K Q1T1讀取速率0.71~4.49MB/s、寫入速率2.21~9.96MB/s。
真實世界環境的混合讀寫測試結果。
HDTune v5.75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
讀取曲線由外圈286MB/s一路降到內圈的125MB/s,平均讀取速率217MB/s;
寫入曲線由外圈284MB/s一路降到內圈的113MB/s,平均寫入速率209MB/s。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測試資料型態為Mixed。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277MB/s、平均寫入速率101MB/s。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277MB/s、平均寫入速率186MB/s。
Inhouse Diskbench讀寫測試,循序讀取速率275MB/s、循序寫入274MB/s。
PCMark 8測試:分數2957,頻寬為14.42MB/s。
PCMark 10測試,設為資料碟模式進行測試。得分數為394,頻寬為67MB/s。
TxBench設為Random模式,分別測試64MB、512MB、4GB及32GB。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在部分短程軟體測試的結果,循序讀取或寫入速率部分超過或逼近官方標示值。
2. 循序讀寫的讀寫臂啟動馬達聲及運轉噪音還算可以接受,不致於太吵。
3. 大檔的循序連續讀寫應該有充份利用其較大的緩衝記憶體。
4. 無直接散熱環境的連續高負載的讀寫溫度壓制還可以接受。
5. 原廠提供五年保固。
缺點
1. 密集的4K讀寫時還可以聽到略大聲的讀寫臂運作聲音,音量感受因人而異。
2. 4K讀/寫速率還是不會讓人很滿意。
3. 小檔連續讀取或寫入的速率似乎無法利用其大緩衝記憶體,整體表現偏慢。
4. 國內代理商售價仍偏高,且未像海外版還提供SATA線材。
5. 側邊僅兩孔螺絲固定,對於部分機殼或抽取盒有可能會無法完全固定。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見諒,
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HE系列仍陸續暫時存活下來。由於網路媒體對於它返修率較低的報導,
也的確造就了一批忠實的愛好者。
目前正在抓系列大容量硬碟評測的相關數據,18TB容量單碟2TB的產品
只剩下WD/HGST沒有試到。無奈國內代理商貨售價仍偏高,不得已只好
託朋友幫忙寄一顆回來。
根據官方的文件,HC550是第一個採用EAMR及TSA技術的世代產品,仍維
持CMR技術提供穩定使用環境。主軸速度為7200轉及512MB快取記憶體,
適用於雲端及企業儲存。
不論是SATA或是SAS版,均分別提供512e及4Kn版本,不像Seagate在後
期的氦氣封裝企業碟中同時支援兩種格式。兩相比較下,反而喜歡S牌
的作風,雖然Seagate也需自行製作工具隨身碟才能轉換。
使用者手冊提供硬碟型號分別代表的意義,比起Toshiba或WD Gold系列
而言更有誠意,願意提供讀寫磁頭數及每顆硬碟使用的碟片數而不用去
猜。18TB容量的最大持續傳輸率為269MB/s,只比16TB容量略高些。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因是透過朋友之手取得,非國內代理商版,彩盒外包裝為中國大陸境內
版的包裝風格,其實這種設計風比國內代理商版的外彩盒的設計質感感
覺更好。同樣也提供五年保修,只是這無法透過WD國內代理商出保,需
自行透過HGST的管道才能提供保固。因為沒有發票,真的很好奇開箱後
的出廠日期會不會是放太久的存貨?
上方黏著封條,一拆就會浮現類似浮水印的設計。
彩盒側標兩側標示產品型號及容量等基本資訊。
彩盒底部就沒有採用國內代理商盒裝的鏤空風設計,僅作簡單的陳述。
與國內代理商不同的是額外附上一條SATA線及固定螺絲,這部分國內代
理商應該好好學著,畢竟售價高人一節,額外的福利卻都沒有。
內包裝不同於國內代理商慣用的透明膠盒,改採厚汽泡袋設計,降低運
送過程中的不必要震動。
汽泡袋內的硬碟存放在靜電袋中。
硬碟上方俯視圖,泰國廠製造,出廠日期為2021年12月底,上網查保固
期非常很貼近日手日,好險,不然網路上一堆人賣新品平輸品,出廠日
多為2021年6月。
底部電路板佔蠻大部分,外殼設計偏圓弧收邊與TOSHIBA MG系列相近。
硬碟側邊是兩孔固定,需留意機殼或抽取盒是否支援。
接頭處就是標準的SATA電源及資料接頭,旁邊應該是工程用PIN腳。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MAXIMUS XIII Hero BIOS 1202
CPU: i7-11700K oc 5.0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80 PRO 2TB
測試碟: WD Ultrastar HC550 18TB 7200轉 SATA 6Gb/s
Case: Corsair 7000D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21H2 64-bit
Driver: Intel Optane Memory v18.31.5.1038
Intel Optane Memory & Soreage Manager主畫面顯示格式化後可用實際
容量為16764GB,傳輸速率為SATA 6Gb/s。
CrystalDiskinfo可看到HDD型號,支援NCQ及APM,剛上機溫度為攝氏25度。
一般室溫無直接散熱的密閉機殼中,連續高度負載測試的最高溫度攝氏41度。
AIDA64的裝置管理員還是顯示它是16磁頭,其它相關資訊請自閱。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測試。
隨機讀取速率約210~216MB/s,循序讀取讀最外圈速率為248MB/s。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3840*2160 4K RED HD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
從256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讀取速率約231~265MB/s、寫
入速率250~265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設為Compress 100%(Incompressible模式
),勾選Write-Thru選項,從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循序及128K讀寫速率都算穩定,4K相關讀寫速率怎麼感覺有點慢。
AS SSD設定檔案大小為1GB,並測試Copy Benchmark。
循序讀寫速率約248/250 MB/s,4K QD1讀取206 iops,4K QD1寫入1386iops。
Copy Benchmark 測試:ISO讀取速率691MB/s、程式載入速率約456MB/s。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設為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測試。
循序讀取速率最快約269MB/s、循序寫入速率最快270MB/s。
CrystalDisk v8.0.4採Default,測試64MiB、512MiB、1GiB、2GiB、
4Gib、8GiB、16GiB及64GiB。
Seq Q1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250~281MB/s、寫入速率191~261MB/s。
4K Q1T1讀取速率0.71~4.49MB/s、寫入速率2.21~9.96MB/s。
真實世界環境的混合讀寫測試結果。
HDTune v5.75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
讀取曲線由外圈286MB/s一路降到內圈的125MB/s,平均讀取速率217MB/s;
寫入曲線由外圈284MB/s一路降到內圈的113MB/s,平均寫入速率209MB/s。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測試資料型態為Mixed。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277MB/s、平均寫入速率101MB/s。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277MB/s、平均寫入速率186MB/s。
Inhouse Diskbench讀寫測試,循序讀取速率275MB/s、循序寫入274MB/s。
PCMark 8測試:分數2957,頻寬為14.42MB/s。
PCMark 10測試,設為資料碟模式進行測試。得分數為394,頻寬為67MB/s。
TxBench設為Random模式,分別測試64MB、512MB、4GB及32GB。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在部分短程軟體測試的結果,循序讀取或寫入速率部分超過或逼近官方標示值。
2. 循序讀寫的讀寫臂啟動馬達聲及運轉噪音還算可以接受,不致於太吵。
3. 大檔的循序連續讀寫應該有充份利用其較大的緩衝記憶體。
4. 無直接散熱環境的連續高負載的讀寫溫度壓制還可以接受。
5. 原廠提供五年保固。
缺點
1. 密集的4K讀寫時還可以聽到略大聲的讀寫臂運作聲音,音量感受因人而異。
2. 4K讀/寫速率還是不會讓人很滿意。
3. 小檔連續讀取或寫入的速率似乎無法利用其大緩衝記憶體,整體表現偏慢。
4. 國內代理商售價仍偏高,且未像海外版還提供SATA線材。
5. 側邊僅兩孔螺絲固定,對於部分機殼或抽取盒有可能會無法完全固定。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見諒,
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