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craft VF-I 是Tt(曜越)最近推出的一款新機殼,中文名為銀河星艦號,定位屬於入門款在稍高一點的等級,目前市面上的價格大概是兩千找10元。像這種比較有主題性的機殼,外觀的部份肯定會比較有點"造型",既然取名叫銀河星艦號,就不乏有些相關元素在裡面。不過這種機殼還蠻怕會有一番兩瞪眼的好惡感。
Tt Spacecraft VF-I 銀河星艦號 外箱就可以看到有一隻銀河星艦。
外箱背面說明了Spacecraft VF-I的功能及特色。
整體有不少風扇開孔,不過隨機殼搭載的僅有一顆。
VF-I 銀河星艦號 側板有開一個梯形的透側,面積並沒有很大,底下還有個12公分的風扇孔以及能量表符號的造型。
面板的部份看起來還好並不是太花俏,造型幾乎都在底部位置,看起來挺像是一個"面罩"。外露式擴充的部份為4大1小。
5.25吋擴充面板的部份採網孔設計,可利於散熱。
VF-I IO的部份在中間3.5吋的位置,開關置於右側。有一個USB 3.0、USB 2.0以及耳麥孔。
面板的底部比較有造型,感覺像是一個面罩,這個造型上有不少開孔,內部一樣有對應一個12公分風扇(需自行安裝)。
機殼頂部,CPU安裝的上方有對應開孔可以安裝兩顆12公分的風扇。
機殼背部為水冷玩家預置了兩個水冷孔。背部除了一顆散熱風扇之外,也開了不少孔,連檔板也打洞。
以螺絲孔位來看,機殼內部空間還算寬敞,安裝底板的開孔也蠻多的,不過唯獨CPU上方沒有預留給CPU電源通過的獨立開孔。
CPU上方可以安裝兩顆散熱風扇,或是水冷排。
全機殼唯一配裝的風扇在後方,12公分大小,有LED藍光。檔板的部份採用一般螺絲固定。
機殼底部也可以安裝兩顆風扇,一顆8公分對應硬碟槽,正中的位置則是可安裝一顆12公分。
前置USB 3.0的接孔是採延長連接,非19PIN原生接頭。
5.25吋及3.5吋的擴充槽有四大六小(五隱藏),皆採用免螺絲卡榫設計。
一開始還以為是按壓的方式固定,其實是採旋轉Hold住...
3.5吋的安裝固定方式亦同。
前面板不需工具可輕易拆卸。面板沒有帶任何連接線,現在似乎大多都採這種設計,避免有些人拆面板不小心連線都拆了。
前檔板5.25吋及3.5吋都有濾網可阻隔一些灰塵。
下方風扇對應的位置也有濾網,這部份是可拆卸清洗。
底部的腳墊不算太低,對應的風扇有良好的通風空間。
電源風扇對應的位置有可拆卸濾網,從底部就可以拆,方便!
安裝中...請稍後...
待續...
Tt Spacecraft VF-I 銀河星艦號 外箱就可以看到有一隻銀河星艦。
![0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01.jpg)
外箱背面說明了Spacecraft VF-I的功能及特色。
![0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02.jpg)
整體有不少風扇開孔,不過隨機殼搭載的僅有一顆。
![0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03.jpg)
VF-I 銀河星艦號 側板有開一個梯形的透側,面積並沒有很大,底下還有個12公分的風扇孔以及能量表符號的造型。
![0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04.jpg)
面板的部份看起來還好並不是太花俏,造型幾乎都在底部位置,看起來挺像是一個"面罩"。外露式擴充的部份為4大1小。
![0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05.jpg)
5.25吋擴充面板的部份採網孔設計,可利於散熱。
![0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06.jpg)
VF-I IO的部份在中間3.5吋的位置,開關置於右側。有一個USB 3.0、USB 2.0以及耳麥孔。
![0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07.jpg)
面板的底部比較有造型,感覺像是一個面罩,這個造型上有不少開孔,內部一樣有對應一個12公分風扇(需自行安裝)。
![0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08.jpg)
機殼頂部,CPU安裝的上方有對應開孔可以安裝兩顆12公分的風扇。
![0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09.jpg)
機殼背部為水冷玩家預置了兩個水冷孔。背部除了一顆散熱風扇之外,也開了不少孔,連檔板也打洞。
![1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10.jpg)
以螺絲孔位來看,機殼內部空間還算寬敞,安裝底板的開孔也蠻多的,不過唯獨CPU上方沒有預留給CPU電源通過的獨立開孔。
![1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11.jpg)
CPU上方可以安裝兩顆散熱風扇,或是水冷排。
![1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12.jpg)
全機殼唯一配裝的風扇在後方,12公分大小,有LED藍光。檔板的部份採用一般螺絲固定。
![1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13.jpg)
機殼底部也可以安裝兩顆風扇,一顆8公分對應硬碟槽,正中的位置則是可安裝一顆12公分。
![1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14.jpg)
前置USB 3.0的接孔是採延長連接,非19PIN原生接頭。
![1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15.jpg)
5.25吋及3.5吋的擴充槽有四大六小(五隱藏),皆採用免螺絲卡榫設計。
![1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16.jpg)
一開始還以為是按壓的方式固定,其實是採旋轉Hold住...
![1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17.jpg)
3.5吋的安裝固定方式亦同。
![1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18.jpg)
前面板不需工具可輕易拆卸。面板沒有帶任何連接線,現在似乎大多都採這種設計,避免有些人拆面板不小心連線都拆了。
![1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19.jpg)
前檔板5.25吋及3.5吋都有濾網可阻隔一些灰塵。
![2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20.jpg)
下方風扇對應的位置也有濾網,這部份是可拆卸清洗。
![2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21.jpg)
底部的腳墊不算太低,對應的風扇有良好的通風空間。
![2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22.jpg)
電源風扇對應的位置有可拆卸濾網,從底部就可以拆,方便!
![2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vf-i/23.jpg)
安裝中...請稍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