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還蠻多產品愛用變形金剛這個名字,散熱器除了EVERCOOL大星之外,好像還有另外一家,先前大星推出「變形金剛4」現在卻出「變形金剛3」,有點令人摸不著頭緒,查了一下,原來並不是以幾代來做為命名,而是熱導管的數量。
Transformer 3可解160W的熱,算是入門及中階的產品。
可適用於目前市售或已經沒在售的平台,列表中連478腳位都有。
配件有,零組件包、12公分銀漆閃亮風扇一顆、說明書。
另組件包裡面的配件,各樣式的螺絲、螺帽、橡膠拉釘、散熱膏、AMD平台用的扣具。
這顆銀漆的風扇外型真的是相當閃。
它的規格是12公分大小,轉速為800~2200RPM,PWM 4PIN自動控制轉速。
大星變形金剛3採用鋁鰭搭配三根的熱導管設計。
熱導管的尺寸為6mm,採V型排列,風扇在出力的時候可以同時的吹到三根,比起重疊式的排列是要好一點,市面上也不少散熱器採用類似的排列。
底部則是採用HDT製程,讓熱導管直接接觸處理器。
底座上部的一根小圓柱是AMD平台使用時用來固定扣具。
測試平台
CPU: AMD Phenom II X4 975BE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 GT
RAM: GSKILL DDR3 1600 2GBx2
MB: GIGABYTE 890FXA-UD7
VGA: GIGABYTE HD6850 1GB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HighPower 80+ Gold 1000W
OS: Windows 7 64bit
因為是使用AMD的平台,原本在散熱器上方的扣具是Intel平台使用,所以得先拆下。
AMD的平台安裝超級簡單,放上壓力扣具直接扣在原廠的底座就行了。
另一邊直接扣上固定即可。
接著就是安裝散熱風扇,風扇的孔位穿過橡膠拉丁再卡到散熱器上的溝槽即可。
有人看出這樣有哪種缺點?
與大部分的散熱器相同,大星變形金剛3在記憶體的部份一樣吃不了太高的散熱片。
室溫26度,裸機,風扇轉速自動控制。以OCCT燒機CPU測試20分鐘,分別測試4GHz及4.3GHz的溫度表現。
超頻4GHz,電壓1.36V。
四個核心溫度都差不多,取其一,待機約36度,最高溫約56.5度。
4GHz時的電壓(供參考)。
超頻4.3GHz,電壓1.536V。
四個核心溫度都差不多,取其一,待機約42度,最高溫接近74度。
4.3GHz時的電壓(供參考)。
從以上測試看來還算壓制得住這顆X4 975 BE在超頻過後,4.3GHz也沒問題,穩定過測。當然散熱效能比不上一些較大型的散熱器,不過還算是可以。
比較可惜的是,也就是剛剛講到的"缺點",這散熱器只能固定一個方向,不能由記憶體往背部IO這方向吹,這個缺點較顯而易見的,當你使用效能比較高(也就是熱量較高)的顯示卡,相當容易把顯卡的廢熱帶到CPU散熱器,降低散熱效率,在Intel平台抑是無法改變方向。
Transformer 3可解160W的熱,算是入門及中階的產品。
![0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01.jpg)
可適用於目前市售或已經沒在售的平台,列表中連478腳位都有。
![0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02.jpg)
配件有,零組件包、12公分銀漆閃亮風扇一顆、說明書。
![0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03.jpg)
另組件包裡面的配件,各樣式的螺絲、螺帽、橡膠拉釘、散熱膏、AMD平台用的扣具。
![0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04.jpg)
這顆銀漆的風扇外型真的是相當閃。
![0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05.jpg)
它的規格是12公分大小,轉速為800~2200RPM,PWM 4PIN自動控制轉速。
![0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06.jpg)
大星變形金剛3採用鋁鰭搭配三根的熱導管設計。
![0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07.jpg)
熱導管的尺寸為6mm,採V型排列,風扇在出力的時候可以同時的吹到三根,比起重疊式的排列是要好一點,市面上也不少散熱器採用類似的排列。
![0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08.jpg)
底部則是採用HDT製程,讓熱導管直接接觸處理器。
![0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09.jpg)
底座上部的一根小圓柱是AMD平台使用時用來固定扣具。
![1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10.jpg)
測試平台
CPU: AMD Phenom II X4 975BE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 GT
RAM: GSKILL DDR3 1600 2GBx2
MB: GIGABYTE 890FXA-UD7
VGA: GIGABYTE HD6850 1GB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HighPower 80+ Gold 1000W
OS: Windows 7 64bit
因為是使用AMD的平台,原本在散熱器上方的扣具是Intel平台使用,所以得先拆下。
![1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11.jpg)
AMD的平台安裝超級簡單,放上壓力扣具直接扣在原廠的底座就行了。
![1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12.jpg)
另一邊直接扣上固定即可。
![1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13.jpg)
接著就是安裝散熱風扇,風扇的孔位穿過橡膠拉丁再卡到散熱器上的溝槽即可。
![1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14.jpg)
有人看出這樣有哪種缺點?
![1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15.jpg)
與大部分的散熱器相同,大星變形金剛3在記憶體的部份一樣吃不了太高的散熱片。
![1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16.jpg)
室溫26度,裸機,風扇轉速自動控制。以OCCT燒機CPU測試20分鐘,分別測試4GHz及4.3GHz的溫度表現。
超頻4GHz,電壓1.36V。
四個核心溫度都差不多,取其一,待機約36度,最高溫約56.5度。
![4.0_CPU1.pn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4.0_CPU1.png)
4GHz時的電壓(供參考)。
![4.0_vc.pn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4.0_vc.png)
超頻4.3GHz,電壓1.536V。
四個核心溫度都差不多,取其一,待機約42度,最高溫接近74度。
![4.3_CPU1.pn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4.3_CPU1.png)
4.3GHz時的電壓(供參考)。
![4.3_vc.pn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itan/transformers_3/4.3_vc.png)
從以上測試看來還算壓制得住這顆X4 975 BE在超頻過後,4.3GHz也沒問題,穩定過測。當然散熱效能比不上一些較大型的散熱器,不過還算是可以。
比較可惜的是,也就是剛剛講到的"缺點",這散熱器只能固定一個方向,不能由記憶體往背部IO這方向吹,這個缺點較顯而易見的,當你使用效能比較高(也就是熱量較高)的顯示卡,相當容易把顯卡的廢熱帶到CPU散熱器,降低散熱效率,在Intel平台抑是無法改變方向。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