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0/1/03
- 訊息
- 732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16
Razer Imperator帝王蟒 拆解篇
先把滑鼠底部鼠腳拆解
露出一顆螺絲
至於其他鼠腳與貼紙下面是否有"暗藏"螺絲
各位朋友
我全都拆解過了
就只有1顆螺絲而已
然後還不是一般難拆
用盡各種方法
卡榫十分緊
奮鬥了將近半小時
終於將帝王蟒拆開了
主要分為滑鼠上方本體
及下方本體
中間有一條訊號線連接
主要是控制左側"上下一頁"
可移動是側鍵的訊號
照片滑鼠前端部分就是卡榫部份
再放一張近一些照
滑鼠下方本體末端有一顆散光藍色LED
中間2顆紅色的微動開關是TCC
按壓感較輕
主要控制預設DPI值部份
將上方本體移開
露出下半部
中間偏下方的有一根立柱
就是可移動式側鍵的連動桿
滑鼠上方本體內部照
主要是可移動式側鍵的部份
另外中央有DPI調整控制鈕
下方本體上方照
可以看到左右鍵都是大陸製OMRON
滑鼠滾輪有特別設計過
比一般滾輪略大
滑鼠右端有一塊"特殊"晶片MC9S08JM6B
是一家半導體廠商freescale的MC9S08JM系列片之一
控制滑鼠的所有運作
轉開2小顆螺絲就可以拆下側鍵
左側鍵拆下來仔細看看
上方就是按鍵位置
翻轉過來
下方是原來按鍵位置
露出小2PIN的微動開關
與我當時拆解前預想的不同
再更仔細拆解
最下方圖的上方是按鍵部位
中間小型PCB板上有2顆小型2PIN TCC微動開關
後面是一小塊塑膠片作為固定用
建議以後要拆解的朋友
可以"省略"這部份
要不是我有在玩模型
組裝回去整整花了"半小時"
有一條"溝槽"要對準
不然裝上後側鍵卡死不能按下去
轉開2小顆螺絲
可以將DPI調整鈕拆下
設計還蠻特別的
滑鼠底部照
底部上方有一小塊正方形
是profile按鍵位置
中間是雷射頭位置
下方是可移動式側鍵連桿
滑鼠主PCB版與滾輪照
滾輪非常的大
滾輪拆下需要轉開一小顆超小型螺絲
上方有小型發光SMD(2個)
將PCB版翻轉過來
可以看到中央黃色部位是雙雷射頭(據說是飛利浦雙雷射頭)
下方觸摸開關是profile位置按鈕
可以看到標準式大陸製OMRON D2FC-F-7N
另一側可以看到滑鼠中鍵是採用
大陸製松下方型微動開關
(也就是多數微軟滑鼠使用的微動開關
除IO1.1與IE3.0外
IO1.1兩側鍵也是這個微動開關)
此時已經換好日製OMRON了
這次跟換4顆
左右鍵使用新型的D2F-3
DPI調整按鍵用D2F-01F
滑鼠前端近照
側邊照
看得到D2F-3
將滾輪裝上後照
滑鼠另一側照
明顯看出滾輪中鍵與小型發光SMD的PCB板
完全裝上後上機
發光完全正常
按鍵完全正常
將滑鼠裝上前照
這次改裝特別用新買的D2F-3
這個型號按壓彈力超大
日本網頁與美國都找不到這個型號
裝好帝王蟒測試按壓感
按壓聲音像是按壓機械鍵盤的CHERRY青軸
非常大聲
按壓感類似CHERRY白軸~黑軸
較為重手
總之是我換日製微動開關以來
按壓力道最大的微動開關
因為這個微動開關真的彈力比較大
我使用一段時間後仍然不習慣
後來也就造成這次二度拆解
然後換成綠光的SMD與散光的呼吸燈LED
與左右鍵改為日製OMRON D2F-F
剩下改造部份
我將於明天發表
本改造只發表於CBB與SOC
先把滑鼠底部鼠腳拆解
露出一顆螺絲
至於其他鼠腳與貼紙下面是否有"暗藏"螺絲
各位朋友
我全都拆解過了
就只有1顆螺絲而已
然後還不是一般難拆
用盡各種方法
卡榫十分緊
奮鬥了將近半小時
終於將帝王蟒拆開了
主要分為滑鼠上方本體
及下方本體
中間有一條訊號線連接
主要是控制左側"上下一頁"
可移動是側鍵的訊號
照片滑鼠前端部分就是卡榫部份
再放一張近一些照
滑鼠下方本體末端有一顆散光藍色LED
中間2顆紅色的微動開關是TCC
按壓感較輕
主要控制預設DPI值部份
將上方本體移開
露出下半部
中間偏下方的有一根立柱
就是可移動式側鍵的連動桿
滑鼠上方本體內部照
主要是可移動式側鍵的部份
另外中央有DPI調整控制鈕
下方本體上方照
可以看到左右鍵都是大陸製OMRON
滑鼠滾輪有特別設計過
比一般滾輪略大
滑鼠右端有一塊"特殊"晶片MC9S08JM6B
是一家半導體廠商freescale的MC9S08JM系列片之一
![Snap333.jpg](http://pic2009.socgame.com.tw/harrylee42000/Razer%20Imperator/4/Snap333.jpg)
控制滑鼠的所有運作
轉開2小顆螺絲就可以拆下側鍵
左側鍵拆下來仔細看看
上方就是按鍵位置
翻轉過來
下方是原來按鍵位置
露出小2PIN的微動開關
與我當時拆解前預想的不同
再更仔細拆解
最下方圖的上方是按鍵部位
中間小型PCB板上有2顆小型2PIN TCC微動開關
後面是一小塊塑膠片作為固定用
建議以後要拆解的朋友
可以"省略"這部份
要不是我有在玩模型
組裝回去整整花了"半小時"
有一條"溝槽"要對準
不然裝上後側鍵卡死不能按下去
轉開2小顆螺絲
可以將DPI調整鈕拆下
設計還蠻特別的
滑鼠底部照
底部上方有一小塊正方形
是profile按鍵位置
中間是雷射頭位置
下方是可移動式側鍵連桿
滑鼠主PCB版與滾輪照
滾輪非常的大
滾輪拆下需要轉開一小顆超小型螺絲
上方有小型發光SMD(2個)
將PCB版翻轉過來
可以看到中央黃色部位是雙雷射頭(據說是飛利浦雙雷射頭)
下方觸摸開關是profile位置按鈕
可以看到標準式大陸製OMRON D2FC-F-7N
另一側可以看到滑鼠中鍵是採用
大陸製松下方型微動開關
(也就是多數微軟滑鼠使用的微動開關
除IO1.1與IE3.0外
IO1.1兩側鍵也是這個微動開關)
此時已經換好日製OMRON了
這次跟換4顆
左右鍵使用新型的D2F-3
DPI調整按鍵用D2F-01F
滑鼠前端近照
側邊照
看得到D2F-3
將滾輪裝上後照
滑鼠另一側照
明顯看出滾輪中鍵與小型發光SMD的PCB板
完全裝上後上機
發光完全正常
按鍵完全正常
將滑鼠裝上前照
這次改裝特別用新買的D2F-3
這個型號按壓彈力超大
日本網頁與美國都找不到這個型號
裝好帝王蟒測試按壓感
按壓聲音像是按壓機械鍵盤的CHERRY青軸
非常大聲
按壓感類似CHERRY白軸~黑軸
較為重手
總之是我換日製微動開關以來
按壓力道最大的微動開關
因為這個微動開關真的彈力比較大
我使用一段時間後仍然不習慣
後來也就造成這次二度拆解
然後換成綠光的SMD與散光的呼吸燈LED
與左右鍵改為日製OMRON D2F-F
剩下改造部份
我將於明天發表
本改造只發表於CBB與SOC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