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4/9/14
- 訊息
- 97
- 互動分數
- 1
- 點數
- 8
之前就預計要多組一台轉檔用的主機
從ryzen不斷延期就一直在猶豫X99與它之間
既然要轉檔所以首選還是放在八核十六執行緒的R7系列
不過目前新架構下的一些相容性或是問題還沒修正完
所以一開始我就設定在能穩定使用為優先不想超高頻
綜合許多因素 R7 1700感覺是最符合我的選擇
首先先來一張這次零件的大合照
(礙於房間光線不足有些照片噪點過多或是房間東西過於雜亂大多照片都選擇添加一些風格進去)
這次所搭配的零件為
CPU: AMD R7 1700
MB: ASUS X370 ROG CROSSHAIR VI HERO bios 1002 2017/03/24
RAM: G.SKILL 16GB DDR4 2400 Flare X 1.2v CL15-15-15-39-2N
SSD: OCZ TRION100 240G+TOSHIBA 2TB
VGA: ASUS DUAL-RX480-O4G
PSU: Cosair RM850
CASE: NZXT-S340 Elite (Matte White)
COOLER: Cosair Hydro Series™ H110i 280mm
會挑選ASUS ROG Crosshair VI Hero主要的幾個因素
供電相數夠多之後如果bios方面都修正完可能會嘗試看看超頻極限
另一方面也支持了AM3腳位的散熱
本來預計AIO部分是想購買NZXT的X62不過說代理商要到五月多才進貨
後來改選擇海盜船的H110i非V2版本 因為它的扣具可以和AM4共用
雖然說DDR4的記憶體不買高頻實在很浪費
但考量目前記憶體優化設計以及相容性問題
我選擇以穩定為出發點
補上一一些主機板的細節和特色
但我想應該很多大大的文章都介紹過不少我就不加以贅述了
目前流行的 PCIE裝甲
方便裸測的快捷按鈕
1700美美的曲線
背板I/O (清除BIOS的快捷按鈕還蠻好方便的)
八組原生sata
上次活動買到的ASUS DUAL-RX480-O4G
(假裝一下 strix系列)
S340的背後很好整理線路
NZXT這款機殼真的蠻扎實的玻璃沒想像中的重
但做工太精細到位也不見得都是優點
因為他的前方水冷排設計還是以自家為主
對於海盜船的相容性上沒有很好
280冷排進去完完全全頂天立地
但前端I/O部分卡到風扇 無法完全對齊冷排孔位
導致我有一個風扇孔無法鎖螺絲 另一個需要靠橡膠防震螺絲彌補
其他六個螺絲孔位在鎖緊下可以達到水平貼齊
好在沒有共振噪音的產生 不幸中的大幸
機殼內部風流也很好
接下來就做些簡易的測試 不過沒有去比較過別人的數據 不太清楚高低
目前要更新到win10 最新版本下才能安裝AMD的電源計畫
預設頻率 R15 分數1270 溫度最高在28度
高效能 預設頻率R15 分數1302
AMD平衡模式 預設頻率 CPUZ分數 單1860 多15614 溫度最高39度
因為兩者電源計畫下落差不大所以我後續都以AMD的平衡計畫為主
預設頻率 wPrime 32M 5.643秒 1024M 114.891秒
預設頻率 X264 40.9
額外測試
從bios部分修改頻率到3.5g 電壓沒更動 我讓主板自己抓 供電部分調到LEVEL 5
本來只是想看會不會當機做測試剛好有紀錄分數
高效能電源計畫 3.5g
R15 分數1467
CPUZ 單2018 多16977
wPrime 32M 7.459秒 1024M 117.709秒
X264 43.5
AIDA64燒機最高溫度在49度
最後覆蓋右邊這台結束這回合
從ryzen不斷延期就一直在猶豫X99與它之間
既然要轉檔所以首選還是放在八核十六執行緒的R7系列
不過目前新架構下的一些相容性或是問題還沒修正完
所以一開始我就設定在能穩定使用為優先不想超高頻
綜合許多因素 R7 1700感覺是最符合我的選擇
首先先來一張這次零件的大合照
(礙於房間光線不足有些照片噪點過多或是房間東西過於雜亂大多照片都選擇添加一些風格進去)
這次所搭配的零件為
CPU: AMD R7 1700
MB: ASUS X370 ROG CROSSHAIR VI HERO bios 1002 2017/03/24
RAM: G.SKILL 16GB DDR4 2400 Flare X 1.2v CL15-15-15-39-2N
SSD: OCZ TRION100 240G+TOSHIBA 2TB
VGA: ASUS DUAL-RX480-O4G
PSU: Cosair RM850
CASE: NZXT-S340 Elite (Matte White)
COOLER: Cosair Hydro Series™ H110i 280mm
會挑選ASUS ROG Crosshair VI Hero主要的幾個因素
供電相數夠多之後如果bios方面都修正完可能會嘗試看看超頻極限
另一方面也支持了AM3腳位的散熱
本來預計AIO部分是想購買NZXT的X62不過說代理商要到五月多才進貨
後來改選擇海盜船的H110i非V2版本 因為它的扣具可以和AM4共用
雖然說DDR4的記憶體不買高頻實在很浪費
但考量目前記憶體優化設計以及相容性問題
我選擇以穩定為出發點
補上一一些主機板的細節和特色
但我想應該很多大大的文章都介紹過不少我就不加以贅述了
目前流行的 PCIE裝甲
方便裸測的快捷按鈕
1700美美的曲線
背板I/O (清除BIOS的快捷按鈕還蠻好方便的)
八組原生sata
上次活動買到的ASUS DUAL-RX480-O4G
(假裝一下 strix系列)
S340的背後很好整理線路
NZXT這款機殼真的蠻扎實的玻璃沒想像中的重
但做工太精細到位也不見得都是優點
因為他的前方水冷排設計還是以自家為主
對於海盜船的相容性上沒有很好
280冷排進去完完全全頂天立地
但前端I/O部分卡到風扇 無法完全對齊冷排孔位
導致我有一個風扇孔無法鎖螺絲 另一個需要靠橡膠防震螺絲彌補
其他六個螺絲孔位在鎖緊下可以達到水平貼齊
好在沒有共振噪音的產生 不幸中的大幸
機殼內部風流也很好
接下來就做些簡易的測試 不過沒有去比較過別人的數據 不太清楚高低
目前要更新到win10 最新版本下才能安裝AMD的電源計畫
預設頻率 R15 分數1270 溫度最高在28度
高效能 預設頻率R15 分數1302
AMD平衡模式 預設頻率 CPUZ分數 單1860 多15614 溫度最高39度
因為兩者電源計畫下落差不大所以我後續都以AMD的平衡計畫為主
預設頻率 wPrime 32M 5.643秒 1024M 114.891秒
預設頻率 X264 40.9
額外測試
從bios部分修改頻率到3.5g 電壓沒更動 我讓主板自己抓 供電部分調到LEVEL 5
本來只是想看會不會當機做測試剛好有紀錄分數
高效能電源計畫 3.5g
R15 分數1467
CPUZ 單2018 多16977
wPrime 32M 7.459秒 1024M 117.709秒
X264 43.5
AIDA64燒機最高溫度在49度
最後覆蓋右邊這台結束這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