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5/19/05
- 訊息
- 1,601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0
- 年齡
- 39
這是小弟我的老婆
她陪我度過了無數個寂寞的夜晚 在我最空虛的時後安慰了我寂寞脆弱的幼小心靈
她任勞任怨的陪我度過了無數個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無數個颱風天的夜晚
感謝這一路有她陪伴著我 走過我的大學生活
但是她終於生病了 開始傳出了抗議的聲音
起先我認為沒怎樣 但是好像越來越嚴重 晚上睡覺開始出現 嗡嗡嗡的聲音
甚至平常使用中 聽個音樂都會被他的嗡嗡聲干擾到
所以 我決定幫她來作一次徹底健康檢查
哇喔 原來內部整個都黑了
Oh My god!! 怎麼可以恐怖成這樣=口= 只不過半年沒清理而已
拆光
蝙蝠扇的好處 拆下來刷一刷就清潔溜溜了
主機板也刷的乾乾淨淨
但是 她真的是老了 給她穿著破破的衣服 讓他跟我一起過生活 好像也過意不去
畢竟走過無數個日子了 都有感情了(?)
加上耳朵自從開始聽高音質音樂的時候就很討厭電腦
共振跟風扇干擾聲 所以決定 我要幫她添購新衣服了!
就是你了 銀欣的 RAVEN 烏鴉!
果然要這種的才有那種爽度啊!
規格表 5大6小 2顆18cm進氣風扇 跟1顆12cm排氣扇
不過...上面那台烏鴉只是軍團的多拉B夢順便借我比較用的第一代烏鴉
至於..真正的新衣服是....真正的是!!
RAVEN 2 !! 黑烏鴉二代!!
規格表 5大 3小 或是把硬碟架取掉可以變成8大 另外有SSD專用固定位置
先來開多拉B夢借我比較差異的 黑烏鴉 第一代吧
此款機格 體型非常之大
而且沉穩的黑色下有著堅定穩固的穩定性
電源跟RESET 長在機殼正上方前面 採用輕觸式按鍵
電源跟RESET作的緊鄰所以按的時候要確認一下有沒有按對位置
並且要小心勿於機殼上放置其他雜物
前置IO部分採用標準 2USBV 1耳機1麥克風 1394 標準IO界面
正面5.25區域採用下壓式開闔式防塵蓋設計
需使用時即按下防塵蓋 即可將防塵蓋收那入下方槽區
並且於暗推到底時會固定住 再按一次就會自動回彈回原位固定
烏鴉採用無屁股設計 所以 後方都是空的
所以不會有熱源從後放跑出來又被下方零組件吸廢熱回去的問題產生
設計完整的接合處 有著不錯的密合度
側面左右造型進氣孔為主要進風來源
並且於內部設有防塵濾網可清洗 避免灰塵進入機殼內部
下方為電源供應器進氣孔 設定給電源供應器從下方進風 不跟機殼本身正壓差搶風
並且支援長型電源供應器
濾網可由後方抽出清洗乾淨
POWER則是設計在後面下方
上方造型散熱蓋 別有一番個性造型
上方蓋子採用旋鈕式卡榫
壓下去旋轉至 Unlock 或是 lock 即可 開啟或鎖定 非常方便
指揮挺 上蓋開啟! 向後一抽 往上一拉就輕鬆開啟了
可以看見主機採用IO上置處理 這樣的好處是 此機殼採用正壓差原理
並且讓熱氣可以更完整的由上方自然向上散熱把熱量帶出
不像一般機殼是採用後吹式
有可能會因為空間狹小 造成散熱不良或是把熱空氣重新吸回機殼內部
造成熱氣二次循環造成散熱不良
左右側板採用彈簧卡扣來固定側板 方便使用者快速開啟側板
只要輕輕一推(對於女生可能稍微難推一點) 即可輕鬆開啟側板
內部構造一覽
前方採用三個可快速抽換設計快抽盒
只要把省力把手一扳 即可輕易把硬碟快抽盒取出
上方 5.25固定裝置採用 快扣卡榫 在FT01系列就有使用過
只要這樣按下去即可解除鎖定 安裝5.25裝置 就定位以後在快扣下方即可固定
另外一側 如果要搬運機殼時 可以在這面在鎖螺絲增強穩定性
可以看見下方有一個大型18公分散熱進氣風扇
把下方從側板進氣孔進入的冷空氣往上帶入主要發熱區 (處理器 顯示卡...等)來達到直接散熱目的
由此張圖可以看見電源供應器本身跟內部的正壓差熱對流屬於獨立散熱構造
電源供應器本身風扇是往下進氣的
有防震膠條可以避免電源供應器共振現象產生
不過此機殼採用厚鋼板製作 穩定性高 要發生共振機率比鋁合金製的機殼少很多
位於硬碟下方也有一顆對硬碟專用18CM大型散熱風扇直接給予硬碟足夠的風量帶走硬碟的發熱
硬碟可是主機內部不亞於CPU的發熱物體 尤其是 RAID 或是爆龍類硬碟一起運作的時候
那種熱量 可是會讓主機整台熱烘烘的
前方進氣孔 也有設計可拆洗式散熱濾網
主機板安裝孔位 非常齊全 可以看見密密麻麻的銅柱固定孔
背面也有設計整線卡榫 方便固定內部電源線 信號線
接下來當然是要裝機啦!使用此款機殼的一個注意重點是
POWER線一定要夠長 因為電源供應器 跟主機板的電源ATX 接孔 CPU電源接孔距離很遠
一般的電源供應器 線的長度可能不夠 建議選擇400W以上的品牌電源供應器
但是最近又想換顯卡...跟裝些有的沒的硬體上去 所以.....順便外帶了這個!
銀欣 OP 850W PLUS 電源供應器
足夠數量的電源裝置接頭 就算未來換高階主機 雙顯卡 n張顯卡 都有足夠的支援能力
開盒啦!
非常的豐富
沒模組化的缺點 看見這堆豐富的線材就有點頭大 (囧)
24PIN接頭 4PIN 8PIN CPU接頭獨立線材
三組 PIC-E接頭 足以支援 雙電源顯卡X3 6+8pin x2組 6+6pin x1組 共六組PCI-E 接頭
滿滿的 大4PIN 跟SATA電源接線 長度跟接頭之間距離足夠
電源供應器本體採用12CM風扇散熱
各路電壓電流規格表
看到MIT 真的是爽度大增啊!!
來裝機啦 硬碟部分採用原廠特殊硬碟固定螺絲這樣固定在硬碟架上即可
硬碟定位 主機板定位
背後線路定位 非常簡單好收大 (下面那捆無視吧 我已經很努力綁肉粽了)
正面整線完成
可以看見內步的空間非常足夠 就算未來塞上大型顯卡 也綽綽有餘
不用太煩惱如何整線問題
並且可以看見散熱構造 輕易發現 是由下方進氣以後 往上方抽出順著CPU風扇的方量把風直接往上帶出
合體!!
這是烏鴉一的缺點 小弟液晶螢幕的DVI壞掉了...所以必須用D-SUB轉接
這樣的長度 就會造成無法闔上蓋了 有些人的AV音響線材可能也有這種長度無法折彎
就無法完全闔上上蓋了 所以兼容性相對小一些
亮燈啦!
銷魂的藍光 而且 不是LED直射 電源燈外面還友一層霧化塑膠 所以其實沒照片拍的那麼亮
有點像那種深沉的藍色螢光 即使晚上關燈睡覺不關機也不會覺得刺眼因為不像其他機殼LED直射
接下來 當然要介紹 烏鴉的後繼機種 他的弟弟 REVEN 2 我們來看看他跟哥哥差在哪裡吧!
RAVEN 浮雕
黑色的八層蛋糕...不對 黑色的八大機構巨塔
黑色深層的外表 咦? 怎麼沒有透明側板 沒有就沒FU了阿!
轉到另外一面 原來長在這邊 此款機殼 跟一般機殼設計不一樣 採用 右側安裝設計
上方IO 簡化 左右分離式USB 跟 麥克風 還有耳機插孔
開關位於 左右前端 右邊為電源
左邊則是RESET 兩顆按鍵屬於浮出型的 所以使用時要稍微注意不要按壓到按鍵
不過距離前置IO還有段距離 應該可以免除此慮
造型不錯的上方散熱孔跟上蓋開啟處的結合
大型散熱網設計 讓內部熱空氣可以更直接的排出
機殼左右後方的 Silver Stone銘牌
後方大型進氣孔 稍後會介紹
也是可拆洗式 防塵濾網機構 可以輕易直接拆除清洗
上蓋較上代來講 取消掉了 安全鎖機構 採用 卡匣式固定設計
上蓋有四個 固定卡榫 機殼本身有卡口設計 不需使用螺絲 即可固定上蓋
跟輕鬆拆卸上蓋
拆除上蓋後 可以看見 也是設計成主機IO上置 但是修正了前一代的缺點
把IO槽深度給加大了 由圖中 可以發現IO平面跟機殼頂端中間的落差加大
電源供應器則改在後上方設計
這樣可以讓電源供應器的熱量更直接的由後方進氣孔進入由上方排出
此外設計了 三組 風扇 轉速H/L切換 在上方
機殼側板則採用手轉螺絲固定
卸除螺絲就可以把側板往外然後向上拉起拆除
內部一覽 可以發現內部空間也是井然有序 充裕
剛剛上方的三顆風扇控制器就是控制這三顆18CM牛排扇阿!!
5.25部分也是採用 專利的快速卡榫設計 來方便使用者拆卸或安裝5.25裝置
另外一側主機板背面部分 可以看見 非常簡潔 乾淨
SSD的家
並且在內部的所有開口處都有作到防刮手處理 把鋼板反折設計
線材的穿孔處也有加大開孔並且取消上代使用橡膠保護
而採用反折鋼板來達成防刮手及防止拉扯線時造成信號或電源外部橡膠皮被割破造成短路之問題
每一個開孔處都有作到防刮手設計
第二代烏鴉取消了上代造型突出的設計跟側面進氣孔 而改採用下方三顆大型風扇直接進氣
直接從底部吸取冷空氣來向上散熱 由上方排出熱氣
這是一定要有的啊!! 水冷散熱孔!方便使用者自己設計一個外接式的水冷系統
也不用再另外鑽孔破壞機殼外觀完整性
來安裝吧 可以看見內部空間非常充裕 很好安裝零件
硬碟則縮減成三組 並且加大硬碟之間的距離
給予充域的硬碟散熱空間讓硬碟的熱量可以更良好的散熱
採用大型的橡膠軟墊避震機構 給予硬碟更有彈性的抗震能力
安裝進去了 可以看見 即使塞了850W 的電源供應器 內部空間還是非常寬敞
即使未來增加大型卡類 也是可以輕鬆整線的
而且 改良過後的設計 讓 電源供應器的兼容度也上升了
硬碟位置改良成屁股直接對著主機板 取消側面快拆設計
所以 信號線 跟電源線可以更直接的輕鬆接到硬碟上面
可以想像成 一般電腦主機 把主機板跟POWER位置旋轉了90度在翻轉
由於硬碟位置設計 所以 可以發現 不會在有一般主機裝卡王類顯示卡產生的卡硬碟問題了
第二代也改良了上一代如果接了較長的接頭不能關起上蓋的問題
輕鬆的把上蓋合體啦!
亮燈吧! 跟上一代採用一樣的霧化外觀的電源燈 造型設計 硬碟信號燈也內藏在內部
你問一二代的大小問題嗎?
當然要比較一下的
可以明顯發現 二代比一代 縮水了不少 可以減少擺放空間佔用問題
但是 內部空間沒有因此變擁擠
一代的個頭真的是很大
但是.... 二代比一代長耶 這讓我比較驚訝
接縫處 一代由於風扇位於機殼下方1/3處 不直接對外進風 所以外殼密度
採用高密度設計 避免從細縫處搶風 所以接縫處較二代小 但也造成
側板開闔時的 不方便跟沒辦法很輕易打開跟關幣
但二代的散熱風扇改良變成下方直接由外進風 對內側所有零件散熱
所以不需要一代那種高密封度的設計 所以側板可以更好拆卸或安裝較一代設計良好 並更好開闔
當然要有影片測試散熱能力啦
特別拍了兩段他們運作中的散熱能力比較
首先登場的是RAVEN 一代的影片測試
可以看見進氣能力優異 及上方的排熱能力強大
但PCI處風壓略低
[YT]yiMQPhDdtDc&hl=zh_TW&fs[/YT]
接下來當然是二代登場啦!
但二代進氣孔在下方 就拍不出那種進氣效果了所以直接拍攝上方排熱能力
可以看見上代PCI出氣量不足的部分已經得到了強化 還比CPU那區的排風能力更強一截
[YT]lQcW0X-q5ks&hl=zh_TW&fs[/YT]
當然還要有實際測試數據
測試平台:
CPU:E7200 原廠預設值
主機板:GA-EP45 UD3R
RAM:DDR2 800 2GB (另外一支被我玩掛送修了)
VGA:ASUS 8800GT TOP 512M
HD:1.SE 250G
2.WD500G
3.SE160G
POWER:Silver Stone 850W
機殼:REVEN 烏鴉一代 二代
使用軟體 EVEREST 跟 OCCT 3.0
測試的基準當然是 CPU溫度啦
首先登場的是 REVEN 烏鴉一代 各項溫度一覽
可以看見各零件溫度很平均
OCCT CPU溫度圖
可以看見CPU溫度全速負載時約在49~50度之間
換二代 喔喔喔!!三顆直接進氣散熱風扇的能力真的不容小覷
各部零組件開機溫度 均有向下降溫 尤其那三顆硬碟溫度降更多
OCCT測試 喔喔! 三顆真的不一樣! CPU溫度比換散熱氣降溫降的還多
由此可證實 一個好的機殼內部的散熱機構 可以影響整台CPU散熱器 以及周邊原件的足夠散熱能力
這一二代烏鴉真的都是不錯的選擇
一二代機殼都擁有優良的散熱能力
二代則改良了一些一代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讓零組件的選擇更有了彈性許多
把上代的問題改良已後又更增強了散熱能力
讓內部的電腦元件擁有更良好的散熱環境來穩定運作增加安全性
烏鴉1代優點:
1.5大6小設計 有足夠的擴充能力
2.造型前衛 導入 正壓差技術 並且採用上方排氣側面進風散熱設計
3.於各個進氣孔採用可拆洗式防塵濾網 方便使用者清理灰塵
4.氣密度良好 不會有從其他地方吸灰塵的疑慮產生
5.內部空間充足 安裝大型卡類 不會有甚麼問題產生
6.下置式電源供應器 並且由下方進風 不會對機殼內部正壓差對流影響到散熱能力
7.在開孔穿線材處 有防割手橡膠來保護電源線跟防割傷安裝者的手
缺點:
1.體積龐大 無法塞入一般桌子跟電腦支架的電腦桌下
2.由於散熱風扇於下方1/3處 所以側板的密合度必須比較高
這樣才可以讓冷空氣從正確的側面進氣孔位置進氣
相對拆卸側板及闔上側板必須略施點力才有辦法開闔
3.電源供應器必須選擇線長足夠的才可以使用 因為硬碟採用側裝式的所以電源線必須夠長
4.IO輸出信號線 不能過長 例如我用DVI轉D-SUB接頭就無法把上蓋蓋起來了
5.電源供應器必須選擇長線材的才有辦法接到各路電源接孔跟硬碟或光碟機
烏鴉2代優點
1.5大3小設計 如果拆除下方三小硬碟盒可以改用外接式熱插拔5.25裝置硬碟盒擴充成八大
2.導入正壓差技術在下方設置三顆進氣風扇採直接進風所以可以給內部充裕的風量
3.於各組散熱風扇及後方電源供應器近氣孔採用可拆卸式防塵濾網方便使用者清洗
4.側板由於風扇直接進氣所以較一代設計寬鬆 易輕鬆開闔側板
改善一代烏鴉實現正壓差必須把側板密度加高造成的難開關問題
5.改善一代的IO輸出信號線不能過長的問題 加深IO裝置的深度又不讓體型加大
讓DVI+DSUB接頭這類較長的接頭信號線 可以闔上上蓋使用
6. 體型略高一般電腦機殼一點 長度則比較長但比較不占空間了
7.雖然體型縮小但是擴充能力除了硬碟以外 都沒減少而且又好整理內部電源跟信號線
8.改良版的防割手設計 取消上代橡膠軟墊 改用鋼板直接反折設計 讓開孔更大更好穿線
9.修改設計過的零件位置安排 可以不需要選擇太長電源線的電源供應器即可接好各路電源
缺點:
1.硬碟架聖三顆硬碟擴充空間 要在另外擴充硬碟必須購買硬碟外接盒來擴充
2.由於電源供應器位於主機板後方 所以整線空間略小於上代烏鴉
較無整線空間
建議可以改選購模組化電源供應器來減少內部線材
3.前方IO簡化 少了一些 開關電源跟RESET較突出 不小心就會按到了
共同缺點:
燒小朋友阿....囧
謝謝收看
她陪我度過了無數個寂寞的夜晚 在我最空虛的時後安慰了我寂寞脆弱的幼小心靈
她任勞任怨的陪我度過了無數個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無數個颱風天的夜晚
感謝這一路有她陪伴著我 走過我的大學生活
但是她終於生病了 開始傳出了抗議的聲音
起先我認為沒怎樣 但是好像越來越嚴重 晚上睡覺開始出現 嗡嗡嗡的聲音
甚至平常使用中 聽個音樂都會被他的嗡嗡聲干擾到
所以 我決定幫她來作一次徹底健康檢查
哇喔 原來內部整個都黑了
Oh My god!! 怎麼可以恐怖成這樣=口= 只不過半年沒清理而已
拆光
蝙蝠扇的好處 拆下來刷一刷就清潔溜溜了
主機板也刷的乾乾淨淨
但是 她真的是老了 給她穿著破破的衣服 讓他跟我一起過生活 好像也過意不去
畢竟走過無數個日子了 都有感情了(?)
加上耳朵自從開始聽高音質音樂的時候就很討厭電腦
共振跟風扇干擾聲 所以決定 我要幫她添購新衣服了!
就是你了 銀欣的 RAVEN 烏鴉!
果然要這種的才有那種爽度啊!
規格表 5大6小 2顆18cm進氣風扇 跟1顆12cm排氣扇
不過...上面那台烏鴉只是軍團的多拉B夢順便借我比較用的第一代烏鴉
至於..真正的新衣服是....真正的是!!
RAVEN 2 !! 黑烏鴉二代!!
規格表 5大 3小 或是把硬碟架取掉可以變成8大 另外有SSD專用固定位置
先來開多拉B夢借我比較差異的 黑烏鴉 第一代吧
此款機格 體型非常之大
而且沉穩的黑色下有著堅定穩固的穩定性
電源跟RESET 長在機殼正上方前面 採用輕觸式按鍵
電源跟RESET作的緊鄰所以按的時候要確認一下有沒有按對位置
並且要小心勿於機殼上放置其他雜物
前置IO部分採用標準 2USBV 1耳機1麥克風 1394 標準IO界面
正面5.25區域採用下壓式開闔式防塵蓋設計
需使用時即按下防塵蓋 即可將防塵蓋收那入下方槽區
並且於暗推到底時會固定住 再按一次就會自動回彈回原位固定
烏鴉採用無屁股設計 所以 後方都是空的
所以不會有熱源從後放跑出來又被下方零組件吸廢熱回去的問題產生
設計完整的接合處 有著不錯的密合度
側面左右造型進氣孔為主要進風來源
並且於內部設有防塵濾網可清洗 避免灰塵進入機殼內部
下方為電源供應器進氣孔 設定給電源供應器從下方進風 不跟機殼本身正壓差搶風
並且支援長型電源供應器
濾網可由後方抽出清洗乾淨
POWER則是設計在後面下方
上方造型散熱蓋 別有一番個性造型
上方蓋子採用旋鈕式卡榫
壓下去旋轉至 Unlock 或是 lock 即可 開啟或鎖定 非常方便
指揮挺 上蓋開啟! 向後一抽 往上一拉就輕鬆開啟了
可以看見主機採用IO上置處理 這樣的好處是 此機殼採用正壓差原理
並且讓熱氣可以更完整的由上方自然向上散熱把熱量帶出
不像一般機殼是採用後吹式
有可能會因為空間狹小 造成散熱不良或是把熱空氣重新吸回機殼內部
造成熱氣二次循環造成散熱不良
左右側板採用彈簧卡扣來固定側板 方便使用者快速開啟側板
只要輕輕一推(對於女生可能稍微難推一點) 即可輕鬆開啟側板
內部構造一覽
前方採用三個可快速抽換設計快抽盒
只要把省力把手一扳 即可輕易把硬碟快抽盒取出
上方 5.25固定裝置採用 快扣卡榫 在FT01系列就有使用過
只要這樣按下去即可解除鎖定 安裝5.25裝置 就定位以後在快扣下方即可固定
另外一側 如果要搬運機殼時 可以在這面在鎖螺絲增強穩定性
可以看見下方有一個大型18公分散熱進氣風扇
把下方從側板進氣孔進入的冷空氣往上帶入主要發熱區 (處理器 顯示卡...等)來達到直接散熱目的
由此張圖可以看見電源供應器本身跟內部的正壓差熱對流屬於獨立散熱構造
電源供應器本身風扇是往下進氣的
有防震膠條可以避免電源供應器共振現象產生
不過此機殼採用厚鋼板製作 穩定性高 要發生共振機率比鋁合金製的機殼少很多
位於硬碟下方也有一顆對硬碟專用18CM大型散熱風扇直接給予硬碟足夠的風量帶走硬碟的發熱
硬碟可是主機內部不亞於CPU的發熱物體 尤其是 RAID 或是爆龍類硬碟一起運作的時候
那種熱量 可是會讓主機整台熱烘烘的
前方進氣孔 也有設計可拆洗式散熱濾網
主機板安裝孔位 非常齊全 可以看見密密麻麻的銅柱固定孔
背面也有設計整線卡榫 方便固定內部電源線 信號線
接下來當然是要裝機啦!使用此款機殼的一個注意重點是
POWER線一定要夠長 因為電源供應器 跟主機板的電源ATX 接孔 CPU電源接孔距離很遠
一般的電源供應器 線的長度可能不夠 建議選擇400W以上的品牌電源供應器
但是最近又想換顯卡...跟裝些有的沒的硬體上去 所以.....順便外帶了這個!
銀欣 OP 850W PLUS 電源供應器
足夠數量的電源裝置接頭 就算未來換高階主機 雙顯卡 n張顯卡 都有足夠的支援能力
開盒啦!
非常的豐富
沒模組化的缺點 看見這堆豐富的線材就有點頭大 (囧)
24PIN接頭 4PIN 8PIN CPU接頭獨立線材
三組 PIC-E接頭 足以支援 雙電源顯卡X3 6+8pin x2組 6+6pin x1組 共六組PCI-E 接頭
滿滿的 大4PIN 跟SATA電源接線 長度跟接頭之間距離足夠
電源供應器本體採用12CM風扇散熱
各路電壓電流規格表
看到MIT 真的是爽度大增啊!!
來裝機啦 硬碟部分採用原廠特殊硬碟固定螺絲這樣固定在硬碟架上即可
硬碟定位 主機板定位
背後線路定位 非常簡單好收大 (下面那捆無視吧 我已經很努力綁肉粽了)
正面整線完成
可以看見內步的空間非常足夠 就算未來塞上大型顯卡 也綽綽有餘
不用太煩惱如何整線問題
並且可以看見散熱構造 輕易發現 是由下方進氣以後 往上方抽出順著CPU風扇的方量把風直接往上帶出
合體!!
這是烏鴉一的缺點 小弟液晶螢幕的DVI壞掉了...所以必須用D-SUB轉接
這樣的長度 就會造成無法闔上蓋了 有些人的AV音響線材可能也有這種長度無法折彎
就無法完全闔上上蓋了 所以兼容性相對小一些
亮燈啦!
銷魂的藍光 而且 不是LED直射 電源燈外面還友一層霧化塑膠 所以其實沒照片拍的那麼亮
有點像那種深沉的藍色螢光 即使晚上關燈睡覺不關機也不會覺得刺眼因為不像其他機殼LED直射
接下來 當然要介紹 烏鴉的後繼機種 他的弟弟 REVEN 2 我們來看看他跟哥哥差在哪裡吧!
RAVEN 浮雕
黑色的八層蛋糕...不對 黑色的八大機構巨塔
黑色深層的外表 咦? 怎麼沒有透明側板 沒有就沒FU了阿!
轉到另外一面 原來長在這邊 此款機殼 跟一般機殼設計不一樣 採用 右側安裝設計
上方IO 簡化 左右分離式USB 跟 麥克風 還有耳機插孔
開關位於 左右前端 右邊為電源
左邊則是RESET 兩顆按鍵屬於浮出型的 所以使用時要稍微注意不要按壓到按鍵
不過距離前置IO還有段距離 應該可以免除此慮
造型不錯的上方散熱孔跟上蓋開啟處的結合
大型散熱網設計 讓內部熱空氣可以更直接的排出
機殼左右後方的 Silver Stone銘牌
後方大型進氣孔 稍後會介紹
也是可拆洗式 防塵濾網機構 可以輕易直接拆除清洗
上蓋較上代來講 取消掉了 安全鎖機構 採用 卡匣式固定設計
上蓋有四個 固定卡榫 機殼本身有卡口設計 不需使用螺絲 即可固定上蓋
跟輕鬆拆卸上蓋
拆除上蓋後 可以看見 也是設計成主機IO上置 但是修正了前一代的缺點
把IO槽深度給加大了 由圖中 可以發現IO平面跟機殼頂端中間的落差加大
電源供應器則改在後上方設計
這樣可以讓電源供應器的熱量更直接的由後方進氣孔進入由上方排出
此外設計了 三組 風扇 轉速H/L切換 在上方
機殼側板則採用手轉螺絲固定
卸除螺絲就可以把側板往外然後向上拉起拆除
內部一覽 可以發現內部空間也是井然有序 充裕
剛剛上方的三顆風扇控制器就是控制這三顆18CM牛排扇阿!!
5.25部分也是採用 專利的快速卡榫設計 來方便使用者拆卸或安裝5.25裝置
另外一側主機板背面部分 可以看見 非常簡潔 乾淨
SSD的家
並且在內部的所有開口處都有作到防刮手處理 把鋼板反折設計
線材的穿孔處也有加大開孔並且取消上代使用橡膠保護
而採用反折鋼板來達成防刮手及防止拉扯線時造成信號或電源外部橡膠皮被割破造成短路之問題
每一個開孔處都有作到防刮手設計
第二代烏鴉取消了上代造型突出的設計跟側面進氣孔 而改採用下方三顆大型風扇直接進氣
直接從底部吸取冷空氣來向上散熱 由上方排出熱氣
這是一定要有的啊!! 水冷散熱孔!方便使用者自己設計一個外接式的水冷系統
也不用再另外鑽孔破壞機殼外觀完整性
來安裝吧 可以看見內部空間非常充裕 很好安裝零件
硬碟則縮減成三組 並且加大硬碟之間的距離
給予充域的硬碟散熱空間讓硬碟的熱量可以更良好的散熱
採用大型的橡膠軟墊避震機構 給予硬碟更有彈性的抗震能力
安裝進去了 可以看見 即使塞了850W 的電源供應器 內部空間還是非常寬敞
即使未來增加大型卡類 也是可以輕鬆整線的
而且 改良過後的設計 讓 電源供應器的兼容度也上升了
硬碟位置改良成屁股直接對著主機板 取消側面快拆設計
所以 信號線 跟電源線可以更直接的輕鬆接到硬碟上面
可以想像成 一般電腦主機 把主機板跟POWER位置旋轉了90度在翻轉
由於硬碟位置設計 所以 可以發現 不會在有一般主機裝卡王類顯示卡產生的卡硬碟問題了
第二代也改良了上一代如果接了較長的接頭不能關起上蓋的問題
輕鬆的把上蓋合體啦!
亮燈吧! 跟上一代採用一樣的霧化外觀的電源燈 造型設計 硬碟信號燈也內藏在內部
你問一二代的大小問題嗎?
當然要比較一下的
可以明顯發現 二代比一代 縮水了不少 可以減少擺放空間佔用問題
但是 內部空間沒有因此變擁擠
一代的個頭真的是很大
但是.... 二代比一代長耶 這讓我比較驚訝
接縫處 一代由於風扇位於機殼下方1/3處 不直接對外進風 所以外殼密度
採用高密度設計 避免從細縫處搶風 所以接縫處較二代小 但也造成
側板開闔時的 不方便跟沒辦法很輕易打開跟關幣
但二代的散熱風扇改良變成下方直接由外進風 對內側所有零件散熱
所以不需要一代那種高密封度的設計 所以側板可以更好拆卸或安裝較一代設計良好 並更好開闔
當然要有影片測試散熱能力啦
特別拍了兩段他們運作中的散熱能力比較
首先登場的是RAVEN 一代的影片測試
可以看見進氣能力優異 及上方的排熱能力強大
但PCI處風壓略低
[YT]yiMQPhDdtDc&hl=zh_TW&fs[/YT]
接下來當然是二代登場啦!
但二代進氣孔在下方 就拍不出那種進氣效果了所以直接拍攝上方排熱能力
可以看見上代PCI出氣量不足的部分已經得到了強化 還比CPU那區的排風能力更強一截
[YT]lQcW0X-q5ks&hl=zh_TW&fs[/YT]
當然還要有實際測試數據
測試平台:
CPU:E7200 原廠預設值
主機板:GA-EP45 UD3R
RAM:DDR2 800 2GB (另外一支被我玩掛送修了)
VGA:ASUS 8800GT TOP 512M
HD:1.SE 250G
2.WD500G
3.SE160G
POWER:Silver Stone 850W
機殼:REVEN 烏鴉一代 二代
使用軟體 EVEREST 跟 OCCT 3.0
測試的基準當然是 CPU溫度啦
首先登場的是 REVEN 烏鴉一代 各項溫度一覽
可以看見各零件溫度很平均
OCCT CPU溫度圖
可以看見CPU溫度全速負載時約在49~50度之間
換二代 喔喔喔!!三顆直接進氣散熱風扇的能力真的不容小覷
各部零組件開機溫度 均有向下降溫 尤其那三顆硬碟溫度降更多
OCCT測試 喔喔! 三顆真的不一樣! CPU溫度比換散熱氣降溫降的還多
由此可證實 一個好的機殼內部的散熱機構 可以影響整台CPU散熱器 以及周邊原件的足夠散熱能力
這一二代烏鴉真的都是不錯的選擇
一二代機殼都擁有優良的散熱能力
二代則改良了一些一代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讓零組件的選擇更有了彈性許多
把上代的問題改良已後又更增強了散熱能力
讓內部的電腦元件擁有更良好的散熱環境來穩定運作增加安全性
烏鴉1代優點:
1.5大6小設計 有足夠的擴充能力
2.造型前衛 導入 正壓差技術 並且採用上方排氣側面進風散熱設計
3.於各個進氣孔採用可拆洗式防塵濾網 方便使用者清理灰塵
4.氣密度良好 不會有從其他地方吸灰塵的疑慮產生
5.內部空間充足 安裝大型卡類 不會有甚麼問題產生
6.下置式電源供應器 並且由下方進風 不會對機殼內部正壓差對流影響到散熱能力
7.在開孔穿線材處 有防割手橡膠來保護電源線跟防割傷安裝者的手
缺點:
1.體積龐大 無法塞入一般桌子跟電腦支架的電腦桌下
2.由於散熱風扇於下方1/3處 所以側板的密合度必須比較高
這樣才可以讓冷空氣從正確的側面進氣孔位置進氣
相對拆卸側板及闔上側板必須略施點力才有辦法開闔
3.電源供應器必須選擇線長足夠的才可以使用 因為硬碟採用側裝式的所以電源線必須夠長
4.IO輸出信號線 不能過長 例如我用DVI轉D-SUB接頭就無法把上蓋蓋起來了
5.電源供應器必須選擇長線材的才有辦法接到各路電源接孔跟硬碟或光碟機
烏鴉2代優點
1.5大3小設計 如果拆除下方三小硬碟盒可以改用外接式熱插拔5.25裝置硬碟盒擴充成八大
2.導入正壓差技術在下方設置三顆進氣風扇採直接進風所以可以給內部充裕的風量
3.於各組散熱風扇及後方電源供應器近氣孔採用可拆卸式防塵濾網方便使用者清洗
4.側板由於風扇直接進氣所以較一代設計寬鬆 易輕鬆開闔側板
改善一代烏鴉實現正壓差必須把側板密度加高造成的難開關問題
5.改善一代的IO輸出信號線不能過長的問題 加深IO裝置的深度又不讓體型加大
讓DVI+DSUB接頭這類較長的接頭信號線 可以闔上上蓋使用
6. 體型略高一般電腦機殼一點 長度則比較長但比較不占空間了
7.雖然體型縮小但是擴充能力除了硬碟以外 都沒減少而且又好整理內部電源跟信號線
8.改良版的防割手設計 取消上代橡膠軟墊 改用鋼板直接反折設計 讓開孔更大更好穿線
9.修改設計過的零件位置安排 可以不需要選擇太長電源線的電源供應器即可接好各路電源
缺點:
1.硬碟架聖三顆硬碟擴充空間 要在另外擴充硬碟必須購買硬碟外接盒來擴充
2.由於電源供應器位於主機板後方 所以整線空間略小於上代烏鴉
較無整線空間
建議可以改選購模組化電源供應器來減少內部線材
3.前方IO簡化 少了一些 開關電源跟RESET較突出 不小心就會按到了
共同缺點:
燒小朋友阿....囧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