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9/23/03
- 訊息
- 3,615
- 互動分數
- 123
- 點數
- 63
自從USB 4.0規格推出以來,相關的外接週邊多數只聞樓梯響。目前僅知
Intel 8000系列Thunderbolt 4控制器(代號Mouser)支援USB 4.0規範,其
餘的USB 4.0主控晶片或週邊晶片,至少在2021年9月底前均付之闕如。
未見到正式的USB 4.0外接週邊前,陸續有JEYI、Acasis等廠家推出了
Thunderbolt 3+USB 3.1 Gen2 10Gb/s雙晶片的解決方案。為何會這樣的作法?
主因是雙晶片解決方案採用的Thunderbolt 3晶片型號較多為JHL7440這款
晶片,的確它是可以與前一代晶片一樣,在儲存裝置的理論最高速率為40Gb/s。
可是Intel的規格中,僅標示向下支援到USB3 10Gb/s傳輸率,說真的,我也真
的不知雙晶片的用意為何?應該只是提高在USB相關主控而相容性吧。
乍然看到ORICO網站時,它推出兩款外接盒,舊款為M2V01-C4,新款為
M2V02-C4,打上USB4.0外接盒,一度很高興。
甚至於在官網規格上還印上USB4.0 Type-C接頭,傳輸率為40Gb/s。
可是看到官網標示40Gb/s界面下的循序讀寫速率只有這樣,加上看到網路上
其它測試表示為雙晶片設計,看來是馬甲產品。。。只是這個玩笑未免開得太
大了,會讓不知情人衝下去買之後才後悔。
本來想說算了不玩它,結果在拍賣網站看到有人釋出第一代產品,價格比第二
代便宜點,就買來試試它,當個白老鼠。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外紙盒採用ORICO近期外包裝的色系,下方標示還是一樣標示USB4.0 Type-C
及大大的40Gb/s,似有誤導之嫌,因為這是在Thunderbolt 3/4環境下,而不
是真的USB 4.0環境。
外紙盒背面產品規格,其餘的就不說了。雖然這間公司號稱是台灣的工程師設
計,但目前它們家的產品有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中國產地。
外紙盒側標同樣再標示40Gb/s,讓我覺得有點。。。。。
因為是二手品,前手賣出時包裝回復的還不錯,塑膠袋下的外接盒躺在膠盒內。
膠盒底下擺著全部配件,兩本說明書、兩條短短的Type C Thunderbolt 3線
及USB Type C轉Type A 10Gb/s線、SSD散熱墊及螺絲起子。
看到螺絲起子是六角型,心中有不好的感覺,如此所附的螺絲起子完全不能遺
失,挺麻煩。
果然,SSD外接盒外部螺絲真的採用六角螺絲固定。
外接盒上方視意圖,密集的鋁擠溝槽,據說這樣可以增加散熱效果。
外接盒底部改採平面式設計,標明型號及廠商資訊。
外接盒側邊則是印上廠商LOGO。
僅支援Type C接頭,旁邊有運作指示燈及40Gb/s LOGO。
官網標示它的體積規格,跟部分的USB 3.2 Gen2x2 20Gb/s外接盒相比沒有
差太多。
卸下螺絲,打開上蓋,可以看到橋接的PCB板。
移除PCB板後,外接盒底部也黏有對應於晶片的散熱墊。
PCB板正面,僅支援M.2 NVMe SSD串接,不支援M.2 SATA SSD。
PCB背面,密密麻痲的IC元件陳列於此,整片板子洗的還算乾淨。
Intel JHL7440 Thunderbolt 3周邊的IC元件布局。
JMicron JMS583 USB 3.2 Gen2 10Gb/s橋接晶片,為目前該系列已更新的
較新版本,因此可以確認沒有其它USB 4.0橋接晶片。
若將雙面型SSD串接時,底部還是有點空空的,若擔心散熱的話,建議可以自
行改裝加上薄型散熱墊。
SSD上方先不採用原廠附的SSD散熱墊,改採用Thermaltight最新款出1.0mm
厚的散熱墊來搭配使用,看看是否具有更快的散熱傳導效能?
考慮到原廠附的線都偏短,拿出自己的Pasidal Thunderbolt 4線接上,運
作燈號亮起綠燈,讀寫時閃爍狀態不明顯。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MAXIMUS XIII Hero BIOS 0902
CPU: i7-11700K oc 5.0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80 PRO 2TB
測試碟: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SSD 2TB
USB 3.2 Gen2x2 主控:Intel Z590及Axisplus KC008(asmedia ASM3242)
USB 3.2 Gen2 主控:Intel Z590及AMD X570 CPU通道
Thunderbolt 4主控:Intel JHL8540(主機板內建)
USB4/Thunderbolt 4線材:Pasidal TB4/USB4 1M長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21H1 64-bit
Driver: Windows Defaut UASP Driver
透過Thunderbolt主控軟體,顯示廠商預設的名稱USB4.0 SSD。
預設是採用快速移除模式,建議勾選較佳效能項目(Better performance)
才能啟動寫入快取功能讓整體效能提升,只是勾選後多半會跳出重開機
畫面。
透過Crystal Diskinfo觀察,所謂的USB4.0應是假的。顯示支援NVMe
Express 1.3協定,傳輸模式為NVMe而不是UASP,換句話說,它就是採用
Thunderbolt以達到40Gb/s理論傳輸速率,而不是USB 4.0 40Gb/s,剛上機
溫度為攝氏22度。
室溫攝氏溫度28度環境下,高負載連續讀寫下最高運作溫度達攝氏53度。
AIDA64裝置管理員下,透過TB4線材串接到USB 3.2 Gen2x2主控的ASM3242
晶片上,發現轉為USB 3.2 Gen2 10Gb/s模式。可是若是接在Intel Z590
USB 3.2 Gen2x2接頭上,竟然降速到只剩USB 2.0速率,因此USB 3.2
Gen2x2主控只測ASM3242。
AIDA64裝置管理員下,的確是透過JMS583與X570 USB CPU通道主控端串聯,
傳輸率為USB3.2 Gen2 10Gb/s模式。
也是與Intel Z590 USB PCH採USB 3.2 Gen2 10Gb/s模式串連。
以下有的測試,包含Thunderbolt 4、USB 3.2 Gen2x2及USB3.2 Gen2環境,
USB 3.2 Gen2考慮到是採用JMS583,特別加測X570 USB CPU通道,以便於
測試全部環境的相容性。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Thunderbolt 4:讀取曲線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2512MB/s;寫入曲線過容量
值55%後開始降速抖動,平均寫入速率2185MB/s。
ASM3242:讀取及寫入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1012MB/s,平均寫入速率1010MB/s。
X570:讀取及寫入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938MB/s,平均寫入速率909MB/s。
Z590:讀取及寫入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984MB/s,平均寫入速率958MB/s。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Thunderbolt 4:讀取曲線小抖動但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2473MB/s;
寫入曲線到最後突然降速,平均寫入速率2422MB/s。
ASM3242:隨機讀取或寫入曲線的波動還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1010MB/s、
平均寫入速率1009MB/s。
X570:隨機讀取或寫入曲線的波動還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939MB/s、
平均寫入速率908MB/s。
Z590:隨機讀取或寫入曲線的波動還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983MB/s、
平均寫入速率959MB/s。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3840*2160 4K RED HD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256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Thunderbolt 4:讀取速率2750~2756MB/s、寫入速率2633~2691MB/s。
ASM3242:讀取速率1015~1017MB/s、寫入速率1011~1022MB/s。
X570:讀取速率938~947MB/s、寫入速率918~919MB/s。
Z590:讀取速率991~999MB/s、寫入速率971~973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設為Compress 100%(Incompressible模式),
測試勾選Write-Thru選項,從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呈現。
Thunderbolt 4:
ASM3242:
X570:
Z590:
AS SSD設定檔案大小為1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Thunderbolt 4:循序讀寫速率2694及2448 MB/s;4KQD1讀取14014 iops、
寫入17846 iops。
ASM3242:循序讀寫速率1014及1011 MB/s;4KQD1讀取15157 iops、
寫入20111 iops。
X570:循序讀寫速率943及913 MB/s;4KQD1讀取13445 iops、寫入17773 iops。
Z590:循序讀寫速率992及961 MB/s;4KQD1讀取7412 iops、寫入9537 iops。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Thunderbolt 4:ISO讀取速率2687MB/s、程式載入速率451MB/s。
ASM3242:ISO讀取速率1791MB/s、程式載入速率410MB/s。
X570:ISO讀取速率882MB/s、程式載入速率350MB/s。
Z590:ISO讀取速率1673MB/s、程式載入速率436MB/s。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其讀寫曲線如下。
Thunderbolt 4:讀寫曲線前端波動較大,之後稍趨平坦。
ASM3242:讀取曲線抖動幅度比寫入曲線大一些。
X570:寫入曲線抖動幅度比讀曲曲線大一些。
Z590:讀取曲線抖動幅度比寫入曲線大一些。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2GB、
4GB及32GB,設定模式為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進行測試。
Thunderbolt 4:讀取速率最快2.92GB/s、寫入速率最快2.72GB/s。
ASM3242:讀取速率最快1.02GB/s、寫入速率最快1.02GB/s。
X570:讀取速率最快971MB/s、寫入速率最快939MB/s。
Z590:讀取速率最快1019MB/s、寫入速率最快990MB/s。
Crystal Diskmark v8.0.4設成NVMe模式,及64MiB、512MiB、1GiB、2Gib、
4GiB、8GiB、16GiB及64GiB不同檔案容量,測試Random環境。
Thunderbolt 4:Seq Q8T1的循序讀/寫速率最快分別為3060/2907 MB/s。
ASM3242:Seq Q8T1的循序讀/寫速率最快分別為1088/1094 MB/s。
X570:Seq Q8T1的循序讀/寫速率最快分別為1014/982 MB/s。
Z590:Seq Q8T1的循序讀/寫速率最快分別為1065/1034 MB/s。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Thunderbolt 4:平均讀取速率697MB/s、寫入速率655MB/s。
ASM3242:平均讀取速率440MB/s、寫入速率422MB/s。
X570:平均讀取速率401MB/s、寫入速率401MB/s。
Z590:平均讀取速率284MB/s、寫入速率377MB/s。
HDTune v5.75設定基準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
Thunderbolt 4:讀取/寫入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2655MB/s、平均寫入速率2568MB/s。
ASM3242:讀取曲線都算平穩,平均讀取速率1012MB/s;寫入曲線前端降
速後又慢慢爬升,之後呈規律波動,平均寫入速率949MB/s。
X570:讀取/寫入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941MB/s、平均寫入速率908MB/s。
Z590:讀取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986MB/s;寫入曲線前端略慢,之後幾呈規
律性波動,平均寫入速率947MB/s。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Thunderbolt 4:
ASM3242:
X570:
Z590: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Thunderbolt 4:
ASM3242:
X570:
Z590: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測試Mix混合資料型態。
Thunderbolt 4:
ASM3242:
X570:
Z590: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分別測試。
8mb(Quick Zone)
Thunderbolt 4:平均讀取速率996MB/s、平均寫入速率476MB/s。
ASM3242:平均讀取速率480MB/s、平均寫入速率443MB/s。
X570:平均讀取速率437MB/s、平均寫入速率406MB/s。
Z590:平均讀取速率300MB/s、平均寫入速率378MB/s。
32mb(Long Zone)
Thunderbolt 4:平均讀取速率964MB/s、平均寫入速率672MB/s。
ASM3242:平均讀取速率480MB/s、平均寫入速率434MB/s。
X570:平均讀取速率445MB/s、平均寫入速率425MB/s。
Z590:平均讀取速率303MB/s、平均寫入速率372MB/s。
Inhouse Diskbench讀寫測試
Thunderbolt 4:循序讀取速率2790MB/s、循序寫入2684MB/s。
ASM3242:循序讀取速率1060MB/s、循序寫入1060MB/s。
X570:循序讀取速率983MB/s、循序寫入952MB/s。
Z590:循序讀取速率1032MB/s、循序寫入1002MB/s。
PCMark 8測試
Thunderbolt 4:分數5094,頻寬為655MB/s。
ASM3242:分數5066,頻寬為492MB/s。
X570:分數5041,頻寬為442MB/s。
Z590:分數5030,頻寬為365MB/s。
PCMark 10測試,設定為資料碟模式進行測試。
Thunderbolt 4:分數為2460,頻寬369MB/s。
ASM3242:分數為2226,頻寬340MB/s。
X570:分數為1919,頻寬292MB/s。
Z590:分數為1160,頻寬176MB/s。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及32GB,選取隨機資料型態予以測試。
Thunderbolt 4:
ASM3242:
X570:
Z590:
自行製作兩個80GB的單一檔案,其中一個為壓縮檔格式,另一個為隨機格式,
測試從PCIe Gen4x4 NVMe 系統SSD傳到外接SSD的寫入真實速率。
壓縮檔格式單一大檔傳輸測試
Thunderbolt 4:傳輸率初期最高衝至2.48GB/s,之後降到約1.87~1.8GB/s至傳完止。
隨機檔檔格式單一大檔傳輸測試
Thunderbolt 4:傳輸率初期最高衝約2.55GB/s,之後降到約1.74~1.7GB/s至傳完止。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在Thunderbolt 3/4中,若搭配合適的NVMe SSD,傳輸速率可達相對高的速度。
2. 完整豐富配件,避免還需額外購買其它配件週邊。
3. JMS583與AMD X570 CPU通道拉出USB主控無相容性問題,可以放心使用。
缺點
1. 官方提供的USB線材稍短,對於部分桌機使用者有點不方便。
2. 不是很喜歡採用六角固定螺絲設計。
3. 若利用TB4線材Type C與Z590 USB 3.2 Gen2x2串接,會被誤判為USB 2.0。
4. Thnderbolt 3/4環境下的4K讀寫比前一代晶片略慢些。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Intel 8000系列Thunderbolt 4控制器(代號Mouser)支援USB 4.0規範,其
餘的USB 4.0主控晶片或週邊晶片,至少在2021年9月底前均付之闕如。
未見到正式的USB 4.0外接週邊前,陸續有JEYI、Acasis等廠家推出了
Thunderbolt 3+USB 3.1 Gen2 10Gb/s雙晶片的解決方案。為何會這樣的作法?
主因是雙晶片解決方案採用的Thunderbolt 3晶片型號較多為JHL7440這款
晶片,的確它是可以與前一代晶片一樣,在儲存裝置的理論最高速率為40Gb/s。
可是Intel的規格中,僅標示向下支援到USB3 10Gb/s傳輸率,說真的,我也真
的不知雙晶片的用意為何?應該只是提高在USB相關主控而相容性吧。
乍然看到ORICO網站時,它推出兩款外接盒,舊款為M2V01-C4,新款為
M2V02-C4,打上USB4.0外接盒,一度很高興。
甚至於在官網規格上還印上USB4.0 Type-C接頭,傳輸率為40Gb/s。
可是看到官網標示40Gb/s界面下的循序讀寫速率只有這樣,加上看到網路上
其它測試表示為雙晶片設計,看來是馬甲產品。。。只是這個玩笑未免開得太
大了,會讓不知情人衝下去買之後才後悔。
本來想說算了不玩它,結果在拍賣網站看到有人釋出第一代產品,價格比第二
代便宜點,就買來試試它,當個白老鼠。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外紙盒採用ORICO近期外包裝的色系,下方標示還是一樣標示USB4.0 Type-C
及大大的40Gb/s,似有誤導之嫌,因為這是在Thunderbolt 3/4環境下,而不
是真的USB 4.0環境。
外紙盒背面產品規格,其餘的就不說了。雖然這間公司號稱是台灣的工程師設
計,但目前它們家的產品有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中國產地。
外紙盒側標同樣再標示40Gb/s,讓我覺得有點。。。。。
因為是二手品,前手賣出時包裝回復的還不錯,塑膠袋下的外接盒躺在膠盒內。
膠盒底下擺著全部配件,兩本說明書、兩條短短的Type C Thunderbolt 3線
及USB Type C轉Type A 10Gb/s線、SSD散熱墊及螺絲起子。
看到螺絲起子是六角型,心中有不好的感覺,如此所附的螺絲起子完全不能遺
失,挺麻煩。
果然,SSD外接盒外部螺絲真的採用六角螺絲固定。
外接盒上方視意圖,密集的鋁擠溝槽,據說這樣可以增加散熱效果。
外接盒底部改採平面式設計,標明型號及廠商資訊。
外接盒側邊則是印上廠商LOGO。
僅支援Type C接頭,旁邊有運作指示燈及40Gb/s LOGO。
官網標示它的體積規格,跟部分的USB 3.2 Gen2x2 20Gb/s外接盒相比沒有
差太多。
卸下螺絲,打開上蓋,可以看到橋接的PCB板。
移除PCB板後,外接盒底部也黏有對應於晶片的散熱墊。
PCB板正面,僅支援M.2 NVMe SSD串接,不支援M.2 SATA SSD。
PCB背面,密密麻痲的IC元件陳列於此,整片板子洗的還算乾淨。
Intel JHL7440 Thunderbolt 3周邊的IC元件布局。
JMicron JMS583 USB 3.2 Gen2 10Gb/s橋接晶片,為目前該系列已更新的
較新版本,因此可以確認沒有其它USB 4.0橋接晶片。
若將雙面型SSD串接時,底部還是有點空空的,若擔心散熱的話,建議可以自
行改裝加上薄型散熱墊。
SSD上方先不採用原廠附的SSD散熱墊,改採用Thermaltight最新款出1.0mm
厚的散熱墊來搭配使用,看看是否具有更快的散熱傳導效能?
考慮到原廠附的線都偏短,拿出自己的Pasidal Thunderbolt 4線接上,運
作燈號亮起綠燈,讀寫時閃爍狀態不明顯。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MAXIMUS XIII Hero BIOS 0902
CPU: i7-11700K oc 5.0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80 PRO 2TB
測試碟: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SSD 2TB
USB 3.2 Gen2x2 主控:Intel Z590及Axisplus KC008(asmedia ASM3242)
USB 3.2 Gen2 主控:Intel Z590及AMD X570 CPU通道
Thunderbolt 4主控:Intel JHL8540(主機板內建)
USB4/Thunderbolt 4線材:Pasidal TB4/USB4 1M長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21H1 64-bit
Driver: Windows Defaut UASP Driver
透過Thunderbolt主控軟體,顯示廠商預設的名稱USB4.0 SSD。
預設是採用快速移除模式,建議勾選較佳效能項目(Better performance)
才能啟動寫入快取功能讓整體效能提升,只是勾選後多半會跳出重開機
畫面。
透過Crystal Diskinfo觀察,所謂的USB4.0應是假的。顯示支援NVMe
Express 1.3協定,傳輸模式為NVMe而不是UASP,換句話說,它就是採用
Thunderbolt以達到40Gb/s理論傳輸速率,而不是USB 4.0 40Gb/s,剛上機
溫度為攝氏22度。
室溫攝氏溫度28度環境下,高負載連續讀寫下最高運作溫度達攝氏53度。
AIDA64裝置管理員下,透過TB4線材串接到USB 3.2 Gen2x2主控的ASM3242
晶片上,發現轉為USB 3.2 Gen2 10Gb/s模式。可是若是接在Intel Z590
USB 3.2 Gen2x2接頭上,竟然降速到只剩USB 2.0速率,因此USB 3.2
Gen2x2主控只測ASM3242。
AIDA64裝置管理員下,的確是透過JMS583與X570 USB CPU通道主控端串聯,
傳輸率為USB3.2 Gen2 10Gb/s模式。
也是與Intel Z590 USB PCH採USB 3.2 Gen2 10Gb/s模式串連。
以下有的測試,包含Thunderbolt 4、USB 3.2 Gen2x2及USB3.2 Gen2環境,
USB 3.2 Gen2考慮到是採用JMS583,特別加測X570 USB CPU通道,以便於
測試全部環境的相容性。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Thunderbolt 4:讀取曲線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2512MB/s;寫入曲線過容量
值55%後開始降速抖動,平均寫入速率2185MB/s。
ASM3242:讀取及寫入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1012MB/s,平均寫入速率1010MB/s。
X570:讀取及寫入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938MB/s,平均寫入速率909MB/s。
Z590:讀取及寫入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984MB/s,平均寫入速率958MB/s。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Thunderbolt 4:讀取曲線小抖動但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2473MB/s;
寫入曲線到最後突然降速,平均寫入速率2422MB/s。
ASM3242:隨機讀取或寫入曲線的波動還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1010MB/s、
平均寫入速率1009MB/s。
X570:隨機讀取或寫入曲線的波動還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939MB/s、
平均寫入速率908MB/s。
Z590:隨機讀取或寫入曲線的波動還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983MB/s、
平均寫入速率959MB/s。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3840*2160 4K RED HD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256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Thunderbolt 4:讀取速率2750~2756MB/s、寫入速率2633~2691MB/s。
ASM3242:讀取速率1015~1017MB/s、寫入速率1011~1022MB/s。
X570:讀取速率938~947MB/s、寫入速率918~919MB/s。
Z590:讀取速率991~999MB/s、寫入速率971~973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設為Compress 100%(Incompressible模式),
測試勾選Write-Thru選項,從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呈現。
Thunderbolt 4:
ASM3242:
X570:
Z590:
AS SSD設定檔案大小為1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Thunderbolt 4:循序讀寫速率2694及2448 MB/s;4KQD1讀取14014 iops、
寫入17846 iops。
ASM3242:循序讀寫速率1014及1011 MB/s;4KQD1讀取15157 iops、
寫入20111 iops。
X570:循序讀寫速率943及913 MB/s;4KQD1讀取13445 iops、寫入17773 iops。
Z590:循序讀寫速率992及961 MB/s;4KQD1讀取7412 iops、寫入9537 iops。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Thunderbolt 4:ISO讀取速率2687MB/s、程式載入速率451MB/s。
ASM3242:ISO讀取速率1791MB/s、程式載入速率410MB/s。
X570:ISO讀取速率882MB/s、程式載入速率350MB/s。
Z590:ISO讀取速率1673MB/s、程式載入速率436MB/s。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其讀寫曲線如下。
Thunderbolt 4:讀寫曲線前端波動較大,之後稍趨平坦。
ASM3242:讀取曲線抖動幅度比寫入曲線大一些。
X570:寫入曲線抖動幅度比讀曲曲線大一些。
Z590:讀取曲線抖動幅度比寫入曲線大一些。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2GB、
4GB及32GB,設定模式為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進行測試。
Thunderbolt 4:讀取速率最快2.92GB/s、寫入速率最快2.72GB/s。
ASM3242:讀取速率最快1.02GB/s、寫入速率最快1.02GB/s。
X570:讀取速率最快971MB/s、寫入速率最快939MB/s。
Z590:讀取速率最快1019MB/s、寫入速率最快990MB/s。
Crystal Diskmark v8.0.4設成NVMe模式,及64MiB、512MiB、1GiB、2Gib、
4GiB、8GiB、16GiB及64GiB不同檔案容量,測試Random環境。
Thunderbolt 4:Seq Q8T1的循序讀/寫速率最快分別為3060/2907 MB/s。
ASM3242:Seq Q8T1的循序讀/寫速率最快分別為1088/1094 MB/s。
X570:Seq Q8T1的循序讀/寫速率最快分別為1014/982 MB/s。
Z590:Seq Q8T1的循序讀/寫速率最快分別為1065/1034 MB/s。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Thunderbolt 4:平均讀取速率697MB/s、寫入速率655MB/s。
ASM3242:平均讀取速率440MB/s、寫入速率422MB/s。
X570:平均讀取速率401MB/s、寫入速率401MB/s。
Z590:平均讀取速率284MB/s、寫入速率377MB/s。
HDTune v5.75設定基準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
Thunderbolt 4:讀取/寫入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2655MB/s、平均寫入速率2568MB/s。
ASM3242:讀取曲線都算平穩,平均讀取速率1012MB/s;寫入曲線前端降
速後又慢慢爬升,之後呈規律波動,平均寫入速率949MB/s。
X570:讀取/寫入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941MB/s、平均寫入速率908MB/s。
Z590:讀取曲線平穩,平均讀取速率986MB/s;寫入曲線前端略慢,之後幾呈規
律性波動,平均寫入速率947MB/s。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Thunderbolt 4:
ASM3242:
X570:
Z590: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Thunderbolt 4:
ASM3242:
X570:
Z590: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測試Mix混合資料型態。
Thunderbolt 4:
ASM3242:
X570:
Z590: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分別測試。
8mb(Quick Zone)
Thunderbolt 4:平均讀取速率996MB/s、平均寫入速率476MB/s。
ASM3242:平均讀取速率480MB/s、平均寫入速率443MB/s。
X570:平均讀取速率437MB/s、平均寫入速率406MB/s。
Z590:平均讀取速率300MB/s、平均寫入速率378MB/s。
32mb(Long Zone)
Thunderbolt 4:平均讀取速率964MB/s、平均寫入速率672MB/s。
ASM3242:平均讀取速率480MB/s、平均寫入速率434MB/s。
X570:平均讀取速率445MB/s、平均寫入速率425MB/s。
Z590:平均讀取速率303MB/s、平均寫入速率372MB/s。
Inhouse Diskbench讀寫測試
Thunderbolt 4:循序讀取速率2790MB/s、循序寫入2684MB/s。
ASM3242:循序讀取速率1060MB/s、循序寫入1060MB/s。
X570:循序讀取速率983MB/s、循序寫入952MB/s。
Z590:循序讀取速率1032MB/s、循序寫入1002MB/s。
PCMark 8測試
Thunderbolt 4:分數5094,頻寬為655MB/s。
ASM3242:分數5066,頻寬為492MB/s。
X570:分數5041,頻寬為442MB/s。
Z590:分數5030,頻寬為365MB/s。
PCMark 10測試,設定為資料碟模式進行測試。
Thunderbolt 4:分數為2460,頻寬369MB/s。
ASM3242:分數為2226,頻寬340MB/s。
X570:分數為1919,頻寬292MB/s。
Z590:分數為1160,頻寬176MB/s。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及32GB,選取隨機資料型態予以測試。
Thunderbolt 4:
ASM3242:
X570:
Z590:
自行製作兩個80GB的單一檔案,其中一個為壓縮檔格式,另一個為隨機格式,
測試從PCIe Gen4x4 NVMe 系統SSD傳到外接SSD的寫入真實速率。
壓縮檔格式單一大檔傳輸測試
Thunderbolt 4:傳輸率初期最高衝至2.48GB/s,之後降到約1.87~1.8GB/s至傳完止。
隨機檔檔格式單一大檔傳輸測試
Thunderbolt 4:傳輸率初期最高衝約2.55GB/s,之後降到約1.74~1.7GB/s至傳完止。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在Thunderbolt 3/4中,若搭配合適的NVMe SSD,傳輸速率可達相對高的速度。
2. 完整豐富配件,避免還需額外購買其它配件週邊。
3. JMS583與AMD X570 CPU通道拉出USB主控無相容性問題,可以放心使用。
缺點
1. 官方提供的USB線材稍短,對於部分桌機使用者有點不方便。
2. 不是很喜歡採用六角固定螺絲設計。
3. 若利用TB4線材Type C與Z590 USB 3.2 Gen2x2串接,會被誤判為USB 2.0。
4. Thnderbolt 3/4環境下的4K讀寫比前一代晶片略慢些。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