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RTX 5090 都缺貨,黃牛價一張十幾萬,那你有考慮移動版的筆電嗎?其實也不用考慮了,現在都已經沒貨。
一張黃牛價要十幾萬,那不如就買筆電吧,不知道有多少人抱持著這個心態,不過名稱一樣,效能可是不同的,這應該不用多說,從古自今都是如此。最近已有 RTX 5090 移動版的評測曝光,與桌面版相比差異近一半。
筆電評測網站表示,時隔三年的新 GPU ,但效能只提高 15~30%,幅度是相當小的,主要依賴新的 DLSS 以及 Transformer 模型來區分 RTX 50 以及 RTX 40 系列,然而想要用筆電來遊戲玩家可能要控制自己的期望,因為 RTX 5090 移動版比桌面版還要慢 50%。
可以參考以下圖表,筆電版至少要慢 50%,另外 ASUS STRIX Scar 18 G835LX 在 Intel CPU 加持下甚至還要慢 75%。
另外也有中國媒體與 RTX 5090D 進行比較,基本上 RTX 5090 筆電的移動版甚至無法贏過 RTX 5080 桌面版。
差距很大,但內顯仍稱為 RTX 5090。不過筆電得考量到功耗、溫度以及續航力,RTX 5090 移動版設定是 95~150W,相較於桌面版的 575W 要低許多,大概只有 1/3,但仍有1/2 的效能,只是型號一樣就有點匪夷所思。
來源

一張黃牛價要十幾萬,那不如就買筆電吧,不知道有多少人抱持著這個心態,不過名稱一樣,效能可是不同的,這應該不用多說,從古自今都是如此。最近已有 RTX 5090 移動版的評測曝光,與桌面版相比差異近一半。
筆電評測網站表示,時隔三年的新 GPU ,但效能只提高 15~30%,幅度是相當小的,主要依賴新的 DLSS 以及 Transformer 模型來區分 RTX 50 以及 RTX 40 系列,然而想要用筆電來遊戲玩家可能要控制自己的期望,因為 RTX 5090 移動版比桌面版還要慢 50%。
可以參考以下圖表,筆電版至少要慢 50%,另外 ASUS STRIX Scar 18 G835LX 在 Intel CPU 加持下甚至還要慢 75%。

另外也有中國媒體與 RTX 5090D 進行比較,基本上 RTX 5090 筆電的移動版甚至無法贏過 RTX 5080 桌面版。

差距很大,但內顯仍稱為 RTX 5090。不過筆電得考量到功耗、溫度以及續航力,RTX 5090 移動版設定是 95~150W,相較於桌面版的 575W 要低許多,大概只有 1/3,但仍有1/2 的效能,只是型號一樣就有點匪夷所思。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