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越來越熱
女王又喜歡掛機.....散熱器原本是用我退役的U120EX
周邊元件就越來越熱 越來越熱~
直到有一天 有一樣東西就出現在我的桌上
那就來開箱吧~~~~XDXD
外盒部分 昨上角有著散熱器的編號 以及售價ORZ
正面黑色部分 印著產品特色 六導管設計 氣流裸空設計C型散熱體
搭配NF-P14 140mm風扇 相容性卓越 SecuFirm2™多平臺安裝套件
超強導熱的Noctua NT-H1散熱膏
側邊印有散熱器本體大小
散熱器高度:(不含扇) 90 mm
散熱器寬度:(不含扇) 126 mm
散熱器深度:(不含扇) 152 mm
散熱器高度:(含扇) 114 mm
散熱器寬度:(含扇) 140 mm
散熱器深度:(含扇) 152mm
散熱器重量:(不含扇) 550g
散熱器重量:(含扇) 730g
另一邊則是多國語言說明....可惜沒有中文
這邊則是高度諸元 以及風扇諸元
再來就是開苞了XDXD 打開之後 就可以看到一個小盒子
跟一個大盒子 小盒子提供很親切的洞口 可以很輕鬆的拿出
拆出小盒子後 就是各個平台的安裝扣具 以及降壓線 還有散熱膏
大盒子拆出來 就看到貓頭鷹著名的風扇 這次的特別版 是14公分的
細看一下風扇 風扇是採用貓頭鷹獨家的SSO永久磁力磁石
扇葉部分還特別做成鋸齒狀....加強刮風
盒子拆出後 就是散熱器本體以及風扇出來啦XD
貓頭鷹很細心 風扇跟散熱器中間 有著一層保護膜
拿掉那層薄薄的膜之後 就是散熱器本體啦~
側邊來看一下 很特殊的設計 可以閃過很多東西XD
熱導管凹的形狀也很特殊 應該也是相容性考量
細看一下熱導管 採用的是燒結式的處理方式...跟利民一樣
另一邊就是熱導管尾段的部分 散熱片上印著自家的marker
散熱器底部 可惜沒有拋光鏡面處理
再來就是準備上機啦 本次採用的散熱膏 採用地瓜球牌 凍凍膏 效能可比MX3唷
MB:DFI JRX58
CPU:intel core i7 950 es
RAM:gskill ECO DDR3 1600 CL7
這是原本的平台....CPU很低溫 可是周邊元件就散熱有點不良
再來就是把120給換掉 貓頭鷹上機啦XDXD
從這邊可以看到 就算是轉成這種方向安裝 也是沒有什麼干涉(我是要吹供電)
更低的角度來看一下 即使這樣安裝 記憶體第一隻也是可以安裝的
就算P55 記憶體靠的比較近 也是可以安裝沒問題的
另一邊則是在CPU供電上方 也是輕鬆閃過 就算朝著記憶體那面裝
散熱片不要太高 也是可以輕鬆安裝的
再來就是開機實測啦.....
U120採用ADDA 2500轉PWM
原本的U120EX CPU42度 晶片組45度 供電68度
貓頭鷹NH-C12P SE14
CPU47度 晶片組41度 供電60度
結語:
雖然塔型有著強力的CPU散熱能力 但是一般的使用者往往會忘記周邊晶片組的溫度
下吹式的散熱器 對於周邊散熱能力 比起塔型有很大的壓制能力
小弟在這邊推薦給大家
以上 感謝各位大大的觀賞
女王又喜歡掛機.....散熱器原本是用我退役的U120EX
周邊元件就越來越熱 越來越熱~
直到有一天 有一樣東西就出現在我的桌上
那就來開箱吧~~~~XDXD
外盒部分 昨上角有著散熱器的編號 以及售價ORZ
正面黑色部分 印著產品特色 六導管設計 氣流裸空設計C型散熱體
搭配NF-P14 140mm風扇 相容性卓越 SecuFirm2™多平臺安裝套件
超強導熱的Noctua NT-H1散熱膏
側邊印有散熱器本體大小
散熱器高度:(不含扇) 90 mm
散熱器寬度:(不含扇) 126 mm
散熱器深度:(不含扇) 152 mm
散熱器高度:(含扇) 114 mm
散熱器寬度:(含扇) 140 mm
散熱器深度:(含扇) 152mm
散熱器重量:(不含扇) 550g
散熱器重量:(含扇) 730g
另一邊則是多國語言說明....可惜沒有中文
這邊則是高度諸元 以及風扇諸元
再來就是開苞了XDXD 打開之後 就可以看到一個小盒子
跟一個大盒子 小盒子提供很親切的洞口 可以很輕鬆的拿出
拆出小盒子後 就是各個平台的安裝扣具 以及降壓線 還有散熱膏
大盒子拆出來 就看到貓頭鷹著名的風扇 這次的特別版 是14公分的
細看一下風扇 風扇是採用貓頭鷹獨家的SSO永久磁力磁石
扇葉部分還特別做成鋸齒狀....加強刮風
盒子拆出後 就是散熱器本體以及風扇出來啦XD
貓頭鷹很細心 風扇跟散熱器中間 有著一層保護膜
拿掉那層薄薄的膜之後 就是散熱器本體啦~
側邊來看一下 很特殊的設計 可以閃過很多東西XD
熱導管凹的形狀也很特殊 應該也是相容性考量
細看一下熱導管 採用的是燒結式的處理方式...跟利民一樣
另一邊就是熱導管尾段的部分 散熱片上印著自家的marker
散熱器底部 可惜沒有拋光鏡面處理
再來就是準備上機啦 本次採用的散熱膏 採用地瓜球牌 凍凍膏 效能可比MX3唷
MB:DFI JRX58
CPU:intel core i7 950 es
RAM:gskill ECO DDR3 1600 CL7
這是原本的平台....CPU很低溫 可是周邊元件就散熱有點不良
再來就是把120給換掉 貓頭鷹上機啦XDXD
從這邊可以看到 就算是轉成這種方向安裝 也是沒有什麼干涉(我是要吹供電)
更低的角度來看一下 即使這樣安裝 記憶體第一隻也是可以安裝的
就算P55 記憶體靠的比較近 也是可以安裝沒問題的
另一邊則是在CPU供電上方 也是輕鬆閃過 就算朝著記憶體那面裝
散熱片不要太高 也是可以輕鬆安裝的
再來就是開機實測啦.....
U120採用ADDA 2500轉PWM
原本的U120EX CPU42度 晶片組45度 供電68度
貓頭鷹NH-C12P SE14
CPU47度 晶片組41度 供電60度
結語:
雖然塔型有著強力的CPU散熱能力 但是一般的使用者往往會忘記周邊晶片組的溫度
下吹式的散熱器 對於周邊散熱能力 比起塔型有很大的壓制能力
小弟在這邊推薦給大家
以上 感謝各位大大的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