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1/4/10
- 訊息
- 1,025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36
說到CoolerMaster想必板上滄友們都不陌生!
COSMOS S是款經典沉穩的機殼,
是由COSMOS 1000進化而來
先來看看CoolerMaster COSMOS 1000的設計理念
[YT]XNL79zL6rQg[/YT]
由於先前對黑化機殼情有獨鍾
不斷尋找COSMOS黑化系列
http://blacklabel.coolermaster.com/
只可惜是限量款
但也見到滄者某大大的開箱文,讓我再度燃起了希望
http://www.coolaler.com/showthread.php?t=262040
也從官方得知COSMOS PURE的存在
http://www.coolermaster.com.hk/product.php?product_id=6600
於是就請求商家幫我訂購
為什麼會這麼喜愛黑色款呢? <<<連結
由於先前見過了Thermaltake Level 10的獨特設計
但是價格的昂貴,也讓我卻步...;em44;
過了幾天後,
廠商打電話給我,沒有庫存
要從國外下單,並且製造,需要大約2個月...;em42;
於是我只好放棄這個念頭
轉頭看看進化後的COSMOS S...
應該說由於放棄了自己喜愛的東西
才會發現了其他的好:PPP:
COSMOS S比起COSMOS 1000有著更好的散熱效果
根據官方的介紹:
COSMOS S如同知名跑車一般,並非只是空有其表,裝配在內的所有組件充份得到適當的散熱,效能才得以受到解放,COSMOS S側邊搭載200mm的自製風扇,以高達150 CFM的風量提高顯卡區域的散熱效能, 加上前方和側邊使用衝孔網的設計更增加外部風量的導入,再上給高階電源供應器的獨立散熱設計,更促使系統內部散熱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水冷系統的支援設計,COSMOS S在機身頂部設置了三個120mm風扇孔位和後方的水冷管路出口,大大提升產品的擴充性能。
作為Cooler Master 2008年最高階的機殼產品,COSMOS S還加入多項頂級專屬的設計,數項貼心的快速安裝設計、可安裝多達四個硬碟的三轉四模組、隱藏式I/O控制面板和感觸式電源開關,在在都讓使用者感受到產品設計上的用心,更使得產品在外觀上得以完整而優雅。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一定是厭煩了;oq;
這個機殼主要的材質為鋁合金,是相當不錯的材質!
我們先來看看照片
(由於我拍攝能力並不是很好,所以先拿官方圖片來看看整體外形)
正面是全沖孔,可拆式面板,絕對可供應足夠的冷空氣進入
可安裝的裝置也很可觀
5.25裝置空間有七個
3.5裝置空間有四個
背後有七個PCI擴充槽,屬於下置式電源供應器,
還有個12公分風扇,以及水冷孔,是相當齊全的
COSMOS S本身並不小,光是尺寸就有
598mm(高) x 266mm(寬) x 628mm(深)
重量也有17.8kg
側板有搭配23公分風扇,有著相當棒的散熱潛力,也有網孔
內部並無黑化,但是相當的寬敞
適用主機板ATX/Mrico-ATX
標準PS2(ATX)電源供應器
內部附有4個風扇(上X1 後X1 前X1 側板X1)
介紹到這邊,相信滄友們對COSMOS S都有進一步的瞭解了! ;face0;
接下來!
要來介紹我醜醜的相片了;tongue;
外箱,非常大器...
開箱,內部保護得非常好,完全沒有多餘的空間讓他滑動碰撞
COSMOS是有CoolerMaster的保護套,給人有相當高級的感覺
機殼的包裝上面一點也不馬虎!
配件盒,有束線帶.整線工具.線材延長和蜂鳴器,以及螺絲和5.5"轉接架
拉絲鋁側板
前置面板I/O,終於音源和麥克風不再有顏色了!
USB 2.0 x 4
IEEE 1394 x 1
eSATA x 1
MIC x 1
Audio x 1
滑動上蓋,可以避免灰塵!很貼心的設計;face0;
是屬於鏡面面板,會沾指紋的!;em42;
上蓋有著肌肉線條,還有網孔,沒有塑膠的感覺~加分!;face0;
上蓋後面有個手轉螺絲,上蓋不會意外被扯出
打開後,內部可以放三個12CM風扇,可以選擇安裝在上蓋處,也可以安裝在機殼內部
也可以將水冷排安裝於機箱內,不用外掛水冷排;face0;
COSMOS S的機箱背板走線設計,是相當方便的
可惜,上面有個側蓋卡準,走線時不能與卡準重疊,否則側蓋無法闔起
機箱內部構造
適用主機板,以及安裝孔位,非常人性化;face0;
3.5"硬碟架,可放置4個3.5吋硬碟+一個12CM紅光風扇
紅光風扇無法像CM690II有開關可以控制,但是並不會很亮;face0;
硬碟架有防震設計,分別有四個橡膠吸震,很細心!
POWER除塵網,這個濾網安裝地方有點瑕疵!
大家注意看旁邊是風扇安裝處,
假設那邊安裝一個風扇,濾網應該如何抽出呢?;em44;
底部風扇濾網,何不兩個濾網都安裝於底部即可呢?
(也許是設計上有困難,才會出如此下策吧)
由於我不喜歡側板風扇,所以另外選購了COSMOS透明側板
一樣是拉絲全鋁喔!;face0;
透測COSMOS S
面板開機後的樣子,非常美觀
採用感觸式開關,雖然很科技化
可是我常常不小心摸到就關機了...;em42;
於是我將開關改成不使用電源關機,就解決了;face0;
安裝完成的機殼樣貌
COSMOS的側板開啟方式,是使用側板免工具機構
往上扳,側板就會被推開,
可是,這個裝置,常常開啟,裡面的螺絲會鬆脫
導致側板卡住....;em44;
這時候我就必須把前置面板拆下
把手伸進去裡面扳開卡榫;smash;
感覺上,非常的不好~
於是我就重新將螺絲鎖上,拿了三秒膠點了幾滴,就固定好了:PPP:
(由於內部不好拍攝,所以無照片,請各位見諒;em42;)
風扇側板的開啟樣貌
背板走線和側板卡榫
一開始我並不太知道如何闔起側蓋
後來發現機殼底部側板卡榫上有凸起記號
將側板對準
另一邊也對準好
就可以輕鬆闔上囉!! ;face0;
大家都知道
COSMOS是由四根鋁棒組成,
意思是,電腦底部就是用鋁棒來支撐
如果拖行可能會傷害到鋁棒和木板;em42;
這樣重的機箱,我並沒有勤勞到整台用抱的;em44;
所以,我便做了一些貼心小保護
這個墊片是我去五金行買的
本來是用來幫家裡的桌椅,貼上墊片,保護地板
我便拿來使用在鋁棒上面,尺寸可以自由剪裁;face0;
由於墊片是用貼的,
久了難免會脫落
於是我用了束線帶將它牢牢地綁住
再也不用擔心它會脫落囉!! ;face0;
還有另外2個小小問題~
就是機殼底部風扇,怕會不小心捲線
還有剛剛提到的POWER濾網無法抽出的問題
為了美觀和防捲線,加裝鐵網
以及使用免工具安裝風扇,
方便日後拆洗POWER濾網;face0;
組裝完成後的整體樣貌
另外有某人說長得像"蟑螂"....;em42;
有觸角.黑黑的頭部.後面一大片的翅膀....
仔細一看,還挺像的 ;ng;
正面的面板全部都可以隨意拆卸下來清洗
非常自由方便!;face0;
COSMOS的影片上提到
光碟機的免工具安裝
是採用自動鉛筆的按壓手感的想法
我覺得非常不錯;face0;
對於COSMOS S的改裝自由度,是非常好用的!!
以燈光改裝來說,使用NZXT LED燈組,也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放置燈位
各位滄友可以參考這篇<<NZXT LED燈組>>
最後來分享兩張CoolerMaster在COSMOS S上的拉絲鋁質LOGO的呈現
希望各位不要嫌棄;face0;
===================================================
這款CoolerMaster COSMOS S的好處
相信滄友們都大致上了解!
除了超大空間,機殼內部的對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如何使機箱內部比裸測機還涼快
就是取決於機箱內部的對流配置;face0;
前置面板也可供大家使用3個硬碟架來組成多顆硬碟擴充
也可組成3個12CM的進風口!
形成對流"正壓差"
機箱頂部也可以使用冷排或是3風扇"排出"廢氣,並不是用"吸出"廢氣
後方的12公分,是負責將CPU供電部分的廢熱排除
底部的風扇對於顯示卡的散熱是極大的功用!
許多機箱底部空間不夠,造成底部進風明顯不足的缺點
COSMOS S改善了!
COSMOS S也有許多可拆式防塵濾網,減輕了各位清潔電腦時的負擔和不便!;face0;
每個機箱,總是有優點與缺點
但必須由使用者慎選並考量用途,加以決定是否值得!
這款COSMOS S,可用的顯示卡長度,相信大家都看到
使用AC 3風扇還綽綽有餘;face0;
不管是擴充.散熱.改裝
都是一款值得挑選的好機殼!!
除了唯一的遺憾...."黑化"
COSMOS S是款經典沉穩的機殼,
是由COSMOS 1000進化而來
先來看看CoolerMaster COSMOS 1000的設計理念
[YT]XNL79zL6rQg[/YT]
由於先前對黑化機殼情有獨鍾
不斷尋找COSMOS黑化系列
http://blacklabel.coolermaster.com/
只可惜是限量款
但也見到滄者某大大的開箱文,讓我再度燃起了希望
http://www.coolaler.com/showthread.php?t=262040
也從官方得知COSMOS PURE的存在

http://www.coolermaster.com.hk/product.php?product_id=6600
於是就請求商家幫我訂購
為什麼會這麼喜愛黑色款呢? <<<連結
由於先前見過了Thermaltake Level 10的獨特設計
但是價格的昂貴,也讓我卻步...;em44;

過了幾天後,
廠商打電話給我,沒有庫存
要從國外下單,並且製造,需要大約2個月...;em42;
於是我只好放棄這個念頭
轉頭看看進化後的COSMOS S...

應該說由於放棄了自己喜愛的東西
才會發現了其他的好:PPP:
COSMOS S比起COSMOS 1000有著更好的散熱效果
根據官方的介紹:
COSMOS S如同知名跑車一般,並非只是空有其表,裝配在內的所有組件充份得到適當的散熱,效能才得以受到解放,COSMOS S側邊搭載200mm的自製風扇,以高達150 CFM的風量提高顯卡區域的散熱效能, 加上前方和側邊使用衝孔網的設計更增加外部風量的導入,再上給高階電源供應器的獨立散熱設計,更促使系統內部散熱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水冷系統的支援設計,COSMOS S在機身頂部設置了三個120mm風扇孔位和後方的水冷管路出口,大大提升產品的擴充性能。
作為Cooler Master 2008年最高階的機殼產品,COSMOS S還加入多項頂級專屬的設計,數項貼心的快速安裝設計、可安裝多達四個硬碟的三轉四模組、隱藏式I/O控制面板和感觸式電源開關,在在都讓使用者感受到產品設計上的用心,更使得產品在外觀上得以完整而優雅。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一定是厭煩了;oq;
這個機殼主要的材質為鋁合金,是相當不錯的材質!
我們先來看看照片
(由於我拍攝能力並不是很好,所以先拿官方圖片來看看整體外形)
正面是全沖孔,可拆式面板,絕對可供應足夠的冷空氣進入
可安裝的裝置也很可觀
5.25裝置空間有七個
3.5裝置空間有四個

背後有七個PCI擴充槽,屬於下置式電源供應器,
還有個12公分風扇,以及水冷孔,是相當齊全的

COSMOS S本身並不小,光是尺寸就有
598mm(高) x 266mm(寬) x 628mm(深)
重量也有17.8kg
側板有搭配23公分風扇,有著相當棒的散熱潛力,也有網孔

內部並無黑化,但是相當的寬敞
適用主機板ATX/Mrico-ATX
標準PS2(ATX)電源供應器
內部附有4個風扇(上X1 後X1 前X1 側板X1)


介紹到這邊,相信滄友們對COSMOS S都有進一步的瞭解了! ;face0;
接下來!
要來介紹我醜醜的相片了;tongue;
外箱,非常大器...

開箱,內部保護得非常好,完全沒有多餘的空間讓他滑動碰撞

COSMOS是有CoolerMaster的保護套,給人有相當高級的感覺

機殼的包裝上面一點也不馬虎!

配件盒,有束線帶.整線工具.線材延長和蜂鳴器,以及螺絲和5.5"轉接架

拉絲鋁側板


前置面板I/O,終於音源和麥克風不再有顏色了!
USB 2.0 x 4
IEEE 1394 x 1
eSATA x 1
MIC x 1
Audio x 1

滑動上蓋,可以避免灰塵!很貼心的設計;face0;

是屬於鏡面面板,會沾指紋的!;em42;

上蓋有著肌肉線條,還有網孔,沒有塑膠的感覺~加分!;face0;

上蓋後面有個手轉螺絲,上蓋不會意外被扯出

打開後,內部可以放三個12CM風扇,可以選擇安裝在上蓋處,也可以安裝在機殼內部
也可以將水冷排安裝於機箱內,不用外掛水冷排;face0;


COSMOS S的機箱背板走線設計,是相當方便的
可惜,上面有個側蓋卡準,走線時不能與卡準重疊,否則側蓋無法闔起

機箱內部構造

適用主機板,以及安裝孔位,非常人性化;face0;

3.5"硬碟架,可放置4個3.5吋硬碟+一個12CM紅光風扇
紅光風扇無法像CM690II有開關可以控制,但是並不會很亮;face0;

硬碟架有防震設計,分別有四個橡膠吸震,很細心!

POWER除塵網,這個濾網安裝地方有點瑕疵!
大家注意看旁邊是風扇安裝處,
假設那邊安裝一個風扇,濾網應該如何抽出呢?;em44;

底部風扇濾網,何不兩個濾網都安裝於底部即可呢?
(也許是設計上有困難,才會出如此下策吧)

由於我不喜歡側板風扇,所以另外選購了COSMOS透明側板

一樣是拉絲全鋁喔!;face0;

透測COSMOS S


面板開機後的樣子,非常美觀

採用感觸式開關,雖然很科技化
可是我常常不小心摸到就關機了...;em42;
於是我將開關改成不使用電源關機,就解決了;face0;

安裝完成的機殼樣貌

COSMOS的側板開啟方式,是使用側板免工具機構
往上扳,側板就會被推開,
可是,這個裝置,常常開啟,裡面的螺絲會鬆脫
導致側板卡住....;em44;
這時候我就必須把前置面板拆下
把手伸進去裡面扳開卡榫;smash;
感覺上,非常的不好~
於是我就重新將螺絲鎖上,拿了三秒膠點了幾滴,就固定好了:PPP:
(由於內部不好拍攝,所以無照片,請各位見諒;em42;)


風扇側板的開啟樣貌


背板走線和側板卡榫



一開始我並不太知道如何闔起側蓋
後來發現機殼底部側板卡榫上有凸起記號
將側板對準


另一邊也對準好

就可以輕鬆闔上囉!! ;face0;

大家都知道
COSMOS是由四根鋁棒組成,
意思是,電腦底部就是用鋁棒來支撐
如果拖行可能會傷害到鋁棒和木板;em42;
這樣重的機箱,我並沒有勤勞到整台用抱的;em44;
所以,我便做了一些貼心小保護


這個墊片是我去五金行買的
本來是用來幫家裡的桌椅,貼上墊片,保護地板
我便拿來使用在鋁棒上面,尺寸可以自由剪裁;face0;

由於墊片是用貼的,
久了難免會脫落
於是我用了束線帶將它牢牢地綁住

再也不用擔心它會脫落囉!! ;face0;

還有另外2個小小問題~
就是機殼底部風扇,怕會不小心捲線
還有剛剛提到的POWER濾網無法抽出的問題

為了美觀和防捲線,加裝鐵網
以及使用免工具安裝風扇,
方便日後拆洗POWER濾網;face0;

組裝完成後的整體樣貌


另外有某人說長得像"蟑螂"....;em42;
有觸角.黑黑的頭部.後面一大片的翅膀....
仔細一看,還挺像的 ;ng;

正面的面板全部都可以隨意拆卸下來清洗
非常自由方便!;face0;




COSMOS的影片上提到
光碟機的免工具安裝
是採用自動鉛筆的按壓手感的想法
我覺得非常不錯;face0;

對於COSMOS S的改裝自由度,是非常好用的!!
以燈光改裝來說,使用NZXT LED燈組,也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放置燈位
各位滄友可以參考這篇<<NZXT LED燈組>>


最後來分享兩張CoolerMaster在COSMOS S上的拉絲鋁質LOGO的呈現


希望各位不要嫌棄;face0;
===================================================
這款CoolerMaster COSMOS S的好處
相信滄友們都大致上了解!
除了超大空間,機殼內部的對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如何使機箱內部比裸測機還涼快
就是取決於機箱內部的對流配置;face0;
前置面板也可供大家使用3個硬碟架來組成多顆硬碟擴充
也可組成3個12CM的進風口!
形成對流"正壓差"
機箱頂部也可以使用冷排或是3風扇"排出"廢氣,並不是用"吸出"廢氣
後方的12公分,是負責將CPU供電部分的廢熱排除
底部的風扇對於顯示卡的散熱是極大的功用!
許多機箱底部空間不夠,造成底部進風明顯不足的缺點
COSMOS S改善了!
COSMOS S也有許多可拆式防塵濾網,減輕了各位清潔電腦時的負擔和不便!;face0;
每個機箱,總是有優點與缺點
但必須由使用者慎選並考量用途,加以決定是否值得!
這款COSMOS S,可用的顯示卡長度,相信大家都看到
使用AC 3風扇還綽綽有餘;face0;
不管是擴充.散熱.改裝
都是一款值得挑選的好機殼!!
除了唯一的遺憾...."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