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2/1/21
- 訊息
- 160
- 互動分數
- 12
- 點數
- 18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b7d0c8749503fb7d8aa5dad64bff18f1.jpg)
【前言】
什麼!機殼也有包皮?第一次接觸到是在 ComputeX 2024 電腦展上,那時候的它,名字叫做 HS01 Mini,主打個性化的外觀,遠看像一個阿嬤包,近看時皮革的提把散發出一種溫潤且有質感的氣息,看起來君主不僅僅只會推出性價比高的機殼,目前也在開始逐漸轉往精品類型研發了~
M-ATX 的規格尺寸加上前置電源設計,這種結構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面板網孔的造型是自家的三角形加上皮革的外型搭配上手提把真的超級酷,但也不禁讓人懷疑,這真的能夠扛得起主機的重量嗎!?
對於重量的耐受度,君主有信心!號稱能夠扛得住 40 公斤的重量,或許大家對於 40 公斤沒什麼概念,鋁箔包的十元麥香大概一箱八公斤,這個手把它能扛的動五箱呀!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ae56efe1e631511b15bb40e31284273b.jpg)
▲從當初的 HS01 Mini 改名成 Heritage,有點好奇是什麼意思,估狗翻譯是「遺產」好像有點晦氣,好聽一點的說法是指有歷史悠久的事物,我們就一起來開箱看看這咖經典奢華的藝術品有什麼魅力~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4b9a9f6e126add0ce34b5d07a04ac0db.jpg)
▲內部包材採用 EPE 珍珠棉包覆著,外箱側邊的圖示讓上面的皮革把手看起來像是機殼戴著耳機似的,小巧的身形看起來挺勾椎的,或許是從這裡得到靈感,內附的配件真的能夠掛耳機~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8bd58e3e894bbf737ebd8809eed7ddf3.jpg)
▲經典的第一道邏輯題被破解了,說明書沒有放在機殼裡面,讓人可以知道該怎麼打開機殼來拿裡面的配件盒~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5b9728f8c3d18008be8094c48bdd09e9.jpg)
▲簡單擰開後方的兩個手轉固定螺絲,往後一抽就能夠拆下玻璃側板,機殼裡面的配件給得很大一盒,上面的 Logo 是簡單的三角形加圓形,第一眼還誤以為是復仇者聯盟呢~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9e80ffaed40c415399b262bde2fa38ed.jpg)
▲果然走得是精品質感路線,裡面給的東西相當多種多樣,包裝排佈與設計都井然有序,強迫症狂喜~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3a67da01eb170c819a6bd3c9680db40c.jpg)
▲內附了三個反向無光風扇、皮革手把帶、耳機支架、風扇延長線、電源轉鎖點轉換支架以及深得我心的螺絲分類盒~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ec5e7453ea02ee579779414c685b043b.jpg)
▲除了後方預裝的 12 公分正向無光風扇負責排風之外,配件內給的三個反向無光風扇均為 PWM 接口,本身自帶子母串接菊花鏈設計,適合加裝在機殼底部作為進風~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266e7056218fa10317f7a3eaa39f3cdb.jpg)
▲如果顯卡太厚無法安裝,那麼也可以安裝在側邊作為進風,不過側面只能裝兩個,多的可以當備用,或是當作聖誕節的交換禮物~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09acce8deee9fe4a40ef4eaf65a4ad7b.jpg)
▲跟之前在電腦展上看到的樣子似乎有一點點不同,在整體尺寸上做了一些微調,皮革的顏色更偏向橘色一些,跟黑色非常搭配!反而是白色款會比黑色稍微有些突兀一點點,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脫韁小野馬》這篇開箱文做個比較~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dd39e22ed4ebdb739aa0482381bde711.jpg)
▲機殼的正面是一大塊鐵網,網格採用 MONTECH 標誌性的三角形 LOGO,新的設計相當有自家的特色!IO 設置在前方靠下的位置,適合擺放在桌上進行使用~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c1a9c607dcdb9b5769caa4315ea78748.jpg)
▲既然前面是透氣不是封死的,那麼電源就建議風扇朝外來安裝,讓電源不須利用機殼內部的廢熱,在散熱與噪音表現上會更加友好,鐵網由上半部的球形卡扣做固定,從上面往外一扳即可拆下,內側的部分沒有給防塵濾網有點可惜,在意的話得要自己額外 DIY 加裝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513f492e527bfa221e2b7760f9e7c75b.jpg)
▲右側的鋼板一樣做成了鐵網,同樣搭配著新的 LOGO 作點綴,內側也是沒有防塵濾網,仔細一看也會發現,上下兩塊皮革也是呼應了三角形的設計語言,這些細節都在時刻提醒著大家,它是藝術品~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83300b47700eb035e664e5d3465458d8.jpg)
▲機殼上方也同樣是特色的大面積散熱網孔,值得慶幸的是,這裡終於有防塵網了!頂部可以安裝三個 12 或兩個 14 公分風扇,支援 360 / 280 的水冷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83bf6438fa59c8548461672a6bdc82b9.jpg)
▲不過防塵網採用內崁的方式而非磁吸,這部分在拆裝、清潔上會稍嫌不便,建議大家別拆了就直接拿吸塵器吸一吸就好,直接水洗感覺不太適合~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e4069fa9f7500b5997a963ded6110d27.jpg)
▲後方的部分預裝了一個 12 公分無光風扇來排風,配置了五條 PCIe 槽位,檔板沒有內縮設計,電源延長插座設在了左上角的地方,從空間上來看,頂部的挑高距離應該很不錯~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d670bc1865b72ccf2b1614b778e7bc98.jpg)
▲在手轉螺絲內側都有一層墊片來防止刮傷漆面,這一點細節處理相當加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127706392abb4a81977c53abc4a46a58.jpg)
▲在底部配有一個緻密的尼龍防塵濾網,比起側邊安裝的兩個風扇,詩人更推薦將風扇安裝在下面,從底部來進風,除非你的顯卡太厚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a845e102d894f7b64adffc84e6f56fd3.jpg)
▲底部濾網採用磁吸的方式固定,看似還不錯,但實際操作的時候挺詭異的,看機殼下方的結構設計應該是後抽,可是濾網本身在玻璃這一側有兩個小凸起,往後拉一定卡住,最難的是把它裝回去,在不推倒機殼的情況下,幾乎無法盲操把濾網給裝好,底部的濾網拆裝體驗簡直是災難級的!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faa376ac192f494278462201c1ae1680.jpg)
▲背面的空間簡單明瞭,左側兩個 12 公分風扇孔位做為進風,主板背面的支架可以安裝 HDD 與 SSD 各一個或是兩個 SSD,沒什麼需求的話也可以當作控制器吸附的位置,由於支援背插式主機板,理線深度超過一個館長,至少有 3.2 公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2c1d9671bf37b7b3a03364344107f2e6.jpg)
▲預裝的風扇以及附件盒內的反向風扇均為 PWM 且自帶子母串接設計,可以通通串在一起,如果太短還有 PWM 風扇延長線可以用,不是小 3-Pin 真的很有誠意呀~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44fa7825979bcc22f2947a580e062e9d.jpg)
▲在機殼排線 F_PANEL 做成一體式的設計,好評!提供了兩個 USB 3.0 與 USB Type-C,它可不是普通的 C,它的傳輸速度是 20 Gbps,不落於人後的速度!線材均為扁線設計,對於線材整理挺友善的~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3467ad757150fad8a92e2490720bc4a6.jpg)
▲耳機支架的部分很有質感,我甚至差點拿印泥出來想在手上蓋個好寶寶印章了!可以依照個人習慣裝在左邊或是右邊都可以,只不過這只有一個,或許可以考慮提供兩個,靠這個把手搬起機殼似乎也不賴呢~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cb867309d9543c6178b6b7e6fc3e3f8e.jpg)
▲在皮革提把的安裝部分就很簡單,看是要用原本的螺蓋都可以,大致把這些配件安裝上去,附件內的風扇也放了進去,此時的整台空機重量約 6.8 公斤,就算他 7 公斤好了,還有三十公斤的扣打可以耐重!帶去 LAN Party 簡直不要太剛好~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399a94180ec695527eaa287314c23103.jpg)
▲看著還挺可愛的!非常推薦大家購買,哪怕你家裡沒有電腦要裝,也可以考慮當個貓籠,他所擁有的透氣性非常好,扛得住 40 公斤,想塞兩三隻小貓也絕不是問題!
依照國際慣例,簡單列出本次測試平台與設定參數:
測試環境:室溫 25 度,濕度 50% 左右
開箱主角:MONTECH Heritage PRO 黑色
散熱器:MONTECH HyperFlow 360 白色
處理器:AMD Ryzen 5 7500F
主機板:ASUS TUF GAMING B850M-PLUS
散熱膏:Arctic MX-4
記憶體:Corsair Vengeance DDR5 – 6000 C36 16Gx2
顯示卡:EVGA RTX 3080 FTW3 ULTRA
電源供應器:EVGA G6 1000W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23d6b93622ad4180abf1d2aa3d494d5a.jpg)
▲接下來的內容就邊裝邊聊吧!多虧了這個螺絲分類盒,安裝過程相當順利,拆下的檔板有了一個家可以好好收納,十分好評~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a2a3505d74f605fa363b9c91b0dedef3.jpg)
▲底部的風扇距離主機板下方的接口非常的近,會建議先接好線材之後再來安裝底部的風扇!不然後接還要再塞回後方藏線會不太方便~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e3cebf04bd7f532c1c61750f9feb20c0.jpg)
▲這同時也意味著,底部的風扇選擇只能夠是正常標準的 25mm 厚度,更厚的 28mm 甚至 30mm 都可能導致底部接口無法使用!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635dfe6795145a7e9195c5011ef93c17.jpg)
▲電源總共有三個檔位可以調節,在官網上有比較詳細的支援列表,主要是根據頂部是否安裝水冷來調整,選擇使用塔散的用戶直接選最上方第一檔即可,能獲得最大的顯卡長度,選擇第二第三檔的話,顯卡還是有 36 公分的容納空間,也算是很充裕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fa54d6353a7faa8ffa2763b8d76387ad.jpg)
▲以我裝的這個 EVGA G6 的 14 公分短機身為例,電源安裝檔位在下的時候,距離底部還有約 7.7 公分,扣除模組化接頭還有約五公分可以藏線,每往上一檔就增加 2.5 公分,大家可以依據自己想裝的電源長度來視情況做調整~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3a0566ce66f341f4d0a9ce1a4767278b.jpg)
▲電源頂部的延長線接頭算是已經盡可能做得短小了,礙於不同電源,插座上會有不同的朝向方式,線材長度勉強夠用!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a36df4bac844f9449a7f4d498e9b6664.jpg)
▲絕對不是我想偷懶不理線,我是想要挑戰一下,不使用任何束帶、鐵絲、魔鬼氈來整理線材,主打一個奔放的態度!看看還能不能順利蓋上側板~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16cbbb42974387436032972c3ef8d56c.jpg)
▲電源檔位選擇最下,大概只剩五公分左右的空間能夠放線材,不用 16-Pin 的顯卡,挑戰使用三條 8-Pin 的線材來接,為了呼應今年蛇年的樣式,就不特別整理了,看起來是不是特別吉祥 XD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993a71744a25a47b714365d62c549793.jpg)
▲這次組裝採用 EVGA G6 的電源加上 RTX3080 FTW3 ULTRA,算是緬懷一下我們曾經的老大哥,厚度為 2.75 槽,接近三槽的厚度,距離底下風扇的距離非常地貼近!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14c3c777ae062b3b9a3696de054f23c5.jpg)
▲由於沒有適合的顯示卡支撐架可以使用,剛好手邊的粉紅色隨身碟的蓋子可以剛好塞進去,就由他扛下所有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21425719f8962326a5ad01c15ad53f66.jpg)
▲主機板沒有內縮設計,後方風扇會略為遮擋住主機板 IO 護罩上的信仰 LOGO;頂部的挑高空間還算充裕,水冷風扇會略微碰觸到 CPU 供電線,但不會有擠壓到的程度~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c5e80f86bf586e2c86586d582c4edd47.jpg)
▲大概能理解為什麼預附是無光風扇了,這咖機殼其實不太適合有過多的光汙染,這樣容易去分散掉對於皮革外觀的注意力,黑色款的側透玻璃是略帶燻黑效果,能夠稍微壓制內部的燈光,這咖搭配起黑色無光或是貓頭鷹的風扇、塔散,整體的效果應該會很不錯~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6ecd21a6c1c7625ba7f89b78a10c7d9e.jpg)
▲可惜詩人平常沒有配戴耳罩式耳機的習慣,不過除了耳機之外,手把感覺也是蠻適合的,有了這個支架,平常出外買菜回來也可以掛著,看是要放飲料還是高麗菜都隨便你~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16e493fab411481c56ded6a92bb08368.jpg)
▲雖然這款風扇跟之前推出過的 XR 機殼上用的是同款,不過還是可以測試紀錄一下噪音表現,將頂部水冷風扇調整至最低,約 600RPM 左右,其他的電源、顯卡風扇停轉,機殼的底三後一共四個風扇串接在一起控制轉速,環境底噪音 33.2 分貝,轉速最低時約為 850 RPM 左右,此時噪音 36.6 分貝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d142b7fd2b1afbea6215d99e71c2b6c6.jpg)
▲或許是底部風扇特別貼近顯卡的緣故,噪音表現比我想像中的要更有精神一些!四個風扇滿速時突破了 50 分貝,噪音甜蜜點約落在 1200 RPM 左右~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2e1126edf6a400023a627252734ed6e1.jpg)
▲機殼內的風扇就大概抓個 1200 RPM 左右,顯卡風扇固定在 70% 去跑 3DMark Steel Nomad 壓力測試,過程中的噪音表現約在 42 分貝左右,整體表現還算可以接受,顯卡核心溫度約 80 度左右,顯存溫度在 86 度上下,7500F 只在五十幾度而已很涼快~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357e3c20063ebe3e6d733ad131beca22.jpg)
▲也順便跑了一下最近很夯的《魔物獵人 荒野》 Benchmark,RTX 3080 跑 4K 畫質預設開高,還能夠接近 60 幀順跑,看來還能再戰五年!測試過程中發現溫度還略高了一些,才發現風扇轉速跟著 CPU 溫度走,反而是顯卡風扇在努力跑,這裡順便提醒一下遊戲玩家,風扇建議以顯卡溫度的變化做調整~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b2e89793d9a0bb2c01f4ffda3b04b4f7.jpg)
▲以我這一套零件安裝完成後,測量出總重量大約 14.1 公斤,就湊個整數算 15 公斤吧!對於耐受上限的 40 公斤還有一半以上的差距,相信以這樣的承重力大家可以放心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b158c6a7f6e51e2086e925e6122463d6.jpg)
▲老規矩,依照慣例,每次機殼的開箱,詩人都會再次整理出更加詳細的相關規格給大家參考,記得點讚收藏一下,回去慢慢看,希望對大家都能有所「收貨」!
「總結」
想不到身為一咖機殼也開始搞斜槓了!除了質感好看又簡約時尚之外,還得身兼啞鈴幫助肥宅健身運動,外出攜帶可以當作貓籠,拿到公司還能假借辦公名義來玩遊戲,如此多功能的機殼能不買嗎!
君主在 2025 年推出的第一咖機殼,算是首款開始支援起背插式主機板了,因此在背後獲得了不少的理線空間,深度非常充裕,那怕你是跟我一樣懶、不整線也沒問題的啦~
售價的部分很不君主,來到了三千元左右,走的是富有文青氣息的質感風格,不過內容物也算是挺有誠意,有 20G 的 Type-C,高級的螺絲分類盒,總共給了四個風扇,再加上皮革材質的創新設計,算是高貴不貴了啦!
針對人工皮革的部分相信大家都會有疑慮,畢竟是目前市場上第一個採用大面積皮革的機殼,不過君主拍胸脯保證,經過層層測試,幫用戶好好把關,耐用度比你想像的更強!不用擔心太陽曝曬、日常保養只要清水搭配軟布擦拭即可,想要變得更亮可以加點人工皮革保養油,不怕你不清潔,就怕你過度清潔,只要不是用強效清潔劑去過度摩擦與刷洗,一殼傳三代也不是問題!
電源前置的 M-ATX 這類型的缺點在於斷捨離的部分,在眾多相似架構的選擇當中,Heritage PRO 算是目前體積最大的了,最直接帶來的好處就是各零件的相容性很充裕,不太需要特別取捨哪些零件,像是長線卡就得配短電源,要裝水冷還得考慮頂部挑高空間,增加的體積也讓整體風扇擴充性提升一些,組裝起來就舒服很多~
以上就是我對
【「質感裡帶點小調皮~」MONTECH-Heritage PRO 機殼】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