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2/1/21
- 訊息
- 159
- 互動分數
- 12
- 點數
- 18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33d9a473ac5bfd5e643f4f222ec79139.jpg)
【前言】
延續著上一篇的聯力 O11 Vision Compact 開箱,這篇要來詳細的介紹一下關於搭配最新的無線積木風扇系列,主要來幫大家測試看看他們的噪音表現如何!裡面的細節實在有點多,如果全部都列出來怕大家難吸收,我盡量以簡潔好懂得言詞來讓大家理解~
自從首次接觸到聯力積木風扇之後,發表了「問世間,情為何物,我只愛三代積木」,在經過後續許許多多的迭代更新之後,直到現在我也搞不清楚到底算是第幾代了!如果硬要說的話,這款算是聯力的積木風扇無線版的第一代~
當然這次也有所謂的無限鏡的版本,所以名稱上面可以說是無線的無限積木,聽起來或許有點抽象,不過在無線版本裡面有無限鏡的 TL 以及經典的 SL,過往的 AL 型號似乎並沒有出現,透過這一點也可以知道目前聯力的風扇,在扇葉的選擇上開始想往更好的散熱表現、更靜音的方向來走,讓消費者花的每一分錢都能有更好的回報!
只能說積木是條不歸路,各家爭相模仿抓不住,無可奈何不願任人擺布,推出小螢幕來殺出血路!再加上無線控制新技術,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品魅力實在抵擋不住,幸虧杜某親身接觸,對新技術不可太過盲目,抱持著爆肝的覺悟,走錯一步死不瞑目,如今總算大澈大悟,傾囊相授我的全部,對它只有一字:酷!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d6e5bba32fdcf46b6885a6c531a36e02.jpg)
▲無線版本的 Wireless 風扇有分兩種系列,一種是 TL,另一種則是 SL,主要外觀差別在於側邊的燈光效果!先來看看 TL 系列,在尺寸部分並非常規,是採用較厚的 28mm,在側面無限鏡面的厚度也略厚一些些,轉速部分能夠支援完全停轉,最高達 2600 RPM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13ff7538a93e5df30b1e2235f01e50da.jpg)
▲先來看看單包裝的內容物,說明書、螺絲與傳輸線,沿襲著以前無限鏡的慣例,在側面給了兩條防刮傷的保護貼~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da1c31ef8bd685185bed5c44ad18a1a2.jpg)
▲在這裡不得不吐槽一下,白色的風扇卻依舊給的是黑色的螺絲!反倒是機殼配件盒給的還是搭配好的銀色螺絲呢,不過其實這也無傷大雅~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65a76fd7dee1c435b3b4470595ebd6b0.jpg)
▲因為其實從上一代開始,聯力就在風扇四角上加入了橡膠飾蓋,在裝好風扇之後從正眼就看不見螺絲了,管它五彩繽紛的螺絲都一個樣~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b4841e14d8885face04213c466d695d4.jpg)
▲大家熟悉的滑扣式安裝設計,不過跟以往稍微有點不同,這次改成了兩排彈簧接針與觸點!其中的奧祕就在於能夠讓 LCD 與 LED 混接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9242734ac1771f16f1953581c788ea73.jpg)
▲在傳輸線材上也很不一樣,接口是最常見的 PWM,不過其中卻只有兩條線材,按照針腳定義來看只有供電的 +12V 與接地,第三腳的測速與第四腳的 PWM 調速是空的!也就是說其實他就只是單純的供電,並不是像常規風扇一樣的插上接口就行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ad70fc310c5a4364d7d689079d5f918a.jpg)
▲傳輸線材上面的蓋子可以拆開來,將線材調轉到另一個方向,安裝在機殼後可以少繞一個方向來減少線材的露出~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cd803b433a9816fd2e22da95d2568c6a.jpg)
▲這次頂蓋還留有一絲小縫,對於像是底部直接插風扇接口這種距離很短的情況來說,可以直接纏繞在上面,對於整線時有些幫助~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e9d6b0b1c92034749e82fa14e772ef92.jpg)
▲這裡我就拿了曾經的摯愛,三代積木 UNI FAN SL-INF 進行對比,除了剛剛提到的螺絲橡膠飾蓋之外,扇葉的型式對於外觀呈現上也有所不同,新版的扇葉採用了更堅固不易變形的 LCP 材質,也因為如此扇葉就不發光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39a763a3d77226063ad1540dd20c898d.jpg)
▲我還記得之前的三代積木沒有反向扇葉的這個選項,是拖到比較後面才出的,那時候其實覺得沒有反向也沒關係,他的背框面也不難看,不過新版就特別了一點,採用了像是 P28 的半透明裸露呈現方式,我果然還是對舊愛比較有感覺一些~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85c1c9b05c797fe9383799199e07ad77.jpg)
▲在側面無限鏡的呈現上,新版也比起三代有了更全面更覆蓋的面積,在多個風扇連接之後,連貫的感覺也更加絲滑~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58591cf18a008aedc5e29d7607faa6c9.jpg)
▲或許是我貼膜的技術不是很好,也可能是環境太多灰塵了,嘗試很多次都容易有氣泡,不知道這部分未來能不能在販售前,直接貼好就出廠了!雖然點亮後基本看不到,但是對於強迫症患者來說有點彆扭~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18bf34b95db0f5607315ee12ab3535b5.jpg)
▲作為 O11 Vision Compact 後方的排風扇,選擇了兩個單入的正向剛好~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d2ee4dd0eca42933a31ee7a951a18943.jpg)
▲接著來看看三連包,作為 O11 Vision Compact 底部的進風扇,正好需要三個串在一起,在這裡選擇了不會看到扇框的「反向」款式,在包裝右上會有紅色的「REVERSE BLADE」字樣提示!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6977ec6b83af73ef343231467f93a9b9.jpg)
▲除了有基本的說明書、傳輸線,一樣有給的是保護貼與螺絲,跟著數量來到了三倍,除此之外多了一個無線控制器與 SATA 供電轉 PWM 接口的分接線材~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dd6a2a40651a5f79378b52c76ec5e6af.jpg)
▲這個無線控制器可謂是無線系列設備的精華所在!對於剛剛提到的無線版本的積木風扇,對於其燈光的操控都可以透過這一根又大又粗的裝置進行調整~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f448cebc3af27b3a9f7d4132a916b013.jpg)
▲使用方法很簡單,你就只要接到主機板後方的 USB 孔就可以了!跟平常插 USB 設備一樣,只不過它的塊頭真的不算小,可能多少會去占用到一些空間!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dafe252a498b069fb54b05a14cacd847.jpg)
▲如果你的 USB 接口的設備太多、空間太擁擠,也可以試試第二種方式,透過內附的線材接在無線控制器的尾端,延伸出來的 USB 2.0 與 PWM 接口插在主機板上,其實比起之前的版本,這個控制器算是已經瘦身很多了,基本上隨便找個地方塞也沒關係,反正訊號都是透過無線來做控制~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865fccd264452f3979b3d25d98d54930.jpg)
▲三連包的反葉款式串在一起,打算裝在底部作為進風,為顯卡直接供給新鮮的冷空氣!或許你會想,為什麼不是用 LCD 的小螢幕款式?作為擺放在桌面上的海景房機殼,視覺上來看的話,放在下面不是剛好嗎~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c7484568a800e4e1c96ef410ec68a59f.jpg)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你打算使用越肩較寬或是身軀較為肥厚的顯卡,其實裝在底下的 LCD 小螢幕風扇反而容易被遮住視線,再加上某些人可能會喜歡採用直立顯卡安裝的方式,那麼底部用上側面燈效好看的 TL 或 SL 足矣~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fb980549b343ae35cc3b5e35ef1d88e3.jpg)
▲既然都裝上了海景房,LCD 小螢幕這麼酷的東西怎麼能缺席!但因為三連包會多了一個無線控制器,整台主機也只需要一組控制器就可以了,所以有了一個三連包之後,其他都買單包裝的即可,還能省下一點點呦~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956dd474b3a488d1fe0ec3260700077d.jpg)
▲帶小螢幕版本的型號會在後綴上增加 LCD 字樣,包裝裡面的內容物基本大同小異,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傳輸線材的部分,除了 PWM 的供電接口之外,還多了一個 USB 2.0 接口!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8244f2aae4e3b10a3fb868b175e66ab6.jpg)
▲採用了 1.6 吋的 LCD 小螢幕,IPS 型、500 尼特亮度、60 Hz 刷新率、400x400 分辨率,雖然標示 1.6 吋(5.33公分),不過撇除掉外框,實際顯示螢幕的直徑大約是接近 4 公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21bcce43c7b3dbf011cce08ab337076a.jpg)
▲剛開機點亮的時候,燈光的預設會是白光,因為白光的耗電量是最大的,也因此在一開始就能夠發現,是否在供電上會出現問題,如果出現了燈光或是小螢幕有閃爍情況,就代表供電不足,或是插頭接觸不良的情況!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4ba188a396bae97edbd0f627cbcf4a55.jpg)
▲關於風扇的控制就還是一樣下載聯力的 L-Connect 3 軟體來進行操作,如果你已經下載過了也記得要更新到最新版本~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2360bdc9a7fcb4fc5c90687b332f11df.jpg)
▲其實操作過很多軟體,聯力的 L-Connect 3 用起來算是相對直覺也很好操作的其中之一,這裡就盡量不要花太多篇幅去談該怎麼進行設定,留給玩家們自己探索的空間~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d49786206e94d37d1a10b7e339df18e2.jpg)
▲先把重點放在我很想知道的噪音測試部分,分貝計擺放在距離玻璃邊角約 10 公分收錄噪音表現,將機殼內部所有風扇都拉到最低轉速,水泵 2000 rpm、頂部水冷風扇 600 rpm、底部與後方的風扇為 200 rpm、側面 LCD 為 350 rpm,此時僅有 33.2 分貝,跟關機時幾乎一樣,感受不到噪音!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f48fad2334032b459614fb5167945072.jpg)
▲在開始進行測試之前,我覺得大家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正向與反向以及有沒有 LCD 小螢幕的款式,他們之間的差別!先來看看上半部,在轉速的部分,常規的正向與反葉有些許不同,而 LCD 則無論正反葉都相同,最直接影響到的數據在於風量與風壓,由於反葉的特性關係,性能會稍微受到影響,噪音也會略大一些!
除此之外,我也列出了 SL 系列的數據來進行對比,兩者主要除了外觀上的側邊燈效差異之外,最大的不同在於噪音表現,由於轉速較低所以會比較安靜一點,不過在 LCD 款式上略遜於 TL 系列,這些數據都反映在了售價部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ee80111e1a583ea7b0b38cbb2620cfda.jpg)
▲由於風扇轉速的控制並不能透過 FanControl,需要用 L-Connect 3 軟體來進行調整,轉速是直接透過數值來調整,沒有顯示百分比,加上這次要測試的風扇類型在轉速上都有所不同,所以我就盡量以 300 rpm 為一個級距來測,為了感受它們的真實表現,我就直接在 O11 Vision Compact 上做測試了,首先是位於下方的三個反向 TL,在 1400 RPM 前都很美好,之後開始比較有精神了,滿速的 2300 RPM 大概接近 48 分貝,還算是可以接受~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3e4c62992e19ab73dc3baae365bcea7f.jpg)
▲位於後方的兩個 TL 是常規的正向風扇,同時也是無線的無限積木風扇裡面,轉速最高能達 2600 RPM 的微暴力扇,這兩位的滿速噪音比起剛剛的三個反向 2300 RPM 還要高一些,有它們在後方排風令人感到安心~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f00eb6743bacf906dd64f9dc0a588b8c.jpg)
▲由於是雙風扇的緣故,在同樣的 2300 rpm 之前,噪音表現跟底部的三個反向風扇略好一點,在實際感受上其實差不多,滿速下正向風扇比反葉多了 300 rpm,噪音表現進一步突破了 50 分貝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2b4e103d74758bb886675e1f065bcde3.jpg)
▲機殼距離側邊牆壁約六公分左右,不太影響風流表現,側面的 LCD 小螢幕風的最大轉速雖然只有 1900 RPM,不過噪音表現其實也不俗喔!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d6c88e2e6659f59363a358716a94a578.jpg)
▲由於 LCD 的風扇,轉速區間比較窄,所以我依照先前的經驗,在低轉速的區間跨距較大,高轉速的跨距減小,看看能不能增加一些參考價值,甜蜜點大概在 1200 RPM,從 1500 RPM 之後會有比較明顯噪聲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cd376d12c717b0438e08c1f6f6468bb4.jpg)
▲以組建好的實機來說,從視角來看的話,頂部的位置通常只能看到風扇側面,底部也容易被顯卡擋住,側邊的風扇是個不錯的位置,不過側面的下方那顆風扇也容易被大顯卡遮住,想要欣賞 LCD 小螢幕的最佳位置是側面的中上兩個以及後方的兩個!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bcef79c1d721b638c7be703c24ccb024.jpg)
▲所以這次的積木風扇在無線版本上是新增了兩排的觸點,想要只有燈光效果的 LED 與帶有小螢幕的 LCD 可以進行「混合拼接」來使用!在下面的小螢幕由於連接的傳輸線是只有 PWM 供電接口而已,沒有 USB 2.0 的訊號所以導致 LCD 螢幕是黑的沒啟動,不過燈光效果的部分依然能夠完美同步~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be9d76cd10aec79ac33ef9eb3fc6a19a.jpg)
▲既然 LCD 小螢幕能跟著混合拼接,那麼正向反向也可以嗎!?雖然這樣的應用場合有點搞笑,不過既然手上有這些風扇,不如就圖一樂,順便測試一下看看,你猜猜會順利運轉嗎~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0ce500e99a0b6102a8f1ce187de39cea.jpg)
▲答案揭曉,完全可以沒問題!雖然一正一反這樣接有點抽象,不過如果你就是喜歡這樣玩的話,確實在新版的無線積木風扇上能夠實現~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19550524e4a057e94d4c8a6d11ccf78d.jpg)
▲看完了 TL 款式,接著順便來看看 SL 的款式如何吧!撇除掉那些包裝上的細微末節,直接來看看本體,在風扇的正反面的燈光線條很相似,主要差別在側面的效果~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afa51c121c669fe8c9a811013b748fe4.jpg)
▲其實很少能有機殼能夠裝到 12x4 也就是 480 的長度,最多就是四個 LED 或是三個 LCD,混合拼接的話也是四個,其中最多兩個 LCD,串接的最大數量就是四個為上限,因為 LCD 小螢幕需要更大的電量所以最多三個一組,同時也要記得要混合的話,必須用上 USB 2.0 + PWM 供電的雙線組合傳輸線!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171748f2db2a3e4adf3f05cfbc6e9ab5.jpg)
▲其中扇框與側邊的燈光效果可以分開獨立各自設定,TL 款式其實也可以,只是這裡用 SL 款來展示比較明顯~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0763969eb28d695f3d6806f677d45426.jpg)
▲SL 款式給我的感覺比較偏向於低調,在邊框上的燈光效果剛好與正反面重疊了一部份,給人看起來有一些厚重感,其實挺適合放在後方作為排風使用,畢竟 TL 在這個地方會被機殼的邊框擋到一部份的燈效~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a8f7e85337153fb5bf30872b541354fb.jpg)
▲這裡我冒出了一個疑問,既然 LCD 與 LED 可以混合拼接,那麼 TL 與 SL 是不是也可以混血一下呢?答案是…不行!雖然兩款都是雙排觸點連接,不過在拼接卡扣以及觸點的位置上都錯開了,算是一種防呆設置!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545e4b4a75f1bb4c734687c45477ca43.jpg)
▲不過…要是將拼接卡扣給拆下來,對準觸點位置,強行拼接的話,行不行呢?還真的可以!只不過在燈珠的排列順序上並不相同,所以在燈光效果上無法同步,不過說不定下一代有機會呦!?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aa03ff1d58a03a2bd88235ab77b231a7.jpg)
▲SL 款式從外觀、售價、紙面規格等都比起 TL 款式再略低一階的感覺,不過轉速低的好處就是能有更好的靜音體驗,如果只是想要單純作為機殼的進排風扇來說,其實轉速也不需要太高,能有 2000 RPM 算是很不錯了~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7466827fee78748bd9b64a98dc8c3ec3.jpg)
▲性能的部分我就不額外進行測試對比了,畢竟目前市售的水冷都是包含風扇的,願意自行額外換扇的用戶很少,會買的幾乎都是用來補滿機殼內部作為進排氣扇來用,最在意的還是噪音體驗的部分,那麼就針對這部分進行測試!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5818830523193e32cb622502bc1b4f0e.jpg)
▲有了上次以組為單位的噪音測試經驗之後,發現其實在低轉速下的差別並不大,那不如這次測試單風扇的時候,就把重點擺在千轉之後,由於測試的五款風扇轉速上限都不一樣,所以將級距設置在每 100 RPM,先來最密密麻麻的 TL 120 正向風扇,甜蜜點約落在 1800~2000 RPM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e9d9c79d90a6ef030cb728f40a128edb.jpg)
▲再來是反向的 TL 120,測完才知道為什麼要降轉到 2300 RPM,原來是這樣才能跟正向有差不多的表現呀!甜蜜點也差不多落在 1800 RPM 左右~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a08c0b68a0f8d08f418632f571640a9b.jpg)
▲再來是帶有 LCD 小螢幕的反向 TL 風扇,最高轉速僅有 1900 RPM,基本上也吵不到哪裡去,它的外觀呈現才是重點!甜蜜點約落在 1500 RPM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8f2804db10f245737e0c281d041e0022.jpg)
▲再來看看同樣帶著小螢幕,但是正向風扇的 SL 款式,兩款的表現很接近,不過似乎控噪能力略好一點點,甜蜜點也是落在 1500 RPM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2/mobile01-5529ab045e2b15a582dd2971b04be9da.jpg)
▲最後一款是 SL 正向風扇的噪音實測,跟 TL 正向風扇比起來是真的有點落差!在同轉速下的控噪表現幾乎都是 TL 更優秀一些,甜蜜點落在 1600 RPM
「總結」
雖名約「無線」但其實並不是隔空取電,更不是用愛發電!或許會很容易先入為主地認為它會像是無線滑鼠或鍵盤那樣,不過風扇還是得連接一根 PWM 作為供電,主要的無線化是在於控制器的部分,想要真正的無線可能得仰賴未來的黑科技了!
關於積木風扇在概念上的借鑑,現在市場上可以說是百花齊放,聯力是滑扣,別家就選擇磁吸或是卡扣橋接器在或者簡單粗暴的 Type-C 直插,但聯力並未駐足於此,他們不斷的創新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在價格上,只能說創新還是需要一些代價的!單買無線控制器 $480 / 單個 SL $840 / 三連包 $2699;SL LCD $1249 / 三連包 $3999;單個 TL $990 / 三連包 $3299;TL LCD $1399 / 三連包 $4499,還是老樣子,推薦先買一組三連包,其他的再看看想要怎麼搭配,不然買單個的都必須要額外單買無線控制器,這樣不划算~
從噪音測試上來看,控噪比 TL 會更優秀一些,有更高的轉速對於冷排散熱會更有幫助!雖然 TL 與 SL 有一點價差,不過如果只是單純作為機殼上的進排風使用的話,在散熱上不會有太明顯的差異,其實單純以自己對於外觀的喜好度來選即可~
風扇的尺寸依舊是 12028 的厚扇,比起常規的 25mm 略厚一些,性能與噪音表現自然是更優秀一些,不過也得注意一下相容性,為了能夠用上普通的冷排螺絲,它的螺絲孔位有下沉設計,並且還有小小的矽膠蓋可遮醜,為了在顏值上做得更好,側邊的燈條與主燈條還可以分開控制,實現更豐富的特效搭配~
這次 Wireless 無線化的改動的最大受益我想應該就是 Strimer 發光線材了吧!以前的版本在線材上還得要再接一條線來讓它發光,就總感覺有點多此一舉,這次直接透過線材本身的連接來做供電,燈光調整的訊號就交由無線傳輸來做控制,並且在線材的諸多細節上又優化的更加完善許多,反而風扇像是順便更新的產物 XD
其實無論是燈光效果控制還是小螢幕的自定義調整內容,最最核心的地方還是在軟體驅動的部分!相似的產品有很多,但有好的軟體操作體驗,或許比起外觀與價格來得更加重要,聯力的 L-Connect 3 的操作體驗一直都很好,在更新速度上甚至不亞於 Intel Arc 顯卡的勤勞程度!如果在操作上有遇到什麼問題可以先到官網上去看 FAQ~
相較於以前的版本,不僅僅每隔一代就得換另一種控制器,它們都各不通用,供電部分從一個 SATA 變到兩個 SATA,甚至還得動用到傻大粗的 6-Pin 供電,這讓原本為了簡化整線而推出的原意背道而馳!無線化的訊號傳輸這次通通交由一個「隨身碟」來進行,雖然體積稍微偏大了些,但體積還是比起歷代控制器要來得小很多,加上無線傳輸的便利性,隨便塞在背艙的某個角落都可以用~
雖然風扇本體還是得接線才能運作,但至少線材比起過往來說也是更細小了一些,傳輸線的接頭改成了兩排觸點,能夠混合拼接 LCD 或 LED,這讓自由度是大大的提升了許多,不過 TL 與 SL 還是不能夠混接的嘿!由於風扇上的小螢幕在傳輸的數據目前還沒辦法透過無線模組來滿足,所以還是得需要接 USB 2.0 的數據線,在這個部分不得不提到聯力自家的 EDGE電源,最近甚至推出了比白金牌更加實用的版本,如果擔心主機板 USB 2.0 接口不夠用的話,非常推薦~
以上就是我對 【「它的無線或許跟你想的不一樣!?」】
Lian Li UNI FAN TL/SL Wireless LED/LCD 120 積木風扇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