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6/1/04
- 訊息
- 416
- 互動分數
- 8
- 點數
- 18
知名電腦設備廠商 TT 又双叒叕推出透視 The Tower系列新機殼啦!這都是第幾款啦!?
本篇也是又双叒開箱The Tower系列新成員,支援ITX主機板的透視 The Tower 250迷你機殼!
不得不佩服曜越科技(TT)在推出透視The Tower系列機殼的不遺餘力,加上本篇個人已是梅開三度開箱The Tower機殼,為此個人還特地整理了TT The Tower系列機殼列表跟一些規格數據(希望沒漏掉),到目前為止居然已經推出大大小小共7款The Tower系列機殼了啊!這放眼在各機殼廠商應該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吧!
雖然The Tower機殼型號很多,但大致算好辨認,先推出的舊款是四角柱體,後推出的新款是八角柱體,型號大致能對應支援的主機板及整體尺寸大小,但當然還是有不少例外,例如200雖然標示支援ITX主機板,但實際上能支援到M-ATX,尺寸也比250略大一點;500跟900尺寸都放飛自我,恐怖的94L及153L,反而型號略大一點的600尺寸比500收斂。但總之除非有大尺寸機殼需求,不然個人都建議直接購買新款八角柱體的型號。
The Tower 300的可選顏色種類也是相當放飛自我,共有整整12種配色...反而新出的250比較收斂一些,只有4種,本篇即開箱250的抹茶色版。
The Tower系列設計語言大致相同,但外型從四角柱體轉變成八角柱體,更有未來感(一點點)。
250雖然是ITX機殼,但畢竟尺寸大,設備相容性也十分優秀,左側顯示卡安裝位置能支援245-360mm長的顯示卡(受是否安裝電源艙遮蓋影響),右側進風扇/冷排位置則最高能安裝360mm水冷。
電源能支援200mm長的ATX電源,後方則能再安裝兩顆140mm風扇,且設有PVC材質磁吸濾網。
IO位於上方,開口向前能防止進塵。
頂蓋設有可拆式尼龍濾網,機殼底部電源進氣位置也設有前抽的尼龍濾網,個人給予好評。
前玻璃面板拆除方式採用按壓彈出的方式,按壓正前方玻璃面板中間上方即可彈出。
另外兩片小的玻璃面板則採用球型卡扣,拆除直接掰下。
左右兩側機殼面板則是底部凹槽、上方磁吸固定,內部也設有可拆裝的尼龍濾網,這裡必須給誇讚TT,扣除機殼後方PVC濾網不算的話,其他該防塵的地方都設有尼龍濾網,且形狀、尺寸、能拆除等都設計良好,口碑都是從這些細節堆砌起來的啊!
吹完了繼續...後方金屬側板也是以球型卡扣設計,但比較可惜的是後方應該也能設置尼龍濾網,但TT只配置PVC磁吸濾網,稍顯遺憾。
250也能安裝TT祖傳的LCD液晶螢幕配件組,拆除下方小側板並替換成搭配螢幕的側板即可。雖然本次沒開箱小螢幕但真心建議TT該更新螢幕規格啦。
側板拆光!抹茶綠配色的內裏是搭配黑色,繡球花藍則是搭配白色,不過個人覺得偏粉的綠色應該搭配白色內裏會更好一些。
右側風扇冷排架最多能安裝360mm水冷或3顆120mm風扇,且支架可拆下便於安裝。
左側在拆除電源艙遮蓋時能支援360mm長的3槽顯示卡,如果搭配245mm內的短卡也可以加上遮蓋讓電源艙不會缺一角開口。
電源艙上方還能裝一顆120或140mm風扇,不過250主機板就只支援ITX規格,也只有ITX銅柱孔位,型號略小的The Tower 200就反而設有M-ATX銅柱位置(但200尺寸也更大一點就是)。
電源艙能支援ATX或SFX電源,預裝SFX轉ATX檔板,一般ATX電源檔板則附在配件盒內。
其他配件包括LCD螢幕配件組的前檔板、電源艙遮蓋及安裝用螺絲、蜂鳴器及束線帶等。
250硬碟安裝位置為主機板後方,能安裝1個3.5"或2個2.5",數量不算太充裕,勉強算夠用吧。
左右邊走線槽設有塑膠整線卡扣,也有足夠的深度讓IO線材及電源線材走線,細節啊!
上方預裝兩顆120mm CT120無光風扇排風,也是整機唯二的預附風扇。
不過本次會搭配同樣抹茶綠色的140mm的CT140 EX反向風扇(3顆裝)來裝機,風扇買了這麼久就是等這一刻啊!
轉眼就...裝完了。受惠於250的大尺寸,即便是ITX機殼,裝機沒有遇上什麼困難...
本次裝機搭配白色零組件,使用upHere的特色空冷散熱器。
顯示卡則使用雙風扇的RTX4070 SUPER。
3顆抹茶綠反向ARGB風扇則安裝於側邊及電源艙上方協助進氣。
背面風扇位...感覺不太需要故沒有再安裝風扇。
The Tower特色之一是主機板IO處是空的,且上方風扇支架可用掀蓋方式開啟,插拔線材沒有難度。
空間頗有餘裕,沒有緊湊的感覺。
顯示卡電源一樣使用EZDIY 180度轉接頭,能較好地隱藏線材,但...轉接仍有一定風險請謹慎考慮。
裝回玻璃側板,開機!
新版六角柱體The Tower系列應該要加上橫躺腳架(選配)才是完全體,本次也一併開箱。
要注意橫躺顯示卡在下方的一般方向才能穩固放在支架上,不然後方支架歪一邊或是卡住電源線接口。
安裝方向正確才能將支架居中且不會干涉電源線。
但採用橫躺方式風扇配置應該需要調整,原本直立時上方2顆120mm排風扇應該可以不用調整,右側進風扇則要改成排出風,但整體會變成1進3出的負壓配置。
可能2顆120mm風扇改成進風,加電源艙上的風扇進風,使用空冷改成向上安裝,右側進風扇轉成上方後改成排風,整體應該更均衡一點。
心得
個人開箱&裝機完The Tower 250後,開始能體會這系列機殼(應該)熱賣的原因,在許多細節能感受到The Tower 250是用心在設計,且用料及作工都不差,還具備良好的硬體支援性,個人也認為優點、口評都是這些細節堆砌起來的,而在這些細節上The Tower 250是值得稱讚的。
The Tower 250的問題應該還是在自身,或著說是在產品定位。250是款逼近ATX機殼體積的ITX機殼,一般會用上ITX主機板的使用者,是否會選用這麼大尺寸的機殼,絕對是The Tower 250面臨的嚴峻考驗。記得去年Computex初看到這咖機殼時有聽TT人員介紹這款還在評估是否會上市,或許就是考慮到了這點。
但最終The Tower 250還是上市了,或許是TT最終評估可行,也或許是TT有著想把透視The Tower系列各主機板尺寸、型號補滿的決心跟意圖及堅持,個人必須給予尊重,且以售價來說雖談不上超值,但的確是沒有對不起價格。
本篇也是又双叒開箱The Tower系列新成員,支援ITX主機板的透視 The Tower 250迷你機殼!
不得不佩服曜越科技(TT)在推出透視The Tower系列機殼的不遺餘力,加上本篇個人已是梅開三度開箱The Tower機殼,為此個人還特地整理了TT The Tower系列機殼列表跟一些規格數據(希望沒漏掉),到目前為止居然已經推出大大小小共7款The Tower系列機殼了啊!這放眼在各機殼廠商應該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吧!
雖然The Tower機殼型號很多,但大致算好辨認,先推出的舊款是四角柱體,後推出的新款是八角柱體,型號大致能對應支援的主機板及整體尺寸大小,但當然還是有不少例外,例如200雖然標示支援ITX主機板,但實際上能支援到M-ATX,尺寸也比250略大一點;500跟900尺寸都放飛自我,恐怖的94L及153L,反而型號略大一點的600尺寸比500收斂。但總之除非有大尺寸機殼需求,不然個人都建議直接購買新款八角柱體的型號。
The Tower 300的可選顏色種類也是相當放飛自我,共有整整12種配色...反而新出的250比較收斂一些,只有4種,本篇即開箱250的抹茶色版。
The Tower系列設計語言大致相同,但外型從四角柱體轉變成八角柱體,更有未來感(一點點)。
250雖然是ITX機殼,但畢竟尺寸大,設備相容性也十分優秀,左側顯示卡安裝位置能支援245-360mm長的顯示卡(受是否安裝電源艙遮蓋影響),右側進風扇/冷排位置則最高能安裝360mm水冷。
電源能支援200mm長的ATX電源,後方則能再安裝兩顆140mm風扇,且設有PVC材質磁吸濾網。
IO位於上方,開口向前能防止進塵。
頂蓋設有可拆式尼龍濾網,機殼底部電源進氣位置也設有前抽的尼龍濾網,個人給予好評。
前玻璃面板拆除方式採用按壓彈出的方式,按壓正前方玻璃面板中間上方即可彈出。
另外兩片小的玻璃面板則採用球型卡扣,拆除直接掰下。
左右兩側機殼面板則是底部凹槽、上方磁吸固定,內部也設有可拆裝的尼龍濾網,這裡必須給誇讚TT,扣除機殼後方PVC濾網不算的話,其他該防塵的地方都設有尼龍濾網,且形狀、尺寸、能拆除等都設計良好,口碑都是從這些細節堆砌起來的啊!
吹完了繼續...後方金屬側板也是以球型卡扣設計,但比較可惜的是後方應該也能設置尼龍濾網,但TT只配置PVC磁吸濾網,稍顯遺憾。
250也能安裝TT祖傳的LCD液晶螢幕配件組,拆除下方小側板並替換成搭配螢幕的側板即可。雖然本次沒開箱小螢幕但真心建議TT該更新螢幕規格啦。
側板拆光!抹茶綠配色的內裏是搭配黑色,繡球花藍則是搭配白色,不過個人覺得偏粉的綠色應該搭配白色內裏會更好一些。
右側風扇冷排架最多能安裝360mm水冷或3顆120mm風扇,且支架可拆下便於安裝。
左側在拆除電源艙遮蓋時能支援360mm長的3槽顯示卡,如果搭配245mm內的短卡也可以加上遮蓋讓電源艙不會缺一角開口。
電源艙上方還能裝一顆120或140mm風扇,不過250主機板就只支援ITX規格,也只有ITX銅柱孔位,型號略小的The Tower 200就反而設有M-ATX銅柱位置(但200尺寸也更大一點就是)。
電源艙能支援ATX或SFX電源,預裝SFX轉ATX檔板,一般ATX電源檔板則附在配件盒內。
其他配件包括LCD螢幕配件組的前檔板、電源艙遮蓋及安裝用螺絲、蜂鳴器及束線帶等。
250硬碟安裝位置為主機板後方,能安裝1個3.5"或2個2.5",數量不算太充裕,勉強算夠用吧。
左右邊走線槽設有塑膠整線卡扣,也有足夠的深度讓IO線材及電源線材走線,細節啊!
上方預裝兩顆120mm CT120無光風扇排風,也是整機唯二的預附風扇。
不過本次會搭配同樣抹茶綠色的140mm的CT140 EX反向風扇(3顆裝)來裝機,風扇買了這麼久就是等這一刻啊!
轉眼就...裝完了。受惠於250的大尺寸,即便是ITX機殼,裝機沒有遇上什麼困難...
本次裝機搭配白色零組件,使用upHere的特色空冷散熱器。
顯示卡則使用雙風扇的RTX4070 SUPER。
3顆抹茶綠反向ARGB風扇則安裝於側邊及電源艙上方協助進氣。
背面風扇位...感覺不太需要故沒有再安裝風扇。
The Tower特色之一是主機板IO處是空的,且上方風扇支架可用掀蓋方式開啟,插拔線材沒有難度。
空間頗有餘裕,沒有緊湊的感覺。
顯示卡電源一樣使用EZDIY 180度轉接頭,能較好地隱藏線材,但...轉接仍有一定風險請謹慎考慮。
裝回玻璃側板,開機!
新版六角柱體The Tower系列應該要加上橫躺腳架(選配)才是完全體,本次也一併開箱。
要注意橫躺顯示卡在下方的一般方向才能穩固放在支架上,不然後方支架歪一邊或是卡住電源線接口。
安裝方向正確才能將支架居中且不會干涉電源線。
但採用橫躺方式風扇配置應該需要調整,原本直立時上方2顆120mm排風扇應該可以不用調整,右側進風扇則要改成排出風,但整體會變成1進3出的負壓配置。
可能2顆120mm風扇改成進風,加電源艙上的風扇進風,使用空冷改成向上安裝,右側進風扇轉成上方後改成排風,整體應該更均衡一點。
心得
個人開箱&裝機完The Tower 250後,開始能體會這系列機殼(應該)熱賣的原因,在許多細節能感受到The Tower 250是用心在設計,且用料及作工都不差,還具備良好的硬體支援性,個人也認為優點、口評都是這些細節堆砌起來的,而在這些細節上The Tower 250是值得稱讚的。
The Tower 250的問題應該還是在自身,或著說是在產品定位。250是款逼近ATX機殼體積的ITX機殼,一般會用上ITX主機板的使用者,是否會選用這麼大尺寸的機殼,絕對是The Tower 250面臨的嚴峻考驗。記得去年Computex初看到這咖機殼時有聽TT人員介紹這款還在評估是否會上市,或許就是考慮到了這點。
但最終The Tower 250還是上市了,或許是TT最終評估可行,也或許是TT有著想把透視The Tower系列各主機板尺寸、型號補滿的決心跟意圖及堅持,個人必須給予尊重,且以售價來說雖談不上超值,但的確是沒有對不起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