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NVMe介面SSD 750 U.2、6600K、華碩Z170 Deluxe、金士頓Fury DDR4記憶體,平台效能與SSD效能測試!

gric

進階會員
已加入
9/2/12
訊息
235
互動分數
5
點數
18
網站
gric.pixnet.net
台灣熊相信關於儲存裝置的速度還沒有完全被發揮,但是在親手對採用NVMe介面的INTEL 750 SSD開箱進行效能測試,對他的效能在不需要任何加工與額外的加速卡幫助之下,就輕鬆跨越儲存裝置GB/s門檻,相當的驚艷與高度的肯定,也就對未來更快速的儲存裝置更加期待(對~熊相信跨過這門檻當然還會續添佳作),同時也相信能讓在工作場域與電子遊戲競技(GAMING)上仍為主力的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整體的效能提升有很大的助益,對工作上的幫助,或是電競戰力的提升無庸置疑!

NNuMbmJ.jpg


§ D01

回頭看看PC(桌上型電腦)的歷史,主要架構中的幾個單元進步相當的大與明顯,不只是CPU與晶片組...緊鄰的記憶體還有負責輸出的顯示晶片都有大幅的躍進,就是儲存裝置方面的變化比較沒有驚人的改變,之前大幅躍進讓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由錄音帶轉換到軟性磁碟機、還有由軟碟機緩緩的與硬碟機完成銜接,想當時硬碟機的價格...就要打個哆索。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容量上的提升、抽取式硬碟與光碟儲存設備的亂入,讓人再睜大眼睛就是固態硬碟的出線,這讓硬碟的稱謂變成了傳統式硬碟,正確一點應該是碟型架構硬碟。但SSD的興奮沒有很持久,原因當然是技術、價位、可靠度...其中還有一個就是非戰之罪的束縛,那就是介面!

AM6FEPj.jpg
§ D02

儲存裝置的介面由MFM→IDE→SATA 1-2-3...SATA EXPRESS...當然中間還有很多方案,但是基於諸多因素沒有能夠像SATA家族一樣的普及,但高速的儲存裝置總不能一直被SATA所困住,所以當SSD的價格、效能、可靠度都來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的時候,INTEL推出NVMe介面的 750 系列SSD,搭配主機廠廠商推出的可匹配的產品對應,此刻確實令人眼睛再度為之一亮!過過IO制肘門檻束縛的效能表現,相同平台即便是採用內顯,效能也能有明顯躍進,這與以往由碟式硬碟更換到固態硬碟只能達到小幅效能提升與明顯的開機變快愉快是不能想比,這樣的提升程度是用太爽了!

3XSbk94.jpg

§ D03

當然高速高效是要有相對的代價的,但這價格花的會很心甘情願,相對於SSD剛推出來時候類似的價格,而享受的可用容量與有限效能的提升,所以現階段INTEL SSD 750 會是高階電腦使用者與電競玩家所喜愛,而根據科技發展的驚艷,這樣的技術在是成熟發展與獲得使用者的支持之下,普及與親民成為大眾都有機會可以享用是可以期待的!

fadjEKa.jpg

§ D04

這一篇評測就是運用手邊既有的一些產品,包括提供豪華期全IO介面讓INTEL SSD 750 U.2 展現效能的 ASUS Z170-Deluxe 主機板(點擊可閱)、intel i5-6600K、KINGSTON Fury DDR4 記憶體…原先採用REEVEN OKEANOS RC-1402散熱器(點擊可閱),但最近在進行另一平台的 i7-4790K 超頻測試,所以暫時換上INTEL廠裝的散熱器進行,基本上這一篇的測試也剛好就是要看標準運作下,採用INTEL SSD 750 U.2在整體效能上的表現情形,當然另一重點就是跨越瓶頸後的INTEL SSD 750 效能上的展現!
接下來就將一、INTEL SSD 750 U.2 簡單開箱與在 ASUS Z170-DELUXE 主機板上的安裝;二、系統效能測試成績;三、INTEL SSD 750 U.2 測試成果,三個部分進行分享!


(^(T)^) INTEL SSD 750 U.2


INTEL SSD 750 有兩種形式,一款直接就是PCIe 介面,另一款是採用 U.2 的形式!這一篇測試的主角就是 U.2 的 INTEL SSD 750 ,
型號是:SSDPE2MW400G4X1

8jWye90.jpg


DMuEHAT.jpg


§ D05-D06

五年保固符合他的身價!SSD 750 有三種容量,分別是 400 GB、800GB、1.2 TB。

of8shTx.jpg


NETDZT1.jpg


NzY3fDI.jpg


TAL4WPm.jpg

§ D07-D10

SSDPE2MW400G4X1已經備好相關需要的線材,其他M.2轉U.2的轉接介面或是想要採用PCIe來使用,這其他的介面卡就要主機板廠商來準備了,所以我們特別選用已經內附這兩個配件的華碩Z170Deluxe主機板是有原因的 ^_^ !

TvCSnpo.jpg


yzMAVAC.jpg


COEHHy4.jpg


§ D11-D13

鐵甲武士般的SSD 750 ,外殼一測採用散熱鰭片式的設計,讓散熱面積加大幫助SSD 750 加速散熱。

SSD 750 搭配Z170 DELUXE 有兩種安裝與使用方式,第一種是直接利用U.2轉M.2轉接卡安裝在主機板M.2插槽上。

eWb6AYG.jpg


SwbyM1B.jpg


mshxTgn.jpg


c1Uhl6i.jpg

§ D14-D17

另一種方式是將U.2轉M.2轉接卡安裝在PCIe介面卡上,然後整組安裝在PCIe擴充槽。

SNR7zaP.jpg


x8Tu0xV.jpg


gnKgaPZ.jpg


p32XgrY.jpg

§ D18-D21

這次的測試是採用後者,也就是將U.2轉M.2轉接卡安裝在PCIe介面卡上,然後整組安裝在PCIe擴充槽,使用SSD 750隨附的線材進行連接使用!


接下來就要進入另一階段,實測的部份啦!
依序分享系統平台效能、SSD 750效能,請繼續看下去咯!




(^(T)^) 平台效能測試


安裝Windows 10不只如預期般的簡單,速度也是快~快~快~!沒有需要額外的動作,windows 安裝程式就直接抓到 SSD 750!

qsOF4nu.jpg


eGO24rc.jpg


0fTQqIl.jpg

§ D22-D24

先透過 Speccy 來看看整個系統資訊!

v5LZGfU.png


u89jj8D.png


n4g4IWN.png


gprGziw.png


3Ut435O.png


lfEIK3S.png

§ D25-D30

ChrisPC Win Experience Index 讓習慣看 Windows 效能體驗指數的人參考,滿分 9.9 分別得到 8.3 / 8.3 / 8.0 / 略 / 9.3 。

Era3n1n.png


§ D31

Auslogic Benchmark 1548 對比其他一樣是 i5-6600K 的平台,效能有明顯的提升。另外有趣的是注意一下 HDD Performance … 出現 1.$ ,對…破表了!所以磁碟效能我們另外”加測”一些軟體來增加鑑別與比較使用!

I3hbvGh.png


rsgKnGP.png


jp5OCpt.png


§ D32-D34

CPC 2007 與 PCMARK 8 的測試成績

4lkZctv.png


XLzSB5W.png


§ D35-D36

今年年初INTEL技術人員特別飛來台灣,針對第6代Intel® Core™ 處理器效能評測議題,給國內主要科技媒體與台灣熊一些深入的資訊,還有主要的一些評測軟體間的特性與差異,其中有些軟體在某些層面上是沒有足夠的鑑別能力,或是應該說如以前台灣熊文章中提到的,之所以要多測試不同軟體來呈現效能,就是擔心不同軟體的取樣與計算基準上的差異,所以透過多次測試或是多種測試的方式降低誤差,或是提供更多面向的數據。
因此這次測試有些軟體做了些變化,也加入由微軟軟體市集直接可以下載安裝的效能測試軟體,增與減之間就是希望測試的成績可以給大家更貼近正確的數據做參考!

WWCWdYb.jpg


§ D37

安兔兔PC板在WIN 10直接可以下載,那就順手測一下咯!

GrhI0uq.jpg


bGuYfKH.jpg


EwGVRKe.jpg

§ D38-D40

讓PC跟手機放同平台做比較,還真是有趣啊!

在接下來就要揭曉 INTEL SSD 750 U.2 400GB 的效能數據咯!




(^(T)^) INTEL SSD 750 U.2 效能揭曉


SSDPE2MW400G4X1 是SSD 造型,跟另一款直接是PCIe不相同。在裝置管理員中,可以看到 NVMe INTEL SSDPE2MW40磁碟機標示。

3qokTjk.jpg


eR83v8I.jpg

§ D41-D42

Crystal Disk Info版本沒跟上就看不到磁碟…,ATTO 與 DiskMark 都出現破 GB/s的成績。

6lUUvZJ.jpg

§ D43

SSD-Z 可以讀到磁碟資訊,SSD Benchmark、Parkdale、HD TACH測試。

NhUoiXv.jpg


sgOxGR4.jpg


§ D44-D45

大家比較熟悉的 AS SSD 成績揭曉,3532分!

HNsr237.jpg

§ D46

這次新增加的由微軟市集下載的 Disk Benchmark,兩次的測試成績!

eDeG5MX.jpg


§ D47
上面的測試成績相信大家已經相當有感覺,但是還是要再放一張大家最能夠自己比較一下,因為 COPY 大家應該很常做,還記得你 COPY 32GB這樣的大容量要花多久時間嗎? 為了避免 HDD 對效能造成太大的牽制,所以利用手上的KINGSTON SAVAGE 240GB SSD(點擊可閱)來幫忙,測試下來由SAVAGE COPY 到 SSD 750 只花兩分鐘,比一張藍光影片容量還大的資料只要 136秒,傳輸速度 239.53 MB/s。

acJ86RW.jpg

§ D48

當然如果是兩顆 SSD 750 對傳的話…依照官方數據有可能更快。




(^(T)^) 熊熊想說……真的快好厲害


沒想到這句電視是常聽的廣告詞,台灣熊有機會把它用在儲存裝置的測試之上。經過上述的測試,相信新的平台搭配新的NVMe所帶來的效能大幅提升,這應該是自碟型硬碟與固態硬碟短兵相接之後,可以讓大家再度睜大眼睛…甚至驚訝張嘴,原因是這不再只是官方所公佈的”實驗數據”,而是台灣熊實際組合的平台,親手測試出來的數據,換句話說…這就是你現在挑前就可以玩的,不需要再苦苦等待。
VZokB0e.jpg


§ D49

當然,軟碟機會跟硬碟機和平共處相輔相成那麼多年,所以雖然熊不敢預期說有沒有那一日,碟型硬碟只有在博物館或是收藏家手中可以看到,但可以確信的是固態硬碟已經確實站穩腳步。只是現階段SSD仍不是很建議獨挑大樑,對大資料量與沒有備份習慣的使用者來說,所以合宜的使用組合就會建議大家依需要搭用較大容量碟式硬碟,讓SSD當先鋒、HDD做重要資料與大資料量者的後勤,這樣的組合應該會是最符合效能、價格、容量兼顧的組合!

1jKKzxe.jpg

§ D50

這次沒有對這平台做超頻…呈現的標準環境下的平台效能,下一回就針對這平台組合來進行超頻,也同時針對KINGSTON FURY DDR4記憶體做進一步的效能測試分享!下一篇分享再見啦~~~!




(^(T)^)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請自行搜尋前往參考喔~.~


※ Mini-iTX主機小體積還能有一些擴充性,華擎採用intel N3150 CPU的另一項產品,ASROCK N3150iTX開箱測測玩玩!
※ NETGEAR Arlo Q 雲端攝影機開箱瘋狂測試,包含Secunity Camera 安全防衛警示監控系統挑選要領,加碼自組機動組合成為移動式保全,讓應用無限可能!
※ 高質感高顏值AZIO KB506 大注音背光鍵盤開箱,手托護腕LED色碼兼顧護眼,是一把不只年長者適用親子教學互動也有助益的好鍵盤!
※金士頓ValueRAM DDR4-2133 8GB KVR21N15D8搭配INTEL新平台新CPU不必超頻一樣有好表現,非極致效能、不愛超頻、預算型使用者會愛!
※ 通過極寒測試才敢大聲!由台灣到日本、關東到道東,華碩ZenFone Zoom在零下-11℃依舊一尾活龍!(內含相片與效能分享)
※ 誰說價格先決的高性價比不能有顏值高、夠炫、有較佳手感又兼具實用的鍵盤,i-rocks K62E多彩背光金屬遊戲鍵推薦給入門電競玩家與一般電腦使用者!
※ [熊愛茨城]日本旅遊生活圈兩天一夜"飛"夢事,茨城24小時快閃這樣玩!(含日立常陸海濱公園粉蝶花季交通資訊與風景及水戶駅乘車資訊分享)
※ [熊愛花蓮][日本味][秘境分享]沒有行程計劃的旅行,促成一個浪漫的邂逅,午後的咖啡與老屋,恬適悠閒...充滿木頭香氣...秋朝咖啡館!
※ 旅行工作好夥伴、文書筆電好選擇,為了輕巧好攜帶多一台小筆電也不意外!帶著華碩T100H日本瀨戶內海寫文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