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 Power」這個牌子對台灣的玩家來說可能比較少看到,不過這個品牌貨真價實是台灣的品牌,而且已經經營算是相當久的時間了。High Power大多是以電源供應器產品為主,因為先前大多是以OEM代工,所以比較少看到「High Power」的電源供應器,但今年開始將會陸續推出自有品牌的電源供應器,所以在這五花八門的電源市場又多了一些可以選擇。
此次入手的這顆High Power 1000W Plus+ Gold半模組化電源供應器算是高階款,1000瓦數的通過80Plus的金牌可能很常見,但市面上大多是單路為主,多路的可能就比較罕見,畢竟多路在串接周邊的時候並不像單路那麼簡單有洞就插,要懂得"配置"一下。
High Power 1000W Plus+ Gold半模組化電源供應器的包裝還挺特別的,直接從外觀就可以看到電源供應器本體還有主要的電源接線。
風扇可是金的,雖然肯定不是鍍金或純金,但顏色看起來真的是相當華麗!
從包裝外觀就可以看到電源接線。
大大的1000W PLUS+ GOLD字樣。
提把有經過配重,提的時候是平衡的,如果直接開在中間,提起來肯定是歪一邊。
外盒的背面也說明了該產品的特色及規格,稍後介紹。
High Power 1000W Plus+ Gold 的幾項特色,風扇延遲關閉、全日系電容、線材蛇網包覆、六個PCI-Express、四路12V、雙層PCB版用料、高爾夫球扇、模組化線材、靜音風扇、易退Pin接頭、蜂槽式散熱孔。
輸出規格表,High Power 這款80Plus金牌除了1000W 之外還有更高瓦數1200W,一樣採12V四路設計。
接頭的部份也直接清楚標示在盒子外面,買的玩家可以先看清楚是否符合需求。
顯卡電源PCI-Express有6個全部採用6+2PIN設計,一個軟碟小4PIN、12個SATA、CPU的部份有一個8PIN及一個4+4PIN、6個大4PIN。
要打開這個盒子的時候,我遲疑了一下,到底該從哪裡下手?摸了半天,才發現側邊有可以打開的痕跡。
這種特殊的盒子果真不是太好開。
果然...在展示窗的接頭怎可能乖乖的不動,原來是有線固定住。非常搞剛...
金色風扇搭配黑色的主體,看起來也頗有質感。
規格表的部份,12V有四路輸出各30A。
這散熱風扇採用13.5公分的高爾夫球扇,塗成金色,就連風扇護網的部份也是金的。在散熱的部份有一項比較特殊的功能,也就是延遲關閉,當電腦主機關閉之後,風扇還會繼續運轉幾分鐘,讓電源供應器能在關閉之後還能夠迅速的把溫度降下來。
漆的質感還不錯,挺均勻的。
另一側有大大的PLUS+ GOLD標籤。
為了方便散熱,後側採用一般最常見的蜂槽式網孔設計。
本體採用噴砂霧面的材質,不容易沾上指紋,個人是比較偏好這類的材質。
模組化主要分為兩部份,PCI-Express及SATA硬碟等電源接孔,12V3及12V4路都有清楚標示。
出線孔的部分有做套環處理。
接著來看看線材的部份,線材不管是主線或是模組化的部份全部採用蛇網整線包覆。
先來看非模組化線材的部份,主線採24PIN設計,CPU的部份則有兩個,8PIN及4+4PIN。
一樣是非模組化的部份,除了主線外還有兩個PCI-Express 6+2PIN及一組SATA x 4 的供電。
模組化的部份。High Power 1000W Plus+ Gold 有附上一個裝模組化線材的收納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用上全部的線,多出來尚未使用的線材就可以放在收納包內收好。
整理包的另外一面是透明網孔材質,可讓線材保持乾燥通風?還是別有用意就不得而知...
PCI-Express的部份除了主線上有兩個PCI-E 6+2PIN之外,模組化的部份還有四個PCI-E 6+2PIN,一共有六個可用,基本上可供三張高階顯卡使用,不管是SLI或是CrossFire甚至3 Way都沒問題。
兩組供大小4PIN,大4PIN一共有六個,小4PIN有一個。
大4PIN採用易退PIN設計。
兩組供SATA硬碟,一組各4個,加上主線的4個,SATA一共有12個之多。
另外還有一些貼心的小配件,4顆質感手轉螺絲,以及一張High Power的貼紙。貼心小配件其實還是比較推整線帶,因為實用啊!希望廠商可納入參考。
測試平台
CPU: AMD Phenom II X6 1090T (@ 4GHz)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GT
RAM: GSKILL DDR3 1600 2GBx2
MB: Gigabyte 890FXA-UD7
VGA: AMD ATI Radeon HD 5870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High Power 1000W Plus+ Gold
OS: Windows 7 64bit
先來量量電壓準位,待機時耗電量約130W...
5V的部份,5.25V。
12V的部份,12.42V。
OCCT 3.1.0 CPU測試
CPU測試 6分鐘
CPU電壓的部份(供比對參考)。
3.3V的部份初始測得3.36V左右,波動0.02V。
5V的部份初始為5.14V,波動0.03V。
12V的部份初始為12.35V,波動0.06V。其實波動看起來是相當穩定跳動不頻繁。
CPU測試 30分鐘
CPU電壓的部份(供比對參考)。
3.3V的部份初始測得3.36V左右,波動0.02V。
5V的部份初始為5.14V,波動0.03V。
12V的部份初始為12.35V,波動0.06V。
時間拉長到30分鐘,波動幾乎跟6分鐘一樣,雖然一樣有波動,但是CPU負載時都相當穩定。
CPU測試 三用電錶
CPU測試時整機的耗電最高約320~325W左右。取最高功耗時的電壓。
5V的部份,幾乎是沒在動,維持在5.25V,跟待機時用電錶量的一樣,波動0V。
12V的部份,負載時下降0.02V,但幾乎也是沒在動,維持在12.40V,跟待機時用電錶所測量的12.42V相比,波動0.02V。
OCCT 3.1.0 PSU測試(CPU+GPU)
PSU(CPU+GPU)測試 6分鐘
CPU電壓的部份(供比對參考)。
3.3V的部份初始測得3.36V左右,波動0.03V。
5V的部份初始為5.14V,波動0.03V。
12V的部份初始為12.35V,波動0.13V。
換成比較嚴苛的CPU+GPU負載測試,波動也跟著增加了一些,12V的波動從原本0.06V增加到0.13V。
PSU(CPU+GPU)測試 30分鐘
CPU電壓的部份(供比對參考)。
3.3V的部份初始測得3.36V左右,波動0.03V。
5V的部份初始為5.14V,波動0.05V。
12V的部份初始為12.35V,波動0.13V。
時間拉長到30分鐘,只有5V的波動增加了一些,12V的波動還是維持在0.13V。
PSU測試 三用電錶
PSU測試時整機的耗電最高約500W左右。取最高功耗時的電壓。
5V的部份,波動很少,大部分都還是維持在5.25V,偶爾會到5.24V,比起待機時用電錶量的5.25V,波動為0.01V。
12V的部份,波動不算頻繁,大部分在12.40V,偶爾會跳到12.41V,比起待機時的12.42V,波動為0.02V。
以上測試,波動其實還算是在理想範圍之內,以OCCT測試來看,波動最大的12V也只在0.13V(1%)左右,不過實際使用三用電錶測量,也大概只有0.02V左右,波動算是相當小。
此次入手的這顆High Power 1000W Plus+ Gold半模組化電源供應器算是高階款,1000瓦數的通過80Plus的金牌可能很常見,但市面上大多是單路為主,多路的可能就比較罕見,畢竟多路在串接周邊的時候並不像單路那麼簡單有洞就插,要懂得"配置"一下。
High Power 1000W Plus+ Gold半模組化電源供應器的包裝還挺特別的,直接從外觀就可以看到電源供應器本體還有主要的電源接線。

風扇可是金的,雖然肯定不是鍍金或純金,但顏色看起來真的是相當華麗!

從包裝外觀就可以看到電源接線。

大大的1000W PLUS+ GOLD字樣。

提把有經過配重,提的時候是平衡的,如果直接開在中間,提起來肯定是歪一邊。

外盒的背面也說明了該產品的特色及規格,稍後介紹。

High Power 1000W Plus+ Gold 的幾項特色,風扇延遲關閉、全日系電容、線材蛇網包覆、六個PCI-Express、四路12V、雙層PCB版用料、高爾夫球扇、模組化線材、靜音風扇、易退Pin接頭、蜂槽式散熱孔。

輸出規格表,High Power 這款80Plus金牌除了1000W 之外還有更高瓦數1200W,一樣採12V四路設計。

接頭的部份也直接清楚標示在盒子外面,買的玩家可以先看清楚是否符合需求。
顯卡電源PCI-Express有6個全部採用6+2PIN設計,一個軟碟小4PIN、12個SATA、CPU的部份有一個8PIN及一個4+4PIN、6個大4PIN。

要打開這個盒子的時候,我遲疑了一下,到底該從哪裡下手?摸了半天,才發現側邊有可以打開的痕跡。

這種特殊的盒子果真不是太好開。

果然...在展示窗的接頭怎可能乖乖的不動,原來是有線固定住。非常搞剛...

金色風扇搭配黑色的主體,看起來也頗有質感。

規格表的部份,12V有四路輸出各30A。

這散熱風扇採用13.5公分的高爾夫球扇,塗成金色,就連風扇護網的部份也是金的。在散熱的部份有一項比較特殊的功能,也就是延遲關閉,當電腦主機關閉之後,風扇還會繼續運轉幾分鐘,讓電源供應器能在關閉之後還能夠迅速的把溫度降下來。

漆的質感還不錯,挺均勻的。

另一側有大大的PLUS+ GOLD標籤。

為了方便散熱,後側採用一般最常見的蜂槽式網孔設計。

本體採用噴砂霧面的材質,不容易沾上指紋,個人是比較偏好這類的材質。

模組化主要分為兩部份,PCI-Express及SATA硬碟等電源接孔,12V3及12V4路都有清楚標示。

出線孔的部分有做套環處理。

接著來看看線材的部份,線材不管是主線或是模組化的部份全部採用蛇網整線包覆。
先來看非模組化線材的部份,主線採24PIN設計,CPU的部份則有兩個,8PIN及4+4PIN。

一樣是非模組化的部份,除了主線外還有兩個PCI-Express 6+2PIN及一組SATA x 4 的供電。

模組化的部份。High Power 1000W Plus+ Gold 有附上一個裝模組化線材的收納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用上全部的線,多出來尚未使用的線材就可以放在收納包內收好。

整理包的另外一面是透明網孔材質,可讓線材保持乾燥通風?還是別有用意就不得而知...

PCI-Express的部份除了主線上有兩個PCI-E 6+2PIN之外,模組化的部份還有四個PCI-E 6+2PIN,一共有六個可用,基本上可供三張高階顯卡使用,不管是SLI或是CrossFire甚至3 Way都沒問題。

兩組供大小4PIN,大4PIN一共有六個,小4PIN有一個。

大4PIN採用易退PIN設計。

兩組供SATA硬碟,一組各4個,加上主線的4個,SATA一共有12個之多。

另外還有一些貼心的小配件,4顆質感手轉螺絲,以及一張High Power的貼紙。貼心小配件其實還是比較推整線帶,因為實用啊!希望廠商可納入參考。

測試平台
CPU: AMD Phenom II X6 1090T (@ 4GHz)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GT
RAM: GSKILL DDR3 1600 2GBx2
MB: Gigabyte 890FXA-UD7
VGA: AMD ATI Radeon HD 5870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High Power 1000W Plus+ Gold
OS: Windows 7 64bit
先來量量電壓準位,待機時耗電量約130W...
5V的部份,5.25V。

12V的部份,12.42V。

OCCT 3.1.0 CPU測試
CPU測試 6分鐘
CPU電壓的部份(供比對參考)。

3.3V的部份初始測得3.36V左右,波動0.02V。

5V的部份初始為5.14V,波動0.03V。

12V的部份初始為12.35V,波動0.06V。其實波動看起來是相當穩定跳動不頻繁。

CPU測試 30分鐘
CPU電壓的部份(供比對參考)。

3.3V的部份初始測得3.36V左右,波動0.02V。

5V的部份初始為5.14V,波動0.03V。

12V的部份初始為12.35V,波動0.06V。

時間拉長到30分鐘,波動幾乎跟6分鐘一樣,雖然一樣有波動,但是CPU負載時都相當穩定。
CPU測試 三用電錶
CPU測試時整機的耗電最高約320~325W左右。取最高功耗時的電壓。
5V的部份,幾乎是沒在動,維持在5.25V,跟待機時用電錶量的一樣,波動0V。

12V的部份,負載時下降0.02V,但幾乎也是沒在動,維持在12.40V,跟待機時用電錶所測量的12.42V相比,波動0.02V。

OCCT 3.1.0 PSU測試(CPU+GPU)
PSU(CPU+GPU)測試 6分鐘
CPU電壓的部份(供比對參考)。

3.3V的部份初始測得3.36V左右,波動0.03V。

5V的部份初始為5.14V,波動0.03V。

12V的部份初始為12.35V,波動0.13V。

換成比較嚴苛的CPU+GPU負載測試,波動也跟著增加了一些,12V的波動從原本0.06V增加到0.13V。
PSU(CPU+GPU)測試 30分鐘
CPU電壓的部份(供比對參考)。

3.3V的部份初始測得3.36V左右,波動0.03V。

5V的部份初始為5.14V,波動0.05V。

12V的部份初始為12.35V,波動0.13V。

時間拉長到30分鐘,只有5V的波動增加了一些,12V的波動還是維持在0.13V。
PSU測試 三用電錶
PSU測試時整機的耗電最高約500W左右。取最高功耗時的電壓。
5V的部份,波動很少,大部分都還是維持在5.25V,偶爾會到5.24V,比起待機時用電錶量的5.25V,波動為0.01V。

12V的部份,波動不算頻繁,大部分在12.40V,偶爾會跳到12.41V,比起待機時的12.42V,波動為0.02V。

以上測試,波動其實還算是在理想範圍之內,以OCCT測試來看,波動最大的12V也只在0.13V(1%)左右,不過實際使用三用電錶測量,也大概只有0.02V左右,波動算是相當小。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