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BYTE RTX 5060 GAMING OC 8GB 開箱, 與 RTX 4060 Ti 8GB 效能差異

soothepain

full loading
已加入
9/17/03
訊息
21,941
互動分數
1,971
點數
113
網站
www.coolaler.com
NVIDIA RTX 5060 Ti 還有 16GB、8GB 兩種可選,不過 RTX 5060 就只有 8GB,大概是定位上的問題, RTX 5060 主要是針對 1080p 遊戲取向,你可能會說都幾年了還在 1080p?畢竟遊戲也越做越精緻阿,漂亮的場景、光追甚麼的,還有就是如果要 1440p 需求那還有許多老大哥可選,如 RTX 5060 Ti 或 RTX 5070 以上型號。稍早還有傳言稱可能會有 RTX 5060 12GB 版本,這部分還未經過證實,但考量過去 RTX 3060 就曾推出 12GB 配置,若真有,也不意外。

在 NVIDIA 發布 RTX 5060 的初期,據傳並未計畫進行媒體送測,並不如 RTX 5060 Ti 16GB 之上的那些型號積極曝光,實際上 RTX 5060 Ti 8GB 配置的版本據稱也不在送測計畫裡面,有可能是因為考量到這些都是消費級主力市場,或許不需要過度宣傳?

回到本次開箱主角 GIGABYTE RTX 5060 GAMING OC 8GB ,這張算是在技嘉專版裡面比較高階的定位,採用了三風扇散熱器,對於可以做到 Low-profile 版卻搭載了體積不小的三風扇設計,乍看之下似乎有點大材小用。不過對於電腦散熱這件事來說,"太涼"從來都不是缺點。
01.jpg



GIGABYTE RTX 5060 GAMING OC 為超頻版本,核心時脈最高為 2595MHz,相比標準 2497MHz 要多出 3.9%。散熱器採用風之力三風扇散熱器,新的 Hawk 風扇搭配正逆轉、複合式銅質導熱管、銅板、風扇停轉功能以及 screen cooling 後開窗散熱等技術。
02.jpg



畢竟是入門等級,配件也比較陽春,只有一張快速手冊。
03.jpg



顯卡尺寸為 281x119x40mm,占用兩個插槽。
04.jpg



在顯卡表面上面有特殊的咬花處理。
15.jpg



整體風扇框架採用黑色外觀,以及搭配不同區塊的堆疊,很有電競風格元素的設計。
05.jpg



採用新的 Hawk 風扇,在扇葉外緣有凸起設計,大概也是類似常見外緣相連的作用,可降低風阻和噪音,同時提升風壓與風量。
06.jpg



從底部可以看到 PCB 並不大張,就只切齊 PCIe x16 長度金手指,另外可見風扇框罩下方大型散熱鰭片。
07.jpg



外框罩有不少電競元素。
08.jpg



頂部,左側 GEFORCE RTX 字樣,右側 GIGABYTE 字樣。
09.jpg



GIGABYTE 字樣這塊是可以滑動,靠右側字樣會在燈條上。雖然這塊滑動功能意義不大,但就官方說法是類似鎧甲般多層次的結構與材質堆疊,讓顯卡看起來更有科技感與設計美學。
10.jpg



電源供應接口為 8pin 供電,位置在前緣,這也是相當特別。
11.jpg



背部有金屬護板,兼具散熱,為對應 PCB 的部分有大大的 screen cooling 開窗設計,可以讓廢熱迅速從後方排出。
12.jpg


13.jpg



輸出埠有3個 DP、1個 HDMI。
14.jpg



差點忘了,這張 GIGABYTE RTX 5060 GAMING OC 有雙 BIOS,左切 Performance 效能模式,右切 Silent 靜音模式。
16.jpg



燈效的部分沒有太多,只有小小一塊在頂部右側的 GIGABYTE 字樣,有 RGB。
17.jpg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9800X3D
CPU Cooler: MSI MAG CORELIQUID E360 AIO
RAM: ADATA LANCER RGB DDR5-8000 16GBx2
MB: GIGABYTE X870E AORUS PRO ICE
VGA: GIGABYTE RTX 5060 GAMING OC 8GB
SSD: GIGABYTE AORUS Gen4 SSD 1TB
PSU: FSP VITA GM 1000W
OS: Windows 11

測試除了開箱主角之外,也加入了近期同平台所測的 RTX 5060 Ti 與前一代 RTX 4060 Ti 8GB 。為了不把版面拉太長,只有主角上測試圖,其餘圖表數據比較。

3DMark 效能測試
Fire Strike Extreme:17231
Graphics score:17499
Physics score:40002
21.jpg


x1.png



Fire Strike Ultra:8513
Graphics score:8155
Physics score:40407
22.jpg


x2.png



Time Spy:14221
Graphics score:13875
CPU score:16562
23.jpg


x3.png



Time Spy Extreme:6565
Graphics score:6440
CPU score:7377
24.jpg


x4.png



Port Royal:8702
25.jpg



Steel Nomad:3205
27.jpg



Speed Way:3501
26.jpg


x5.png



NVIDIA DLSS 3
off:17.39
on:85.21
28.jpg



NVIDIA DLSS 4 (x4)
off:6.18 (測了幾次都是如此,不知道是不是bug,照理要與 DLSS3 off 差不多)
on:147.34
29.jpg


x6.png



AI 效能測試
V-Ray GPU score (CUDA):2644
30.jpg


V-Ray GPU score (RTX):3868
31.jpg


x7.png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PHI 3.5:2763
MISTRAL 7B:2670
LLAMA 3.1:1832
LLAMA 2:253
32.jpg


x8.png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 Stable Diffusion 1.5 (FP16) 圖像生成
Overall score:1766
Overall duration:56.603 s
Overall image generation speed:3.538 s/image
33.jpg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 Stable Diffusion 1.5 (INT8) 圖像生成
Overall score:23523
Overall duration:10.628 s
Overall image generation speed:1.328 s/image
34.jpg


RTX 5060 8GB 無法測試 XL FP16 項目,所以無成績。
x9.png



遊戲效能
測試12款遊戲,包括《刺客教條:幻象》《邊緣境地3》、《決勝時刻:黑色行動6》、《電馭叛客 2077》、《F1 22》、《極地戰嚎6》、《太空戰士XIV》、《魔物獵人 荒野》、《碧血狂殺2》、《死亡回歸》、《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黑神話:悟空》,以遊戲內建的 Benchmark 進行測試,圖形品質為最高,有光追則開啟光追最高,無 DLSS 、無 FSR、無畫格生成的原生畫質,測試 1080p解析度。另外《電馭叛客 2077》、《黑神話:悟空》因為光追太慘,所以有額外關閉無光追的效能測試。

x10.png



12款遊戲平均 FPS 比較
x11.png



DLSS 遊戲效能
針對幾款有支援 DLSS 的遊戲進行測試,包括《決勝時刻:黑色行動6》、《F1 22》、《魔物獵人 荒野》、《黑神話:悟空》、《電馭叛客 2077》,比較開啟與否的效能差異,DLSS 設定為 Ultra Performance 最高效能,並開啟畫格生成,另外《電馭叛客2077》有支援 DLSS4,所以加入了 "x4" 的4倍模式。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6
x12.png


F1 22
x13.png


魔物獵人 荒野
x14.png


黑神話:悟空
x15.png


電馭叛客 2077
x16.png



功耗與溫度測試
GIGABYTE RTX 5060 GAMING OC 有支援 0dB 完全靜音設計,待機時溫度核心38.6度左右,記憶體溫度50度,風扇 0% 停轉,尚未達到工作溫度。待機時功耗約 6.5W。
35.jpg



使用 Furmark 進行燒機測試,可以看到以下截圖, GPU 核心最高溫控制在67.8度左右,記憶體溫度60度,風扇轉速大概在61%,最大 FPS 為215,平均 FPS 211,差異很小,沒有明顯溫控降速。燒機時功耗最高約 155.4W。
36.jpg



溫度,待機時風扇停轉核心約39度,最高控制在68度左右。
x17.png



功耗,待機約 7W,Furmark 峰值 155W 。相比 RTX 4060 Ti 要低 5W。
x17.png



小結
在 3DMark 測試項目中,RTX 5060 8GB 幾乎全面勝過 RTX 4060 Ti 8GB,但在實際遊戲表現上則不盡然如此。例如《黑神話:悟空》、《碧血狂殺 2》與《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等遊戲中,反倒是 RTX 4060 Ti 8GB 的效能略勝一籌。不過綜觀本次測試的 12 款遊戲平均結果,RTX 5060 8GB 仍以約 3% 的小幅優勢勝出。其實就先前多數媒體所測試的結果,RTX 5080 8GB 與 RTX 4060 Ti 8GB 的效能差異並不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RTX 5060 8GB 支援 DLSS 4,並可啟用 4 倍超解析度模式,使原本僅能流暢執行 1080p 的遊戲,提升至 2K 甚至 4K 解析度。若是從 RTX 3060、RTX 2060 或更舊世代顯卡升級至 RTX 5060,將能明顯感受到效能的提升;但若原本已使用 RTX 4060 Ti / 4060,要升級 RTX 5060 或 Ti ,則實際效益相對有限,除非是進一步升級至 RTX 5070 或更高階產品。

另外在功耗與溫度的部分,GIGABYTE RTX 5060 GAMING OC 8GB 表現還不錯,最高核心溫控制在68度左右,記憶體僅60度。功耗的部分則是設定在 155W,相較於 NVIDIA 標準 145W 高出一些,主要是因為超頻版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