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GTX 670 於5月10日解禁,與先前所推出的 GTX 680 是同屬於GK104架構,不過在規格上有縮減了一些。與GTX 680相比,GTX 670少了一組SMX單元,CUDA為1344(GTX 680為1536個),另外在時脈上也降低了,公版預設核心為915MHz,Boost為980MHz,記憶體則一樣採用GDDR5 256bit 2GB,時脈也維持為1502MHz。功耗的部分為170W,比起GTX 680要少了25W。
在NVIDIA GTX 670發佈的第一時間,有不少廠商也備好了專版,且有不少都是捨棄公版所用的短小PCB,而改採與GTX 680差不多霸氣的大小,以及搭配專用的散熱器,來應付超頻玩家的需求。
此次入手的為技嘉GTX 670 超頻版,核心時脈為980MHz,Boost為1058MHz,記憶體則與公版相同1502MHz。以核心時脈來看超頻幅度大約是7%。
配件相當簡單,有一條4PIN轉6PIN以及4PIN轉8PIN電源接頭。如果搭配Diablo 3 販售應該會賣得不錯吧...不過扯上GTX 670似乎殺雞用牛刀了。
技嘉GTX 670超頻版採用專版設計,與先前所測的GTX 680超頻版是一模模一樣樣,都採用WindForce 3X散熱器,所以整體外觀幾乎是難以分辨。
其實GTX 670 公版樣貌有點令人驚訝,PCB的長度與GTX 680差異很大,雖然正面看散熱器可能差不多,不過實際上卻不然。注意到電源接口的部份了沒?那兒就是PCB的盡頭啊...(底下為GTX 670公版)
型號的部份才得以辨別,技嘉GTX 670超頻版為GV-N670OC-2GD。
PCB板的上方也有一條防彎支撐架。
為了穩定的超頻及供電,需要一個6PIN以及一個8PIN電源,比公版的6+6需求要高一些。
PCB的長度與GTX 680相同,Layout的部份可以說是與GTX 680超頻版相同。
兩個SLI金手指,可支援多顯卡應用。
輸出埠的部份有防止氧化的塑膠套保護。
兩個DVI、一個HDMI、一個DisplayPort。
來看看PCB及用料的部份。
與GTX 680超頻版是一樣的PCB一樣的設計
僅差在這顆GPU核心。GK104-325-A2。
採用 Hynix H5GQ2H24AFR GDDR5 記憶體。
5相供電。
散熱器的部份也是與GTX 680超頻版相同,採用WindForce 3X散熱器,3根8mm熱導管,直接與晶片貼底設計。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2600K (4.8GHz@1.58V)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X6
RAM: GSKILL DDR3 2000 2GBx2
MB: GIGABYTE GA-Z68XP-UD3P
VGA: GIGABYTE GTX 670 OC 超頻版(GV-N670OC-2GD)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Tt Toughpower 1350W 80+銀牌
OS: Windows 7 64bit
括弧後方為同平台所測GTX 680 超頻版的成績
3Dmark06:34085(34266)
3Dmark Vantage:39978(42422)
3Dmark11 Performance:9432(10197)
3Dmark11 Extreme:3170(3407)
Heaven Benchmark 2.5
解析度1920x1080,特效皆為最高,反鋸齒8x,DX11 Tessellation設定為extreme。
DX9:52.4(52.9)
DX10:48.5(49.5)
DX11:42.6(44.8)
Crysis Warhead
特效設定為ENTHUSIAST,解析度 1920x1080 ,反鋸齒為關閉以及8X兩種,分別測試DX9與DX10。
DX9 noAA:70.78(74.89)
DX9 8xAA:52.10(53.66)
DX10 noAA:68.65(72.30)
DX10 8xAA:57.26(60.02)
接著是超頻的部份,雖然這張GTX 670已經是超頻版本,但所預設的時脈仍有一些可上空間,經過測試大概可以上到1065/1144/1842MHz(核心/Boost/記憶體)穩跑各項測試,比起預設時脈大概多出了8.7%。
括弧後面為技嘉GTX 670 OC 超頻版的預設值測試成績。
3Dmark06:34477(34085)+1.1%
3Dmark Vantage:43544(39978)+8.9%
3Dmark11 Performance:10134(9432)+7.4%
3Dmark11 Extreme:3472(3170)+9.5%
Heaven Benchmark 2.5
解析度1920x1080,特效皆為最高,反鋸齒8x,DX11 Tessellation設定為extreme。
DX9:62.7(52.4)+19.7%
DX10:56.0(48.5)+15.5%
DX11:48.2(42.6)+13.1%
Crysis Warhead
特效設定為ENTHUSIAST,解析度 1920x1080 ,反鋸齒為關閉以及8X兩種,分別測試DX9與DX10。
DX9 noAA:77.80(70.78)+9.9%
DX9 8xAA:59.03(52.10)+13.3%
DX10 noAA:74.66(68.65)+8.8%
DX10 8xAA:63.50(57.26)+10.9%
接著是溫度及功耗表現,使用Furmark燒機軟體,測試時間為20分鐘左右,分別偵測最大耗電量及最高溫度,測試技嘉GTX670超頻版預設時脈及超頻後的功耗及溫度。(測試時室溫為28度)
預設 980/1059/1502MHz
整機平台的待機功耗最低為111W,比起先前測的GTX 680的114W要低3W。
待機時最低溫為40度,風扇轉速27%。
FurMark燒機20分鐘,整機最高功耗為391~392W。GTX 680超頻版為398~399W。
GPU最高溫來到了88度,風扇轉速72%。這邊Furmark一樣抓不到溫度,所以直接秀GPU-Z的數據。
超頻1065/1144/1842MHz
超頻後整機平台的待機功耗最低一樣為111W,並沒有因為超頻有所增加。
溫度也與預設時脈相同,待機時最低溫為40度,風扇轉速27%。
FurMark燒機20分鐘,整機最高功耗比起預設值要高出4~5W,在395~396W左右。
GPU溫度最高在88~89度左右,風扇轉速73%,風扇轉速略高出一些,但溫度幾乎與預設值一樣。
最後為比較圖表,加入先前同平台所測的HD 7950(公版)、HD 7970(公版)、GTX 680(技嘉超頻版)比較效能差異。
3Dmark06
3Dmark Vantage
3Dmark11 Performance
3Dmark11 Extreme
Heaven Benchmark (DX9)
Heaven Benchmark (DX10)
Heaven Benchmark (DX11)
Crysis Warhead (DX9 8xAA)
Crysis Warhead (DX10 8xAA)
雖然GTX 670是屬於GTX 680的閹割版,但整體效能來說還是有不錯的表現,尤其技嘉超頻過的版本,在大部分的測試之中都贏過對手的HD 7950及HD 7970,且超頻版還有不錯的超頻幅度,再超頻之後甚至連自家的GTX 680超頻版都可以幹掉了。
在NVIDIA GTX 670發佈的第一時間,有不少廠商也備好了專版,且有不少都是捨棄公版所用的短小PCB,而改採與GTX 680差不多霸氣的大小,以及搭配專用的散熱器,來應付超頻玩家的需求。
此次入手的為技嘉GTX 670 超頻版,核心時脈為980MHz,Boost為1058MHz,記憶體則與公版相同1502MHz。以核心時脈來看超頻幅度大約是7%。

配件相當簡單,有一條4PIN轉6PIN以及4PIN轉8PIN電源接頭。如果搭配Diablo 3 販售應該會賣得不錯吧...不過扯上GTX 670似乎殺雞用牛刀了。

技嘉GTX 670超頻版採用專版設計,與先前所測的GTX 680超頻版是一模模一樣樣,都採用WindForce 3X散熱器,所以整體外觀幾乎是難以分辨。

其實GTX 670 公版樣貌有點令人驚訝,PCB的長度與GTX 680差異很大,雖然正面看散熱器可能差不多,不過實際上卻不然。注意到電源接口的部份了沒?那兒就是PCB的盡頭啊...(底下為GTX 670公版)

型號的部份才得以辨別,技嘉GTX 670超頻版為GV-N670OC-2GD。

PCB板的上方也有一條防彎支撐架。

為了穩定的超頻及供電,需要一個6PIN以及一個8PIN電源,比公版的6+6需求要高一些。

PCB的長度與GTX 680相同,Layout的部份可以說是與GTX 680超頻版相同。

兩個SLI金手指,可支援多顯卡應用。

輸出埠的部份有防止氧化的塑膠套保護。

兩個DVI、一個HDMI、一個DisplayPort。

來看看PCB及用料的部份。

與GTX 680超頻版是一樣的PCB一樣的設計

僅差在這顆GPU核心。GK104-325-A2。

採用 Hynix H5GQ2H24AFR GDDR5 記憶體。

5相供電。

散熱器的部份也是與GTX 680超頻版相同,採用WindForce 3X散熱器,3根8mm熱導管,直接與晶片貼底設計。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2600K (4.8GHz@1.58V)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X6
RAM: GSKILL DDR3 2000 2GBx2
MB: GIGABYTE GA-Z68XP-UD3P
VGA: GIGABYTE GTX 670 OC 超頻版(GV-N670OC-2GD)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Tt Toughpower 1350W 80+銀牌
OS: Windows 7 64bit
括弧後方為同平台所測GTX 680 超頻版的成績
3Dmark06:34085(34266)

3Dmark Vantage:39978(42422)

3Dmark11 Performance:9432(10197)

3Dmark11 Extreme:3170(3407)

Heaven Benchmark 2.5
解析度1920x1080,特效皆為最高,反鋸齒8x,DX11 Tessellation設定為extreme。
DX9:52.4(52.9)

DX10:48.5(49.5)

DX11:42.6(44.8)

Crysis Warhead
特效設定為ENTHUSIAST,解析度 1920x1080 ,反鋸齒為關閉以及8X兩種,分別測試DX9與DX10。
DX9 noAA:70.78(74.89)
DX9 8xAA:52.10(53.66)
DX10 noAA:68.65(72.30)
DX10 8xAA:57.26(60.02)

接著是超頻的部份,雖然這張GTX 670已經是超頻版本,但所預設的時脈仍有一些可上空間,經過測試大概可以上到1065/1144/1842MHz(核心/Boost/記憶體)穩跑各項測試,比起預設時脈大概多出了8.7%。
括弧後面為技嘉GTX 670 OC 超頻版的預設值測試成績。
3Dmark06:34477(34085)+1.1%

3Dmark Vantage:43544(39978)+8.9%

3Dmark11 Performance:10134(9432)+7.4%

3Dmark11 Extreme:3472(3170)+9.5%

Heaven Benchmark 2.5
解析度1920x1080,特效皆為最高,反鋸齒8x,DX11 Tessellation設定為extreme。
DX9:62.7(52.4)+19.7%

DX10:56.0(48.5)+15.5%

DX11:48.2(42.6)+13.1%

Crysis Warhead
特效設定為ENTHUSIAST,解析度 1920x1080 ,反鋸齒為關閉以及8X兩種,分別測試DX9與DX10。
DX9 noAA:77.80(70.78)+9.9%
DX9 8xAA:59.03(52.10)+13.3%
DX10 noAA:74.66(68.65)+8.8%
DX10 8xAA:63.50(57.26)+10.9%

接著是溫度及功耗表現,使用Furmark燒機軟體,測試時間為20分鐘左右,分別偵測最大耗電量及最高溫度,測試技嘉GTX670超頻版預設時脈及超頻後的功耗及溫度。(測試時室溫為28度)
預設 980/1059/1502MHz
整機平台的待機功耗最低為111W,比起先前測的GTX 680的114W要低3W。

待機時最低溫為40度,風扇轉速27%。

FurMark燒機20分鐘,整機最高功耗為391~392W。GTX 680超頻版為398~399W。

GPU最高溫來到了88度,風扇轉速72%。這邊Furmark一樣抓不到溫度,所以直接秀GPU-Z的數據。

超頻1065/1144/1842MHz
超頻後整機平台的待機功耗最低一樣為111W,並沒有因為超頻有所增加。

溫度也與預設時脈相同,待機時最低溫為40度,風扇轉速27%。

FurMark燒機20分鐘,整機最高功耗比起預設值要高出4~5W,在395~396W左右。

GPU溫度最高在88~89度左右,風扇轉速73%,風扇轉速略高出一些,但溫度幾乎與預設值一樣。

最後為比較圖表,加入先前同平台所測的HD 7950(公版)、HD 7970(公版)、GTX 680(技嘉超頻版)比較效能差異。
3Dmark06

3Dmark Vantage

3Dmark11 Performance

3Dmark11 Extreme

Heaven Benchmark (DX9)

Heaven Benchmark (DX10)

Heaven Benchmark (DX11)

Crysis Warhead (DX9 8xAA)

Crysis Warhead (DX10 8xAA)

雖然GTX 670是屬於GTX 680的閹割版,但整體效能來說還是有不錯的表現,尤其技嘉超頻過的版本,在大部分的測試之中都贏過對手的HD 7950及HD 7970,且超頻版還有不錯的超頻幅度,再超頻之後甚至連自家的GTX 680超頻版都可以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