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BYTE B660I AORUS PRO DDR4 開箱測試

soothepain

full loading
已加入
9/17/03
訊息
21,930
互動分數
1,971
點數
113
網站
www.coolaler.com
技嘉 GIGABYTE 最近推出新款 B660 晶片組主機板,這款型號為 B660I AORUS PRO DDR4,也就是採用 Mini-ITX 小板型所設計,可讓玩家組裝迷你鋼砲 PC,麻雀雖小五臟俱全,B660I AORUS PRO DDR4 也盡可能的塞入 8+1+1 相供電,以及使用了較為主流且便宜的 DDR4 記憶體插槽。

GIGABYTE B660I AORUS PRO DDR4,雖然型號沒提到,但這張板子是有 WIFI 6 無線網路。
01.jpg



主要特色,採用 8+1+1 相數位供電(90A Smart Power Stage),搭配10層2倍銅的電路板,散熱的部分採用了延伸式的散熱片設計,在供電以及 M.2 插槽上穿插熱導管,並搭配 5 W/mK 導熱墊以及散熱背板。支援兩個 USB 3.2 Type-C,有線網路是 Intel 2.5 GbE,無線是 Intel WiFi 6 802.11ax。
02.jpg



配件有說明書、保固說明、無線天線、2條 SATA、燈條接線、2條風扇 4pin 轉接線。
03.jpg



GIGABYTE B660I AORUS PRO DDR4 採用標準 Mini-ITX 設計,鎖點只有4個,17x17公分,PCB 黑色,散熱片整體灰色部分黑色綴飾。
04.jpg



供電以及晶片組(上方 M.2)都有散熱片,三個散熱片有搭配熱導管穿插強化散熱。
05.jpg



供電散熱延伸到後方 IO 兼具飾蓋。上面的一些線條呈現出立體錯覺。
06.jpg



採用8+1+1相 90A Smart Power Stage 供電設計。
07.jpg



在散熱片上方也盡可能的切痕或鰭片式造型來增加散熱面積。
08.jpg



側邊可以看到熱導管。
09.jpg



供電與散熱片中間採用 5 W/mK 導熱墊強化散熱。
10.jpg



CPU 單1個 8pin 供電。
11.jpg



限於 Mini-ITX 版型設計問題,有兩個風扇接頭是改為比較小型的設計,這部分可以透過配件裡面轉接頭使用。
12.jpg



2個 DDR4 記憶體插槽,最高支援 DDR4 5333(OC),容量支援 64GB(單條 32GB)。
13.jpg



有4個 SATA、1組 USB 3.2 Gen 1、1個 USB3.2 Gen 1 Type-C。另外連接機殼的 IO 也設計在側邊比較方便連接的位置上。
14.jpg



有1個 PCIe 4.0 x16 插槽,側邊有金屬強化護甲包覆。
15.jpg



晶片組上方散熱片有 AORUS 字樣。
16.jpg



拆下之後底下還有一個散熱片,這是給 M.2 所使用。
18.jpg



在 M.2 插槽下還有散熱片,主要是針對晶片組散熱,雖然說兩個都會發熱疊再一起好像有點奇怪,不過這也是礙於主板尺寸設計上的問題。
19.jpg



音效是 Realtek ALC897,搭配音效專用電容。
17.jpg



後方 IO 埠,1個 USB 3.2 Gen 2 Type-A、1個 USB 3.2 Gen 2 Type-C、2個 USB 2.0、4個 USB 3.2 Gen 1、DP、HDMI、Q-Flash Plus 鍵、RJ-45 網路埠、2哥天線連接埠、2個音源接頭、S/PDIF 光纖輸出。
20.jpg



背部有散熱兼強化的金屬板。
21.jpg



BIOS 簡介
簡易模式,用於顯示系統資訊。
22.jpg



進階模式分有 Favorites、Tweaker、Settings、System Info、Boot、Save & Exit 幾項。Tweaker 裡面主要是針對超頻調校,不過 B660 並不支援超頻,另外可以調整進階 CPU 選項、記憶體時脈、參數、電壓等。
23.jpg



進階 CPU 選項。
24.jpg



Smart Fan 6,可針對風扇轉速對應溫度進行調整。
25.jpg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12700
CPU Cooler: MSI MEG CORELIQUID S360
RAM: KLEVV CRAS XR RGB DDR4 4000MHz 8GBx2
MB: GIGABYTE B660I AORUS PRO DDR4
VGA: MSI RTX 3070 GAMING X TRIO
SSD: GIGABYTE AORUS Gen4 SSD 1TB
PSU: INWIN SI 1065W
OS: Windows 11

畢竟 B660 無法超頻,拿來搭配 Core i7-12700 似乎比較合理,以下就使用這顆處理器進行測試。記憶體直接套用 XMP。


CPU-Z
CPU Single:768.2
CPU Multi:8943.0
31.jpg



SuperPI 1M:7.561s
CPUmark99:766
32.jpg



SuperPI 8M:1m16.574s
33.jpg



Memory Benchmark
Read:61516 MB/s
Write:57887 MB/s
Copy:54604 MB/s
Latency:80.7 ns
34.jpg



7-Zip 19.00
壓縮:75213 MIPS
解壓縮:108032 MIPS
整體評等:91622 MIPS
35.jpg



x264 FHD Benchmark:87.6
36.jpg



POV-Ray:36.72s
37.jpg



CINEBENCH R15
OpenGL:306.54 fps
CPU:3141 cb
CPU 單核心:270 cb
38.jpg



CINEBENCH R20
CPU:8336 pts
CPU 單核心:715 pts
這部分也測了一下溫度,最低27度,最高76度。
39.jpg



V-Ray:15024
40.jpg



V-Ray GPU CUDA:1422
41.jpg



V-Ray GPU RTX:1880
42.jpg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16580
Graphics score:17005
Physics score:35705
43.jp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8865
Graphics score:8679
Physics score:34677
44.jpg



3DMark Time Spy:14015
Graphics score:13753
CPU score:15717
45.jpg



3DMark CPU Profile
1 thread:1030
2 threads:2018
4 threads:3943
8 threads:7276
16 threads:9134
Max threads:9711
46.jpg



小結
整體看來 Intel Core i7-12700 在 B660I AORUS PRO DDR4 能夠發揮完整的效能,比之前在別張板子測出的效能甚至還有高一些。撰稿時還未看到上市,應該近期之內會鋪貨,目前 B660 晶片組中還有一張 Mini-ITX,ASUS 的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不過這一張使用的是 DDR5 記憶體,在建構配置上成本就會高一些,個人覺得 B660 搭配 DDR4 還是比較划算,畢竟 B660 就是配中階或中高非K處理器,而且 DDR4 的效能也沒有差到哪去。
 
配的是AX200還是AX201? 感覺SATA有點太少了 作為工作站是不需要那麼多SATA沒錯但是汰換下來當NAS的時候 4個SATA3的處境就會異常得尷尬 果然還是不應該選ITX 各方面侷限都太多
 
吃DDR4的B660I終於要上了
 
除了內建音效是 ALC897、及只有一個 M.2 以外,這張的配置和上一代 Z590I 那塊旗艦難分軒輊。
 
配的是AX200還是AX201? 感覺SATA有點太少了 作為工作站是不需要那麼多SATA沒錯但是汰換下來當NAS的時候 4個SATA3的處境就會異常得尷尬 果然還是不應該選ITX 各方面侷限都太多
我記得是AX211
然後現在有PCIe M.2 to 5 SATA Port的轉接卡可以用
這樣就有9個SATAD可以用,應該是很足夠

不過我這張板子剛買就出問題,今天要先送回商家檢測
如果真有問題會選擇退掉...
 
我記得是AX211
然後現在有PCIe M.2 to 5 SATA Port的轉接卡可以用
這樣就有9個SATAD可以用,應該是很足夠

不過我這張板子剛買就出問題,今天要先送回商家檢測
如果真有問題會選擇退掉...
轉出來的SATA3插孔不能用於開機,BIOS不顯示硬碟型號,不知道怎麼搞的INTEL在12代SATA3給的小氣,skylake上的B150都有6個,等看看13代的配套晶片組會不會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