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在滄者網聚抽到這個機殼,
也終於讓我的電腦可以有一個家了,否則平常都是全部攤在桌上的。
開箱的主角是「保銳 ENERMAX HOPLITE ECA3221」。
這是我第一次用到價格超過2K的機殼,否則依照我以往的習慣,都是容量不要太小,散熱良好的即可。
也讓我見識到這類機殼的功能性,真的不同於一般等級的機殼。
為了這次的開箱我特別買了個新散熱器,
同樣是保銳的T40,這個組合應該夠給力吧。
箱子打開後跟所有機殼一樣,外層一個保麗龍保護著,就怕產品受傷。
前面板,有風扇調速以及led燈的變色功能。
這邊是上方的面板,各種插座開關的位置安排讓人拔插USB、開關機都很方便。
前方的CD-ROM並不是可破壞式的那種,是可拆的面板,這樣就不用擔心機殼哪邊少放了光碟機會一個洞在那邊,還是可以很漂亮喔:MMM:
拆開側殼後內部照,可以看到零件盒、前方面板的電線等...
CD-ROM的安裝座是可用手轉的扣具,很方便,安裝、拆卸時可以減少螺絲不知道跑去那裡的困擾。
下方是硬碟的熱拔插盒,雖然頗有噱頭,不過我想我應該很難用到這個部分,但有比沒有好,是吧!
前面板的接頭,這個機殼唯一一個缺點就是USB3.0不能用內接的插座,而是做延長線把後方的轉接到前方。
這部分有好有壞,因為不是每個主機板都有內建的USB3.0插座,但是卻很有可能在後方做上USB3.0插孔。
屁股後面則是中規中矩,上方有一個孔可讓USB3.0的延長線繞道後方。
另外兩個洞則是水冷給水管走的啦。
小零件部分則是讓我覺得很貼心的部分。
用一個盒子把全部的東西裝起來。
而且竟然有整線用的魔鬼沾*2,整個就是有質感阿,除此之外,螺絲包外都有貼上貼紙,
不像一般機殼所有螺絲都放在一起,整個就是用心,安裝起來也方便超多,因為螺絲不用找了,直接寫在袋子上。
這裡是背部的側板打開後的狀況,配合側殼的設計,讓一堆線都可以塞在後方,讓前方側殼打開非常美觀。
配合 保銳 ENERMAX HOPLITE ECA3221 開箱一起開箱的T40,順便就來曝光一下啦。
由於我認為單風扇散熱已經足夠,於是我把另一個散熱器風扇鎖上機殼頂端,有利熱空氣的對流!
主機板放進去後拍下,
由於主機板是ATX大小,剛剛好貼著整個機殼,不像是M-ATX的板子裝下後讓人覺得好寬敞的感覺,
然後有注意到嗎?
考慮到使用者放下巨大的旗艦顯示卡,保銳把硬碟的插槽轉向,空出更多空間有利於高階顯卡的安裝。
硬碟槽的設計也很妙。
用一個罩子(或者說是門,因為旁邊還有一個很像門栓的裝置),把硬碟固定在裡面,而裡面也有夾具,所以不用螺絲就可以安裝下去了。
也因為方向的關係,硬碟的排線、電源線都在後方,會讓前方看起來很美觀。
終於所有東西都裝上去了,背面整得亂糟糟的。
不過前面線材量就減少很多,除了較美觀外,還有通風會變得良好,一兼兩顧!
最後再來前面後面各一張。
照片的部分就到以上為止。
接著我想說說裝機的感想。
整個裝機過程除了拍照要轉來轉去很麻煩之外。
把各個零組件放上去的過程就可以感受到零件的精密度,還有貼心玩家的設計。
很多地方都可以輕鬆的安裝,不似價格在1.5K↓的機殼會友密合度沒那麼高的問題。
然後特別讓人感到方便的便是零件盒,所有的螺絲都包裝好並貼上貼紙,就不需要拿螺絲還要區分,省下很多時間。
光碟機、硬碟機安裝的地方都因為有事先設計扣具了,安裝上去只要方向對,就可以輕易地完成。
然後機殼的邊邊都有處理過,不會割到人手指。
除了價格外,真的要給這個機殼高分的肯定。
然後當然還是要提一下缺點,就是USB3.0竟然沒有接上內接插座的設計,
畢竟會買這個價位的機殼,想必對內裝的選用不會太差。
像是為了高階長卡的安裝,保銳空出了硬碟的位置讓人安裝,
不過USB3.0的排插沒有被考慮到,真的是很可惜。
如果未來可以改良我想這會更完美。
以上開箱文就到此為止囉,打完收工!
也終於讓我的電腦可以有一個家了,否則平常都是全部攤在桌上的。
開箱的主角是「保銳 ENERMAX HOPLITE ECA3221」。
這是我第一次用到價格超過2K的機殼,否則依照我以往的習慣,都是容量不要太小,散熱良好的即可。
也讓我見識到這類機殼的功能性,真的不同於一般等級的機殼。
為了這次的開箱我特別買了個新散熱器,
同樣是保銳的T40,這個組合應該夠給力吧。
箱子打開後跟所有機殼一樣,外層一個保麗龍保護著,就怕產品受傷。
前面板,有風扇調速以及led燈的變色功能。
這邊是上方的面板,各種插座開關的位置安排讓人拔插USB、開關機都很方便。
前方的CD-ROM並不是可破壞式的那種,是可拆的面板,這樣就不用擔心機殼哪邊少放了光碟機會一個洞在那邊,還是可以很漂亮喔:MMM:
拆開側殼後內部照,可以看到零件盒、前方面板的電線等...
CD-ROM的安裝座是可用手轉的扣具,很方便,安裝、拆卸時可以減少螺絲不知道跑去那裡的困擾。
下方是硬碟的熱拔插盒,雖然頗有噱頭,不過我想我應該很難用到這個部分,但有比沒有好,是吧!
前面板的接頭,這個機殼唯一一個缺點就是USB3.0不能用內接的插座,而是做延長線把後方的轉接到前方。
這部分有好有壞,因為不是每個主機板都有內建的USB3.0插座,但是卻很有可能在後方做上USB3.0插孔。
屁股後面則是中規中矩,上方有一個孔可讓USB3.0的延長線繞道後方。
另外兩個洞則是水冷給水管走的啦。
小零件部分則是讓我覺得很貼心的部分。
用一個盒子把全部的東西裝起來。
而且竟然有整線用的魔鬼沾*2,整個就是有質感阿,除此之外,螺絲包外都有貼上貼紙,
不像一般機殼所有螺絲都放在一起,整個就是用心,安裝起來也方便超多,因為螺絲不用找了,直接寫在袋子上。
這裡是背部的側板打開後的狀況,配合側殼的設計,讓一堆線都可以塞在後方,讓前方側殼打開非常美觀。
配合 保銳 ENERMAX HOPLITE ECA3221 開箱一起開箱的T40,順便就來曝光一下啦。
由於我認為單風扇散熱已經足夠,於是我把另一個散熱器風扇鎖上機殼頂端,有利熱空氣的對流!
主機板放進去後拍下,
由於主機板是ATX大小,剛剛好貼著整個機殼,不像是M-ATX的板子裝下後讓人覺得好寬敞的感覺,
然後有注意到嗎?
考慮到使用者放下巨大的旗艦顯示卡,保銳把硬碟的插槽轉向,空出更多空間有利於高階顯卡的安裝。
硬碟槽的設計也很妙。
用一個罩子(或者說是門,因為旁邊還有一個很像門栓的裝置),把硬碟固定在裡面,而裡面也有夾具,所以不用螺絲就可以安裝下去了。
也因為方向的關係,硬碟的排線、電源線都在後方,會讓前方看起來很美觀。
終於所有東西都裝上去了,背面整得亂糟糟的。
不過前面線材量就減少很多,除了較美觀外,還有通風會變得良好,一兼兩顧!
最後再來前面後面各一張。
照片的部分就到以上為止。
接著我想說說裝機的感想。
整個裝機過程除了拍照要轉來轉去很麻煩之外。
把各個零組件放上去的過程就可以感受到零件的精密度,還有貼心玩家的設計。
很多地方都可以輕鬆的安裝,不似價格在1.5K↓的機殼會友密合度沒那麼高的問題。
然後特別讓人感到方便的便是零件盒,所有的螺絲都包裝好並貼上貼紙,就不需要拿螺絲還要區分,省下很多時間。
光碟機、硬碟機安裝的地方都因為有事先設計扣具了,安裝上去只要方向對,就可以輕易地完成。
然後機殼的邊邊都有處理過,不會割到人手指。
除了價格外,真的要給這個機殼高分的肯定。
然後當然還是要提一下缺點,就是USB3.0竟然沒有接上內接插座的設計,
畢竟會買這個價位的機殼,想必對內裝的選用不會太差。
像是為了高階長卡的安裝,保銳空出了硬碟的位置讓人安裝,
不過USB3.0的排插沒有被考慮到,真的是很可惜。
如果未來可以改良我想這會更完美。
以上開箱文就到此為止囉,打完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