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升級電腦且換了台24" LCD後,跟著又換了8800GT 512MB顯示卡,跑起COD4、BioShock開高解析度與全特校的確爽度大升!
過一陣子覺得視覺滿足後,聽覺好像需要加強...上網物色了一陣後敗入了Creative的娛樂卡-X-Fi XtremeMusic,聽音樂(MP3為大宗)、看DVD和打起GAME來的確比內建的ALC888好上不少~尤其開啟CMSS-3D功能配上Sennheiser耳罩式耳機,音場和細節整個明顯許多,但是耳機戴太久會覺得悶熱也夾的耳朵有點痛,這時候目標就又轉移到多媒體喇叭身上了...:PPP:
上網參考許多先進對各家2.1喇叭的評價後,預算內目標就鎖定了Altec MX5021與Edifier C3,找了一家可以同時試聽這兩台的店家後就開始了我的比較之旅。首先聲明一下小弟並非音響發燒友,對於聲音的評價就只是很單純的個人感受,以下就開始我的介紹文啦!;rr;
進到店家首先摸摸MX5021和C3的質感,MX5021衛星喇叭的鋼琴烤漆+雙3"中音單體視覺上的確加分不少,低音喇叭箱上的THX銘牌更是音場與解析力的保證!C3則是很古典的方形木質衛星喇叭及碩大低音箱,唯一顯眼的就是低音箱上的銀色倒相孔。
接著比較了一下線控的部分,C3可以說是樂勝!C3線控本身是一個鐵殼的獨立功放,外觀上就比MX5021的塑膠殼大器許多,主音量、BASS與TREB調整都有LED指示燈以數字顯示,雙訊號源也能一鍵切換,方便性很高。
現場又比較了一下音質,MX5021不虧是THX認證,音場寬廣,解析度高,高音十分嘹亮;C3的高音沒MX5021亮,解析力倒是不輸,音場沒MX5021寬廣,但是相較於MX5021,C3整體聽起來的感覺偏暖,包圍度較高。
聽完之後小弟在兩台的抉擇苦惱了一陣,最後在MX5021的線控功能較簡易以及寬廣音場在我小房間可能發揮不出來的理由,選擇了Edifier C3。
此圖片來自Edifier官網
Edifier C3官方資料:
* 功率放大器輸出功率:
衛星箱通道:RMS 8W×2(THD+N=10%,f=1kHz)
低音通道:RMS 30W(THD+N=10%,f=80Hz)
* 功率放大器信噪比:>=85dBA
* 失真度(%):≦0.5
* 調節形式:功放前面板旋鈕調節、遙控調節
* 低音單元:8英吋(外徑210mm)、防磁,4Ω
* 中音單元:3.5英吋(外徑92mm)、防磁,4Ω
* 高音單元:直徑13mm絲膜高音、防磁,4Ω
* 變壓器輸出功率:60W(20V×3A)
* 低音箱箱體尺寸: 268(寬W)×330(高H)×309(深D)mm
* 衛星箱箱體尺寸:116(寬W)×203(高H)×160(深D)mm
* 重 量:約16.6kg
C3箱子外觀與SE K750i比較(不要想用機車載回家!根本不可能!);em44;
隨機有附贈喇叭線與訊號線但沒有入鏡,有一組衛星喇叭的面罩我拿掉了以做個比較
有面罩與無面罩的衛星喇叭
衛星喇叭背面為壁掛與夾線式接口,底部有止滑墊,面罩為可拆式
8"低音喇叭與倒相孔
前方塑料飾板與木質箱體組裝不甚良好,不平整之外輕壓也會有click聲;em42;
喇叭底部有橡膠止滑墊,綠綠的是QC貼紙
獨立功放上有Function可以調整BASS和TREB的音量,Input可以在兩組輸入訊號間直接切換,POWER鍵切換待機狀態,前面版AUX孔一樣由Input做切換,主音量鈕在耳機插入耳機孔後馬上變成調整耳機音量的輸出
獨立功放背板
吸引我的兩組輸入,可以同時接上PC和Wii,透過前面板的Input鈕直接切換:MMM:
兩顆衛星喇叭和低音喇叭都是使用夾線式接口
上電開機後;nq;
透過Input鍵輕鬆切換兩組輸入訊源(前方AUX與後方的CD接孔算是同一組)
耳機插上耳機孔後喇叭自動靜音,耳機音量可由主音量鈕控制且LED燈會熄滅以做分別
C3的耳機孔推力不太夠,插上耳機前音量20的話,插上耳機後音量要調到40左右才不覺得太小聲;em42;
(耳機是Sennheiser eH-150 阻抗32歐姆 靈敏度115dB)
接下來談一下聽了20多天+Run了近70小時的心得
首先報告一下訊號線:
一開始使用的是C3隨機附贈的3.5mm to 2RCA紅白線接我的音效卡與喇叭,後來小弟有更換了KC的純銀訊號線,交互比較試聽了192Kbps的MP3與APE檔音樂,個人是覺得KC線的高音比較凝聚不鬆散,解析力與音場表現小弟倒是覺得與原廠線沒有很大的差異,可能C3這等級的多媒體喇叭本身還不足以表現出線材差異吧!
第二報告一下底噪:
拔掉C3的訊號線只接喇叭線與電源線時,主音量、BASS、TREB都調至最高,底噪若不是耳朵貼上喇叭都幾不可聞。
訊源為XM音效卡時,主音量調至最大60,BASS與TREB預設0,低音喇叭幾近無聲 高音單體則是耳朵約莫離5cm可聽到嘶聲;BASS調到最高9,低音喇叭一樣幾近無聲;但是TREB調到2,距離60cm即可聽到高音單體的嘶聲了,調到最高7時,嘶聲大到跟用油煎魚差不多;ng; 這時主音量要控制在30左右才聽不到煎魚聲,所幸小弟房間不大,一般使用時BASS為0,TREB為1,主音量大都在20-30之間,煎魚...喔!不!是底噪聲一直都不是問題。
再來報告一下衛星喇叭與低音喇叭的表現:
播放音樂時,定位明確,人聲可以感覺到是從正前方發出,以Eagles的"加州旅館"Live版本為例,吉它聲、鼓聲、沙鈴聲以及演唱人聲都可以明確感受出在不同位置,層次感很好不會參雜在一起。
再以"塵鼓"為例,曲子一開始敲擊大鼓時,可以感受到低頻很有彈性,下潛深度不錯、很有延伸性,不會"碰碰碰"(小弟前一台喇叭就有點像是在播放..."塵桶";tongue; ),曲中尚有不少敲擊聲可以明顯感受到從右至左的移動、定位良好。
要提一下的就是衛星喇叭與低音喇叭的銜接性很良好,聽音樂時常感覺不到腳邊有低音喇叭在動作(感覺像是2.0喇叭),不過在小弟試著拔掉低音的喇叭線做試驗,發現歌曲低音感都不見了才相信低音喇叭真的有出聲,這與小弟之前的2.1喇叭可以很感受到低音在腳邊碰碰叫真的差很多!;em25;
最後提一下C3與我的X-Fi音效卡的合作情況:
在娛樂模式開啟CMSS-3D功能後,選擇2.1喇叭做測試,C3可以清楚定位左、前左、前中、前右、右五個方向的聲音,對於2.1喇叭有這樣的定位小弟算是很滿足了;試聽駭客任務1後半段在大樓Lobby的槍戰,可以感受到槍聲從畫面上相應方向傳來以及壁磚散落地面的聲音,彈殼一顆顆落地的清脆聲也很能輕易辨別。
在遊戲模式下跑COD4(Creative網站沒查到這遊戲支援EAX),隊友講話聲和飛機呼嘯聲可以明顯感受出左右方向,手榴彈在哪爆炸也能聽出來。最近玩的YSO(支援EAX 2.0),C3也能明顯定位出腳步聲、攻擊聲以及敵人爆掉的聲音。
Edifier C3算是小弟第二台2.1多媒體喇叭,前一台是使用近5年的Labtec Pulse-424,這兩台升級後的差異小弟是覺得很明顯很值得,對2.1喇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把Edifier C3列入考量去試聽看看!
衛星喇叭下小弟有各墊一個橡膠墊,可以讓高音單體直接對著耳朵,自己感覺高音略微明亮和音場更廣些~
過一陣子覺得視覺滿足後,聽覺好像需要加強...上網物色了一陣後敗入了Creative的娛樂卡-X-Fi XtremeMusic,聽音樂(MP3為大宗)、看DVD和打起GAME來的確比內建的ALC888好上不少~尤其開啟CMSS-3D功能配上Sennheiser耳罩式耳機,音場和細節整個明顯許多,但是耳機戴太久會覺得悶熱也夾的耳朵有點痛,這時候目標就又轉移到多媒體喇叭身上了...:PPP:
上網參考許多先進對各家2.1喇叭的評價後,預算內目標就鎖定了Altec MX5021與Edifier C3,找了一家可以同時試聽這兩台的店家後就開始了我的比較之旅。首先聲明一下小弟並非音響發燒友,對於聲音的評價就只是很單純的個人感受,以下就開始我的介紹文啦!;rr;
進到店家首先摸摸MX5021和C3的質感,MX5021衛星喇叭的鋼琴烤漆+雙3"中音單體視覺上的確加分不少,低音喇叭箱上的THX銘牌更是音場與解析力的保證!C3則是很古典的方形木質衛星喇叭及碩大低音箱,唯一顯眼的就是低音箱上的銀色倒相孔。
接著比較了一下線控的部分,C3可以說是樂勝!C3線控本身是一個鐵殼的獨立功放,外觀上就比MX5021的塑膠殼大器許多,主音量、BASS與TREB調整都有LED指示燈以數字顯示,雙訊號源也能一鍵切換,方便性很高。
現場又比較了一下音質,MX5021不虧是THX認證,音場寬廣,解析度高,高音十分嘹亮;C3的高音沒MX5021亮,解析力倒是不輸,音場沒MX5021寬廣,但是相較於MX5021,C3整體聽起來的感覺偏暖,包圍度較高。
聽完之後小弟在兩台的抉擇苦惱了一陣,最後在MX5021的線控功能較簡易以及寬廣音場在我小房間可能發揮不出來的理由,選擇了Edifier C3。
此圖片來自Edifier官網
Edifier C3官方資料:
* 功率放大器輸出功率:
衛星箱通道:RMS 8W×2(THD+N=10%,f=1kHz)
低音通道:RMS 30W(THD+N=10%,f=80Hz)
* 功率放大器信噪比:>=85dBA
* 失真度(%):≦0.5
* 調節形式:功放前面板旋鈕調節、遙控調節
* 低音單元:8英吋(外徑210mm)、防磁,4Ω
* 中音單元:3.5英吋(外徑92mm)、防磁,4Ω
* 高音單元:直徑13mm絲膜高音、防磁,4Ω
* 變壓器輸出功率:60W(20V×3A)
* 低音箱箱體尺寸: 268(寬W)×330(高H)×309(深D)mm
* 衛星箱箱體尺寸:116(寬W)×203(高H)×160(深D)mm
* 重 量:約16.6kg
C3箱子外觀與SE K750i比較(不要想用機車載回家!根本不可能!);em44;
隨機有附贈喇叭線與訊號線但沒有入鏡,有一組衛星喇叭的面罩我拿掉了以做個比較
有面罩與無面罩的衛星喇叭
衛星喇叭背面為壁掛與夾線式接口,底部有止滑墊,面罩為可拆式
8"低音喇叭與倒相孔
前方塑料飾板與木質箱體組裝不甚良好,不平整之外輕壓也會有click聲;em42;
喇叭底部有橡膠止滑墊,綠綠的是QC貼紙
獨立功放上有Function可以調整BASS和TREB的音量,Input可以在兩組輸入訊號間直接切換,POWER鍵切換待機狀態,前面版AUX孔一樣由Input做切換,主音量鈕在耳機插入耳機孔後馬上變成調整耳機音量的輸出
獨立功放背板
吸引我的兩組輸入,可以同時接上PC和Wii,透過前面板的Input鈕直接切換:MMM:
兩顆衛星喇叭和低音喇叭都是使用夾線式接口
上電開機後;nq;
透過Input鍵輕鬆切換兩組輸入訊源(前方AUX與後方的CD接孔算是同一組)
耳機插上耳機孔後喇叭自動靜音,耳機音量可由主音量鈕控制且LED燈會熄滅以做分別
C3的耳機孔推力不太夠,插上耳機前音量20的話,插上耳機後音量要調到40左右才不覺得太小聲;em42;
(耳機是Sennheiser eH-150 阻抗32歐姆 靈敏度115dB)
接下來談一下聽了20多天+Run了近70小時的心得
首先報告一下訊號線:
一開始使用的是C3隨機附贈的3.5mm to 2RCA紅白線接我的音效卡與喇叭,後來小弟有更換了KC的純銀訊號線,交互比較試聽了192Kbps的MP3與APE檔音樂,個人是覺得KC線的高音比較凝聚不鬆散,解析力與音場表現小弟倒是覺得與原廠線沒有很大的差異,可能C3這等級的多媒體喇叭本身還不足以表現出線材差異吧!
第二報告一下底噪:
拔掉C3的訊號線只接喇叭線與電源線時,主音量、BASS、TREB都調至最高,底噪若不是耳朵貼上喇叭都幾不可聞。
訊源為XM音效卡時,主音量調至最大60,BASS與TREB預設0,低音喇叭幾近無聲 高音單體則是耳朵約莫離5cm可聽到嘶聲;BASS調到最高9,低音喇叭一樣幾近無聲;但是TREB調到2,距離60cm即可聽到高音單體的嘶聲了,調到最高7時,嘶聲大到跟用油煎魚差不多;ng; 這時主音量要控制在30左右才聽不到煎魚聲,所幸小弟房間不大,一般使用時BASS為0,TREB為1,主音量大都在20-30之間,煎魚...喔!不!是底噪聲一直都不是問題。
再來報告一下衛星喇叭與低音喇叭的表現:
播放音樂時,定位明確,人聲可以感覺到是從正前方發出,以Eagles的"加州旅館"Live版本為例,吉它聲、鼓聲、沙鈴聲以及演唱人聲都可以明確感受出在不同位置,層次感很好不會參雜在一起。
再以"塵鼓"為例,曲子一開始敲擊大鼓時,可以感受到低頻很有彈性,下潛深度不錯、很有延伸性,不會"碰碰碰"(小弟前一台喇叭就有點像是在播放..."塵桶";tongue; ),曲中尚有不少敲擊聲可以明顯感受到從右至左的移動、定位良好。
要提一下的就是衛星喇叭與低音喇叭的銜接性很良好,聽音樂時常感覺不到腳邊有低音喇叭在動作(感覺像是2.0喇叭),不過在小弟試著拔掉低音的喇叭線做試驗,發現歌曲低音感都不見了才相信低音喇叭真的有出聲,這與小弟之前的2.1喇叭可以很感受到低音在腳邊碰碰叫真的差很多!;em25;
最後提一下C3與我的X-Fi音效卡的合作情況:
在娛樂模式開啟CMSS-3D功能後,選擇2.1喇叭做測試,C3可以清楚定位左、前左、前中、前右、右五個方向的聲音,對於2.1喇叭有這樣的定位小弟算是很滿足了;試聽駭客任務1後半段在大樓Lobby的槍戰,可以感受到槍聲從畫面上相應方向傳來以及壁磚散落地面的聲音,彈殼一顆顆落地的清脆聲也很能輕易辨別。
在遊戲模式下跑COD4(Creative網站沒查到這遊戲支援EAX),隊友講話聲和飛機呼嘯聲可以明顯感受出左右方向,手榴彈在哪爆炸也能聽出來。最近玩的YSO(支援EAX 2.0),C3也能明顯定位出腳步聲、攻擊聲以及敵人爆掉的聲音。
Edifier C3算是小弟第二台2.1多媒體喇叭,前一台是使用近5年的Labtec Pulse-424,這兩台升級後的差異小弟是覺得很明顯很值得,對2.1喇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把Edifier C3列入考量去試聽看看!
衛星喇叭下小弟有各墊一個橡膠墊,可以讓高音單體直接對著耳朵,自己感覺高音略微明亮和音場更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