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5/29/09
- 訊息
- 92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6
- 年齡
- 32
手上握有iPhone或是iPod Touch的人,一定知道耳機有沒有線控模組方便度到底差了多少,同時也一定知道蘋果原廠的耳機聲音有多麼的兩光。
小弟手上的Ipod Touch 3G雖然支援線控功能,但蘋果原廠的線控耳機,那聲音實在是......這聲音整個像是被"控固力"糊住,所以原廠耳機自然被封存,由Sony MDR-EX500SL擔任"發聲"工作。
EX500聲音漂亮歸漂亮,沒線控卻一直是小弟非常不滿意的地方,所以在某一天,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敗了從未聽過的廠牌的耳機-Denon AH-C560R。
外盒,包裝算是簡潔,沒有酷炫的設計,但卻有Denon一慣的沉穩感
左上角貼著百年紀念貼紙,並於包裝上明顯標出線控模組與"相容於iPhone、iPod"的Logo。
背面,說明線控模組的使用方法並標出相容的機型,事實上在iPhone 3G後產品都支援線控功能。
右下角寫出包含的配件。
拆掉外塑膠盒。
再拆。
所有內容物,除耳機本體與厚厚的文件外有另外兩種大小的矽膠耳墊、軟海綿耳塞、耳機線固定夾以及硬式攜行盒。
耳機本體,採OFC線材,長度1.3米,線控模組與Mic位於左右耳線材分岔處。
耳機發聲體,為動態內耳式,單體大小11.5mm。根據官方規格,輸入阻抗16 ohms,靈敏度110 dB / mW,最大輸入250 mW,頻率響應5 – 24,000 Hz 。
不同於EX500,造型簡約低調,發音管偏離中線並向外傾斜以符合耳道結構,與一般耳機不同,Denon與L、R字樣是先在發聲體上做出凹槽再將墨水塗上,可有效避免長時間使用後字體漸漸磨損消失的狀況。
線控模組正面,中間按鈕光滑,上下則有浮刻的+、-符號,按鍵手感較類似一般手機鍵盤,行程約1mm。
分岔端的束線環有"C560R"字樣。
線控模組背面,僅有一個Mic的小孔。
接頭為一般耳機的3.5mm迷你接頭,表面鍍金以防氧化,L型設計可有效避免彎折傷害,雖然為四段式接頭但依然可通用於一般MP3、PC的音源輸出,另外經過測試一般手機若接頭規格相同,Mic可正常使用。
攜行盒,盒體十分堅固,正面有下凹的Denon字樣,反面則一片空白,說句老實話,猛然一看有點像塊黑色的D*VE牌肥皂(炸)。
斜照一張,順便與一元硬幣比比厚度,厚度大約為一元硬幣直徑的1.7倍,拉鍊是另外再從外側車到盒子上的,能有效避免拉的時候夾到耳機線。
攜行盒內部,細緻的表現可以有效避免刮傷耳機,半邊的收納網功能不明,但小弟個人是拿來放海綿耳塞。
海綿耳塞的材質與某3*廠商的橘色耳塞十分相似,並同樣具有極佳的隔音效果,中間軸心有軟塑膠管以避免變形,至於矽膠耳墊就沒啥好介紹了。
經過近兩星期的Run in,確定聲音應該已經出來後,開始進行聲音評測。
分別使用兩款行動音源、一台筆電及一張入門音效卡作為音源,各是Apple iPod Touch 3G、Creative Zen X-Fi、Apple 13inch Alumium MacBook(AC97晶片)於Mac OS 10.6、及Creative Xtreme Audio,其中兩個Creative產品皆不開啟X-Fi功能,音訊檔為AIFF或320kbps MP3以符合一般使用狀況。
第一張專輯選擇的是Mozart 35,38號交響曲的合輯,里卡多·慕提(Riccardo Muti)指揮維也納愛樂於1999年的錄音,Philips發行,聆聽時以小弟個人較喜歡的38號的第一樂章為主。
音場雖不算寬廣但絕對足夠,所以不會有過度的空曠感也不會有音全部壓在一起的感覺,細節則十分清晰,感覺比較像是坐在音樂廳的中段廳演奏,舒服而不會有壓迫感。在使用不同音源的情況下,Ipod的聲音明顯差了一點點,音的飽滿度與另外三個音源都差了一點,但卻又比較圓滑;兩個Creative的音源感覺像是調高聲音的"數位亮度"一般,聲音較為鮮明犀利,Xtreme Music尤其明顯;而MacBook則介於兩者中間,沒有iPod的空,也沒有Creative的利。
第二張則選擇Avatar的電影原聲帶。
在第一首"You Don't Dream In Cryo"中,在太空中一片空曠的玄幻感營造十分成功,尤其是女聲部分聲音亮又不空虛,卻又帶著飄逸感的聲音更加強了身處異界的感覺。接著直接轉到電影高潮時的配樂"Jake's First Flight",合唱聲音分明且有力,給人煥然一新的感受,不過最出色的是鼓聲的表現,天龍在這方面的功底表露無遺,鼓聲震撼感十足且絲毫不拖泥帶水、收放自如,敲擊邊框的聲音則乾脆且層次分明,鼓皮的彈性與張力表現十分完整,可謂無懈可擊。可惜的是在大量低音的部分中頻顯得較為薄弱一些,隱隱有塊被蓋過的感覺,不過依然在可接受範圍內。高音清亮、低音沉應該是最直接的形容。
第三張選擇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由Janos Starker於2002年演出,Sony灌製的錄音。
選這片主要目的是要聽低音,然而聽到的卻不只是低音。先說大提琴的聲音吧,音依然是厚實有力而無壓力,表現出色。然而表現出的卻不只是低音,不論是手指在按壓時敲擊指板的聲音抑或是弓離弦後殘留的尾音,甚至是高速拉奏時換弦造成的短暫泛音都清晰可聞,細節完全能清楚聽到。
第四張與第五張各選擇小弟一直很喜歡的遊戲Aquaria的原聲帶及周杰倫的跨時代,Aquaria原聲帶直接撥放第一首Fear The Dark來聽高音及輕音樂表現,跨時代專輯則用來聽整體表現。
Fear The Dark部分高音亮而不刺耳,空間很廣,女聲部分亦是如此而且更加圓滑,此部分的表現C560真的很不錯。至於跨時代專輯,這張的錄音假如耳機不夠好在高頻及氣音的部分很容易有刮耳的現象,但C560成功地將這兩個部分聲音圓滑化,刮耳的情況完全沒有發生,不過中頻較弱的問題再次浮現,須靠平衡器稍稍加強一點中頻整體的音樂色彩會更鮮豔一些。
最後拿起三首搖滾,一首是Still Remains的Stay Captive,一首是Raunchy的Warriors,最後是經典名曲Europe的The Final Countdown。
Denon鼓聲鮮明的特性再次出現,而且對於搖滾樂,整付耳機的表現十分震撼。簡言之,感覺有如站在舞台前聽現場演唱會。低音之沉不用多說,打擊的鮮明度更是小弟目前聽過的耳機中最好的一副,完全超越EX500SL。電吉他的刺激感十足,整個音場又有拉開,聽起來爽度滿分。
整副耳機在音樂的表現亮眼,2.5K區段的耳機,要比C/P這隻絕對排在前幾名,造型佳聲音更好,除了中頻較弱之外其餘部分無懈可擊,以後想買入耳式耳機,不彷考慮看看這副CK-C560。好耳機不多,有做線控的更少,對於iPhone、iPod Touch的使用者來說,假如想要有線控模組,那C560R更是首選。
小弟手上的Ipod Touch 3G雖然支援線控功能,但蘋果原廠的線控耳機,那聲音實在是......這聲音整個像是被"控固力"糊住,所以原廠耳機自然被封存,由Sony MDR-EX500SL擔任"發聲"工作。
EX500聲音漂亮歸漂亮,沒線控卻一直是小弟非常不滿意的地方,所以在某一天,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敗了從未聽過的廠牌的耳機-Denon AH-C560R。
外盒,包裝算是簡潔,沒有酷炫的設計,但卻有Denon一慣的沉穩感
左上角貼著百年紀念貼紙,並於包裝上明顯標出線控模組與"相容於iPhone、iPod"的Logo。
背面,說明線控模組的使用方法並標出相容的機型,事實上在iPhone 3G後產品都支援線控功能。
右下角寫出包含的配件。
拆掉外塑膠盒。
再拆。
所有內容物,除耳機本體與厚厚的文件外有另外兩種大小的矽膠耳墊、軟海綿耳塞、耳機線固定夾以及硬式攜行盒。
耳機本體,採OFC線材,長度1.3米,線控模組與Mic位於左右耳線材分岔處。
耳機發聲體,為動態內耳式,單體大小11.5mm。根據官方規格,輸入阻抗16 ohms,靈敏度110 dB / mW,最大輸入250 mW,頻率響應5 – 24,000 Hz 。
不同於EX500,造型簡約低調,發音管偏離中線並向外傾斜以符合耳道結構,與一般耳機不同,Denon與L、R字樣是先在發聲體上做出凹槽再將墨水塗上,可有效避免長時間使用後字體漸漸磨損消失的狀況。
線控模組正面,中間按鈕光滑,上下則有浮刻的+、-符號,按鍵手感較類似一般手機鍵盤,行程約1mm。
分岔端的束線環有"C560R"字樣。
線控模組背面,僅有一個Mic的小孔。
接頭為一般耳機的3.5mm迷你接頭,表面鍍金以防氧化,L型設計可有效避免彎折傷害,雖然為四段式接頭但依然可通用於一般MP3、PC的音源輸出,另外經過測試一般手機若接頭規格相同,Mic可正常使用。
攜行盒,盒體十分堅固,正面有下凹的Denon字樣,反面則一片空白,說句老實話,猛然一看有點像塊黑色的D*VE牌肥皂(炸)。
斜照一張,順便與一元硬幣比比厚度,厚度大約為一元硬幣直徑的1.7倍,拉鍊是另外再從外側車到盒子上的,能有效避免拉的時候夾到耳機線。
攜行盒內部,細緻的表現可以有效避免刮傷耳機,半邊的收納網功能不明,但小弟個人是拿來放海綿耳塞。
海綿耳塞的材質與某3*廠商的橘色耳塞十分相似,並同樣具有極佳的隔音效果,中間軸心有軟塑膠管以避免變形,至於矽膠耳墊就沒啥好介紹了。
經過近兩星期的Run in,確定聲音應該已經出來後,開始進行聲音評測。
分別使用兩款行動音源、一台筆電及一張入門音效卡作為音源,各是Apple iPod Touch 3G、Creative Zen X-Fi、Apple 13inch Alumium MacBook(AC97晶片)於Mac OS 10.6、及Creative Xtreme Audio,其中兩個Creative產品皆不開啟X-Fi功能,音訊檔為AIFF或320kbps MP3以符合一般使用狀況。
第一張專輯選擇的是Mozart 35,38號交響曲的合輯,里卡多·慕提(Riccardo Muti)指揮維也納愛樂於1999年的錄音,Philips發行,聆聽時以小弟個人較喜歡的38號的第一樂章為主。
音場雖不算寬廣但絕對足夠,所以不會有過度的空曠感也不會有音全部壓在一起的感覺,細節則十分清晰,感覺比較像是坐在音樂廳的中段廳演奏,舒服而不會有壓迫感。在使用不同音源的情況下,Ipod的聲音明顯差了一點點,音的飽滿度與另外三個音源都差了一點,但卻又比較圓滑;兩個Creative的音源感覺像是調高聲音的"數位亮度"一般,聲音較為鮮明犀利,Xtreme Music尤其明顯;而MacBook則介於兩者中間,沒有iPod的空,也沒有Creative的利。
第二張則選擇Avatar的電影原聲帶。
在第一首"You Don't Dream In Cryo"中,在太空中一片空曠的玄幻感營造十分成功,尤其是女聲部分聲音亮又不空虛,卻又帶著飄逸感的聲音更加強了身處異界的感覺。接著直接轉到電影高潮時的配樂"Jake's First Flight",合唱聲音分明且有力,給人煥然一新的感受,不過最出色的是鼓聲的表現,天龍在這方面的功底表露無遺,鼓聲震撼感十足且絲毫不拖泥帶水、收放自如,敲擊邊框的聲音則乾脆且層次分明,鼓皮的彈性與張力表現十分完整,可謂無懈可擊。可惜的是在大量低音的部分中頻顯得較為薄弱一些,隱隱有塊被蓋過的感覺,不過依然在可接受範圍內。高音清亮、低音沉應該是最直接的形容。
第三張選擇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由Janos Starker於2002年演出,Sony灌製的錄音。
選這片主要目的是要聽低音,然而聽到的卻不只是低音。先說大提琴的聲音吧,音依然是厚實有力而無壓力,表現出色。然而表現出的卻不只是低音,不論是手指在按壓時敲擊指板的聲音抑或是弓離弦後殘留的尾音,甚至是高速拉奏時換弦造成的短暫泛音都清晰可聞,細節完全能清楚聽到。
第四張與第五張各選擇小弟一直很喜歡的遊戲Aquaria的原聲帶及周杰倫的跨時代,Aquaria原聲帶直接撥放第一首Fear The Dark來聽高音及輕音樂表現,跨時代專輯則用來聽整體表現。
Fear The Dark部分高音亮而不刺耳,空間很廣,女聲部分亦是如此而且更加圓滑,此部分的表現C560真的很不錯。至於跨時代專輯,這張的錄音假如耳機不夠好在高頻及氣音的部分很容易有刮耳的現象,但C560成功地將這兩個部分聲音圓滑化,刮耳的情況完全沒有發生,不過中頻較弱的問題再次浮現,須靠平衡器稍稍加強一點中頻整體的音樂色彩會更鮮豔一些。
最後拿起三首搖滾,一首是Still Remains的Stay Captive,一首是Raunchy的Warriors,最後是經典名曲Europe的The Final Countdown。
Denon鼓聲鮮明的特性再次出現,而且對於搖滾樂,整付耳機的表現十分震撼。簡言之,感覺有如站在舞台前聽現場演唱會。低音之沉不用多說,打擊的鮮明度更是小弟目前聽過的耳機中最好的一副,完全超越EX500SL。電吉他的刺激感十足,整個音場又有拉開,聽起來爽度滿分。
整副耳機在音樂的表現亮眼,2.5K區段的耳機,要比C/P這隻絕對排在前幾名,造型佳聲音更好,除了中頻較弱之外其餘部分無懈可擊,以後想買入耳式耳機,不彷考慮看看這副CK-C560。好耳機不多,有做線控的更少,對於iPhone、iPod Touch的使用者來說,假如想要有線控模組,那C560R更是首選。
由板主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