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救星!?Cougar Airface Pure Pro緊湊型ATX機殼

ohmy

進階會員
已加入
6/1/04
訊息
430
互動分數
9
點數
18
Cougar近期推出幾款機殼新品,體積從小到大,結構從傳統到奔放(?)通包。本篇開箱其中定位親民好入手、小體積高硬體相容性的Airface Pure Pro緊湊型ATX機殼。

cdj8wl8.jpg


Cougar是老牌電源/機殼廠偉訓的自有品牌,也是個人喜愛的零組件及電競周邊設備廠商。個人曾開箱過幾款Cougar的高階機殼產品,不管是前衛&科幻風格的Cratus、曲面玻璃傾角全景機殼FV270及方正通透工業風的MX600都讓個人印象深刻。

近期Cougar也推出幾款機殼新品,雖然其中最讓個人流口水的是「眼花以為是以本人ID命名的」創意全塔機殼OmnyX,但畢竟OmnyX還是Coming Sooooooon,本篇就先來開箱Cougar Airface系列機殼新成員,具有親民價位及緊湊身型的Airface Pure Pro機殼。

(之後也不一定會有機會介紹OmnyX機殼啦,隨著年歲增長,本肥宅對於大型機殼已經常常是「有興趣,但搬不動,組裝一次還要人命」的狀態。QQ)

回到主題,Airface Pure Pro包裝維持Cougar常用的牛皮紙色加產品彩圖貼紙風格,能簡單識別內部機殼的顏色及外觀,Airface Pure Pro有常見的黑白色兩款,本次一目了然是開箱白色款。

FVTz1zx.jpg


背面標示機殼尺寸及特色,Airface Pure Pro為深度375、寬度220及高度460mm,體積37.9L的緊湊型機殼。

ql0iCne.jpg


既然Airface Pure Pro定位為緊湊型機殼,對於顯示卡長度及水冷排長度勢必有所限制,最高支援320mm的顯示卡及240mm一體式水冷,又因其定價屬於親民等級,對應同價位等級的零組件想必也不會是巨獸級,主打夠用即可還能省點空間的概念。

rgRpBwS.jpg


前面板採用Airface家族標誌性的網洞開孔及溝槽框架。雖然支援的水冷排尺寸有限,但前面板能裝的風扇尺寸可是沒打折,最多能裝3顆140mm風扇,後排風位置也能裝1顆140mm風扇。

註:前面板因為受電源艙影響,只能安裝3顆120mm風扇但無法安裝360mm冷排,只能安裝240mm冷排,這點請注意。

POCpgKO.jpg


前面板採用小孔徑網洞,為了兼顧通風內部無設置防塵網,底部則有淡淡的Cougar字樣。

TUj4Lc1.jpg


纖薄的前面板也是Cougar強調的特色之一,但卡榫部分個人建議也可以改用纖細一點的球型卡扣。

拆開面板後可看到內部預附3顆120mm同色ARGB風扇,後方也預裝1顆120mmARGB風扇,且都還是4Pin PWM規格。

XOSINSs.jpg


背面部分可見為維持緊湊體積,頂部沒有為了留設冷排空間而加高。

CQwRrlA.jpg


PCI-E插槽除了第一槽外其餘只給一次性檔板,但倒是有給可調動的蓋板增加美觀。雖說符合這價位機殼的常見配置,但心裡還是懷抱著希望能奢華一次啦!

dbkWFS4.jpg


頂部配有PVC磁吸防塵網,但沒有入鏡。如前所述因為頂部沒有加高,故雖然頂部支援2顆140mm風扇,但水冷僅支援240mm規格以避免與主機板干涉,且前板與上蓋僅能擇一安裝冷排。

考量對於冷排的限制,個人也建議與其使用尺寸較尷尬的240mm水冷,Airface Pure Pro還是更適合搭配空冷,畢竟其有著175mm空冷的高支援性!

gcBd9DC.jpg


底部僅電源位置配置防塵網,前方硬碟架給方便拆除的手轉螺絲,個人給予好評。

dkMNlCd.jpg


左側為玻璃面板,使用卡扣固定可免工具拆裝。前IO也位於左側便於放置於桌面使用。

hnAJHnV.jpg


IO為常見的2A1C配置加複合音訊接孔,TYPE-C依官網標示為10Gbps規格。按鈕為微動手感,有開關鍵及重開機/RGB切換複合按鈕。

lIIWbyR.jpg


右側板為金屬材質,無設置任何開孔,以手轉螺絲固定。

Zzrhs6h.jpg


內部線材個人已先稍微整理了一下。

5gAzX4s.jpg


底部可拆式硬碟架,加上主機板背部2個2.5"硬碟托盤,總共2顆3.5"+2顆2.5"或是3顆2.5"硬碟安裝位置。

ZD4nKGz.jpg


配件部分有束線帶、螺絲包及一條1分3風扇4P PWM分接線。

otM0lSY.jpg


左上設有燈效專用HUB,能連接6個ARGB裝置,並透過主機板SYNC或是重開機鍵進行切換。

F5wa5X5.jpg


整線空間也...是緊湊設計,深度是剛剛好夠用的20mm~25mm,主機板安裝位背面有兩個2.5"硬碟安裝托盤,用手轉螺絲固定。

cnYhWbL.jpg


前進風扇位置依官方標示最多能裝3顆140mm風扇,不過依多尺寸安裝支架的規格,應該能支援到2顆160mm風扇。

9azbLku.jpg


主機板最大支援ATX規格且不支援背插主機板。

bfJFIXf.jpg


不拆除底部硬碟架的配置下能安裝160mm長度電源,電源艙採用通風開孔設計且能再安裝2顆120mm風扇,也有留設顯示卡電源線的開孔。

u7WJ9Ls.jpg


機殼大概介紹到這,接著以尺寸合適的風冷散熱器、雙風扇顯示卡及短電源進行裝機。

J8Oepvx.jpg


電源搭配140mm長的海韻GX-750,連接線材包括CPU 8P*1、主機板24P、顯示卡12V-2x6*1、SATA電源線*1,整線就比較隨意,走薛丁格的貓風格。

OdNiW9Z.jpg


底部硬碟架被拿來藏線,也還得是緊湊型機殼才能這麼緊湊啊。

nUNatLC.jpg


2.5"托盤也有一個被線材擠壓到,當然調整一下是能避免干涉,但線就這麼多,本人也就這麼懶,反正側板能蓋上就好啦!

qUoJbMB.jpg


雖然IO沒有採用軟扁線材,但前方出線部分到是沒什麼問題。

jNvOAbf.jpg


顯示卡電源線有專用出口,也不會跟電源艙上方兩個120mm風扇安裝位干涉,個人給予好評。

aoNSWKg.jpg


搭配裝機的是華碩較早期推出的雙風扇RTX4070S,長度267mm,長度已經逼近部分3風扇入門顯示卡,

顯示卡限長320mm對應中階顯示卡應該都沒問題,但往上對到NV 40或50系70ti以上或AMD 9070XT可能就得稍微篩選一下,個人還是覺得能再多支援10mm長度會更完美。

WNSkbdW.jpg


蓋上玻璃側板,完成裝機。

BZKBiWt.jpg


開機!點亮!拉好你們的小板凳!

KT7355d.jpg

l8UVrws.jpg

kywrEHU.jpg


心得

個人覺得ATX中塔緊湊型機殼一直都該存在於市場上,畢竟不是每個人都使用360水冷或是超大張顯示卡,雖然不少機殼也定位為緊湊型機殼,但Airface Pure Pro應該是少數深度在400mm以內,實質意義上的真。緊湊型機殼,設計、用料也脫離低階、入門等級,直接給4顆4P PWM風扇也是誠意十足,以2K價位左右的機殼來說是還不錯的選擇。

缺點的話個人是覺得還好,雖說便宜治百病,但價位能再低一點應該更多人會馬上痊癒。另外個人意見跟偏差觀點,覺得緊湊型機殼的受眾族群或許不是需要玻璃透側的族群,畢竟同價位已經有很多更適合展示硬體的平價海景房機殼可選。如果Airface Pure Pro能推出無透側版本說不定更有助於殺出一條血路。

當然這是個人觀點啦,僅供參考囉~
 

laudmankimo

榮譽會員
已加入
9/22/06
訊息
1,121
互動分數
97
點數
48
不跟別人比的話........ 這款產品甚至比不上自家cougar uniface RGB 沒濾網的話我為什麼要裝進機殼裡? 我的想法是掏錢買機殼超級浪費錢的, 買什麼pcie 延長線等不增加性能的東西也是(浪費錢), 難得擁有了快拆正面側板這種主流產品該有的功能卻又忘記了自家產品上代的優點, 雖說故意留下一些缺點讓消費者有掏不完錢包是廠商的共同想法, 但你別忘了消費者可是有很多選擇的

但是如果要組傳統硬碟的磁碟陣列 則機殼是必需品 防硬碟震動 過濾電源紋波 獨立風扇吹3.5吋硬碟 與根據硬碟溫度調整風扇轉速等功能都是必備的 但一般電腦使用SSD的情況下 裸裝使用即可 就是會吃灰罷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