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6/22/12
- 訊息
- 200
- 互動分數
- 8
- 點數
- 18
其實 1k 價位帶的散熱器選擇不外乎就是那幾款
像是利民的 True Spirit、CM 的 Hyper 212、還有風扇好像不用錢的 ETS-T40
但有時候裝機預算比較緊,但又不想砍 Cooler
又不能叫朋友追加預算,就比較麻煩
稍微砍一下可能就掉到 9 公分或是 push pin 那邊去了(汗)
CM 最近則是推出一款相對較便宜的版本 Hyper T4
==========================================================
盒子正面,感覺看起來跟 212 蠻像的
支援 LGA 775 / 1155 / 1156 / 1366 / 2011
AMD 部分的話有 FM1 / AM3+ / AM3 / AM2
翻到盒子背面,介紹部分有繁體中文
標榜採用直觸式熱導管
背面部分就一些特色介紹
盒子上有標示尺寸,高度 152.3 mm
比 Hyper 212+ 的 158.5 mm 來的矮一些
主流 DIY 的殼應該都不是問題
底部空間僅有 37 mm
散熱片特高的 RAM 可能就比較麻煩些
開箱 開箱
包裝上保護的蠻好的
內容物有散熱器本體、螺絲、強化背板、第二組風扇扣具
防震軟墊、散熱膏跟說明書
強化背板部分跟 seidon 120m 看起來是同一組
實際用起來也是通用的,調整只需要透過滑動
至於這邊為何不做成金屬的這我就不知道了,或許是成本考量 ??
雖然我覺得還好
除非是像 HR-02 或是 Arrow 這種比較重的 Cooler 就會比較希望是金屬材質
扣具的另外一部份,其實這也是共用的
有裝過 AMD 平台的人應該不陌生
螺絲有加上絕緣墊片
雖然說 T4 只有單風扇不過另外一組的扣具及螺絲也是都一併附上
這點算是不錯
安裝上採用夾扣的快拆設計
風扇部分老樣子是 CM 家的透明海帶
風扇型號部分,這顆轉速落在 600 至 1800 RPM
從預先安裝的這顆風扇可以看到防震墊片要貼哪
支援 4pin PWM
散熱器本體,採用四隻熱導管
頂部有 CM logo,散熱器邊緣部分有處理過,比較不會刮手
側面一覽
可以發現鰭片部分有夾起來,不過我不知道這用意何在 (防彎?)
接觸面採用 HDT 的設計
上個機,基本上最底部的扣具是無向性的
先鎖上去
第二層就有方向的差異了
有突出來的地方朝向風扇要放的地方
目前圖片中安裝方式是上吹
風扇做快拆給你一定有他的道理的 XDD
可以看到如果上吹的話
最內側的 RAM 如果散熱片比較高,可能會有干涉問題
接下來實際跑一跑吧,室內溫度 29 度 (汗),idle 41 度
測試平台
=====================================
CPU:intel i5 2500k
MB :AsRock P67 Fatal1ty Professional
RAM:Mach Xtreme URBAN DDR3-1333 4g x 2 + AMD DDR3-1333 4g x 2 = 16g
HDD:OCZ Vertex 4 128G
PSU:CoolerMaster Silent Pro Hybrid 850w
VGA:AMD Radeon HD 6950 (bios: 6970)
Cooler: CoolerMaster Hyper T4
Driver:12.8
Chasis:CoolerMaster k350
OS:Windows 7 SP1 Ultimate x64
=====================================
預設 3.3 GHz,IBT max 30 分鐘
最高 65 度
oc 4.2 GHz,IBT max 30 分鐘
最高 76 度
oc 4.5 GHz,IBT max 30 分鐘
最高 86 度
oc 4.5 GHz,Aida 64 40 分鐘
core 1:最低 43,最高 80,平均 72.5 度
core 2:最低 43,最高 84,平均 75.6 度
core 3:最低 42,最高 87,平均 77 度
core 4:最低 39,最高 82,平均 72.3 度
==========================================================
結論 (?!)
靜音部分,基本上附贈的 PWM 扇幾乎沒什麼聲音,一方面可能也因為他只有 1800 RPM
機殼或顯卡的風扇可能都比較吵
扣具安裝方面, Hyper T4 這次的通用設計不需要套筒也沒有螺絲起子登場的機會
算是蠻簡單直覺的,說明書可以直接丟掉 (誤)
但中間的溝槽設計如果不拆風扇的情況下就不是那麼好裝
而 AMD 平台部分可以直接用中間的扣具安裝,不須加裝其他配件
性能上來說,單純以預設 3.3g 的資料來看,與 ETS-T40 差不多
那時候忘記跑其他頻率所以就無從比較起 (茶)
基本上 Hyper T4 算是一個蠻中規中矩的選擇
以上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