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29/04
- 訊息
- 42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0
朋友常說:論壇的開箱文千萬別多看,因為看久了終有一天換你開Orz,前幾次幫人開箱開到自己也”凍咩條”當然啦最近電腦是有點慢了啦(買東西當然要合理化一下嘛)所以小朋友忍不住也開始出走了,觀望很久的Cooler Master HAF 932黑化二代終於給我等到了Cooler Master HAF X原本預計6/28上市不知為何又改到了7/2號….不過在我勤勞的每天到” 協明 ”鄧大 那報到,終於給我在牆角的隱密處找到了Cooler Master HAF X****鄧大藏私喔 好料到了都沒說 再我凹了一陣後就給我扛回家啦!哈哈!(店家7/2號前好像不能報價開賣)不過糗了,機車跟本載不下(這尺吋大概要裝個小拖車)只好call了好心的朋友用他心愛的馬6幫我載回家啦!再來就是小弟我的小朋友出走開箱篇!
外箱 部分斗大的HAF X 跟機殼照片直接大方的秀在黑色的紙箱上,Cooler Master的Cooler當然也印了上去啦
側邊則是規格諸元跟機殼空間的尺寸, 鋼板機身,透明側板,機身尺寸230 x 550 x 590 mm(W,D,H),淨重:14.35 kg 、毛重:16.08 kg(就是這重量搬上二樓房間後讓我放棄在6/28當天發文)
翻過來彩箱後方是HAF X的一些內外部功能跟設計介紹。可以看的出它比旁邊的USP100大了不少
小弟的照相機有點故障外加攝影技術欠佳,所以到網路上抓了一份比較清楚的資料轉貼一下讓大家看清楚一些。
再來是HAF X的一些內外部散熱的對流圖
再來就是最重要的”開箱啦”!這麼重的機殼包裝保護措施一定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讓大家跟我一樣在開箱的第一眼時就爽度滿分外加滿意度爆錶。
再來 當然是把它給拆了....映入眼簾的是美式的黑化外表,最上方的頂部的I/O孔大概該有的插孔都有啦!比照前一代的感覺邊框的設計算是比較粗獷(這樣也比較好清理)不過在部份地方確是有其細膩的改變,中間的部份全改成網狀的對流孔跟第一代的橫欄式設計不同,細部的地方等等再一一為大家介紹!
來個側照圖看一下吧,一眼就看到了跟932不同的地方,加大的透明側板跟黑化內觀,斗大的20公分風扇進出風口
上面視圖看的到跟上一代是完全不同的設計,是兩個20公分風扇進出風口(出廠只有一組一個要自購) 最上方的頂部的I/O孔給它豐富指示燈號也列在其中,不過電源開關呢?
來個正上方圖吧,兩個20公分風扇進出風口內部都有濾網的設計,貼心的考量到對灰塵的過濾!前端有個可推開的設計,就是Power-Reset 還有前風扇燈光的開關所在
有做推開設計的功能,就沒誤觸的機會啦, Power-Reset 還有前風扇燈光的開關都藏在推蓋下方!再搭上下面面板上的豐富I/O孔跟指示燈號整個設計給它完整,藍色的就是現在最夯的USB3.0插孔,如果Power-Reset跟430一樣鍍點金屬光澤感覺應該不錯(不過這大概會讓原本的美式粗獷設計感降低吧)
再往下走就是光碟機的家啦,手指輕意就可以取下的蜂巢式散熱檔板,內有黑化板件安裝光碟機時需要折下,可以裝上4部光碟機(應該很少人會全上吧)
再往下看就是這一代全新的設計,抽取式的硬碟架,兩組由金屬材質噴砂處理,下方還有散熱孔設計,2.5跟3.5吋的硬碟都可以安裝,鎖點都有設計到。
由兩邊的按壓設計,往內壓就可以緩緩的抽出抽取式的硬碟架,照片內可以看見SATA跟電源的連接座
抽取式的硬碟架,前方兩端有按壓設計可安穩的固定在機殼內,前方有蜂巢是設計搭上濾網,下方也有散熱孔,因為是金屬噴砂黑化處理,在抽取時可能多少會造成照片上白色的痕跡(目前擦一下就好了以後就不知道了Orz
抽取式硬碟架連接座內部是這個樣子,有一個電路板當轉接座的設計,一旁還有散熱孔。
再往下走就是大面積23公分的風扇進出風口啦!蜂巢是濾網設計中間鑲上Cooler Master的銀色Cooler點綴在全黑化的前面板上。
整個下部面板可以獨立拆起,讓清理23公分風扇的便利性大大的提高(由其是對我這麼懶的拆殼的人來說啦)由下方往上掀開就行啦
前檔板部份都採取蜂巢式設計搭配濾網,減少灰塵卡進機殼內
後面系統出風口可上12-14兩種規格的風扇(原廠送上14公分的喔)!上方是三個水冷預留孔(一個剛好拿來穿SATAIII的連接線)下置式電源設計讓POWER不需要吸取機殼內熱氣,對零件壽命應該更有幫助! 兩邊側板都是用手鎖黑化螺絲固定的,相當好拆(不過很重),看的見後方的空間上都有蜂巢式的散熱孔,連檔板也沒放過都有散熱孔的設計。
拆下厚重的側板看一下内部的配制吧,一堆放眼望去就是只有一整個寬闊的黑化空間,連最新的XL-ATX主機板一樣能輕鬆安裝,空間之大就不用說啦,整束的I/O跟指示燈號的線材由背板走線孔穿出,在硬碟架後面多了幾個陌生的設計。
光諜機是以免螺絲按壓上鎖設計,亮面塑膠材質,這部份跟932一樣,不同的是黑化的内部板件
硬碟架的設計跟932還有690II的一樣扣壓上鎖設計,最上面的一個還有2.5吋的轉接架
塑膠材質,還有減少硬碟與機殼的共震的避震設計,
一組3.5轉2.5的轉接座
3.5轉2.5的轉接座拆卸非常容易,向兩邊輕拉就可以取出
後面系統出風口可上12-14兩種規格的風扇(原廠附上14CM的)!上方是三個水冷預留孔!改掉932可裝雙電源的設計,電源走現在流行的下置式設計!
顯示卡跟各類介面卡固定是改以手鎖黑化螺絲固定(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設計,比較有安全感)在這種大空間的機殼裝上怪獸級的顯示卡機會應該很多,這種設計應該是比較安全的選擇!9組介面卡空間應該很夠用了吧,散熱孔無處不在,連檔板也沒放過都有散熱孔的設計,中間垂直的溝槽是VGA固定支撐架的鎖點調整槽,可因應你的顯示卡高度做調整。
硬碟架前方是23公分的紅光散熱風扇,燈光可經由開關蓋內的按鍵選擇開關燈。
拿掉前方的蜂巢式濾網蓋就看見大大的23公分Cooler Master可開關燈設計紅光風扇啦
圖中陌生的兩樣東西就是HAF X的新設計!顯示卡散熱風罩跟POWER藏線蓋,都是由黑化螺絲鎖定。
這新玩意是顯示卡導風罩,直接將風導至顯卡處,裡面還能安裝一個風扇,加強多顯卡的散熱效果,跟POWER整線蓋都是由黑化螺絲固定,當然用不上的都可拿掉。
拿下顯示卡導風罩,塑料材質,裡面還能安裝一個12公分的風扇(請自購),如果顯示卡溫度過高的可以加裝一下。
再來這新東西是POWER整線蓋,也是塑料材質,如果您的POWER不是模組式的那大把的線材就可以美美的藏進蓋內啦,要用的線材在從上方的開口拉出就行啦。如果您的POWER是模組式的用不上的話也可以拿掉。
大翻身看一下底部的設計,中間是內凹式的設計增加空氣對流的空間並設計上蜂巢式的對流孔,增加POWER空氣對流,四個角落有鎖點可以裝上原廠附的滑輪(這麼重是需要的啦!)四個凹字型的止滑墊效果不錯,不過如果再附上932的那種高一點的腳料就更棒了。
原廠的滑輪鎖點跟凹字型的止滑墊,中間是POWER蜂巢式設計的進出氣對流孔(不過沒濾網設計喔)
拆屋頂啦,將機殼上蓋掀起看到原廠隨機的頂部20公分的大風扇!可以安裝兩個喔(一個自購) 蜂巢式散熱孔也有濾網的設計。上蓋是由6個卡損做固定,要安裝風扇或是清洗濾網都相當方便,旁邊那把就是頂部的I/O孔插座的所有線材。
頂部的I/O孔插座的所有線材插座配置豐富當然線材也很可觀!不過在HAF X的良好走線空間設計來說藏好應該不是問題。
翻轉一下看一下背部走線空間吧,黑化的美背設計,外加CPU背板開孔,要安裝CPU散熱器跟強化背板都很方便。
側照一下看間走線孔位都有防割的處理,三個大大的背板走線孔,背板走線空間是2公分在加上機殼側板的外凸式設計在大捆的電源線也都不用煩惱了,背板上還有可束線的溝槽設計,當然是配上隨機附上的黑色束線使用啦。
走線孔位都有防割的處理,兩個背板走線孔還附上軟墊,不怕裝機手跟線材會去傷到啦。
在來看一下剛卸下的右側3/4透明設計的側板,上面搭載著20公分風扇外加上風罩,可以讓風量更集中針對顯卡散熱,當然這部份也是有濾網設計的。
再來是左側的側板,外凸式設計噴砂黑化處理讓背板走線空間加大,HAF-X的側板相當厚實,我很無聊的秤了一下大概是一片2.2公斤上下相當有份量,就算690II之流也差的遠了。
開箱後總是要清點一下零件包的東西嘛,多國語言版裝機說明書、黑化螺絲束線包、滑輪腳料包,USB2.0線材(可用來替換USB3.0)、VGA固定支撐架(可裝8公分風扇)、電源 8PIN延長線(要走背板大部份都要用,上原廠的貼心配件也省了我一筆錢)等,對照一下東西都齊全啦。
這個像熊爪一樣的東西就是VGA固定支撐架(可裝8公分風扇)當初外國版的690II也有這配備不過國內販賣時並沒附上,這次的HAF-X應該跟國外版是一樣的啦(爽度大大提高) ,固定支撐架是以黑化螺絲鎖在機殼孔槽上,可垂直上下移動,前端旋紐還可調整位置(在上面圖中有介紹囉),裝上怪物級顯卡時可是個支撐的好物啊(可惜我口袋不夠深所以用到的機會比較小)
多國語言版裝機說明書、黑化螺絲束線包跟銀色的套筒就是在Cooler Master ELITE 430裝機時出現過的裝機好幫手銅柱套筒,這次在HAF-X上也貼心的附上啦(就感心啊)
再來就是上機啦!鎖上銅柱,有了銅柱套筒的幫忙下速度增快不少,輕鬆鎖定。
再來就是內部硬體上機啦!先把東西一字排開,友人說啥等級的零件配啥等級的機殼(我怎麼反過來先殼在零件),就在他的蠱惑下敗了一堆,技嘉 X58A-UD7 主機板-Intel Core i7 930 四核心處理器-芝奇 DDR3-1600 6GB (2GB*3) CL7 WD 1TB SATA-6G 硬碟 - 1002FAEX-技嘉GV-R587UD-1GD-振華冰山金蝶PLUS 600W/ 90PLUS金牌-Liteon 建興 24X DVD 燒錄機-保銳 Enermax 抗熱火蝠 12公分風扇-Coolermaster 12cm鐮刀藍光扇-利民 Thermalright Venomous X-Coolermaster 酷媽 V6 GT 處理器散熱器,真的是敗了一地的東西,口袋空空啊。
在裝機前Intel Core i7 930 跟Coolermaster 酷媽 V6 GT被朋友先行綁走所以硬體上又有了些改變CPU換成了Intel® Xeon® Processor W5580 (8M Cache, 3.20 GHz, 6.40 GT/s Intel® QPI)散熱器用利民 Thermalright Venomous X保銳抗熱火蝠跟-Coolermaster鐮刀藍光扇,雙扇合併來壓制熱力,不過還是一整桌的東西一點都沒有比較少的感覺!
技嘉 X58A-UD7 主機板先上場,整張主機板在HAF-X殼內感覺整個縮水了的感覺(它可是現在第二級的大板啊)可見整個空間是很大的,下面還有最新的XL-ATX孔位的鎖點。
主機板+散熱器用利民 Thermalright Venomous X+芝奇 記憶體上機啦!空間還是很空曠啊。
拉遠一點看一下裝機的整體感覺吧。
先把技嘉GV-R587UD-1GD拿出來準備上機吧,給它閃的散熱導管啊,為這一閃可是要不少的小朋友出走(感謝漢碩小廖給的絕版好價讓我凍咩條的敗回家來用。)
忙了好一陣子後全部給它裝上去啦,在友人的快手下SATA線呈現出麻花捲裝他說這樣比較好看……可以看到東西全上了殼的下部空間還有剩,因為顯示卡只裝一張所以顯示卡導風罩跟VGA固定支撐架就用不上啦(這兩樣東西應該是依據公版卡設計的,改板的卡不一定適用)
翻過身來才是大工程的開始,背板整線,在友人的幫助下给它暫時的全固定好啦
蓋上厚重的透側開機試一下囉
就算橫躺著也要來一張,開一下前面的紅燈風扇讓它亮一下,電源燈號不像932這麼刺眼的藍光(不過我個人喜歡閃一點的哈!)
開箱拖太久就會發生一點小意外,一放假朋友就開心的”借”走5870回家試玩Orz!我只好拿出看影片用的喬帝GTX260三風扇版來做測試啦,OCCT的程式沒辦法正確的抓到W5580-CPU跟CPU的溫度一開就程式就出錯關閉(不會跟今天超熱的天氣有關吧?)!只好改用SP2004來做測試,先看一下待機溫度吧將W5580超上4.2G CPU內核溫度最低到最高分別是55-57度,外核CPU溫度40-47度,有點高吧不過現在室溫可是34-35度左右Orz這就是沒冷氣機的生活啊,真是熱啊!
看一下在34-5度熱情的天氣下開了8組調上最高設定值的SP2004有多火熱吧!內核最高到了97度不再上升平穩燒機中,外核停在75-6度,真是熱情!
再來看一下甜甜圈的待機下溫度吧!顯示卡GPU溫度在45度比裸測還低1-2度看來HAF X側蓋上的20公分風扇發揮了作用。
看一下在熱情的34度天氣下甜甜圈會燒到幾度吧,6分鐘左右到71度溫度不在上昇! HAF X側蓋風扇壓制下比我之前裸測還低1-2度,果然這次花錢是值得的。
上面是整機4組風扇(前1-側1-後1上1)的基本測試! HAF X算是932的黑化版,不過裝完機後發現其實在內部設計跟外部上有了很多的變動!細部的設計也更多如濾網、散熱風罩、顯示卡支架、硬碟抽取盒、開關蓋等,就算是XL-ATX主機版還是顯示卡卡王也可以輕鬆裝進大肚量內,這次顯示卡風罩跟顯示卡支架(也能裝8公分風扇喔)沒派上用場!如果再褡上頂部20公分的散熱風扇,能量全開下想必效果應該更好, 這次HAF X可說是完全比照國外版沒被精減而且價位也比我預期的低了一些(以國外售價換算來說),當然對我個人使用而言還是覺的有些小缺點,如這次頂端雙風扇的部份使用非常細密的濾網在700轉20公分風扇下比較不容易快速的排熱,不過濾網這點應該是為了怕HAF X成了很多人口中的吸塵器機殼的設計吧,再來是腳料上的設計如果比照932送上兩種腳料(定點*滑輪)跟機殼風扇全部附上的話那應該更完美,只能說HAF X在這級距還蠻有競爭力的新品,我還特對照了朋友的Cooler Master932(4風扇版)在相同硬體的狀況下,南橋跟X58A-UD7散熱排的溫度都有更低的表現! 除了黑化外散熱也是有進步的,從有上市的消息到裝機完成,整體使用上沒讓我這購買者失望,也希望這次的開箱能提供版上讀文的大大得到想要的資訊。
外箱 部分斗大的HAF X 跟機殼照片直接大方的秀在黑色的紙箱上,Cooler Master的Cooler當然也印了上去啦
側邊則是規格諸元跟機殼空間的尺寸, 鋼板機身,透明側板,機身尺寸230 x 550 x 590 mm(W,D,H),淨重:14.35 kg 、毛重:16.08 kg(就是這重量搬上二樓房間後讓我放棄在6/28當天發文)
翻過來彩箱後方是HAF X的一些內外部功能跟設計介紹。可以看的出它比旁邊的USP100大了不少
小弟的照相機有點故障外加攝影技術欠佳,所以到網路上抓了一份比較清楚的資料轉貼一下讓大家看清楚一些。
再來是HAF X的一些內外部散熱的對流圖
再來就是最重要的”開箱啦”!這麼重的機殼包裝保護措施一定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讓大家跟我一樣在開箱的第一眼時就爽度滿分外加滿意度爆錶。
再來 當然是把它給拆了....映入眼簾的是美式的黑化外表,最上方的頂部的I/O孔大概該有的插孔都有啦!比照前一代的感覺邊框的設計算是比較粗獷(這樣也比較好清理)不過在部份地方確是有其細膩的改變,中間的部份全改成網狀的對流孔跟第一代的橫欄式設計不同,細部的地方等等再一一為大家介紹!
來個側照圖看一下吧,一眼就看到了跟932不同的地方,加大的透明側板跟黑化內觀,斗大的20公分風扇進出風口
上面視圖看的到跟上一代是完全不同的設計,是兩個20公分風扇進出風口(出廠只有一組一個要自購) 最上方的頂部的I/O孔給它豐富指示燈號也列在其中,不過電源開關呢?
來個正上方圖吧,兩個20公分風扇進出風口內部都有濾網的設計,貼心的考量到對灰塵的過濾!前端有個可推開的設計,就是Power-Reset 還有前風扇燈光的開關所在
有做推開設計的功能,就沒誤觸的機會啦, Power-Reset 還有前風扇燈光的開關都藏在推蓋下方!再搭上下面面板上的豐富I/O孔跟指示燈號整個設計給它完整,藍色的就是現在最夯的USB3.0插孔,如果Power-Reset跟430一樣鍍點金屬光澤感覺應該不錯(不過這大概會讓原本的美式粗獷設計感降低吧)
再往下走就是光碟機的家啦,手指輕意就可以取下的蜂巢式散熱檔板,內有黑化板件安裝光碟機時需要折下,可以裝上4部光碟機(應該很少人會全上吧)
再往下看就是這一代全新的設計,抽取式的硬碟架,兩組由金屬材質噴砂處理,下方還有散熱孔設計,2.5跟3.5吋的硬碟都可以安裝,鎖點都有設計到。
由兩邊的按壓設計,往內壓就可以緩緩的抽出抽取式的硬碟架,照片內可以看見SATA跟電源的連接座
抽取式的硬碟架,前方兩端有按壓設計可安穩的固定在機殼內,前方有蜂巢是設計搭上濾網,下方也有散熱孔,因為是金屬噴砂黑化處理,在抽取時可能多少會造成照片上白色的痕跡(目前擦一下就好了以後就不知道了Orz
抽取式硬碟架連接座內部是這個樣子,有一個電路板當轉接座的設計,一旁還有散熱孔。
再往下走就是大面積23公分的風扇進出風口啦!蜂巢是濾網設計中間鑲上Cooler Master的銀色Cooler點綴在全黑化的前面板上。
整個下部面板可以獨立拆起,讓清理23公分風扇的便利性大大的提高(由其是對我這麼懶的拆殼的人來說啦)由下方往上掀開就行啦
前檔板部份都採取蜂巢式設計搭配濾網,減少灰塵卡進機殼內
後面系統出風口可上12-14兩種規格的風扇(原廠送上14公分的喔)!上方是三個水冷預留孔(一個剛好拿來穿SATAIII的連接線)下置式電源設計讓POWER不需要吸取機殼內熱氣,對零件壽命應該更有幫助! 兩邊側板都是用手鎖黑化螺絲固定的,相當好拆(不過很重),看的見後方的空間上都有蜂巢式的散熱孔,連檔板也沒放過都有散熱孔的設計。
拆下厚重的側板看一下内部的配制吧,一堆放眼望去就是只有一整個寬闊的黑化空間,連最新的XL-ATX主機板一樣能輕鬆安裝,空間之大就不用說啦,整束的I/O跟指示燈號的線材由背板走線孔穿出,在硬碟架後面多了幾個陌生的設計。
光諜機是以免螺絲按壓上鎖設計,亮面塑膠材質,這部份跟932一樣,不同的是黑化的内部板件
硬碟架的設計跟932還有690II的一樣扣壓上鎖設計,最上面的一個還有2.5吋的轉接架
塑膠材質,還有減少硬碟與機殼的共震的避震設計,
一組3.5轉2.5的轉接座
3.5轉2.5的轉接座拆卸非常容易,向兩邊輕拉就可以取出
後面系統出風口可上12-14兩種規格的風扇(原廠附上14CM的)!上方是三個水冷預留孔!改掉932可裝雙電源的設計,電源走現在流行的下置式設計!
顯示卡跟各類介面卡固定是改以手鎖黑化螺絲固定(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設計,比較有安全感)在這種大空間的機殼裝上怪獸級的顯示卡機會應該很多,這種設計應該是比較安全的選擇!9組介面卡空間應該很夠用了吧,散熱孔無處不在,連檔板也沒放過都有散熱孔的設計,中間垂直的溝槽是VGA固定支撐架的鎖點調整槽,可因應你的顯示卡高度做調整。
硬碟架前方是23公分的紅光散熱風扇,燈光可經由開關蓋內的按鍵選擇開關燈。
拿掉前方的蜂巢式濾網蓋就看見大大的23公分Cooler Master可開關燈設計紅光風扇啦
圖中陌生的兩樣東西就是HAF X的新設計!顯示卡散熱風罩跟POWER藏線蓋,都是由黑化螺絲鎖定。
這新玩意是顯示卡導風罩,直接將風導至顯卡處,裡面還能安裝一個風扇,加強多顯卡的散熱效果,跟POWER整線蓋都是由黑化螺絲固定,當然用不上的都可拿掉。
拿下顯示卡導風罩,塑料材質,裡面還能安裝一個12公分的風扇(請自購),如果顯示卡溫度過高的可以加裝一下。
再來這新東西是POWER整線蓋,也是塑料材質,如果您的POWER不是模組式的那大把的線材就可以美美的藏進蓋內啦,要用的線材在從上方的開口拉出就行啦。如果您的POWER是模組式的用不上的話也可以拿掉。
大翻身看一下底部的設計,中間是內凹式的設計增加空氣對流的空間並設計上蜂巢式的對流孔,增加POWER空氣對流,四個角落有鎖點可以裝上原廠附的滑輪(這麼重是需要的啦!)四個凹字型的止滑墊效果不錯,不過如果再附上932的那種高一點的腳料就更棒了。
原廠的滑輪鎖點跟凹字型的止滑墊,中間是POWER蜂巢式設計的進出氣對流孔(不過沒濾網設計喔)
拆屋頂啦,將機殼上蓋掀起看到原廠隨機的頂部20公分的大風扇!可以安裝兩個喔(一個自購) 蜂巢式散熱孔也有濾網的設計。上蓋是由6個卡損做固定,要安裝風扇或是清洗濾網都相當方便,旁邊那把就是頂部的I/O孔插座的所有線材。
頂部的I/O孔插座的所有線材插座配置豐富當然線材也很可觀!不過在HAF X的良好走線空間設計來說藏好應該不是問題。
翻轉一下看一下背部走線空間吧,黑化的美背設計,外加CPU背板開孔,要安裝CPU散熱器跟強化背板都很方便。
側照一下看間走線孔位都有防割的處理,三個大大的背板走線孔,背板走線空間是2公分在加上機殼側板的外凸式設計在大捆的電源線也都不用煩惱了,背板上還有可束線的溝槽設計,當然是配上隨機附上的黑色束線使用啦。
走線孔位都有防割的處理,兩個背板走線孔還附上軟墊,不怕裝機手跟線材會去傷到啦。
在來看一下剛卸下的右側3/4透明設計的側板,上面搭載著20公分風扇外加上風罩,可以讓風量更集中針對顯卡散熱,當然這部份也是有濾網設計的。
再來是左側的側板,外凸式設計噴砂黑化處理讓背板走線空間加大,HAF-X的側板相當厚實,我很無聊的秤了一下大概是一片2.2公斤上下相當有份量,就算690II之流也差的遠了。
開箱後總是要清點一下零件包的東西嘛,多國語言版裝機說明書、黑化螺絲束線包、滑輪腳料包,USB2.0線材(可用來替換USB3.0)、VGA固定支撐架(可裝8公分風扇)、電源 8PIN延長線(要走背板大部份都要用,上原廠的貼心配件也省了我一筆錢)等,對照一下東西都齊全啦。
這個像熊爪一樣的東西就是VGA固定支撐架(可裝8公分風扇)當初外國版的690II也有這配備不過國內販賣時並沒附上,這次的HAF-X應該跟國外版是一樣的啦(爽度大大提高) ,固定支撐架是以黑化螺絲鎖在機殼孔槽上,可垂直上下移動,前端旋紐還可調整位置(在上面圖中有介紹囉),裝上怪物級顯卡時可是個支撐的好物啊(可惜我口袋不夠深所以用到的機會比較小)
多國語言版裝機說明書、黑化螺絲束線包跟銀色的套筒就是在Cooler Master ELITE 430裝機時出現過的裝機好幫手銅柱套筒,這次在HAF-X上也貼心的附上啦(就感心啊)
再來就是上機啦!鎖上銅柱,有了銅柱套筒的幫忙下速度增快不少,輕鬆鎖定。
再來就是內部硬體上機啦!先把東西一字排開,友人說啥等級的零件配啥等級的機殼(我怎麼反過來先殼在零件),就在他的蠱惑下敗了一堆,技嘉 X58A-UD7 主機板-Intel Core i7 930 四核心處理器-芝奇 DDR3-1600 6GB (2GB*3) CL7 WD 1TB SATA-6G 硬碟 - 1002FAEX-技嘉GV-R587UD-1GD-振華冰山金蝶PLUS 600W/ 90PLUS金牌-Liteon 建興 24X DVD 燒錄機-保銳 Enermax 抗熱火蝠 12公分風扇-Coolermaster 12cm鐮刀藍光扇-利民 Thermalright Venomous X-Coolermaster 酷媽 V6 GT 處理器散熱器,真的是敗了一地的東西,口袋空空啊。
在裝機前Intel Core i7 930 跟Coolermaster 酷媽 V6 GT被朋友先行綁走所以硬體上又有了些改變CPU換成了Intel® Xeon® Processor W5580 (8M Cache, 3.20 GHz, 6.40 GT/s Intel® QPI)散熱器用利民 Thermalright Venomous X保銳抗熱火蝠跟-Coolermaster鐮刀藍光扇,雙扇合併來壓制熱力,不過還是一整桌的東西一點都沒有比較少的感覺!
技嘉 X58A-UD7 主機板先上場,整張主機板在HAF-X殼內感覺整個縮水了的感覺(它可是現在第二級的大板啊)可見整個空間是很大的,下面還有最新的XL-ATX孔位的鎖點。
主機板+散熱器用利民 Thermalright Venomous X+芝奇 記憶體上機啦!空間還是很空曠啊。
拉遠一點看一下裝機的整體感覺吧。
先把技嘉GV-R587UD-1GD拿出來準備上機吧,給它閃的散熱導管啊,為這一閃可是要不少的小朋友出走(感謝漢碩小廖給的絕版好價讓我凍咩條的敗回家來用。)
忙了好一陣子後全部給它裝上去啦,在友人的快手下SATA線呈現出麻花捲裝他說這樣比較好看……可以看到東西全上了殼的下部空間還有剩,因為顯示卡只裝一張所以顯示卡導風罩跟VGA固定支撐架就用不上啦(這兩樣東西應該是依據公版卡設計的,改板的卡不一定適用)
翻過身來才是大工程的開始,背板整線,在友人的幫助下给它暫時的全固定好啦
蓋上厚重的透側開機試一下囉
就算橫躺著也要來一張,開一下前面的紅燈風扇讓它亮一下,電源燈號不像932這麼刺眼的藍光(不過我個人喜歡閃一點的哈!)
開箱拖太久就會發生一點小意外,一放假朋友就開心的”借”走5870回家試玩Orz!我只好拿出看影片用的喬帝GTX260三風扇版來做測試啦,OCCT的程式沒辦法正確的抓到W5580-CPU跟CPU的溫度一開就程式就出錯關閉(不會跟今天超熱的天氣有關吧?)!只好改用SP2004來做測試,先看一下待機溫度吧將W5580超上4.2G CPU內核溫度最低到最高分別是55-57度,外核CPU溫度40-47度,有點高吧不過現在室溫可是34-35度左右Orz這就是沒冷氣機的生活啊,真是熱啊!
看一下在34-5度熱情的天氣下開了8組調上最高設定值的SP2004有多火熱吧!內核最高到了97度不再上升平穩燒機中,外核停在75-6度,真是熱情!
再來看一下甜甜圈的待機下溫度吧!顯示卡GPU溫度在45度比裸測還低1-2度看來HAF X側蓋上的20公分風扇發揮了作用。
看一下在熱情的34度天氣下甜甜圈會燒到幾度吧,6分鐘左右到71度溫度不在上昇! HAF X側蓋風扇壓制下比我之前裸測還低1-2度,果然這次花錢是值得的。
上面是整機4組風扇(前1-側1-後1上1)的基本測試! HAF X算是932的黑化版,不過裝完機後發現其實在內部設計跟外部上有了很多的變動!細部的設計也更多如濾網、散熱風罩、顯示卡支架、硬碟抽取盒、開關蓋等,就算是XL-ATX主機版還是顯示卡卡王也可以輕鬆裝進大肚量內,這次顯示卡風罩跟顯示卡支架(也能裝8公分風扇喔)沒派上用場!如果再褡上頂部20公分的散熱風扇,能量全開下想必效果應該更好, 這次HAF X可說是完全比照國外版沒被精減而且價位也比我預期的低了一些(以國外售價換算來說),當然對我個人使用而言還是覺的有些小缺點,如這次頂端雙風扇的部份使用非常細密的濾網在700轉20公分風扇下比較不容易快速的排熱,不過濾網這點應該是為了怕HAF X成了很多人口中的吸塵器機殼的設計吧,再來是腳料上的設計如果比照932送上兩種腳料(定點*滑輪)跟機殼風扇全部附上的話那應該更完美,只能說HAF X在這級距還蠻有競爭力的新品,我還特對照了朋友的Cooler Master932(4風扇版)在相同硬體的狀況下,南橋跟X58A-UD7散熱排的溫度都有更低的表現! 除了黑化外散熱也是有進步的,從有上市的消息到裝機完成,整體使用上沒讓我這購買者失望,也希望這次的開箱能提供版上讀文的大大得到想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