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24/11
- 訊息
- 47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0
幾週前弄影音文書2號機,覺得AMD A8-3850加GA-A75-D3H主機板這樣組合蠻適合自己。同一時間也在這裡讀了多篇機殼分享好文,注意到某大分享Elite 311 Plus機殼。現在P67A-UD4-B3遊戲一號機的家是CM 690II Advanced,用起來是不錯,可是會爆預算,想買便宜一點。
爬文得知Elite 311系列是Elite 310系列進化而來,這系列的Plus版是最豪華,跟其他標準款相比,採無開孔的透明側板、全黑化、一組USB3.0接頭,代價就是要多掏出300塊。
在預算有限下,這咖還可以衝,就一起跟其他APU主機零件帶回家。對!一切都是敗家藉口~~
在下就開箱分享Elite 311 Plus版機殼,其實已經用了幾週,並簡測機殼散熱給大家參考。
產品附件,喇叭、銅柱、數條的整線帶、安裝螺絲包…..。
黑帶著透側板的化Cooler Master Elite 311 Plus踹共~
它體積是(寬/高/深) 19 x 45 x 47.7 cm,空機重量5.9 kg。
前方的面板用金屬沖孔網、ABS塑料,有著素雅的邊框造型,這裡有3個外露5.25吋磁碟槽,以及2個外露3.5吋磁碟槽,擴充槽前方皆為鏡面材質黑色檔版。
不願意很快就在面板留下刮痕,用一段時間才會把膠膜撕去!
機殼頂部的IO埠,電源、USB 3.0 x 1、MIC x 1、HD / AC97音效 x 1、USB 2.0 x 2、重置鍵。
前方的面板底下沖孔網,中間位置有個CoolerMaster的銘牌。
安裝5.25吋或3.5吋裝置需先拆下機殼前方的面板,用手撥開機殼兩側的面版卡榫即可,然後拿開擴充槽前的黑色檔版,以上過程不需要任何工具。
拆下前方的面板不用擔心IO埠訊號線被拉扯。
前方的面板底下沖孔網後方加上濾棉,機殼前方底部12cm風扇就不易有灰塵附著。
機殼前方底部配了12cm藍光LED風扇(1200 RPM / 19 dBA),利用預留孔位可以改為裝置14CM風扇。風扇是3Pin電源設計,附上3-pin轉大4-pin電源接頭的轉接線來使用。
機殼底部外觀,對應電源供應器安置處的散熱孔,給電源供應器的散熱風扇使用,底部中央的四個孔是對應2.5吋SSD或硬碟,鎖上螺絲可以把2.5吋SSD或硬碟安裝於機殼內部。
對應電源供應器的散熱風扇位置用可拆式濾網,方便清灰塵。
機殼背部有預留兩個水冷孔,後方12cm風扇(1200 RPM / 17 dBA) 負責排出氣流,有7個的擴充槽,下置式電源設計。
機殼沒有透明側板這面可以用來走背線,對應主機板CPU安裝處底部有開孔,這個設計對於拆換某些CPU散熱器很方便,省去拆裝主機板麻煩。
黑化處理的內部空間,可以裝的CPU散熱器最大高度: 15.8 cm,顯示卡長度則28.1 cm以內,安裝主機板的鋼材板刻印哪些孔位符合Micro - ATX / ATX規格主機板,支援ATX PS2規格電源供應器。
3組5.25吋擴充槽,只有1個有免螺絲卡榫固定器,卡榫左、右搬動就可以固定或鬆開5.25吋裝置。
兩組3.5吋擴充槽,其中一組是抽取型硬碟架型式設計,可以裝3個3.5吋硬碟,拆掉硬碟架時,機殼就能裝顯示卡長度42.2公分,不然安裝顯示卡長度只能28.1公分以內。
最底層是固定式硬碟架,可以裝2個3.5吋硬碟,通通有免螺絲卡榫固定器。
機殼後12cm風扇可改裝80/90 mm,風扇是3Pin電源設計,附上3-pin轉大4-pin電源接頭的轉接線來使用。7個的擴充槽檔版是無法重複使用的鐵片。
這是機殼前面板的線材,音效、USB2.0 x2、USB 3.0。USB 3.0接頭需拉往主機板背部USB3.0孔。
這是前面板開關、重置鍵、燈號的線材。
這AMD A8-3850加GA-A75-D3H的APU機搬入新家了。
系統硬體:
A8 3850 時脈2.9GHz 沒超
技嘉 A75-D3H (F2)
2支2GB Elixir DDR3-1600
WD FALS 1TB
訊凱 Hyper 212+
訊凱 GX-450W
Win 7 SP1 32bit
裝好後的Hyper 212+高度跟機殼邊緣還差一小點,只能說剛剛好。
蓋上透明側版沒問題。
USB 3.0接頭拉往主機板背部USB3.0孔。
那APU機搬入機殼的散熱如何?看看待機溫度跟CPU滿載運作溫度。
待機時溫度,Hyper 212+風扇轉速由主機板自動調整。
短暫玩Sreet Fighter IV加強幾關,CPU Core溫度曾有38度,WD FALS 1TB溫度有38度。
隨手捕捉APU主機運作下,機殼前方底部12cm風扇運轉發出水藍LED燈光,不過這LED燈光無法關閉。
Elite 311 Plus機殼內側或折邊都有經過處理,組裝過程時沒讓我的小手受到一點損傷。另外2個外露5.25吋磁碟槽、3個隱藏3.5吋磁碟槽也有免螺絲卡榫固定器,對於組裝便利性大加分。
走背部的線材最好整理一下,避免多條線材擠在一起,不然很難把側板蓋上,還有電源供應器的主電源線材太粗壯就避免走背部。
機殼散熱的部份有前、後兩顆12公分風扇,運轉時的風切聲算安靜,對於上面的實測結果,我還可以接受。
以上就是小弟的CM Elite 311 Plus分享,到此收工。
爬文得知Elite 311系列是Elite 310系列進化而來,這系列的Plus版是最豪華,跟其他標準款相比,採無開孔的透明側板、全黑化、一組USB3.0接頭,代價就是要多掏出300塊。
在預算有限下,這咖還可以衝,就一起跟其他APU主機零件帶回家。對!一切都是敗家藉口~~
在下就開箱分享Elite 311 Plus版機殼,其實已經用了幾週,並簡測機殼散熱給大家參考。
![6063728966_fcfbfe89b9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207/6063728966_fcfbfe89b9_b.jpg)
產品附件,喇叭、銅柱、數條的整線帶、安裝螺絲包…..。
![6063181133_d70c2db760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193/6063181133_d70c2db760_b.jpg)
黑帶著透側板的化Cooler Master Elite 311 Plus踹共~
它體積是(寬/高/深) 19 x 45 x 47.7 cm,空機重量5.9 kg。
![6063729200_76b49e4c4a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087/6063729200_76b49e4c4a_b.jpg)
前方的面板用金屬沖孔網、ABS塑料,有著素雅的邊框造型,這裡有3個外露5.25吋磁碟槽,以及2個外露3.5吋磁碟槽,擴充槽前方皆為鏡面材質黑色檔版。
不願意很快就在面板留下刮痕,用一段時間才會把膠膜撕去!
![6063181333_607b2d426b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203/6063181333_607b2d426b_b.jpg)
機殼頂部的IO埠,電源、USB 3.0 x 1、MIC x 1、HD / AC97音效 x 1、USB 2.0 x 2、重置鍵。
![6063181407_8b6d98a47e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183/6063181407_8b6d98a47e_b.jpg)
前方的面板底下沖孔網,中間位置有個CoolerMaster的銘牌。
![6063729462_b06f3cc1a2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182/6063729462_b06f3cc1a2_b.jpg)
安裝5.25吋或3.5吋裝置需先拆下機殼前方的面板,用手撥開機殼兩側的面版卡榫即可,然後拿開擴充槽前的黑色檔版,以上過程不需要任何工具。
![6063729654_3dd071fbaa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206/6063729654_3dd071fbaa_b.jpg)
拆下前方的面板不用擔心IO埠訊號線被拉扯。
![6063181817_a1546e7ac1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064/6063181817_a1546e7ac1_b.jpg)
前方的面板底下沖孔網後方加上濾棉,機殼前方底部12cm風扇就不易有灰塵附著。
![6063181957_c592c410cf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070/6063181957_c592c410cf_b.jpg)
機殼前方底部配了12cm藍光LED風扇(1200 RPM / 19 dBA),利用預留孔位可以改為裝置14CM風扇。風扇是3Pin電源設計,附上3-pin轉大4-pin電源接頭的轉接線來使用。
![6063729978_b6ae308ec8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071/6063729978_b6ae308ec8_b.jpg)
機殼底部外觀,對應電源供應器安置處的散熱孔,給電源供應器的散熱風扇使用,底部中央的四個孔是對應2.5吋SSD或硬碟,鎖上螺絲可以把2.5吋SSD或硬碟安裝於機殼內部。
![6063730032_891dcb1aa5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081/6063730032_891dcb1aa5_b.jpg)
對應電源供應器的散熱風扇位置用可拆式濾網,方便清灰塵。
![6063730172_324dc23e6b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063/6063730172_324dc23e6b_b.jpg)
機殼背部有預留兩個水冷孔,後方12cm風扇(1200 RPM / 17 dBA) 負責排出氣流,有7個的擴充槽,下置式電源設計。
![6063182385_bafe2bd897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189/6063182385_bafe2bd897_b.jpg)
機殼沒有透明側板這面可以用來走背線,對應主機板CPU安裝處底部有開孔,這個設計對於拆換某些CPU散熱器很方便,省去拆裝主機板麻煩。
![6063730522_f05b68c469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070/6063730522_f05b68c469_b.jpg)
黑化處理的內部空間,可以裝的CPU散熱器最大高度: 15.8 cm,顯示卡長度則28.1 cm以內,安裝主機板的鋼材板刻印哪些孔位符合Micro - ATX / ATX規格主機板,支援ATX PS2規格電源供應器。
![6063730604_365240a4b0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201/6063730604_365240a4b0_b.jpg)
3組5.25吋擴充槽,只有1個有免螺絲卡榫固定器,卡榫左、右搬動就可以固定或鬆開5.25吋裝置。
![6063182815_8e5a2138c5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079/6063182815_8e5a2138c5_b.jpg)
兩組3.5吋擴充槽,其中一組是抽取型硬碟架型式設計,可以裝3個3.5吋硬碟,拆掉硬碟架時,機殼就能裝顯示卡長度42.2公分,不然安裝顯示卡長度只能28.1公分以內。
最底層是固定式硬碟架,可以裝2個3.5吋硬碟,通通有免螺絲卡榫固定器。
![6063730790_537883bb12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082/6063730790_537883bb12_b.jpg)
機殼後12cm風扇可改裝80/90 mm,風扇是3Pin電源設計,附上3-pin轉大4-pin電源接頭的轉接線來使用。7個的擴充槽檔版是無法重複使用的鐵片。
![6063183153_4917c43385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207/6063183153_4917c43385_b.jpg)
這是機殼前面板的線材,音效、USB2.0 x2、USB 3.0。USB 3.0接頭需拉往主機板背部USB3.0孔。
![6063183301_634e1244ab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065/6063183301_634e1244ab_b.jpg)
這是前面板開關、重置鍵、燈號的線材。
![6063183437_5988e238b7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061/6063183437_5988e238b7_b.jpg)
這AMD A8-3850加GA-A75-D3H的APU機搬入新家了。
系統硬體:
A8 3850 時脈2.9GHz 沒超
技嘉 A75-D3H (F2)
2支2GB Elixir DDR3-1600
WD FALS 1TB
訊凱 Hyper 212+
訊凱 GX-450W
Win 7 SP1 32bit
裝好後的Hyper 212+高度跟機殼邊緣還差一小點,只能說剛剛好。
![6063183501_fae3b2a214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198/6063183501_fae3b2a214_b.jpg)
蓋上透明側版沒問題。
![6063183565_00ecf504ac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210/6063183565_00ecf504ac_b.jpg)
USB 3.0接頭拉往主機板背部USB3.0孔。
![6065411625_d422f801c4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181/6065411625_d422f801c4_b.jpg)
那APU機搬入機殼的散熱如何?看看待機溫度跟CPU滿載運作溫度。
待機時溫度,Hyper 212+風扇轉速由主機板自動調整。
![6063731548_a3b847c7c0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197/6063731548_a3b847c7c0_b.jpg)
短暫玩Sreet Fighter IV加強幾關,CPU Core溫度曾有38度,WD FALS 1TB溫度有38度。
![6063184003_f338fce650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210/6063184003_f338fce650_b.jpg)
隨手捕捉APU主機運作下,機殼前方底部12cm風扇運轉發出水藍LED燈光,不過這LED燈光無法關閉。
![6063732010_2c2be3eb76_b.jpg](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088/6063732010_2c2be3eb76_b.jpg)
Elite 311 Plus機殼內側或折邊都有經過處理,組裝過程時沒讓我的小手受到一點損傷。另外2個外露5.25吋磁碟槽、3個隱藏3.5吋磁碟槽也有免螺絲卡榫固定器,對於組裝便利性大加分。
走背部的線材最好整理一下,避免多條線材擠在一起,不然很難把側板蓋上,還有電源供應器的主電源線材太粗壯就避免走背部。
機殼散熱的部份有前、後兩顆12公分風扇,運轉時的風切聲算安靜,對於上面的實測結果,我還可以接受。
以上就是小弟的CM Elite 311 Plus分享,到此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