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TAR RACING B460GTQ第10代中階主機板解析

windwithme

風的速度由我決定
已加入
9/18/03
訊息
8,092
互動分數
118
點數
63
網站
www.facebook.com
本篇評測影片連結:
支援Intel第10代處理器晶片組由高到低為Z490、B460與H410,
主要差異在晶片組規格與是否能超頻,當然Z490是最高規格版本,
B460屬中階定位則無法調整CPU倍頻或是DDR4時脈,但價格較平價,
本回測試主機板為BIOSTAR B460GTQ,屬於自家高階RACING系列。
SldHuKJ.jpg


BIOSTAR推出2款Intel中階B460晶片組的對應主機板,
除了本篇使用MATX B460GTQ,還有另一款ATX版本的B460GTA,
BIOSTAR今年Intel第10代晶片組與AMD B550晶片組皆採用新設計,
在外觀與以往設計有很大的不同,用料與質感也有明顯提升不少。
OKLUzSq.jpg


B460GTQ左下:
1 x PCIe 3.0x16,插槽採用金屬邊框加強保護;2 x PCIe 3.0x1,
2 x M.2,支援PCIe Gen3 x4(32Gb/s)或SATA3(6.0Gb/s)SSD;
下方那組M.2 PCIe SSD支援Intel Optane記憶體技術。
Raeltek ALC1150音效晶片,最高可達7.1聲道與獨家Hi-Fi音效技術(前置也支援)。
NKYa9Dj.jpg


B460GTQ右下:
6 X 黑色SATA3,由Intel B460晶片組提供,
左方M.2散熱片相當厚實,BIOSTAR也是主機板最早內建散熱片的品牌,
B460GTQ晶片組散熱片比起以往全黑設計較佳,有特殊外觀設計搭配Racing標誌增加質感。
T3rc8Mn.jpg


B460GTQ右上:
4 X DIMM DDR4,支援DDR4 2133~2933,
DDR4容量最高支援128GB,黑色電容Super Durable Solid Caps,
左下方為前置USB 3.2(Gen1)與24PIN電源輸入,
右下分別有12V RGB LED Header與5V ARGB LED Header。
4zsMvus.jpg


B460GTQ左上:
CPU供電設計為7+1相,採用Super Hyper PWM提高壽命與效率,
右方黑色CPU_FAN,旁邊為白色CPU_OPT,支援多風扇散熱器或水冷裝置。
Armor Gear用以提升質感、保護與加強散熱等等作用。
ol3TmJH.jpg


後方IO:
2 X PS2 / 1 X DISPLAY PORT / 1 X HDMI /
1 X DVI / 4 X USB 3.2(Gen1) /
2 x USB 2.0 / 1 X LAN / 3 X 鍍金音源接頭。
配置有較高階的DISPLAY PORT,不過音源孔位卻只有3個,
中階主機板雖然常會見到PS2,但B460GTQ配置2個PS2算是很少見。
KLKp5sB.jpg


BIOS首頁為EZ Mode模式,主要顯示當下硬體時脈與相關資訊,
有幾個主要的功能可以快速開啟,其中也有A.I FAN模式。
3fYxJFn.png


按F7可切換至傳統BIOS介面,提供多語言模式,其中也有繁中語系,
目前B460GTQ官網BIOS共有2個版本,B46AR407與B46AR611,
測試採用B46AR611,也就是2020年6月11日的最新版本。
hVBHn8n.png


A.I TP Control功能預設值為開啟,對於使用高階CPU要特別注意,
設定溫度87~92度,高核心CPU在全速時容易超過這個溫度值而造成時脈降速,
使用時建議關掉這個奇妙的設定,或是建議未來新BIOS不要將此功能開啟。
KH4fpWs.png
 
Advanced Mode也就是傳統BIOS介面,
調整電壓、時脈或超頻選項主要都在Tweaker頁面,
由於B460晶片組無法超頻CPU倍頻與DDR4高於2933,此處只能參考。
DTsIwy6.png


專屬工具軟體RACING GT EVO:
左方有8個頁面,屬於主機板常見的硬體資訊或是調校選項,
GT Touch提供3種不同的效能模式。
3QZf71L.png


Vivid LED DJ為主打功能之一,提供多種顏色燈號與燈光明暗度,
不喜歡燈號的使用者也可以由LED TYPE選項開啟或關閉,
4種模式燈號有常見的恆亮、閃爍、呼吸、音樂模式來呈現,
讓偏好燈光變化的使用者有較高自由度能夠去調整。
J0LWooe.png


A.I FAN為調整主機內CPU或系統風扇的轉速,並有4種模式可調整,
其他選單有包含硬體資訊、音效調整、硬體狀態與超頻等功能,
5zG1oVq.png


其他附屬軟體尚有BIOSCreen、BIOS Update,
希望這2個軟體可以整合入RACING GT EVO專屬軟體,此外版面精緻度也能再加強。
lwQFL0V.png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10600K
MB: BIOSTAR RACING B460GTQ
DRAM: Thermaltake WaterRam RGB DDR4 3200 8GX2
VGA: MSI 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SSD: Pioneer APS-SE20 M.2 256GB
POWER: Thermaltake Toughpower Grand 1200W
Cooler: MSI Core Frozr XL
OS: Windows 10
鏡面RGB燈條會發出低調的淡光。
BMMA5T0.jpg


CPUZ 1.93.0:
單線執行緒 => 567.8;
6核心12執行緒 => 4139.8;
Fritz Chess Benchmark => 53.15 / 25511;
ow1TqH6.png


CINEBENCH R15:
CPU => 1446 cb;
CPU(Single Core) => 206 cb;
QPJs4wA.png


CINEBENCH R20:
CPU => 3585 cb;
CPU(Single Core) => 486 cb;
eGN3N4z.png


Geekbench 5:
Single-Core Score => 1321;
Multi-Core Score => 6736;
H8WSILP.png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2m 30s;
x265 Benchmark 2.1.0 => 50.6 FPS;
qNimtkI.png


PCMARK10 => 6229;
AtX88bZ.png


本篇測試主角B460GTQ搭配DDR4 2666與先前Z490GTN開啟XMP運行DDR4 3200,
雙平台皆搭配10600K採用預設值,安裝MSI Core Frozr XL高階散熱器,
並關閉BIOS A.I TP Control避免掉速,加上高階散熱器也很難讓10600K預設超過80度。
本篇B460GTQ與先前測過Z490GTN對比數據,得知在單執行緒效能些微下滑,
且全核效能的落差較大,B450GTQ使用2款XMP 3200或3600開啟XMP皆為2666,
手動調整至2933在開機等待一段時間後依然顯示2666,這2個部分已經花許多時間做對比,
先前看過幾篇網友提及BIOSTAR BIOS表現較弱,不過近期Z490與B550測試時都算水準之上,
另查過網路其他B460GTQ測試文章未提及此狀況,但對比其他網路測試也有同CPU效能較低的狀況,
以上希望未來BIOS能盡快改善及優化,好讓B460GTQ表現更為完整。

3D測試用高階顯卡MSI 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3DMARK Time Spy => 9540;
6zA6RoV.png


UNIGINE 2:
1080P MEDIUM => 19157;
R7KsAEK.png


FAR CRY 5 極地戰嚎5,將3D特效為極高模式,
1080P幀數 => 最低96、最高162、平均122。
RGzKFbF.png


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2 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
1920 x 1080,畫質預設極高,內建測速分數 - 9183。
68fvTZc.png


2070 Super在市場屬於中高階顯卡,MSI此款散熱模組與軟硬體設計皆有很高的水準,
3D在2K解析度應該都可以順暢運作,4K對少數重量級3D遊戲需要降低一些特效,
不過開到中等以上3D特效還可以順暢運作,要4K高特效再提升需要期待將推出的RTX 30系列。

室內溫度約30度,進行i5-10600K極限散熱能力測試:
運作LinX 0.7.1讓系統全速時 - 70~76,瞬間最高達79。
8DRBSxv.png.jpg


10600K搭配高階空冷散熱器,在很嚴苛燒機軟體LinX 0.7.1中溫度表現良好,
不過燒機過程中有時全核時脈為4.5G,有時會降到4.4G左右,
依照CPU規範來看,理論上溫度不要接近100度,基本上應不至於發生降頻,
也許這是B460GTQ在CPU測試在全核數據比起Z490GTN還低一點的原因。

BIOSTAR前幾個月開始在台灣網購開始販售,目前有兩大網購平台皆有上架,
也讓這幾年來評測此品牌主機板時常會提到的台灣沒有販售的缺點已獲得改善,
B460GTQ目前在台灣網路上可以查到的最低報價約為2800多台幣,
對比其他品牌相似價位的B460主機板,B460GTQ在供電設計、散熱模組、雙M.2並搭配散熱片較佳,
也就是硬體用料讓CP值比較高,不過建議BIOS能盡快修正讓預設值效能優化才會更完善。
hz6JxLR.jpg


Intel於9/3發表筆電版11代Tiger Lake新架構,10nm最高4核心8執行緒應用於輕薄筆電,
時脈提升至更高、 高效能內顯Iris Xe Graphics、支援PCIe 4.0、更優異的能源效率。
雖然10代桌機版推出大約近3個月,也希望能早日看到桌機版11代CPU新消息出現。
每篇文章都是風大反覆測試、分析、比較,並參考市場情況與其他品牌所做出的優缺點分享,
本篇B460心得能提供給有需要的使用者做為參考,讓風大花費更多時間與心力分享顯得更有價值。

喜歡windwithme評測文章的網友歡迎到我的粉絲團按讚,
以便更快得知最新的測試動態,您的回文與按讚依然是我前進的動力:)
 
  • Like
Reactions: Peter_Jian
因10代CPU i5以下規格最高DDR4 2666,i7與i9最高DDR4才能達到2933,
本篇測試搭配i5-10600K,最高僅能使用DDR4 2666,更正以下原文敘述為正常狀況:
"B450GTQ使用2款XMP 3200或3600開啟XMP皆為2666,
手動調整至2933在開機等待一段時間後依然顯示2666,"
 
风大, 同一颗cpu 4k 下,2666 和3600 内存 是否对游戏fps有影响呢?
我发现几点是 当然游戏分辨率 达到4k 5k 基本cpu 多核 高频 就对于游戏fps 没有太多的影响了
 
风大, 同一颗cpu 4k 下,2666 和3600 内存 是否对游戏fps有影响呢?
我发现几点是 当然游戏分辨率 达到4k 5k 基本cpu 多核 高频 就对于游戏fps 没有太多的影响了


B460無法超頻DDR4,下次有其他可超頻DRAM的評測再來比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