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桌機 AMD Project Quantum內置雙Fury顯卡主機竟搭Intel CPU

soothepain

full loading
已加入
9/17/03
訊息
21,907
互動分數
1,970
點數
113
網站
www.coolaler.com
前天AMD發佈了旗艦顯卡Radeon R9 Fury X,實際解禁時間與上市是在6月24日,
另外在發佈的同時,還有一台質感還不錯的小主機「Project Quantum」迷你PC,
據稱可以塞下最多2個Fiji核心。不過處理器的部份頗有意思,竟然是intel inside……

amd_quantum_pc_2.jpg


AMD的新Fiji核心配上HBM堆棧式記憶體,性能表現不錯,
雖然整個GPU佔地面積是他們歷史上最大的,但整卡尺寸得以縮小,
再加上水冷散熱,放在ITX平台並無不妥。

不過自家CPU就很尷尬了,FX系列性能還不錯,但功耗、發熱都較高,
而且現在也沒有AM3+插槽的Mini-ITX主機板了。至於APU性能一般,就更不用說了。
未來的Zen架構處理器看起來能改變AMD的命運,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為此,早期Project Quantum只能選擇對家Intel的處理器,
畢竟強大的GPU也需要高效能的CPU搭配才能有最佳效率,這也得到了AMD創新實驗室成員的證實。
據官方介紹,第一版採用的是Intel Core i7-4790K處理器、華擎Z97E-ITX/ac主板,
不過除了GPU之外,SSD也是AMD自家品牌的(OCZ OEM產品)。

amd_quantum_pc_3.jpg


amd_quantum_pc_4.jpg


amd_quantum_pc_5.jpg








來源:
http://www.expreview.com/41221.html
http://www.kitguru.net/desktop-pc/g...ems-are-based-on-intel-core-i7-devils-canyon/
 
說CPU效能過剩,AMD CPU夠用了,買INTEL CPU都是盤子的人哩???
 
如果要這樣講的話 那不然套裝機 怎不是NVIDIA的顯卡配NVIDIA的CPU? Intel的CPU怎不配Intel的顯示卡?
在Zen出來前先使用才是正確的 而且這產品定位就是高端遊戲市場。
應該說策略更靈活, 之前GPU綁CPU才是不明智的決定。
 
就是 效能 功耗 熱量 的問題
不然可以搭a為什麼不搭a要搭i 怕拖累
如果是第三方出的套裝主機沒話講
但a自己的是有點怪
 
如果要這樣講的話 那不然套裝機 怎不是NVIDIA的顯卡配NVIDIA的CPU? Intel的CPU怎不配Intel的顯示卡?
在Zen出來前先使用才是正確的 而且這產品定位就是高端遊戲市場。
應該說策略更靈活, 之前GPU綁CPU才是不明智的決定。

NVIDIA有哪一顆桌上型CPU?

INTEL有哪一張獨立顯卡?
 
NVIDIA有哪一顆桌上型CPU?

INTEL有哪一張獨立顯卡?

那句話表明意思是說 搭配產品組件不一定只有侷限於那家產品。
那不然APPLE 的MACBOOK 也是用Intel Nvidia AMD 這三家的產品靈活運用。

DIY市場 常常也有人說 AMD的顯示卡怎不搭自家的CPU。
如果大家觀念都要這樣畫地侷限的話,那不然是不是也可以說NVIDIA的顯示卡怎不搭NVIDIA的CPU?
本來就沒有強行"規定" 要用搭配那家產品才能對消費者交待的過去。
 
最後編輯:
對於效能取勝的玩家必然是好事
但對於偏執型的玩家而言可能就矛盾了
 
如果這產品RMA應該會搞得AMD頗麻煩...
拆開檢測
MB有問題送華擎
CPU有問題送INTEL
斐濟有問題....
送修回來還要組回去寄給客戶:PPP:
 
如果這產品RMA應該會搞得AMD頗麻煩...
拆開檢測
MB有問題送華擎
CPU有問題送INTEL
斐濟有問題....
送修回來還要組回去寄給客戶:PPP:

基本上這產品定位就跟市面上早就流通許久的"套裝機"的RMA差不多一樣的SOP流程制度。
這制度早就訂定的很完整了,除非自行拆了不該拆的地方(標籤) 就非保固的範圍。
終端消費者不用拆開把各零件自行拿去維修,就整組都交給"維修中心"的代理商去處置就即可。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