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在這兩年的中高階市場走得不是很順,主要是因為製程限制在65nm,還有時脈無法有效地提升
在最高的市場價位中,讓自家的雙/三/四核CPU產品,只能在中低價位間遊走。
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也不失為壞事,AMD在自家架構中除了CPU較為低價外,AMD晶片組的主機板也同樣比較便宜
AMD的平台在這一兩年來確實有比較平價、比較超值的優勢,產品線也有雙/三/四核的處理器可供消費者選擇。
2009年初AMD開始有45nm製程的CPU產品面世,也讓對AMD效能有所期待的消費者重新注入一股強心針
先前的AM2+架構與新的AM3架構的CPU產品線也同時開始轉向45nm製程。
AM3與AM2+最大的不同應該是AM3使用DDR3,另外AM3的CPU可以安裝在AM2+的主機板上
AMD架構在向下相容或是產品壽命延續方面控制得比較人性化。
四月多時,AMD發表最新高階四核心CPU,代號Phenom II X4 955
Black Edition黑盒無鎖倍頻版本,45nm、時脈3.2Ghz、L2 4X512KB、L3 6MB
另一個主角-TA790GX A3+,比較少見的790GX搭配AM3架構的主機板
790GX是目前C/P值最高的All in one晶片組,BIOSTAR使用一般ATX設計。
主機板左下
2 X PCI-E x16,支援ATI CrossFireX X8+X8
2 X PCI-E x1
2 X PCI
1 X Floppy
網路晶片Realtek RTL8111,音效晶片Realtek ALC888
主機板右下
6 X SATAII,支援SATA RAID 0、1、5、10(南橋SB750)
內建Power/Reset按鈕
主機板右上
4 X DIMM DDR3,支援800/1066/1333MHz
1 X IDE
24 Pin電源輸入
主機板左上
CPU使用五相供電,可支援耗電量到140W的CPU
北橋散熱器旁有128MB DDR2 Side-Port memory,提供給內建顯示ATI Radeon HD3300使用。
IO
4 X USB 2.0
1 X HDMI
1 X DVI
1 X D-SUB
1 X IEEE 1394a
1 X RJ-45
五相供電處用料
此處Mosfet上方有附散熱片,照片中皆為拆下散熱片的模樣
在最高的市場價位中,讓自家的雙/三/四核CPU產品,只能在中低價位間遊走。
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也不失為壞事,AMD在自家架構中除了CPU較為低價外,AMD晶片組的主機板也同樣比較便宜
AMD的平台在這一兩年來確實有比較平價、比較超值的優勢,產品線也有雙/三/四核的處理器可供消費者選擇。
2009年初AMD開始有45nm製程的CPU產品面世,也讓對AMD效能有所期待的消費者重新注入一股強心針
先前的AM2+架構與新的AM3架構的CPU產品線也同時開始轉向45nm製程。
AM3與AM2+最大的不同應該是AM3使用DDR3,另外AM3的CPU可以安裝在AM2+的主機板上
AMD架構在向下相容或是產品壽命延續方面控制得比較人性化。
四月多時,AMD發表最新高階四核心CPU,代號Phenom II X4 955
Black Edition黑盒無鎖倍頻版本,45nm、時脈3.2Ghz、L2 4X512KB、L3 6MB

另一個主角-TA790GX A3+,比較少見的790GX搭配AM3架構的主機板
790GX是目前C/P值最高的All in one晶片組,BIOSTAR使用一般ATX設計。



主機板左下
2 X PCI-E x16,支援ATI CrossFireX X8+X8
2 X PCI-E x1
2 X PCI
1 X Floppy
網路晶片Realtek RTL8111,音效晶片Realtek ALC888

主機板右下
6 X SATAII,支援SATA RAID 0、1、5、10(南橋SB750)
內建Power/Reset按鈕

主機板右上
4 X DIMM DDR3,支援800/1066/1333MHz
1 X IDE
24 Pin電源輸入

主機板左上
CPU使用五相供電,可支援耗電量到140W的CPU
北橋散熱器旁有128MB DDR2 Side-Port memory,提供給內建顯示ATI Radeon HD3300使用。

IO
4 X USB 2.0
1 X HDMI
1 X DVI
1 X D-SUB
1 X IEEE 1394a
1 X RJ-45

五相供電處用料
此處Mosfet上方有附散熱片,照片中皆為拆下散熱片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