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瓦效能的新世代降臨-AMD HD6870 簡單小測!!

shadowsfall

高級會員
已加入
10/18/07
訊息
512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從HD5000系列在兩家不斷亂鬥的市場得到佳績以後,過沒多久HD6000系列的傳聞就在網路上滿天飛,許多未確認的規格消息紛紛出籠,
而AMD也實在作足了保密功夫,讓大家好奇心升到了最高,直到最後一刻才能分曉。

就在10/22,Radeon家族終於來到了HD6000世代,發表了代號以小島為名的Barts XT/PRO,
型號也確定為HD6870/6850,同時陪伴我們已久ATI Readon也在ATI被AMD收編靡下的4年後走入歷史,正式成為AMD Radeon系列。
新時代的開始同時也是舊時代的結束,令人有些感傷。

而這次首先發布的兩款6870/6850若照往常的邏輯看來應該是屬於高階卡的位置,但AMD這次卻調整了型號與定位的關係,
現在的6870/6850是定位在中高階卡的位置,正好也是不少遊戲玩家會願意採購的位置,下圖應該可以明白目前整體的安排是如何,
可以看到正好是夾在5870與5850、未出現在roadmap的5830之間,或許是為了未來的產品線鋪路而作的調整。

1.JPG


而Barts的架構,AMD表示其實與RV870系列架構相仿,稍微縮減了以後並重新調整一些細部的結構讓效率、Tesslation效能更高(AMD稱之為”Reconfigure”),
同時也因為縮減了部分的SP的緣故,整體DIE SIZE變得更小,可以進一步拉低成本/耗電,但是還是能夠保持住一定的效能,下圖便是這次Barts的架構圖展現:

3.JPG



下面則是HD6870其他規格表,以及與前代HD5850兩者互相比較,可以看到效率提升以及縮小DIE SIZE的結果,讓待機耗電量降到更低:

3.JPG

4.JPG



說了那麼多,還是從實物要來更進一步的介紹HD6870,卡片本體一覽,由於是向某友人借的測試品,因此沒有任何貼紙,風扇採用和前代相同的公版風扇:

P1040073.JPG


在外觀上更為方正,另外尾端直接封閉,縮短一點點卡長:

P1040076.JPG


採6+8 PIN電源設計,但根據資料,其實耗電量應該只是略微超過單6PIN規範上限一些:

P1040078.JPG


輸出介面:提供兩個DVI、一個HDMI、以及兩個支援最新1.2規格的MiniDP,這正是在HD6800上搭載最新版Eyefinity的要素,有機會我們之後再來詳談。

P1040080.JPG



PCB本體一覽:公版設計

P1040082.JPG


供電部分一覽:這次將供電前區前移,四相數位供電。另外MOS採用DrMOS提高效率,降低工作溫度及節省布局空間。

P1040084.JPG


與以往不同,這次6800改用ChiL的數位PWM供電晶片,目前應該也有不少第三方超頻軟體著手進行軟體改版以對應新晶片:

P1040091.JPG


顆粒採用hynix GDDR5,256bits匯流排:

P1040085.JPG


因為供電區前移,因此後面便空下來了,此處有一相記憶體供電以及其他I/O用供電區:

P1040093.JPG


HD6870晶片本體:若對RV870還有些印象應該感覺得出來Die SIZE有明顯的縮小。

P1040095.JPG


散熱器採用銅底、鋁鰭、熱導管加上PWM風扇的標準公版組合:

P1040096.JPG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X6 1075T@3.65G
主機板:ASUS CrossHair IV Formula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H2O DDR2133
VGA:HD6870
散熱器:CoolerMaster V6
Power:Xigmatek NRP-1000W
HDD:HITACHI SATAII 160G
OS:Windows7 &Catalyst 10.10
室溫:26度
上機照:卡長並沒有突出主機板長度。

P1040128.JPG


GPU-Z基本資料、各階段時脈、電壓設定以及待機溫度:

idle.JPG


先來看3DMARK06全預設,20979分。
3dm060aa.JPG


3DMARK06,八倍反鋸齒,19140分。
3dm068aa.JPG


3DMARK VANTAGE,P模式,16342分,GPU部分15661分。
3dmvp.JPG



3DMARK VANTAGE X模式,7658分,GPU部分7452分。
3dmvx.JPG


接著是採用了UNIGINE引擎的Heaven Benchmark。


BENCHMARK設定如下,只改變API以及反鋸齒設定:



DX9+反鋸齒關閉:
unidx90aa.jpg


DX9+八倍反鋸齒:
unidx98aa.jpg


DX10+反鋸齒關閉:
unidx100aa.jpg


DX10+八倍反鋸齒:
unidx108aa.jpg


DX11+反鋸齒關閉:
unidx110aa.jpg


DX11+八倍反鋸齒:
unidx118aa.jpg


接著是溫度測試,採用FurMark1.80以及極限燒機模式來進行測試,不對風扇轉速做任何手腳採用BIOS自動控制,室溫控制在26度。

最後核心溫度在77度趨於穩定,轉速只上升到34%
fur.JPG



最後是耗電的部分:



**注意**記錄為整機耗電,並非單純顯卡耗電。

平台待機10分鐘,耗電124瓦:
P1040192.JPG


FurMark全速運轉10分鐘,耗電291瓦:
P1040199.JPG

整理成表格:

lst.JPG



或許是製程、架構調整成功的結果,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很多6850/6870的蹤跡(抱歉,文出的有點慢 這周應該已經很好買的到了)
而且售價完全讓不少以入手的滿意,在耗電以及性能的表現也十足有新世代的大將之風,
也逼得NV相對應的產品降價以對,令人不禁好奇完全翻新架構的HD6900的表現會是如何?
測試到此結束,下次將會送上遊戲為主的Benchmark測試以及同等級對手同台較量,謝謝收看。
 
最後編輯:

影疾風

進階會員
已加入
5/23/09
訊息
25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採6+8 PIN電源設計,但根據資料,其實耗電量應該只是略微超過單6PIN規範上限一些:

P1040078.JPG


[

6+6 PIN !
樓主筆誤喔:PPP:

感謝樓主超詳盡介紹!!:MMM:
真的是每瓦效能新時代 讚;face0;
 

laysky71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5/18/10
訊息
155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6+6 PIN

耗電124~291W
比我的5870吃還多20~30W...9X~27X
可能你週邊東西比較多
多謝分享
我很好奇的是顯卡怎麼越包越緊了
從ATI 5系列的卡出時就感覺是不是包多了,但外觀真的有帥到
AMD6系列的 尾又包住....很想對顯卡說...你能呼吸嗎= =
不過也因此了解 它低熱的信心
 

shadowsfall

高級會員
已加入
10/18/07
訊息
512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6+6 PIN

耗電124~291W
比我的5870吃還多20~30W...9X~27X
可能你週邊東西比較多
多謝分享
我很好奇的是顯卡怎麼越包越緊了
從ATI 5系列的卡出時就感覺是不是包多了,但外觀真的有帥到
AMD6系列的 尾又包住....很想對顯卡說...你能呼吸嗎= =
不過也因此了解 它低熱的信心

應該是因為我對CPU、CPU-NB、還有主板上一些小電壓加壓了的關係才有這樣的差距
 

accdoo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6/19/10
訊息
51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看了大大分享測試之後

我也蠻想入手一張的
 

c/p值高就是好

高級會員
已加入
5/30/09
訊息
736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6+6 PIN

耗電124~291W
比我的5870吃還多20~30W...9X~27X
可能你週邊東西比較多
多謝分享
我很好奇的是顯卡怎麼越包越緊了
從ATI 5系列的卡出時就感覺是不是包多了,但外觀真的有帥到
AMD6系列的 尾又包住....很想對顯卡說...你能呼吸嗎= =
不過也因此了解 它低熱的信心

應該改成"比我的平台吃還多20~30W"
意思是這樣才對吧!!
 

allen972523

高級會員
已加入
4/28/10
訊息
898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有跳水就不感傷了XD

我個人是這樣覺得...:rolleyes:
 

accdoo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6/19/10
訊息
51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還是等各家非工板出來

到時候在入手會更好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