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小弟之前使用AMD黑盒B550開四核到現在也有一段時間了,每每夏天就非常熱
所以決定購入CoolMaster 212塔型散熱器,但是買回來就發現原先機殼不夠深,因此
決定給小電腦換個新家。
美國的朋友推薦一款AerCool的入門款給小弟,他說這是台灣自己的公司,但是台灣
似乎知道的人很少不過米國卻賣得好,簡單的說CP值很夠!於是換掉原先的Crossair
機殼。
訂購不到三天在下班後回到家發現有恐怖包裹寄到!!上方為CoolMaster 212散熱器
公司網站
本人的小小散熱器 高15.8cm X 長12.0cm X 寬 12cm
開包....箱才對,外觀是走最近很夯的電競風
機殼有兩組風扇控制器!
上方像鰭的散熱設計可開可關
很常見背部設計
內容部份不同一般市售機殼,在可以穿線的地當一般機殼只做鏤空,這公司的機殼還有貼心的
橡膠擋片。
後方一個12公分散熱扇
內部上方可以在自行安裝風扇
底部很常見的濾塵網,電源採下置。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BLpnyHZglXg/UJTDDQQYJMI/AAAAAAAAPcc/DP8o0YkUXaA/s640/Aero-19.jpg[/iIMG]
顯示卡部份區域也是用橡膠擋片可供做水冷管線使用,比起一般市面用鐵片當擋片安全很多
之前海盜機殼就是用鐵片,光是要卸下擋片就把管線孔弄的又歪又醜。
[IMG]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4OciPiO_gns/UJTDKt_mf3I/AAAAAAAAPck/ng7rGuy4QfA/s640/Aero-23.jpg
前方有八個HDD可以放置,說明書說這邊有提供螺絲孔位可以直接鎖2.5吋筆電的硬碟
另一邊美照。
前方有一個20公分散熱風扇!難怪美國朋友這麼推薦!!
不過這邊特別的是說明書有寫要先拆機殼上方擋板(就是那個恐龍鰭)才能拆前置面板!所以個人建議先裝光碟機部份,
光碟機安裝部份也有不同一般機殼的小設計,這種免螺絲的很常見但是這款他是下壓紅色按鈕再往前推
就能卡住,下壓的部份很有彈性、很smooth不同一般前後推的都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卡上或是整個卡榫很難
推得動。
這個附件對小弟而言是重點啊!USB3.0 的19pin轉9pin
因為現在新的主機板在前置USB3.0都改用19pin角取代以前的長方形方塊9pin接頭,所以
後來許多機殼的前置USB3.0都只有拉19pin也沒附轉接器!像小弟這種舊板子的根本前置usb
就廢掉了!這機殼竟然有附!太開心了。
配件也都很詳細的把不同零件貼上貼紙提示!
以上是開箱文 以下就是花了40分鐘整線換板子的過程了
安裝好主機板的相片!背面~~部份
前置部份!
這邊有個[小缺點,3個光碟機其中之一有預留1.44吋的小開口讓大家接軟碟機(應該沒人在用吧!)
或是讀卡機、金融卡的讀取盒,但是搞笑的是他只有開一個口沒有支架,變成裝上去之後讀卡機
或是軟碟機根本沒辦法上螺絲,所以用的時候讀卡機就會掉進去,這是讓我大扣分的部份!不過
沒有軟碟機或是使用1.44大小多合一讀卡機的人就不用care了XD
另一項特別的地方是這機殼上方有一個可以直接接2.5吋HDD的地方,可以像插卡一樣插在上方就能用。
不過台灣幾乎很少人會用裸體的2.5吋HDD吧!幾乎都是買外接式2.5吋HDD當隨身備份用,本身就已經
轉成USB了,或許可能美國還不少人用吧!這個部份就不與置評嚕!
安裝好後內部的20公分風扇運轉情形。
硬碟讀取時LED的亮燈是透過機殼USB兩邊的燈飾
整體~~
塔型散熱器整個都能下去!測板也都能合起來!開心。
USB 9pin轉 19pin我的前置USB復活了!
這個機殼個人覺得CP值真的很高,花不到3k還有找幾張小紅。
細節與配件都做的比一些常見的大廠好,而且還是台灣公司自己做的,價格
更比一些大廠還便宜,小弟很推薦!!
優點:線路鏤空部份、水冷管道用橡膠片做貼心小擋片、機殼前置USB 3.0有附轉19pin的轉接器
、兩組風扇控制器、兩組前置USB 3.0、價格不到3k、前20公分散熱風扇,後12公分風扇、造型走電競風、沒
有討人厭的炫目LED亮光晚上開BT也不用怕睡不著、電源供應器有防震軟墊。
缺點:1.44軟碟機讀卡機沒有支架只有開孔、說明書有日文、韓文就是沒中文而且說明也不夠
詳細、因為兩組風扇控制器所以線材就比較多,看起來比較亂一點、風扇控制器的旋轉扭指針好像刻錯一個轉紐有三個指針......。
機殼資料:52.7cm 高 X 53.3cm 深 X 22.3cm 寬、3個光碟槽、8組硬碟架、1個2.5吋硬碟插槽、2組前置USB3.0
、2組風扇控制器、前置音效+麥克風接頭、日本鋼材製造。
感覺是蠻用心的啦!官網還有蠻多很帥氣的機殼尤其那個白色十字軍超帥氣只是台灣這邊好像很多都還買不到><
所以決定購入CoolMaster 212塔型散熱器,但是買回來就發現原先機殼不夠深,因此
決定給小電腦換個新家。
美國的朋友推薦一款AerCool的入門款給小弟,他說這是台灣自己的公司,但是台灣
似乎知道的人很少不過米國卻賣得好,簡單的說CP值很夠!於是換掉原先的Crossair
機殼。
訂購不到三天在下班後回到家發現有恐怖包裹寄到!!上方為CoolMaster 212散熱器
![Aero-1.jpg](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Fe2occu4xUY/UJTC0p4twWI/AAAAAAAAPbk/7zcWKACF4No/s640/Aero-1.jpg)
公司網站
![Aero-2.jpg](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cj9ot81yoHw/UJTDC-MKm9I/AAAAAAAAPcQ/lgqARMo0GZ0/s640/Aero-2.jpg)
本人的小小散熱器 高15.8cm X 長12.0cm X 寬 12cm
![Aero-3.jpg](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ZPRhUz7HcIs/UJTDQj3W9VI/AAAAAAAAPdE/2fAnoTIDjLk/s640/Aero-3.jpg)
開包....箱才對,外觀是走最近很夯的電競風
![Aero-4.jpg](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Yz6ND_gnsgI/UJTDYVpZWyI/AAAAAAAAPds/-XQPdqvbRv0/s640/Aero-4.jpg)
機殼有兩組風扇控制器!
![Aero-7.jpg](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XSAbc90NLQU/UJTDn6r2q9I/AAAAAAAAPes/2L62jUg-R3Y/s640/Aero-7.jpg)
上方像鰭的散熱設計可開可關
![Aero-10.jpg](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oFIXUa7QnmU/UJTC0I_tkaI/AAAAAAAAPbc/S018kGvfiC0/s640/Aero-10.jpg)
![Aero-9.jpg](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uvDMrUCD5ZY/UJTDnxDk-nI/AAAAAAAAPew/JM2Cy5Xdqio/s640/Aero-9.jpg)
很常見背部設計
![Aero-12.jpg](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6KNDf9roW3s/UJTC0kSMbwI/AAAAAAAAPbo/EJCj_pKCLXg/s640/Aero-12.jpg)
內容部份不同一般市售機殼,在可以穿線的地當一般機殼只做鏤空,這公司的機殼還有貼心的
橡膠擋片。
![Aero-16.jpg](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3sUYXC0dH3k/UJTC9OzchdI/AAAAAAAAPcE/zioM9yARGvE/s640/Aero-16.jpg)
後方一個12公分散熱扇
![Aero-15.jpg](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rzyVmy_WZk4/UJTC8Z4raUI/AAAAAAAAPb8/eWEC4dBNcPk/s640/Aero-15.jpg)
內部上方可以在自行安裝風扇
![Aero-17.jpg](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mh0PQzSrPIg/UJTDCpXSHFI/AAAAAAAAPcM/DzL3v7ufEtc/s640/Aero-17.jpg)
底部很常見的濾塵網,電源採下置。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BLpnyHZglXg/UJTDDQQYJMI/AAAAAAAAPcc/DP8o0YkUXaA/s640/Aero-19.jpg[/iIMG]
顯示卡部份區域也是用橡膠擋片可供做水冷管線使用,比起一般市面用鐵片當擋片安全很多
之前海盜機殼就是用鐵片,光是要卸下擋片就把管線孔弄的又歪又醜。
[IMG]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4OciPiO_gns/UJTDKt_mf3I/AAAAAAAAPck/ng7rGuy4QfA/s640/Aero-23.jpg
前方有八個HDD可以放置,說明書說這邊有提供螺絲孔位可以直接鎖2.5吋筆電的硬碟
![Aero-25.jpg](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cQxUQ15qc5g/UJTDKxdtIoI/AAAAAAAAPcs/wXLhDFMo35I/s640/Aero-25.jpg)
另一邊美照。
![Aero-26.jpg](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9TDWCFikkK8/UJTDLf9cJPI/AAAAAAAAPcw/eKRtu9sHog0/s640/Aero-26.jpg)
前方有一個20公分散熱風扇!難怪美國朋友這麼推薦!!
不過這邊特別的是說明書有寫要先拆機殼上方擋板(就是那個恐龍鰭)才能拆前置面板!所以個人建議先裝光碟機部份,
![Aero-27.jpg](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q6q6K5najk/UJTDOVoZS7I/AAAAAAAAPc8/MgtBrtrV_lE/s640/Aero-27.jpg)
光碟機安裝部份也有不同一般機殼的小設計,這種免螺絲的很常見但是這款他是下壓紅色按鈕再往前推
就能卡住,下壓的部份很有彈性、很smooth不同一般前後推的都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卡上或是整個卡榫很難
推得動。
![Aero-31.jpg](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GIqdXtH1Arw/UJTDQgh76GI/AAAAAAAAPdI/w80bMXWlJrc/s640/Aero-31.jpg)
這個附件對小弟而言是重點啊!USB3.0 的19pin轉9pin
因為現在新的主機板在前置USB3.0都改用19pin角取代以前的長方形方塊9pin接頭,所以
後來許多機殼的前置USB3.0都只有拉19pin也沒附轉接器!像小弟這種舊板子的根本前置usb
就廢掉了!這機殼竟然有附!太開心了。
![Aero-32.jpg](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qPaW13GMVJ8/UJTDTb4YJjI/AAAAAAAAPdU/gf_zlKJ3LcA/s640/Aero-32.jpg)
配件也都很詳細的把不同零件貼上貼紙提示!
![Aero-36.jpg](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ovEWH7cjtyg/UJTDXlbl53I/AAAAAAAAPdk/58RTXotMUHw/s640/Aero-36.jpg)
以上是開箱文 以下就是花了40分鐘整線換板子的過程了
安裝好主機板的相片!背面~~部份
![Aero-37.jpg](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9IyfI5YId8A/UJTDW247j3I/AAAAAAAAPdc/U7AEOo6Gn6s/s640/Aero-37.jpg)
前置部份!
這邊有個[小缺點,3個光碟機其中之一有預留1.44吋的小開口讓大家接軟碟機(應該沒人在用吧!)
或是讀卡機、金融卡的讀取盒,但是搞笑的是他只有開一個口沒有支架,變成裝上去之後讀卡機
或是軟碟機根本沒辦法上螺絲,所以用的時候讀卡機就會掉進去,這是讓我大扣分的部份!不過
沒有軟碟機或是使用1.44大小多合一讀卡機的人就不用care了XD
![Aero-41.jpg](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MrgKRPdgW24/UJTDcAXCz6I/AAAAAAAAPd0/qzWD_oytM24/s640/Aero-41.jpg)
另一項特別的地方是這機殼上方有一個可以直接接2.5吋HDD的地方,可以像插卡一樣插在上方就能用。
不過台灣幾乎很少人會用裸體的2.5吋HDD吧!幾乎都是買外接式2.5吋HDD當隨身備份用,本身就已經
轉成USB了,或許可能美國還不少人用吧!這個部份就不與置評嚕!
![Aero-50.jpg](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QA4QJG_ZnyU/UJTDma61iOI/AAAAAAAAPek/Wn5FfxmgPjg/s640/Aero-50.jpg)
安裝好後內部的20公分風扇運轉情形。
![Aero-52.jpg](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NRGQ2imssOc/UJTg-XPKNII/AAAAAAAAPf4/nHCTiQZ2c3s/s640/Aero-52.jpg)
硬碟讀取時LED的亮燈是透過機殼USB兩邊的燈飾
![Aero-53.jpg](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7TsH2YepfM8/UJTg-rn0zXI/AAAAAAAAPf4/eN803EZGwPw/s640/Aero-53.jpg)
![Aero-54.jpg](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aD9uNW6P-z0/UJTg-wtAK4I/AAAAAAAAPf4/bWCgVlcHDLY/s640/Aero-54.jpg)
整體~~
![Aero-46.jpg](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T9h_6Caoohs/UJTDeQl_71I/AAAAAAAAPeE/tqOlFE1DToc/s640/Aero-46.jpg)
塔型散熱器整個都能下去!測板也都能合起來!開心。
![Aero-48.jpg](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0rFdBUuWCkg/UJTDjSUbRmI/AAAAAAAAPeU/0Uuo4mDzjp0/s640/Aero-48.jpg)
USB 9pin轉 19pin我的前置USB復活了!
![Aero-47.jpg](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5Ree6zjX0rE/UJTDih2cRcI/AAAAAAAAPeM/SDcElQH20Ic/s640/Aero-47.jpg)
這個機殼個人覺得CP值真的很高,花不到3k還有找幾張小紅。
細節與配件都做的比一些常見的大廠好,而且還是台灣公司自己做的,價格
更比一些大廠還便宜,小弟很推薦!!
優點:線路鏤空部份、水冷管道用橡膠片做貼心小擋片、機殼前置USB 3.0有附轉19pin的轉接器
、兩組風扇控制器、兩組前置USB 3.0、價格不到3k、前20公分散熱風扇,後12公分風扇、造型走電競風、沒
有討人厭的炫目LED亮光晚上開BT也不用怕睡不著、電源供應器有防震軟墊。
缺點:1.44軟碟機讀卡機沒有支架只有開孔、說明書有日文、韓文就是沒中文而且說明也不夠
詳細、因為兩組風扇控制器所以線材就比較多,看起來比較亂一點、風扇控制器的旋轉扭指針好像刻錯一個轉紐有三個指針......。
機殼資料:52.7cm 高 X 53.3cm 深 X 22.3cm 寬、3個光碟槽、8組硬碟架、1個2.5吋硬碟插槽、2組前置USB3.0
、2組風扇控制器、前置音效+麥克風接頭、日本鋼材製造。
感覺是蠻用心的啦!官網還有蠻多很帥氣的機殼尤其那個白色十字軍超帥氣只是台灣這邊好像很多都還買不到><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