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Cool 所推出的機殼都有明確的風格,且大部分都是以電競(遊戲)為主題,有相當亮眼的面板設計以及外觀造型,最近所推出的 Xpredator X3 以及X1也不例外,分別是惡龍(X3)與毒蜘蛛(X1),這兩款的外型風格其時很相近,但鋼材、尺寸大小、功能擴充性都不同,X1是屬於入門款1600~1700元,而X3是中等價位2900~3000元,這之中的100元差異在於白色版本會稍貴一些。
入手的這款為 Xpredator X3,屬於中階等級的機箱,依顏色外觀有紅黑、橘黑以及白黑三種配色,不過台灣區似乎只有紅黑以及白黑配兩種。底下為各位開箱的是白黑配色的雪白版本。
在外箱即可看到機殼全貌,包括內部的設計。
Xpredator X3 尺寸為527(高)x533(深)x223(寬)mm,雖然比X1大一些,但仍是屬於Middle Tower等級,採用SECC 0.6/0.7mm的鋼材,厚度算是相當不錯。
雪白版整體為白色,有一部分黑色搭配,有大面積的透明側窗。
透明側窗面積相當大,裡面一目了然,在側窗左側有兩個風扇開孔,可安裝12或14公分的風扇。雖然加強了散熱,但卻有點破壞了側窗的整體性,若不裝風扇的玩家看起來會減少了些質感。
側窗的旁邊有造型進氣開孔。
面板採大面積網孔設計。
5.25吋有三個,最下方那個可以相容於3.5吋的裝置。
底部則是有大面積網孔,有X3的字樣,底部則有AreoCool的Logo標。內部對應的是一顆20公分的風扇。
X3的頂部相當特殊,有別於一般"平整"的機殼,後方是鱗片造型設計。
這個特殊的"龍鱗"除了造型之外,最主要還是用來散熱,側邊有一個用來調整鱗片角度的開關。
一般關閉的時候,還是有通風孔,但角度比較小。
打開之後,角度比較大,更通風。
頂部的前端有一個止滑平台,可以用來放置一些小物品,如隨身碟...。這部份要放置智慧型手機可能會有點不適合,因為不夠大且有點角度。
中間有一個2.5吋的硬碟Dock。
IO的部份在頂部前端,有兩個USB 3.0、耳麥孔、兩個風扇轉速控制器、電源。重置鍵?居然沒有重置鍵...
後方有四個水冷孔。
配件的部份有一個USB 3.0 19PIN 轉 USB2.0的接頭,如果主機板不支援USB 3.0,也可以轉換成2.0,一點也不浪費。
整體內部為白化烤漆,部分黑色組件綴飾。
安裝底板周圍有許多走背線的開孔。
背線孔的旁邊有方便使用整線束帶的扣環。
頂部可支援1顆20公分或2顆12/14公分風扇。
後方有預裝一顆14公分風扇,轉速為1200RPM,噪音值25.7dBA。擴充槽的部份有8個,採用網孔檔板,拆卸為一般手轉螺絲。
底部在電源供應器旁邊可以自行安裝一顆12或14公分風扇。
電源供應器安裝的位置有襯上一片減震棉,防止電源與機殼的共振。
5.25吋的擴充槽有3個,而3.5吋的部份有8個。
5.25吋採免螺絲安裝設計,中間按壓然後卡住即可固定。
另一邊也有卡榫。
3.5吋則是免螺絲抽取架設計,每個抽取架底部都有2.5吋硬碟的固定孔,可以相容於2.5吋硬碟。
左右兩側按壓即可抽出。
面板是可以輕易拆卸,方式與一般機殼相同,從底下往外側拉出。
面板拆卸是需從內側下手。面板上有襯上濾網。
底部則是有一顆20公分的大散熱風扇,轉速700RPM,噪音值27.6dBA。面板內側有濾網,但可惜是不能拆卸的。
頂部也可以拆卸,主要是方便安裝上方風扇與清潔,拆卸方式與面板相同。
底部有一大片可抽式濾網。
厚實的腳墊。
縮水的腳墊,與前面大小不一樣,主要是為了閃濾網。
濾網可以直接從後面抽出清潔。
接著實際安裝
螺絲分門別類包裝,可以清楚的知道什麼螺絲是用在什麼部位。另外銅柱的部份有附上一個轉十字的套筒,可以直接使用螺絲起子來固定銅柱。
兩組的風扇控制器接頭,上頭有標示FAN A以及FAN B,各有3個3PIN。
CPU 8PIN電源可以順利從上方開孔通過沒什麼大礙。
硬碟的安裝方式,電源及訊號接口朝後,扳開有韌度的支撐架,對準螺絲孔位固定即可,然後把硬碟架推入滑軌到底。
最長可以支援31公分的顯示卡,標準的HD 6970下去右側還有一些空間。
整體的空間還算寬敞,安裝順手。
標準的9孔ATX主機板下方還有一些空間。
走背線沒問題,後方的空間還算寬,基本上不整線也可以輕鬆闔上側板。
最後來幾張安裝好的燈光效果圖。
頂部的兩側為藍燈,XPREDATOR X3以及前端為白燈效果。
20公分的風扇是帶藍燈效果。
小結
Xpredator X3 的外觀比較霸氣,對於偏好主題風格明確的玩家可能有相當的吸引力。鋼板厚實,做工有相當不錯的水準,機構卡榫等等密合度良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散熱的部份,預裝兩顆前20公分搭配後14公分,對於一般玩家而言應該是夠力,若嫌不足也還可擴充最多8顆風扇。至於擴充及功能性的部份,有兩組的風扇轉速控制器、2.5吋SATA Dock、8個硬碟擴充槽,整體來看都還算不錯,不過只有2個USB 3.0、沒有重置鍵這對某些玩家而言可能不是太便利。
入手的這款為 Xpredator X3,屬於中階等級的機箱,依顏色外觀有紅黑、橘黑以及白黑三種配色,不過台灣區似乎只有紅黑以及白黑配兩種。底下為各位開箱的是白黑配色的雪白版本。
![0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01.jpg)
在外箱即可看到機殼全貌,包括內部的設計。
![0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02.jpg)
Xpredator X3 尺寸為527(高)x533(深)x223(寬)mm,雖然比X1大一些,但仍是屬於Middle Tower等級,採用SECC 0.6/0.7mm的鋼材,厚度算是相當不錯。
![0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03.jpg)
雪白版整體為白色,有一部分黑色搭配,有大面積的透明側窗。
![0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04.jpg)
透明側窗面積相當大,裡面一目了然,在側窗左側有兩個風扇開孔,可安裝12或14公分的風扇。雖然加強了散熱,但卻有點破壞了側窗的整體性,若不裝風扇的玩家看起來會減少了些質感。
![0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05.jpg)
側窗的旁邊有造型進氣開孔。
![0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06.jpg)
面板採大面積網孔設計。
![0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07.jpg)
5.25吋有三個,最下方那個可以相容於3.5吋的裝置。
![0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08.jpg)
底部則是有大面積網孔,有X3的字樣,底部則有AreoCool的Logo標。內部對應的是一顆20公分的風扇。
![0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09.jpg)
X3的頂部相當特殊,有別於一般"平整"的機殼,後方是鱗片造型設計。
![1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10.jpg)
這個特殊的"龍鱗"除了造型之外,最主要還是用來散熱,側邊有一個用來調整鱗片角度的開關。
![1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11.jpg)
一般關閉的時候,還是有通風孔,但角度比較小。
![1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12.jpg)
打開之後,角度比較大,更通風。
![1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13.jpg)
頂部的前端有一個止滑平台,可以用來放置一些小物品,如隨身碟...。這部份要放置智慧型手機可能會有點不適合,因為不夠大且有點角度。
![1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14.jpg)
中間有一個2.5吋的硬碟Dock。
![1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15.jpg)
IO的部份在頂部前端,有兩個USB 3.0、耳麥孔、兩個風扇轉速控制器、電源。重置鍵?居然沒有重置鍵...
![1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16.jpg)
後方有四個水冷孔。
![1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17.jpg)
配件的部份有一個USB 3.0 19PIN 轉 USB2.0的接頭,如果主機板不支援USB 3.0,也可以轉換成2.0,一點也不浪費。
![1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18.jpg)
整體內部為白化烤漆,部分黑色組件綴飾。
![1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19.jpg)
安裝底板周圍有許多走背線的開孔。
![2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20.jpg)
背線孔的旁邊有方便使用整線束帶的扣環。
![2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21.jpg)
頂部可支援1顆20公分或2顆12/14公分風扇。
![2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23.jpg)
後方有預裝一顆14公分風扇,轉速為1200RPM,噪音值25.7dBA。擴充槽的部份有8個,採用網孔檔板,拆卸為一般手轉螺絲。
![2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24.jpg)
底部在電源供應器旁邊可以自行安裝一顆12或14公分風扇。
![2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25.jpg)
電源供應器安裝的位置有襯上一片減震棉,防止電源與機殼的共振。
![2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26.jpg)
5.25吋的擴充槽有3個,而3.5吋的部份有8個。
![2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27.jpg)
5.25吋採免螺絲安裝設計,中間按壓然後卡住即可固定。
![2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28.jpg)
另一邊也有卡榫。
![2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22.jpg)
3.5吋則是免螺絲抽取架設計,每個抽取架底部都有2.5吋硬碟的固定孔,可以相容於2.5吋硬碟。
![2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29.jpg)
左右兩側按壓即可抽出。
![3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30.jpg)
面板是可以輕易拆卸,方式與一般機殼相同,從底下往外側拉出。
![3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31.jpg)
面板拆卸是需從內側下手。面板上有襯上濾網。
![3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32.jpg)
底部則是有一顆20公分的大散熱風扇,轉速700RPM,噪音值27.6dBA。面板內側有濾網,但可惜是不能拆卸的。
![3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33.jpg)
頂部也可以拆卸,主要是方便安裝上方風扇與清潔,拆卸方式與面板相同。
![3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34.jpg)
底部有一大片可抽式濾網。
![3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35.jpg)
厚實的腳墊。
![3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36.jpg)
縮水的腳墊,與前面大小不一樣,主要是為了閃濾網。
![3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37.jpg)
濾網可以直接從後面抽出清潔。
![3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38.jpg)
接著實際安裝
螺絲分門別類包裝,可以清楚的知道什麼螺絲是用在什麼部位。另外銅柱的部份有附上一個轉十字的套筒,可以直接使用螺絲起子來固定銅柱。
![4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40.jpg)
兩組的風扇控制器接頭,上頭有標示FAN A以及FAN B,各有3個3PIN。
![4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41.jpg)
CPU 8PIN電源可以順利從上方開孔通過沒什麼大礙。
![3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39.jpg)
硬碟的安裝方式,電源及訊號接口朝後,扳開有韌度的支撐架,對準螺絲孔位固定即可,然後把硬碟架推入滑軌到底。
![4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42.jpg)
最長可以支援31公分的顯示卡,標準的HD 6970下去右側還有一些空間。
![4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43.jpg)
整體的空間還算寬敞,安裝順手。
![4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44.jpg)
標準的9孔ATX主機板下方還有一些空間。
![4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45.jpg)
走背線沒問題,後方的空間還算寬,基本上不整線也可以輕鬆闔上側板。
![4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46.jpg)
最後來幾張安裝好的燈光效果圖。
![4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47.jpg)
頂部的兩側為藍燈,XPREDATOR X3以及前端為白燈效果。
![4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48.jpg)
20公分的風扇是帶藍燈效果。
![4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aerocool/x3/49.jpg)
小結
Xpredator X3 的外觀比較霸氣,對於偏好主題風格明確的玩家可能有相當的吸引力。鋼板厚實,做工有相當不錯的水準,機構卡榫等等密合度良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散熱的部份,預裝兩顆前20公分搭配後14公分,對於一般玩家而言應該是夠力,若嫌不足也還可擴充最多8顆風扇。至於擴充及功能性的部份,有兩組的風扇轉速控制器、2.5吋SATA Dock、8個硬碟擴充槽,整體來看都還算不錯,不過只有2個USB 3.0、沒有重置鍵這對某些玩家而言可能不是太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