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6/1/04
- 訊息
- 426
- 互動分數
- 9
- 點數
- 18
近期無線電競滑鼠的重點規格,應該就是4K及8K回報率,各廠都積極推出相關產品。電競廠商Glorious也推出直接支援4K/8K回報率版本的Model O 2 Pro無線滑鼠。
Glorious進入台灣市場應該還算早,個人之前也在2021年時開箱過Glorious Model D無線滑鼠,不過那時Glorious的LOGO還是飄逸長髮的鬍子大叔,知名的滑鼠產品也都是洞洞滑鼠。如今隨著材料跟醫美(?)的進步,Glorious的LOGO已不再粗曠,推出的輕量無線滑鼠也有非密集恐懼症版本可選,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Glorious Model 2 Pro系列目前共有左右對稱手型的Model O及右手專用手型的Model D,本篇開箱左右對稱手型Glorious Model O 2 Pro無線光學滑鼠的4K/8K版本。
回顧了一下之前Glorious Model D的開箱文章,這幾年Glorious的包裝風格還真是沒什麼改變。
主打特色之一為輕量,白色版61g,黑色版59g。特色之二為具備4K/8K回報率。
下方標示型號:Glorious Model O 2 Pro 的4K/8K版本。
換個角度重新看一次包裝,黑色底加上產品彩圖,左上角是不再粗曠的LOGO,右上是重點特色輕量及4K/8K回報率,下方是LOGO及「無線輕量電競滑鼠」的英文字樣。
背面為特色說明文字及硬體規格表、2年保固說明等。
代理商為江品公司,江品在台灣通路代理Glorious及子品牌Glorious Forge、Zowie等知名品牌電競產品。
拆拆拆,所有內容物排排站。共有滑鼠本體、充電/傳輸線、4KL/8K接收器、紙本文件及貼紙。
充電/傳輸線為柔軟的編織線,長度2M,接頭鍍金且有濾波環。
TYPE-C接頭為防脫落異型設計,同樣4K/8K接收器也有防脫落設計。
Glorious Model O 2 Pro 4K/8K沒有迷你無線接收器,只有萬中選一的一個4K/8K接收器,但接收器上僅標示4K字樣。
接收器背面為防滑橡膠材質,能穩定放在桌面不滑動。上方則刻有環保回收標示。
如果要說Glorious Model O 2 Pro 4K/8K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迷你接收器,只能以線材接在4K/8K接收器方式連接。
回到滑鼠本體,Glorious Model O 2 Pro 4K/8K屬於對稱手型的Model O系列滑鼠,但側鍵設在左側,還是比較適合右手使用。
滑鼠本體有黑/白兩色可選,鼠背上無LOGO,外型走低調路線。白色版表面為細緻的磨砂塗層,與個人用過的幾款滑鼠相比,止滑效果比羅技GPXS好,細緻度則略優於Razer DA3 Pro。
左右鍵分離設計,滾輪為橡膠材質,下方則是DPI切換按鍵。
左側配置2顆側鍵,總按鍵數為6個。左側邊後方則標示4K/8K版本字樣。
右側無側鍵,前方為滑鼠型號Model O 2 Pro。
Glorious Model O 2 Pro 4K/8K的按鍵、鼠背交界外殼有明顯的接縫線,雖然觸摸手感感覺不出來,但是否會積灰塵還需要時間驗證。
滾輪的刻度感不算明顯,滾動聲音不大,到是按壓中鍵的聲音比較輕脆。左右鍵使用點擊次數可到100萬次的光學微動,反應時間也比機械微動更快。左右鍵點擊聲音還算一致,但聲音也是偏輕脆,可參考下方影片。
按鍵聲音參考影片:
這畫面好像哪裡怪怪的...滑鼠本體的TYPE-C接口及接收器都因應線材異型接頭設計,但因為開孔周圍面積足夠,也能使用一般TYPE-C線材來替代。
背面部分可看到鼠腳為4個小片設計,採用100% PTFE 材質的G-Skates鼠腳,上方有貼藍色保護膠膜,使用前記得拆除。
感應器為Glorious客製化BAMF 2.0感應器,解析度可達26000DPI,續航力則標示為1K回報率80小時、4K回報率35小時(8K則無標示)。
DPI燈號位於底部電源開關旁,依不同設定值顯示不同顏色燈號。
電量燈號則隱藏在正面左右鍵中間,充電或低電量時才會亮起。
接著進行上機實測啦~
滑鼠設定可透過Clorious Core軟體修改,修改完後會儲存在滑鼠記憶體內,在不同電腦使用時能保持一致設定。
軟體主頁面以圖示顯示目前連接的設備,如果設備的顏色不對也可透過圖示右上切換。
第2頁齒輪為軟體設定,支援繁體中文,如果登入Glorious ID則可以將軟體設定存至雲端。
點擊左方Model O 2 Pro 8K圖案可到滑鼠設定頁面,左上顯示目前的設定檔,可儲存3組不同設定。右上為滑鼠連接狀態、電量及韌體版本等資訊,下方則有4個子分頁。
設定部分可調整輪詢率 (滑鼠回報率)、反彈時間(點擊延遲)、抬昇距離等。
預設回報率為1K,往下可切換至250Hz、500Hz,往上則有2K、4K及8K Hz可選。
不過4K及8K回報率會增加CPU負擔,建議最佳配置為同時使用 144Hz 以上的螢幕以及 9 代以上 CPU 才能有較好的使用體感。
本文搭配R9 9950X3D簡單測試一下,僅瀏覽網頁及滑鼠設定為1K回報率時CPU使用率約7%。
切換成2K回報率使用率為8~9%,4K為9~10%,8K則會跑到12%左右。
順便提醒一下,如果調整了滑鼠設定,左上會提示「未保存的更改」,需要點擊右下「儲存」的打勾圖案才會將設定變更存至滑鼠記憶體內。
第2個閃電圖案的子分頁為DPI設定,預設值共有400/800/1600/3200/6400共5個DPI檔位,可再增加一個至最多6檔DPI設定。
當然每一檔都可各別指定DPI,直接用鍵盤輸入DPI數字。
簡單用EloShapes網站與等羅技GPXS 2及雷蛇Viper V3 Pro等知名大廠的對稱滑鼠做形狀比較。
Glorious Model O 2 Pro 4K/8K屬於鼠背較低的滑鼠,除高度數據低2mm外,輪廓圖也可看出整個鼠背都更低矮一些,可能更適合抓握或爪握,趴握使用方式或許會覺得手心有點空。
最後順便分享之前就已經購入的Glorious(通用)滑鼠收納包,平常都拿來裝他廠滑鼠,這次終於能跟自家人配對了。
內部為鮮明的黃色,放置滑鼠位置有鬆緊帶可固定滑鼠腰身,前方則是磁吸橡膠塊能固定滑鼠頭部位置,下方凹槽則能收納有線滑鼠的線材。另一側則提供網狀收納袋可放置充電線及接收器等配件。
關上包包,本次Glorious Model O 2 Pro 4K/8K 無線光學滑鼠的介紹也到這邊結束啦!
心得
作為正式代理進台灣市場約4年的外國電競周邊品牌,Glorious在玩家間的知名度應該還算不錯,從一開始的輕量洞洞滑鼠到子品牌Glorious Forge各種繽紛配色的滑鼠,再到現在流行趨勢的8K回報率無線滑鼠(及鍵盤、滑鼠墊、護腕墊等各種周邊),Glorious算是很積極在經營墊競周邊市場,值得掌聲鼓勵。
本次開箱的Model O 2 Pro 4K/8K 無線光學滑鼠集齊了光學驅動、輕量鼠身、8K回報率接收器、柔軟編織傳輸線等流行元素,應該能符合市場對於旗艦產品的基本要求。但稍微可惜的是並沒有提供針對低回報率的迷你無線接收器,對於筆電或有移動需求的使用者會稍微不方便一些。另外就是4K/8K回報率對電腦配備有一定要求,稍微提高了入手門檻。

Glorious進入台灣市場應該還算早,個人之前也在2021年時開箱過Glorious Model D無線滑鼠,不過那時Glorious的LOGO還是飄逸長髮的鬍子大叔,知名的滑鼠產品也都是洞洞滑鼠。如今隨著材料跟醫美(?)的進步,Glorious的LOGO已不再粗曠,推出的輕量無線滑鼠也有非密集恐懼症版本可選,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Glorious Model 2 Pro系列目前共有左右對稱手型的Model O及右手專用手型的Model D,本篇開箱左右對稱手型Glorious Model O 2 Pro無線光學滑鼠的4K/8K版本。
回顧了一下之前Glorious Model D的開箱文章,這幾年Glorious的包裝風格還真是沒什麼改變。

主打特色之一為輕量,白色版61g,黑色版59g。特色之二為具備4K/8K回報率。

下方標示型號:Glorious Model O 2 Pro 的4K/8K版本。

換個角度重新看一次包裝,黑色底加上產品彩圖,左上角是不再粗曠的LOGO,右上是重點特色輕量及4K/8K回報率,下方是LOGO及「無線輕量電競滑鼠」的英文字樣。

背面為特色說明文字及硬體規格表、2年保固說明等。

代理商為江品公司,江品在台灣通路代理Glorious及子品牌Glorious Forge、Zowie等知名品牌電競產品。

拆拆拆,所有內容物排排站。共有滑鼠本體、充電/傳輸線、4KL/8K接收器、紙本文件及貼紙。

充電/傳輸線為柔軟的編織線,長度2M,接頭鍍金且有濾波環。

TYPE-C接頭為防脫落異型設計,同樣4K/8K接收器也有防脫落設計。

Glorious Model O 2 Pro 4K/8K沒有迷你無線接收器,只有萬中選一的一個4K/8K接收器,但接收器上僅標示4K字樣。

接收器背面為防滑橡膠材質,能穩定放在桌面不滑動。上方則刻有環保回收標示。

如果要說Glorious Model O 2 Pro 4K/8K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迷你接收器,只能以線材接在4K/8K接收器方式連接。

回到滑鼠本體,Glorious Model O 2 Pro 4K/8K屬於對稱手型的Model O系列滑鼠,但側鍵設在左側,還是比較適合右手使用。
滑鼠本體有黑/白兩色可選,鼠背上無LOGO,外型走低調路線。白色版表面為細緻的磨砂塗層,與個人用過的幾款滑鼠相比,止滑效果比羅技GPXS好,細緻度則略優於Razer DA3 Pro。

左右鍵分離設計,滾輪為橡膠材質,下方則是DPI切換按鍵。

左側配置2顆側鍵,總按鍵數為6個。左側邊後方則標示4K/8K版本字樣。

右側無側鍵,前方為滑鼠型號Model O 2 Pro。
Glorious Model O 2 Pro 4K/8K的按鍵、鼠背交界外殼有明顯的接縫線,雖然觸摸手感感覺不出來,但是否會積灰塵還需要時間驗證。

滾輪的刻度感不算明顯,滾動聲音不大,到是按壓中鍵的聲音比較輕脆。左右鍵使用點擊次數可到100萬次的光學微動,反應時間也比機械微動更快。左右鍵點擊聲音還算一致,但聲音也是偏輕脆,可參考下方影片。

按鍵聲音參考影片:
這畫面好像哪裡怪怪的...滑鼠本體的TYPE-C接口及接收器都因應線材異型接頭設計,但因為開孔周圍面積足夠,也能使用一般TYPE-C線材來替代。

背面部分可看到鼠腳為4個小片設計,採用100% PTFE 材質的G-Skates鼠腳,上方有貼藍色保護膠膜,使用前記得拆除。

感應器為Glorious客製化BAMF 2.0感應器,解析度可達26000DPI,續航力則標示為1K回報率80小時、4K回報率35小時(8K則無標示)。

DPI燈號位於底部電源開關旁,依不同設定值顯示不同顏色燈號。

電量燈號則隱藏在正面左右鍵中間,充電或低電量時才會亮起。

接著進行上機實測啦~

滑鼠設定可透過Clorious Core軟體修改,修改完後會儲存在滑鼠記憶體內,在不同電腦使用時能保持一致設定。

軟體主頁面以圖示顯示目前連接的設備,如果設備的顏色不對也可透過圖示右上切換。

第2頁齒輪為軟體設定,支援繁體中文,如果登入Glorious ID則可以將軟體設定存至雲端。

點擊左方Model O 2 Pro 8K圖案可到滑鼠設定頁面,左上顯示目前的設定檔,可儲存3組不同設定。右上為滑鼠連接狀態、電量及韌體版本等資訊,下方則有4個子分頁。

設定部分可調整輪詢率 (滑鼠回報率)、反彈時間(點擊延遲)、抬昇距離等。

預設回報率為1K,往下可切換至250Hz、500Hz,往上則有2K、4K及8K Hz可選。

不過4K及8K回報率會增加CPU負擔,建議最佳配置為同時使用 144Hz 以上的螢幕以及 9 代以上 CPU 才能有較好的使用體感。
本文搭配R9 9950X3D簡單測試一下,僅瀏覽網頁及滑鼠設定為1K回報率時CPU使用率約7%。

切換成2K回報率使用率為8~9%,4K為9~10%,8K則會跑到12%左右。

順便提醒一下,如果調整了滑鼠設定,左上會提示「未保存的更改」,需要點擊右下「儲存」的打勾圖案才會將設定變更存至滑鼠記憶體內。

第2個閃電圖案的子分頁為DPI設定,預設值共有400/800/1600/3200/6400共5個DPI檔位,可再增加一個至最多6檔DPI設定。

當然每一檔都可各別指定DPI,直接用鍵盤輸入DPI數字。

簡單用EloShapes網站與等羅技GPXS 2及雷蛇Viper V3 Pro等知名大廠的對稱滑鼠做形狀比較。
Glorious Model O 2 Pro 4K/8K屬於鼠背較低的滑鼠,除高度數據低2mm外,輪廓圖也可看出整個鼠背都更低矮一些,可能更適合抓握或爪握,趴握使用方式或許會覺得手心有點空。

最後順便分享之前就已經購入的Glorious(通用)滑鼠收納包,平常都拿來裝他廠滑鼠,這次終於能跟自家人配對了。

內部為鮮明的黃色,放置滑鼠位置有鬆緊帶可固定滑鼠腰身,前方則是磁吸橡膠塊能固定滑鼠頭部位置,下方凹槽則能收納有線滑鼠的線材。另一側則提供網狀收納袋可放置充電線及接收器等配件。

關上包包,本次Glorious Model O 2 Pro 4K/8K 無線光學滑鼠的介紹也到這邊結束啦!

心得
作為正式代理進台灣市場約4年的外國電競周邊品牌,Glorious在玩家間的知名度應該還算不錯,從一開始的輕量洞洞滑鼠到子品牌Glorious Forge各種繽紛配色的滑鼠,再到現在流行趨勢的8K回報率無線滑鼠(及鍵盤、滑鼠墊、護腕墊等各種周邊),Glorious算是很積極在經營墊競周邊市場,值得掌聲鼓勵。
本次開箱的Model O 2 Pro 4K/8K 無線光學滑鼠集齊了光學驅動、輕量鼠身、8K回報率接收器、柔軟編織傳輸線等流行元素,應該能符合市場對於旗艦產品的基本要求。但稍微可惜的是並沒有提供針對低回報率的迷你無線接收器,對於筆電或有移動需求的使用者會稍微不方便一些。另外就是4K/8K回報率對電腦配備有一定要求,稍微提高了入手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