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者一號記憶体散熱片測試
之前看到這對亮晶晶的散熱片, 一時手癢入手一對.
但是翻遍所有的文章, 卻找不到測試的數字.
想說在這個版上也看了很多大大的文章, 學到很多東西,
所以趁著裝上去的時候, 來給她小測一下, 分享測試結果.
第一次在這裡發文, 不合規矩的地方請多多包涵,
也請各位大大多多指教.
看一下主角
這是小弟的電腦, 前一陣子意志不堅買的 939
早知道AM2 這麼快出就撐到省電版的 AM2 U
不過更好的扣肉又在後面, 真不知要撐到幾時才有無敵好U
規格:
opteron 170 @ 2.6GHz
Asus A8N-E
Transcend UCCC 1G x2 @ DDR433 1T
Thermaltake Big Typhoon
7600GS
Seasonic S12 380W Power
(註: 一直沒法上 DDR 520 , DDR 500 也跑不穩, 請
各位大大指點)
這樣的系統 CPU 和 RAM 滿載, 大約 150 W (GPU IDLE)
不知道各位先進手上的 930, AM2, 和扣肉的滿載功耗是多少呢?
待測的 RAM: Transcend 的 UCCCoffee
燃燒吧主機!
RAM 的測溫點:
A 點: 北橋端的第一顆,
C 點: 板邊的第一顆,
為什麼要測兩點呢? 因為實測發現, 每一顆晶片的溫度幾乎都不一樣.
以北橋邊最低, 而板緣最高, 有可能是因為對流的關係, 也可
能是板緣有電源模組, 也可能每一個RAM顆粒的電性多少有不同.
所以溫度各異.
測溫結果:
最佳配角登場了, 西華的測溫/溫控模組:
優點是字体明亮, 同時可以測多個點
缺點是開機時很吵的嗶聲, 輸出電壓只到 11V, 會有降速的情形
這些我認為是很大的設計瑕疵. 價格也不平易.
D 點是週遭空氣溫度
Case 溫度是室溫
右下數字是POWER FAN 的轉速
這是還沒加上散熱片的時候, C 點到達高溫 58度
並且 A 點和 C 點有高達 9 度的溫差. 這麼大的溫差, 對工作的穩定度有
沒有影響, 我是不太清楚, 週遭空氣也有40度的高溫, 一方面
可能是受到CPU 散熱的空氣影響, 也可能是對流不佳堆積熱能.
來點風吧!
這是模擬記憶体散熱風扇(如螃蟹來等)的效果, 很沒力的一
個小風扇. 但就如同看到的 (巨大的) BT 的屁屁旁,
是容不下一個記憶体風扇夾.
穩定時的溫度: (full load)
(idle)
測試2 滄者一號上場囉:
除了 A 點和 C點之外, 再加 B點, B 點是散熱夾固定片下和
散熱貼片接觸面最少的那一顆 RAM
10分鐘後:
燃燒吧! 滄者一號, 喔不, 應該是 結冰吧! 滄者一號.
溫度緩慢爬升, 散熱片的確有發揮散熱的效果, 但是最後
溫度仍然累積到高達 56 度, 最高溫只下降兩度, 畢竟在對流不到的
情形下, 只用被動散熱的方式要排走 DDR 的高溫, 仍然是不夠的
但是如同預期的, 散熱片把每一個晶片的溫度拉平到兩度以內.
使RAM 的顆粒溫度平均化, 不知道對穩定度有沒有提升.
測試2 Part2 加入風扇, 同樣的那顆沒力的小風扇:
新加入測 E 點, 風扇進氣. 這是因為在巨大的CPU風扇旁, 尤其
在沒有超大側扇的情形下, RAM 的風扇當然得不到乾淨涼爽的
空氣, 所以要測一下 ambient air.
3分鐘後:
溫度壓制到 41度, 比純用風扇低 3-6度 (44~ 47)
並且每一個RAM顆粒溫度都拉平了.
也許不是那麼的平, 有時會上下一下. 但是大多數時間都可以
壓到41度,注意夾位下方接觸較少的那一顆RAM 溫度也比較高.
會有1~1.5度的差距.但是成績已經很好了.
(idle)
又掉了幾度, 但不知為何, 室溫下降了 1度左右, 也要放入考慮.
整理一下:
FULL STRESS |__None__|__Fan________
None________ : 47 ~ 58 | 44 ~ 47
Ram HeatSink : 54 ~ 56 | 41
room 30c
結論:
也許不是所有的電腦都這樣, 不過我的電腦看來RAM的對流不太好.
不過RAM 的對流常常是被忽略的地方. 加上滄者一號散熱片之後,
的確會有散熱的功能, 但是在熱空氣沒有被即時移走的情況下,
限制了被動式散熱的效能發揮. 所以對所有考量降低RAM 的溫的系統
或是超頻系統來說, 建議有主動式的散熱, 當然不一定要買市售的
散熱夾, (事實上很多的散熱夾會有裝不下去的困擾, )
只要有風扇甚至是超大側扇都很好.
對於注意到RAM 的溫度不均的問題的玩家, 或者對降溫效率注重的人
這一對滄者一號散熱片能提供有效的散熱並且使所有的顆粒溫度一致.
更好的是它不會影響RAM的保固.
但同時建議一定要加入主動式的散熱, 才能有效的發揮最佳效能.
有散熱片比單純用風扇吹可以降低額外的 3 ~ 6 度. 不過這似乎還沒
有完全發揮效能, 相信對有加壓的玩家會有更明顯的感覺.
有人問起這對散熱片是否的確由紅銅所作, 從外觀上看不出來, 不過
每一片的重量是 60g 比重上來說是相符的. 更佳的是這一對散熱片的質感.
非常光滑的表面處理 對主機板有加分的功效.
只有一個細節是要提醒注意的.
由於散熱片沒有黏性, 所以在兩側可能有接觸不均或是沒有接觸的情形.
在沒有接觸散熱片又沒有接觸空氣對流的情況下, RAM的溫度值得注意.
所以筆者做如下的改造... (注意喔, 後果自負)
貼過的痕跡:
滄者一號的散熱片沒有黏性, 這是一個很好的特性,
不過我們仔細一看... 疑, RAM上的字被黏掉了,
所以仍然是有淡淡的黏性, 但好在刻痕都還在, 並且觀察保固貼紙等,
並沒有被黏下來的情形, 也就是說這一點點黏性對保固不會有影響.
改造建議:
把兩面風扇折彎如圖, 可以增加兩側的接觸面積和壓力. 但
注意上下的弧度要一致, 不然DIMM 上可能會有應力.
還有joint 的部份要小心不要弄壞了. 要是變形了可以用尖嘴鉗調回來.
遊戲玩太多了吧... 嘿嘿, 沒有啦, 建議買入
如果回應多的話, 我再提供風扇改裝, 不用買螃蟹夾....
謝謝收看!
之前看到這對亮晶晶的散熱片, 一時手癢入手一對.
但是翻遍所有的文章, 卻找不到測試的數字.
想說在這個版上也看了很多大大的文章, 學到很多東西,
所以趁著裝上去的時候, 來給她小測一下, 分享測試結果.
第一次在這裡發文, 不合規矩的地方請多多包涵,
也請各位大大多多指教.
看一下主角
這是小弟的電腦, 前一陣子意志不堅買的 939
早知道AM2 這麼快出就撐到省電版的 AM2 U
不過更好的扣肉又在後面, 真不知要撐到幾時才有無敵好U
規格:
opteron 170 @ 2.6GHz
Asus A8N-E
Transcend UCCC 1G x2 @ DDR433 1T
Thermaltake Big Typhoon
7600GS
Seasonic S12 380W Power
(註: 一直沒法上 DDR 520 , DDR 500 也跑不穩, 請
各位大大指點)
這樣的系統 CPU 和 RAM 滿載, 大約 150 W (GPU IDLE)
不知道各位先進手上的 930, AM2, 和扣肉的滿載功耗是多少呢?
待測的 RAM: Transcend 的 UCCCoffee
燃燒吧主機!
RAM 的測溫點:
A 點: 北橋端的第一顆,
C 點: 板邊的第一顆,
為什麼要測兩點呢? 因為實測發現, 每一顆晶片的溫度幾乎都不一樣.
以北橋邊最低, 而板緣最高, 有可能是因為對流的關係, 也可
能是板緣有電源模組, 也可能每一個RAM顆粒的電性多少有不同.
所以溫度各異.
測溫結果:
最佳配角登場了, 西華的測溫/溫控模組:
優點是字体明亮, 同時可以測多個點
缺點是開機時很吵的嗶聲, 輸出電壓只到 11V, 會有降速的情形
這些我認為是很大的設計瑕疵. 價格也不平易.
D 點是週遭空氣溫度
Case 溫度是室溫
右下數字是POWER FAN 的轉速
這是還沒加上散熱片的時候, C 點到達高溫 58度
並且 A 點和 C 點有高達 9 度的溫差. 這麼大的溫差, 對工作的穩定度有
沒有影響, 我是不太清楚, 週遭空氣也有40度的高溫, 一方面
可能是受到CPU 散熱的空氣影響, 也可能是對流不佳堆積熱能.
來點風吧!
這是模擬記憶体散熱風扇(如螃蟹來等)的效果, 很沒力的一
個小風扇. 但就如同看到的 (巨大的) BT 的屁屁旁,
是容不下一個記憶体風扇夾.
穩定時的溫度: (full load)
(idle)
測試2 滄者一號上場囉:
除了 A 點和 C點之外, 再加 B點, B 點是散熱夾固定片下和
散熱貼片接觸面最少的那一顆 RAM
10分鐘後:
燃燒吧! 滄者一號, 喔不, 應該是 結冰吧! 滄者一號.
溫度緩慢爬升, 散熱片的確有發揮散熱的效果, 但是最後
溫度仍然累積到高達 56 度, 最高溫只下降兩度, 畢竟在對流不到的
情形下, 只用被動散熱的方式要排走 DDR 的高溫, 仍然是不夠的
但是如同預期的, 散熱片把每一個晶片的溫度拉平到兩度以內.
使RAM 的顆粒溫度平均化, 不知道對穩定度有沒有提升.
測試2 Part2 加入風扇, 同樣的那顆沒力的小風扇:
新加入測 E 點, 風扇進氣. 這是因為在巨大的CPU風扇旁, 尤其
在沒有超大側扇的情形下, RAM 的風扇當然得不到乾淨涼爽的
空氣, 所以要測一下 ambient air.
3分鐘後:
溫度壓制到 41度, 比純用風扇低 3-6度 (44~ 47)
並且每一個RAM顆粒溫度都拉平了.
也許不是那麼的平, 有時會上下一下. 但是大多數時間都可以
壓到41度,注意夾位下方接觸較少的那一顆RAM 溫度也比較高.
會有1~1.5度的差距.但是成績已經很好了.
(idle)
又掉了幾度, 但不知為何, 室溫下降了 1度左右, 也要放入考慮.
整理一下:
FULL STRESS |__None__|__Fan________
None________ : 47 ~ 58 | 44 ~ 47
Ram HeatSink : 54 ~ 56 | 41
room 30c
結論:
也許不是所有的電腦都這樣, 不過我的電腦看來RAM的對流不太好.
不過RAM 的對流常常是被忽略的地方. 加上滄者一號散熱片之後,
的確會有散熱的功能, 但是在熱空氣沒有被即時移走的情況下,
限制了被動式散熱的效能發揮. 所以對所有考量降低RAM 的溫的系統
或是超頻系統來說, 建議有主動式的散熱, 當然不一定要買市售的
散熱夾, (事實上很多的散熱夾會有裝不下去的困擾, )
只要有風扇甚至是超大側扇都很好.
對於注意到RAM 的溫度不均的問題的玩家, 或者對降溫效率注重的人
這一對滄者一號散熱片能提供有效的散熱並且使所有的顆粒溫度一致.
更好的是它不會影響RAM的保固.
但同時建議一定要加入主動式的散熱, 才能有效的發揮最佳效能.
有散熱片比單純用風扇吹可以降低額外的 3 ~ 6 度. 不過這似乎還沒
有完全發揮效能, 相信對有加壓的玩家會有更明顯的感覺.
有人問起這對散熱片是否的確由紅銅所作, 從外觀上看不出來, 不過
每一片的重量是 60g 比重上來說是相符的. 更佳的是這一對散熱片的質感.
非常光滑的表面處理 對主機板有加分的功效.
只有一個細節是要提醒注意的.
由於散熱片沒有黏性, 所以在兩側可能有接觸不均或是沒有接觸的情形.
在沒有接觸散熱片又沒有接觸空氣對流的情況下, RAM的溫度值得注意.
所以筆者做如下的改造... (注意喔, 後果自負)
貼過的痕跡:
滄者一號的散熱片沒有黏性, 這是一個很好的特性,
不過我們仔細一看... 疑, RAM上的字被黏掉了,
所以仍然是有淡淡的黏性, 但好在刻痕都還在, 並且觀察保固貼紙等,
並沒有被黏下來的情形, 也就是說這一點點黏性對保固不會有影響.
改造建議:
把兩面風扇折彎如圖, 可以增加兩側的接觸面積和壓力. 但
注意上下的弧度要一致, 不然DIMM 上可能會有應力.
還有joint 的部份要小心不要弄壞了. 要是變形了可以用尖嘴鉗調回來.
遊戲玩太多了吧... 嘿嘿, 沒有啦, 建議買入
如果回應多的話, 我再提供風扇改裝, 不用買螃蟹夾....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