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MSI X3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 + Ryzen 7 1700X 開箱測試

    從溫度上看來,感覺並不給力啊? (性能應該遠遜於NZXT X62~ 冷頭連基本的鍍鎳/鏡面拋光 都沒,還敢賣七千多元?) 是因為一例一休的關係嗎?
  2. 處理器 Ryzen 7 1800X / 1700X 溫度偏高? 其實是AMD加的偏移

    溫度影響功耗 功耗影響時脈 時脈影響性能 有些人就是要先嚇嚇他,他才會努力搞好散熱!
  3. MSI X3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 + Ryzen 7 1700X 開箱測試

    燒雞用HyperPI ? 壓力夠嗎? 用AIDA64 單燒FPU比較有說服力吧? 預設待機溫度這麼高,肯定是...BIOS動了電壓後 導致閒置降頻降壓機制失效了吧?(閒置時依然維持最大主頻+最大電壓) 現在的高階版,除了CPU Vore(直接設定CPU基礎電壓)之外 應該還有一個疊加式電壓的選項吧? 舉例: 4.0GHz 需要 1.40V才穩 選項1.CPU Vore直接設1.40V(通常會被鎖定,導致冷又靜失靈) 選項2.CPU Vore維持AUTO(可能是1.25V) 疊加電壓設+0.15V... 最終:1.25V+0.15V=1.40V...
  4. AMD Ryzen 7 1800X 超頻測試與 EK Predator 240 水冷開箱

    請教能不能顯示個別核心的溫度? 用超外頻的方式,會不會比較容易達成? 這套水冷,預定售價多少錢?
  5. AMD Ryzen 7 1800X 超頻測試與 EK Predator 240 水冷開箱

    請問是不是一旦動了電壓,閒置時的降頻降壓省電模式就會失效? 像這樣?
  6. AMD Ryzen 7 1800X 超頻測試與 EK Predator 240 水冷開箱

    照理說R7-1800X上了4.1GHz R15的單核跟多核 應該至少要有165cb/1800cb 會不會是水冷沒有裝好?
  7. 你知道你的CPU在哀嚎嗎??組裝PC常見異常現象@一體式水冷

    個人習慣是 1.四個對角先鎖緊(按照對角順序) 2.再放鬆其中兩個對角,再鎖緊 2.再放鬆另外兩個對角,再鎖緊 可能我是用手鎖(轉)的,不像用螺絲起子般容易鎖過頭
  8. 關於AMD970/SB950的RAID0 性能?

    本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將兩顆SLC SSD RAID_0完整(慢速)格式化後 再測試一遍,結果分數增加150分 真是太神奇啦! PS:SLC顆粒有練過,MLC/TLC顆粒別亂學哦
  9. 關於AMD970/SB950的RAID0 性能?

    比我這套更老的AMD/SSD平台都能達到800MB? 沒道理SB950輸給SB850 ? 更沒道理120GB SLC輸給64GB MLC ? 這完全沒道理啊!天地顛倒反了嘛? http://www.coolaler.com/showthread.php/250053-測試-AMD-SB850平台-Raid-0-Crucial-RealSSD-C300-64GB*2?p=3342222#post3342222
  10. 關於AMD970/SB950的RAID0 性能?

    FX-8350@4800+GA-970AUD3P+DDR3-1600 32GB 這是一顆的性能 這是兩顆RAID0的數據 好像只有寫入的部分提升了一點點? Seq(472.56MB>434.98MB) 4K(149.43MB>72.58MB) 4K-64Thrd(221.88MB>185.65MB) 存取(0.024ms>0.047ms) 讀取的部分除了Seq外,其他幾乎沒長進,甚至還倒退? Seq(533.89MB > 514.21MB)進步幅度差強人意? 4K(35.30MB > 30.56MB)單顆勝 4K-64Thrd(260.80MB >...
  11. [測試] AMD SB850平台 Raid 0 Crucial RealSSD C300 64GB*2

    都是AMD+SSD+RAID0 可是我的讀取最大值好像被卡住了? 是排線的關係嗎? 還是SB850本來就比SB950強呢?
  12. [硬碟]為什麼混合式硬碟只含8G Flash NAND,卻可以提升整體硬碟效能?

    SSHD適合想買SSD+HDD又沒有錢下去玩的玩家
  13. 有沒有人試過...把FX-9590插在非220W的主機板上面?

    在露天看到4500元的9590害我心癢癢;face0; 理論上把9590降壓至1.40V然後超5000(配上我的4D水冷) 應該不會比我8350@4800~5000 1.5375V 要來的耗電吧?;em44;
  14. FX-8350@9590 vs SKY Water 330L

    剛剛在整理東西的時候發現一個好物:12轉14風罩 構思: 1.先將12公分那面鎖在PC-K62後方(機殼外)系統風扇孔位上 2.再將2~3個280冷排用泡棉膠/束線帶捆好,鎖在風罩的14公分孔位上 你們說...這是不是一個好主意? 土法煉鋼才是真正的土炮精神;face0;
  15. FX-8350@9590 vs SKY Water 330L

    基本上BIOS"倍頻+其他所有選項"完全不去動它 BIOS只動PCIE鎖101MHz CPU_NB+0.05V(以免變回200外頻) CPU Vore +0.125V
  16. FX-8350@9590 vs SKY Water 330L

    我採用最原始的超外頻法(PCIE鎖在101MHz) 240外頻*(8350原本的20~21倍頻)+冷又靜(動態浮動倍頻)+Turbo-Core開啟 RAM(1333模式 200*6.66)變成240*6.66=1600 CL9-9-9-24-33-1T 正常4800(240*20) 1.475v Turbo-1/4920(240*20.5) 1.525v Turbo-0/5040(240*21) 1.5375v 跑完了當然會降回基本的240*7(1680) 0.975V ;face0;
  17. FX-8350@9590 vs SKY Water 330L

    來做個總整理吧~最初的SKY_330特別版 再來是特別雙240夾心版,另一面空蕩蕩的好不寂寞啊! 噹噹噹~完全4D水冷(4顆全部調整成1800轉,廢熱往牆壁吹) 科學數據來了.....室溫控制在28~29度 CPU:史上最熱的FX-8350核彈@4800(正常)~4900(Turbo-1)~5000(Turbo-0) 1.52~1.55V MB:技嘉AMD970第三代超耐久主機板 Cooler:LARKOOLER (SkyWater 330 )特別版3分管套裝水冷(後續是改裝加持版本) 最初的一套SKY_330特別版(2D單冷排)連跑個AIDA64都會到達54度...
  18. FX-8350@9590 vs SKY Water 330L

    4顆風扇終於都裝上去了~為了避免噪音 從原本的兩顆2300轉改成四顆都跑1800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