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 Z87 MPOWER SP + Core i7 4770K超頻4.5GHz 開箱測試

soothepain

full loading
已加入
9/17/03
訊息
20,805
互動分數
1,919
點數
113
網站
www.coolaler.com
MSI Z87 Power是歸屬於超頻系列,也是自家最高階的板子,不過Power系列還是有等級之分,最早推出由高至低是Z87 XPOWER、Z87 MPOWER MAX 以及 Z87 MPOWER,加上最近添加了一款「Z87 MPOWER SP」,這SP後贅字樣與Z87 MPOWER其實沒有太大的不同,最主要差異是在於無線模組的部份,SP版省去了不是大多數人都用得上的無線網路模組,玩家有更自由的選擇,甚至售價的部份也更低了一點。

MSI Z87 MPOWER SP 一樣是採用大大黃M外包裝。
03.jpg


02.jpg



M字是可以掀起來,裡面有滿滿的規格、特點介紹。
04.jpg



Z87 MPOWER SP 一樣採用第四代軍規用料、DigitALL數位供電架構、強化的散熱設計、強化的BIOS功能及選單、簡單容易且強大的超頻,五大特色。
05.jpg



SATA 6Gbps、USB 3.0、Gaming Device Port(保留遊戲用PS/2接口)、M-Flash(使用USB裝置來備份或回復BIOS)、SuperPipe (8mm熱導管)、Super Charger (快速充電)、Total Fan Control (風扇轉速控制)、Super RAID(Intel Smart Response)、Live Update 5(線上更新驅動及BIOS)。
06.jpg



Z87 MPOWER SP一樣強調超頻效能、PWM散熱、穩定性。另外也包括了Audio Boost強化音效技術、Kill E2200網路晶片、OC Genie快速超頻以及超頻軟體...等等。
07.jpg



配件的部份絕對是琳琅滿目,包括了幾本使用手冊、軟體光碟、6條SATA訊號線、檔板、SLI橋接器、測量用接線、盾型Gaming貼紙、門把吊牌...等等。
08.jpg



很有趣的門把吊牌,一面是寫著出門買LN2。
09.jpg



另一面是忙著打破世界紀錄。
10.jpg



MSI Z87 MPOWER SP與所有Power系列一樣都採用黑色的PCB板,供電以及晶片組的上方都有獨特造型M字元素的散熱器。Z87 MPOWER SP 與 Z87 MPOWER 的PCB、用料都是一樣,Hi-C CAP鉭質電容、DARK CAP黑色電容、SFC超導磁電感...等。
11.jpg



PWM供電的散熱器,簡單的ㄇ型,其實是M喔...搭配部分黃色綴飾,看起來質感很有!
12.jpg



採用16相供電設計。
13.jpg



CPU供電的部份支援雙8PIN。
14.jpg



多層的散熱片設計,裡面有夾一根8mm的熱導管。
15.jpg



記憶體的插槽有4根,最大支援32GB,時脈可支援DDR3 3000以上(超頻)。另外在主機板電源右側有7個電壓測量點。
16.jpg



左側則有雙BIOS設計以及DeBug除錯燈。
17.jpg



SATA的部份有8個SATA 6Gbp規格。其中6個為Z87晶片原生,支援RAID 0 / 1 / 5 / 10,其中第6個Port與mSATA共用,若mSATA有使用的話,Port 6將會被關閉。左邊2個Port是ASMedia ASM1061晶片提供。另外右側則有1個19pin的USB 3.0擴充接口。
18.jpg



晶片組散熱片造型簡單有質感,黃色的部份是M字的左半邊。另外MSI字樣開機之後會有燈效,質感很棒。另外下方位置有3組USB2.0擴充接口(支援6個)。
19.jpg



下方位置則是少不了的快速鍵,包括電源、重置、Direct OC(+-鍵)微調超頻、OC Genie快速超頻,右側OC SWITCH則是用來設定OC Genie快速超頻,可設定兩組切換。
20.jpg



擴充卡槽的部份有3個PCI-E x16插槽、4個PCI-E x1插槽。在中間位置則有一個mSATA的擴充槽。
21.jpg



音效的部份搭載Audio Boost技術,這個區塊有專屬的PCB區域劃分,在開機的時候會有背光,視覺效果很棒。音效晶片是ALC1150,採用Sound Blaster Cinema環繞技術,支援7.1聲道。
22.jpg



IO的部份,PS/2鍵盤滑鼠接口、2個USB 2.0、Clr CMOS按鍵、6個USB 3.0、網路接口、光纖、2個HDMI、DisplayPort、6個音源輸出入(鍍金)。
23.jpg



BIOS簡介
測試之前先來看看BIOS選單。Z87 MPOWER SP與先前測過的Z87 MPOWER MAX的BIOS是一樣的,沒有精簡,可調整的選項相當得多。MPOWER系列的BIOS風格也是質感一流。
31.jpg



支援多國語言,當然絕對有繁體中文,不過我還是看慣了英文版。
32.jpg



BIOS裡面有相當完整的OC超頻選項,琳琅滿目。
33.jpg



電壓的部份也是相當完整。
34.jpg


35.jpg



CPU Features 內的選單。
36.jpg



M-FLASH。BIOS的部份可以在選單中備份或更新。
37.jpg



OC Profile。BIOS變更的(OC)設定可以直接儲存,也可以存到USB裝置中或從USB讀取。
38.jpg



Hardware Monitor。這部份可以直接監看溫度、風扇轉速,也可以直接設定溫度及風扇轉速的關係,超級方便!
39.jpg



Board Explorer。從BIOS中就可以查看硬體週邊的型號、資訊。
40.jpg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4770K 市售版
CPU Cooler: Cooler Master Nepton 280L
RAM: GSKILL DDR3 2800 4GBx2
MB: MSI Z87 MPOWER SP
VGA: MSI GTX 780 Gaming OC
HDD: OCZ Vertex 3.20 256GB
PSU: Tt Toughpower DPS 850W 80+金牌
OS: Windows 7 64bit

此次搭配測試的處理器,Intel Core i7 4770K市售盒裝版,採22nm製程,4核心8HT,預設時脈為3.5GHz,Boost最高為3.9GHz,快取為8MB。
01.jpg



基本預設值測試
先來看看基本的成績,CPU不超頻,記憶體的部份是直接Load XMP,DDR3 2800 11-13-13-35。

Super PI 1M:9.282s
CPUmark 99:676
51.jpg



Super PI 8M:1m40.355s
52.jpg



wPrime
32M:6.859s
1024M:212.616s

X264 FHD Benchmark:26
53.jpg



Memory Benchmark
Read:28952 MB/s
Write:35223 MB/s
Copy:31079 MB/s
54.jpg



CINEBENCH R10
1 CPU:7660
x CPU:30448
OpenGL:6830
55.jpg



CINEBENCH R11.5
OpenGL:81.26 fps
CPU:8.53 pts
56.jpg



CINEBENCH R15
OpenGL:160.45 fps
CPU:798 cb
57.jpg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4386
58.jpg



超頻4.3GHz
經過幾番測試,這顆Core i7-4770K在超頻4.3GHz下需要1.24V的電壓才能全部過測。看到這電壓我就覺得不妙了,這顆處理器恐怕連小雞都不是阿XD。

括弧後面為預設值成績。

Super PI 1M:8.427s(9.282s)+9.2%
CPUmark 99:744(676)+10.1%
61.jpg



Super PI 8M:1m32.018s(1m40.355s)+8.3%
62.jpg



wPrime
32M:6.227s(6.859s)+9.2%
1024M:196.719s(212.616s)+7.5%

X264 FHD Benchmark:28.5(26)+9.6%
63.jpg



Memory Benchmark
Read:28922 MB/s(28952 MB/s)
Write:35170 MB/s(35223 MB/s)
Copy:31269 MB/s(31079 MB/s)
64.jpg



CINEBENCH R10
1 CPU:8328(7660)+8.7%
x CPU:33347(30448)+9.5%
OpenGL:6828(6830)--
65.jpg



CINEBENCH R11.5
OpenGL:85.21 fps(81.26 fps)+3.8%
CPU:9.45 pts(8.53 pts)+10.8%
66.jpg



CINEBENCH R15
OpenGL:163.52 fps(160.45 fps)+1.9%
CPU:862 cb(798 cb)+8%
67.jpg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4416(4386)+0.7%
68.jpg




超頻4.5GHz
最後是挑戰一下4.5GHz。看到4.3GHz都要1.24V我已經不敢奢望4.5GHz能夠有多低的電壓,最後測出來的最低可過測大多項目是1.38V,這顆處理器算是澇中之王了...


Super PI 1M
3.9GHz:9.282s
4.3GHz:8.427s
4.5GHz:8.195s

CPUmark 99
3.9GHz:676
4.3GHz:744
4.5GHz:780
71.jpg



Super PI 8M
3.9GHz:1m40.355s
4.3GHz:1m32.018s
4.5GHz:1m28.478s
72.jpg



wPrime
32M:
3.9GHz:6.859s
4.3GHz:6.227s
4.5GHz:6.007s

1024M
3.9GHz:212.616s
4.3GHz:196.719s
4.5GHz:183.725s

X264 FHD Benchmark
3.9GHz:26
4.3GHz:28.5
4.5GHz:--(未過測)
73.jpg



Memory Benchmark
Read
3.9GHz:28952 MB/s
4.3GHz:28922 MB/s
4.5GHz:28757 MB/s

Write
3.9GHz:35223 MB/s
4.3GHz:35170 MB/s
4.5GHz:35056 MB/s

Copy
3.9GHz:31079 MB/s
4.3GHz:31269 MB/s
4.5GHz:30512 MB/s

74.jpg



CINEBENCH R10
1 CPU
3.9GHz:7660
4.3GHz:8328
4.5GHz:8839

x CPU
3.9GHz:30448
4.3GHz:33347
4.5GHz:34677

OpenGL
3.9GHz:6830
4.3GHz:6828
4.5GHz:6830

75.jpg



CINEBENCH R11.5
OpenGL
3.9GHz:81.26 fps
4.3GHz:85.21 fps
4.5GHz:89.13 fps

CPU
3.9GHz:8.53 pts
4.3GHz:9.45 pts
4.5GHz:9.87 pts
76.jpg



CINEBENCH R15
OpenGL
3.9GHz:160.45 fps
4.3GHz:163.52 fps
4.5GHz:151.53 fps

CPU
3.9GHz:798 cb
4.3GHz:862 cb
4.5GHz:910 cb
77.jpg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3.9GHz:4386
4.3GHz:4416
4.5GHz:4406
78.jpg


這顆Core i7-4770K跑4.5GHz算是吃力,某些部分還效能不進反退。


同場加映,4顆SSD組RAID 0
據某人線報,MSI Z87系列在組4顆(或以上)RAID 0時效能會比其他家的板子好,是不是如此,繼續看下去...

測試使用的SSD是OCZ Vector 256GB 4顆。
81.jpg



HD Tune Pro
平均讀取:1113.7 MB/s
82.jpg


平均寫入:1185.1 MB/s
83.jpg


檔案效能測試,讀取與寫入約1250MB/s
84.jpg



ATTO Disk Benchmark
讀取:1561 MB/s
寫入:1327 MB/s
85.jpg



AS SSD Benchmark
讀取:1289.29 MB/s
寫入:1243.04 MB/s
86.jpg


IOPS顯示
4K-64Thrd 讀取:229007 IOPS
4K-64Thrd 寫入:240699 IOPS
87.jpg


Copy-Benchmark
ISO:874.79 MB/s
Program:485.49 MB/s
Game:741.04 MB/s
88.jpg


Compression-Benchmark
89.jpg



CrystalDiskMark
隨機讀寫測試,讀取為1129 MB/s,寫入為1272 MB/s。
90.jpg


0Fill,讀取為1138 MB/s,寫入為1276 MB/s。
91.jpg


1Fill,讀取為1137 MB/s,寫入為1278 MB/s。
92.jpg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讀取最快為1326.42 MB/s,寫入最快為1238.21 MB/s。
93.jpg


4顆SSD組RAID 0的數據相當威猛,與先前在G牌Z87晶片的板子下測出的數據明顯要高出不少,整體看來約有100~200 MB/s的差異。之前的測試可參閱:http://www.coolaler.com/content.php/2654


小結
MSI Z87 MPOWER SP 與先前推出的 Z87 MPOWER 可以說是一模一樣,主要就是少了無線模組的部分,兩片的價差大約是600元台幣左右,說多不多說少也不算少,倒是給玩家們多了一種選擇性,起碼用不上的人不用強迫消費。超頻的部份就不需多加贅述,Power系列肯定是前幾名的選擇之一,雖然BIOS有不少選項,但實際上一般初階的超頻不是很困難,基本只要調整CPU倍頻、電壓、記憶體XMP,其餘都Auto即可,Power系列的電壓很準且穩,BIOS設多少,進去OS內基本不會差太多,且負載時也不會有升降的現象,至於超頻幅度就看處理器體質了。
 

er104475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0/22/12
訊息
117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那個門把吊牌真有趣,我記得GAMING系列是忙著打遊戲
 

bats

高級會員
已加入
8/7/06
訊息
763
互動分數
2
點數
18
感謝S大開箱分享與測試數據
4顆SSD組RAID 0還真威~
 

dddaiel

榮譽會員
已加入
7/5/09
訊息
1,625
互動分數
4
點數
38
年齡
35
NB FREQUENCY可以調調看
除了WIFI沒了,藍芽應該也沒有了
不過看板子好像可以買模組?
看他的19PIN插槽少一個
我的MPOWER MAX有兩個可以同時用
 

Peter_Jian

榮譽會員
已加入
1/24/04
訊息
3,026
互動分數
81
點數
48
位置
桃園Costco
能超是運,不能超是命~ha~ha~ha
不超也打死一堆U。
 

是有風

初級會員
已加入
10/26/13
訊息
4
互動分數
0
點數
1
原本還想買這顆說=A=
不過看到這樣就想換2011的看看@@
 

george1108

高級會員
已加入
5/13/13
訊息
509
互動分數
5
點數
18
好專業的開箱~~;face0;
 

a5353664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2/12
訊息
190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年齡
32
這張MB質感的確做得不錯耶!
這顆U也算高等貨
 

白花油

高級會員
已加入
9/22/13
訊息
721
互動分數
15
點數
18
位置
桃園
所以這顆4770不優...那其他顆4770也是如此囉.....??
 

GeForce

高級會員
已加入
9/23/03
訊息
608
互動分數
5
點數
18
年齡
43
網站
www.ntut.edu.tw
MSI這張消光黑PCB整體看起來質感蠻不錯的,散熱片設計以及配色也蠻好看的。

目前是沒有升級電腦的需求,不然如果要換Z87平台應該會搞一張來玩。

不過再高一階的Xpower價格就高蠻多的,看來是跟ROG同一等級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