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器 AMD 打造12核心APU?有可能嗎?

soothepain

full loading
已加入
9/17/03
訊息
20,732
互動分數
1,915
點數
113
網站
www.coolaler.com
AMD前兩天在網路上曝光了一張宣傳,造勢最近要出的新核心,不過宣傳照中只寫核心重裝上陣,並沒有太多的訊息,不過AMD隨後又發佈了一張宣傳照,顯示A Series的CPU中將會有12個核心!

amd_a_series_12core_1.jpg


不過納入先前所得之的訊息,AMD 在2016年之前都不會有新架構的處理器,而這個12核會不會跳的有點誇張?圖片裡面是12隻的機器人,在一台A Series的卡車裡面,顯然是暗示會有12個核心無誤。

12核可能不全然是CPU,從Kaveri APU開始,AMD悄悄改變了核心的定義,除了4個CPU之外還有8個GPU SIMD陣列,都被稱之為核心,所以寬鬆的來說 Kaveri 是12核,像燦坤最近打便宜的A10-7700K組裝PC,標題都聳動的標示著4+6核心,所以這12恐怕也只是CPU+GPU得來。
amd_a_series_12core_2.jpg


另外有消息,AMD 月底將會新增一顆 A10-7800 處理器,或許12核就是這顆吧...XD



來源:http://www.expreview.com/34954.html
 

Big Gy

進階會員
已加入
3/16/14
訊息
347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年齡
25
多核心固然有差,但AMD的二大問題,散熱和功耗,不解決只會嚴重阻礙效能發擇,
唯有提早Intel 往12奈米以下製程開發才可能稍微稍拉近差距。
 

bbb1206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6/1/10
訊息
17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AMD就是優在舊製程高CP值才是它的賣點
FX系列的下一代也許就是12核心的
作者想太多了 燦坤是燦坤 AMD是AMD
商家賣產品總要想些噱頭才好賣
單賣APU也沒以10核心在賣不是嗎?
 

w917818

榮譽會員
已加入
12/20/09
訊息
1,209
互動分數
1
點數
38
原本想說好玩了,但一開始看太快,看成「AMD 打造12核心CPU」:PPP: 12核心的FX!比較有看頭
 
最後編輯:

a9566847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1/26/11
訊息
150
互動分數
6
點數
18
狂打造核心數量又沒用
最重要的是運算能力
假如一部跑車吃油每個月要一萬元
一台國產車吃油只要3000元
但是載的人數一樣
誰會想買貴森森的跑車呢
 

bbb1206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6/1/10
訊息
17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現在CPU的運算都已經有運算能力過剩的現象
更何況很多人家裡也都在用舊製程CPU的電腦
多核心是電腦必須走的方向 超頻率也非長久之計
AMD的FX也該到28nm製程了 才能再容的下4核心
你的比喻有些無理頭
 

light涅梟

高級會員
已加入
8/26/12
訊息
595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只是AMD把FX都晾在一旁.... 真希望有後續
 

ga66728

我愛APU
已加入
10/10/06
訊息
2,263
互動分數
0
點數
36
自從INTEL解禁20週年不鎖倍頻
嗯!
我想 要單核心效能 還是多核心效能!
玩家已經有底了

就像是伺服器 走多核心
我想我們應該感謝AMD
4核心 真的普及了

即使是4整數2浮點
結合了強大的內顯(其實早就不是內顯了 流處理器還真好用)

接下來就是誇界運算了
用GPU來取代或是協助CPU運算
雖然很難.....
我應該看得到吧!?

幾核心 我想並不是很重要
畢竟多工跑虛擬機好用
多工轉檔也很好用(這種模塊化 擺脫了 一核心1整數1浮點 尤其是作業系統不是很明顯發揮多工能力的時候)

當然12核心是很吸引人啦!(不過大概又有一些人會說 6打2 不公平)
只能說3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很另類的選擇

不過應該是28製程 的FX 才能達到12核心
APU =CPU4核心+8核心 =12核心

含內顯的APU是不可能做到12核心的
除非又更衰弱了單核心效能
或是1模塊6整數1浮點
這樣2模塊12整數2浮點
單核心效能 越來越弱了

頂多像是PS4那樣 8核心+4核心內顯 到達 主機版最大可以承受140W(因為INTEL 8C16T也是140W)

即使INTEL 進化到14mm
我想3D電晶體堆疊 依然無法擺脫熱量(對超頻來說 真的不是一個好消息)
 
最後編輯:

Patrick12345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4/10/07
訊息
79
互動分數
3
點數
8
自從INTEL解禁20週年不鎖倍頻
嗯!
我想 要單核心效能 還是多核心效能!
玩家已經有底了

就像是伺服器 走多核心
我想我們應該感謝AMD
4核心 真的普及了

即使是4整數2浮點
結合了強大的內顯(其實早就不是內顯了 流處理器還真好用)

接下來就是誇界運算了
用GPU來取代或是協助CPU運算
雖然很難.....
我應該看得到吧!?

幾核心 我想並不是很重要
畢竟多工跑虛擬機好用
多工轉檔也很好用(這種模塊化 擺脫了 一核心1整數1浮點 尤其是作業系統不是很明顯發揮多工能力的時候)

當然12核心是很吸引人啦!(不過大概又有一些人會說 6打2 不公平)
只能說3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很另類的選擇

不過應該是28製程 的FX 才能達到12核心
APU =CPU4核心+8核心 =12核心

含內顯的APU是不可能做到12核心的
除非又更衰弱了單核心效能
或是1模塊6整數1浮點
這樣2模塊12整數2浮點
單核心效能 越來越弱了

頂多像是PS4那樣 8核心+4核心內顯 到達 主機版最大可以承受140W(因為INTEL 8C16T也是140W)

即使INTEL 進化到14mm
我想3D電晶體堆疊 依然無法擺脫熱量(對超頻來說 真的不是一個好消息)

基本上, 論CPU運算效能, AMD連Intel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論CPU每單位能量的運算量, AMD也是看不到Intel的車尾燈 (4核PK 2核, 還可能輸...)

唯一可能拿來說嘴的就是GPU(含GPU的通用運算部分)
但以實際的應用來說, OpenCL對一般系統和應用程式幫助不大,
一般的應用程式即便專門針對OpenCL改寫, 能得到的效能改善實在有限

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應用上, HSA / OpenCL的總運算能力才能有效的被發揮
正確來說, OpenCL不適合一般的運算, OpenCL的運算能力如果要能有效的被發揮
所需處理的資料必須是可以被平行切割, 無相依性

網路上你能找到大部分的比較的測試結果
大多都是基於同一平台, 單純的比較OpenCL與純CPU的運算效能,
然後下了一個結論是有OpenCL有時候真的有幫助
測試結果可以參考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winrar-winzip-7-zip-magicrar,3436-12.html


但如果CPU本身效能很弱, 而OpenCL整體效能很高, 如APU,
拿來PK一顆CPU本身效能不差, 但OpenCL效能不高, 如Intel i3
那輸贏依然很難說 (得看應用... 越是通用的運算, 一般來說, CPU比較適合這類的應用)


無論如何, AMD拋出了一個議題要大家重新思考, 一般的應用, CPU仍然還需要再增強運算能力嗎?
還是已經夠用了? 只剩下其他特殊的應用, 才需要極大的效能?

記得當年TI的人士這麼跟我說, 4核心不見得有用(指當初的Nvidia Tegra 3, A9 QuadCore),
整體的運算效能及平衡度才是重點(指他們下一代的OMAP 5, A15 DualCore w/ Cortex M4)
SoC面對的是工程師... 而不是直接面對消費者, 這個說法工程師或許可以買單...
但Intel & AMD直接面對的是消費者, 面對Intel強大的行銷能力, 這樣的說法有用嗎?
無論如何, 沒幾個月後... TI裁撤了OMAP部門... 而最近, NV也縮小了Tegra的研發規模, 放棄了部分市場

最後, HSA到底有沒有用, 這件事情值得大家思考一下... (仔細回想一下你的電腦大多是拿來幹嘛, 會做哪件事情...)
 

bbb1206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6/1/10
訊息
17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OpenCL[編輯]
OpenCL
原作者 蘋果公司
開發者 Khronos Group
穩定版本 1.2 / 2011年11月15日;2年前
預覽版本 2.0 / 2013年7月22日;11個月前
作業系統 跨平台
型別 API
許可協定 免版稅
網站 www.khronos.org/opencl
www.khronos.org/webcl
OpenCL (Open Computing Language,開放計算語言) 是一個為異構平台編寫程式的框架,此異構平台可由CPU,GPU或其他型別的處理器組成。OpenCL由一門用於編寫kernels (在OpenCL裝置上執行的函式)的語言(基於C99)和一組用於定義並控制平台的API組成。OpenCL提供了基於任務分割和資料分割的平行計算機制。

OpenCL類似於另外兩個開放的工業標準OpenGL和OpenAL,這兩個標準分別用於三維圖形和電腦音訊方面。OpenCL擴充了GPU圖形生成之外的能力。OpenCL由非盈利性技術組織Khronos Group掌管。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範例
3 參考文獻
4 相關
5 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OpenCL最初蘋果公司開發,擁有其商標權,並在與AMD,IBM,英特爾和nVIDIA技術團隊的合作之下初步完善。隨後,蘋果將這一草案送出至Khronos Group。

2008年6月16日,Khronos的通用計算工作小組成立[1]。5個月後的2008年11月18日,該工作群組完成了OpenCL 1.0規範的技術細節[2]。該技術規範在由Khronos成員進行審查之後,於2008年12月8日公開發表[3]。2010年6月14日,OpenCL 1.1 發行[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