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簡測】Realtek RTL9210 M.2 PCIe NVMe SSD 轉 USB 3.1 Gen2 轉接盒效能簡測 (圖多,不喜勿入)

Day_knight

進階會員
已加入
9/23/03
訊息
3,552
互動分數
122
點數
63
今年八月看到Realtek公布最新款的Ultra-High-Speed Low Power External
Storage USB to PCIe Bridge for Mobile Device晶片消息,就是RTL9210PD
USB 3.1 Gen2 NVMe橋接晶片,一直只看到佳翼推出對應型號的i9-GTR外
接盒,但單買寄回來有點不划算,最近看了國內網站,也有廠商推出另
款RTL9210 USB 3.1 Gen2外接盒,基於當白老鼠心態,就去買了一支。

很吊詭的是在Realtek官網,只有RTL9210的新聞稿,無相關產品規格細節
資料,這真的很難去了解它。根據賣家網站說明,強調支援PCIe ASPM硬體
智能省電功能,還有賣家官網圖說可以到1000MB/s以上的圖。在上機前就
真的只有這些資料,沒法再挖詳細點。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外紙盒正面帶點Mac風格,背面則是產品基本規格說明,型號為M10。在賣
家的網站中有黑色、藍色、銀色、紅色四種選項,相信可以讓您找到要的
色系。
1218569205_x.jpg

1218568514_x.jpg


開箱了,這次買的是藍色系,外接盒裝在塑膠盒內,附兩條USB 3.1線材,
長度都不算長,大概符合筆電使用的習慣,卻沒想到過桌機使用者可能接
在主機板背面的使用可能性,也提供了散熱膠條。
1218568222_x.jpg


外接盒為塑膠製,與另外一牌USB 3.1 Gen1外接盒,幾乎是一模一樣,只
有正面有顏色的地方才不是塑膠,因此需要靠散熱膠條來散熱。
1218569110_x.jpg


外接盒背面全是塑膠製,無散熱機制。
1218569005_x.jpg


雖然強調免螺絲安裝設計,但是在NVMe SSD固定提供了透明固定釘,可
以重覆使用。
1218569006_x.jpg


SSD橋接板正面很乾淨,兩面附的散熱設計,跟佳翼的風格很像。
1218569597_x.jpg

1218569598_x.jpg


USB 3.1 Gen2橋接晶片,驗明正身的確是RTL9210。
1218569407_x.jpg


接上SSD通電時,會在尾端發出藍光,讀寫時,燈光轉為閃爍。
1218569599_x.jpg


因為還不確定效能或其它,就純粹以裸板+SSD,不貼上散熱片,看看是否
像網站對散熱方面的一再強調-低溫。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Maximus XI Formula BIOS 1105
CPU: Intel i9-9900K
RAM: Patroit DDR4-3200 8GB*2
OS SSD: Samsung 970 Pro Plus 512GB
測試碟: Samsung 970 EVO Plus 2TB
USB 3.1 Gen2 外接盒:M10 RTL9210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903 64-bit
Driver: Windows 10 Default Standard NVMe Driver

透過CrystalDiskinfo確認規格為UASP(NVMe),剛上機攝氏32度。
1218568926_x.jpg


裸碟裸板長時間運作最高溫為攝氏38度,這讓我覺得有點怪。雖然支援
PCIe ASPM功能,但接SSD在沒加散熱輔助且處於室溫28度無其它循環散
下條件,最高溫僅如此,這不是我認識的Samsung EVO Plus。
1218569610_x.jpg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測試。
隨機讀取速率約857~970MB/s。
1218569416_x.jpg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曲線小抖動,平均讀取速率964MB/s,詭異的是最小讀取速率是244MB/s;
寫入曲線較平穩,最快達971MB/s、平均寫入速率938MB/s。
1218569120_x.jpg

1218568528_x.jpg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隨機讀寫曲線都算平穩,平均讀取速率962MB/s;平均寫入速率938MB/s。
1218569121_x.jpg

1218568820_x.jpg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2048*1556 2K-1080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64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讀取速率967~977MB/s、寫入速率947~957MB/s。
1218569513_x.jpg

1218569608_x.jpg

1218569512_x.jpg

1218569609_x.jpg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設為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
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去測試,從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1218569418_x.jpg

1218568605_x.jpg

1218568718_x.jpg


AS SSD分別設定檔案大小為1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循序讀寫速率約978及951 MB/s,4K QD1讀取8963 iops,4K QD1寫入19461 iops。
1218569211_x.jpg

1218568719_x.jpg

Copy Benchmark 測試:ISO讀取速率682MB/s、程式載入速率312MB/s。
1218569515_x.jpg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218568533_x.jpg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
與Neither模式進行測試。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
1218569212_x.jpg

Neither模式,小檔寫入有一點慢。
1218568822_x.jpg


CrystalDisk v6.0.2採Default,測試50MiB、500MiB、1GiB、4GiB、8GiB及32GiB。
Seq Q32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970MB/s、寫入速率986~987MB/s。
4K Q32T1讀取速率約253MB/s、寫入速率約260MB/s。
1218568927_x.jpg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平均讀取速率3809MB/s、寫入速率298GB/s。
1218568823_x.jpg


HDTune v5.7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
讀寫曲線平順,平均讀取速率972MB/s、平均寫入速率953MB/s。
1218568824_x.jpg

1218568720_x.jpg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1218569123_x.jpg

1218568930_x.jpg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1218569213_x.jpg

1218569122_x.jpg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Mixed。
1218568928_x.jpg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275MB/s、平均寫入速率396MB/s。
1218568932_x.jpg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266MB/s、平均寫入速率410MB/s。
1218568931_x.jpg


InHouse DiskBenchMark測試, 循序讀取速率1024MB/s、寫入速率1004MB/s。
1218568933_x.jpg


Parkdale v2.99設定Block Size 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1000MB全測過一輪。
1218568934_x.jpg

1218568825_x.jpg

1218568534_x.jpg

1218569125_x.jpg

1218569419_x.jpg


PCMark 7測試:得分5592、原始得分數為6446。
1218569612_x.jpg


PCMark 8測試:分數5020,頻寬為328MB/s。
1218568535_x.jpg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測試隨機資料的結果。
1218569214_x.jpg

1218569126_x.jpg

1218569516_x.jpg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價格相對親民,且提供多組顏色供選擇。
2. 部分短程測試軟體,讀寫速率有貼近官方值。
3. 無螺絲安裝設計,縮短安裝過程及時間。
4. 提供USB 3.1 Gen2 Type-A及Type-C線材。

缺點
1. 多數測試軟體下無法看到串接SSD產品的正確型號,僅能透過Crystal DiskInfo。
2. 溫控數值怪怪的,感覺有點不太真實。
3. 小檔寫入效能有點慢,降到USB 3.1 Gen1速率,這速度我不太能接受,其它人或許可以接受。
4. 塑膠外殼可能會積熱,在裸碟測試過程,即使最高溫顯示僅38度,還會自動離線。
5. USB 3.1線材太短,建議桌機使用者自己早點買長一點USB 3.1 Gen2線較好。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見諒,
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