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扇小改款 Cryorig 快睿 H7 Plus 簡單小測

該不會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6/22/12
訊息
195
互動分數
8
點數
18
P9013994.JPG


對於這幾年有挑選過千元等級塔型散熱器的人來說,Cryorig H7 應該是不太陌生的型號

同時有著較高階且支援 RGB 燈效的孿生兄弟 H7 QUAD LUMI

一方面或許是考量到自家一直沒有雙風扇的產品出現

Cryorig 在今年八月推出了改款的 H7 Plus 以及 M9 Plus

P9013996.JPG


包裝正面一覽,文字簡介部分也直接表明就是 H7 多加一顆 QF120

P9013999.JPG


特色說明包含記憶體相容性、雙風扇配置以及 4 分鐘內可以完成的簡易安裝設計

P9014000.JPG


背面則有比較詳細的規格列表,包含散熱器本體以及風扇尺寸

在平台部分,有別於其他家扣具系統可能古今中外通吃

在入門款的 H7 僅設計了主流的 115x 以及 AM4 平台,再加上 AM2/3、FM1/2 等早期的規格

雖然說不支援 2011 稍嫌可惜,不過就一款 150w TDP 的產品來說倒也還好

P9014002.JPG


雖然說用到保固的機會應該不大,但上網註冊可以獲得額外 3 年的保固延長 (3+3)

P9014006.JPG


內容物包含散熱器本體、扣具、風扇分接線、散熱膏以及說明書

P9014021.JPG


隨附的散熱膏是自家的 CP7 管裝,導熱係數 8.3 W/mk

基本上大概是 MX-4 那個等級,算是蠻有誠意的

P9014007.JPG


散熱器正面一覽

P9014008.JPG


從側面看可以發現風扇預設並非平行配置,而是略有高低差

P9014010.JPG


上方採用消光黑色上蓋加上簡單的 cr 字樣

P9014012.JPG


P9014013.JPG


風扇固定方式選擇鐵絲扣具,後方貼紙僅標示轉速

推測應該是黑化的 QF120 平衡版

框體帶有橡膠減震墊,轉速 330 - 1600 rpm,採用 4pin PWM 端子

P9014015.JPG


散熱鰭片同樣是蜂巢式的複合設計,導管選擇一般穿 fin 方式固定

P9014018.JPG


接觸面採用鍍鎳銅底搭配 3 隻 6mm 熱導管

P9014023.JPG


扣具部分與上一代 H7 同樣使用 X-Bar 系統

上層零件已經預先固定在散熱器上,其餘配件只有強化背板、4 隻螺絲與套筒

P9014028.JPG


背板上的 i 跟 a 字樣可以識別方向,平台字樣朝外,然後穿入螺絲

開孔的塑膠扣會稍微固定住螺絲

P9014029.JPG


套入主機板之後裝上套筒

因為沒有獨立的第二層結構所以 CPU 跟散熱膏到這邊再處理也是可以,不太需要擔心手殘去沾到散熱膏

P9014030.JPG


接著散熱器對上螺絲,然後鎖緊,就完成了,記得插風扇的線就是

P9014031.JPG


因為有彎脖子,基本上標準 ATX 4 隻 dimm 應該都可以直接閃掉

P9014032.JPG


P9014033.JPG


不過對於歷年來越來越奇葩的主機板後側設計就比較頭痛一點

以 M8H 來說,後側風扇預設固定點是剛好貼齊,沒下壓

如果主機板後側有遮罩設計,建議安裝時還是先把後側風扇先拆下來,散熱器裝好再裝風扇

P9091069.JPG


======================================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5-7600k
MB:ASUS Z170I Pro Gaming
RAM:Crucial Ballistix Sport LT DDR4-2666 8G x 2
VGA:ASUS STRIX GTX 750 Ti OC 2G
HDD:Crucial MX300 525G
PSU:FSP Hydro X 550w
OS:Windows 10 Pro x64 Build 1803
======================================

platform1.png


測試透過 aida64 燒機進行,室溫約 28 度,散熱膏選用 Prolimatech PK-3

風扇採主機板標準與全速設定,並紀錄 7600k 預設與 OC 5G 數據,溫度取 Core 1 - 4 最大值

default.png


預設 3.8 boost 4.2G,最低 39 度,最高 62 度

5g_2.png


OC 5G,最低 43 度,最高 82 度

5g_max_2.png


OC 5G,風扇全速,最低 43 度,最高 80 度

P9014011.JPG


就個人的觀點來看,推出雙扇版的 H7 Plus 比較算是填補產品線空缺,迎合部分使用者喜好

畢竟在價格部分已經貼到自家大哥 H5 Universal 與 H5 Ultimate

優勢在於高度僅有 14.5 公分的設定

面對像 S1000-W 或是 RC-342 這類較小或是架構較舊的機殼有比較高的相容性

對於小幅度的超頻也能從容應對

真要說比較可惜的大概是沿用 X-bar 系統

雖然步驟比起 H5 採用的 MultiSeg 少,由於螺絲須由主機板背面鎖上

無論是主機板固定在機殼上與否,都有一些覺得彆扭的地方

不過畢竟是改款而已,換扣具系統應該是不太可能吧 XD


以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