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orig C7cu 純銅迷你下吹式散熱器開箱

roy655234

普通會員
已加入
6/15/08
訊息
466
互動分數
3
點數
18
<本文章同步發表於其他論壇>
在發上一篇AXP100CU的更早之前,其實已經把C7的器材準備好,不過因為一些因素先把AXP100的寫完。
我本身有台G4600+B250使用一般的C7版,所以額外弄了這顆C7cu進行開箱測試,來看看一般版本與純銅版本的差異,順帶進行與AXP100cu與warith的溫度PK。

這次C7cu的包裝不同以往快睿的風格,採用相對素雅的瓦楞原色配上銅色燙印
正面的銅色燙印本體
i207262_P1001048.jpg

側面斗大的C7燙印
i207263_P1001053.jpg

上方帶有Cryorig燙印字樣
i207264_P1001056.jpg

背面為基本資料
支援115X、FM1~AM3、AM4等腳位
重量為675g、TDP 115W
i207265_P1001058.jpg

上蓋打開可以看到3年保固與註冊方式
i207266_P1001062.jpg

取出內盒
印入眼簾白色的9cm薄扇,轉速600~2500rpm
i207274_P1001064.jpg

內容物一覽
散熱器本體、背板、文件、CP7導熱膏、6角起子
i207267_P1001067.jpg

鰭片做工工整
i207268_P1001068.jpg

銅底
與一般版一樣,無鏡面且頗為粗糙
i207269_P1001074.jpg

一般外觀比較
i207270_P1001076.jpg

i207271_P1001081.jpg

i207272_P1001082.jpg

i207273_P1001084.jpg

比較不同的是腳位選擇鐵片,我手上的C7為早期版不支援AM4
而底座部分cu版也比一般版略短,猜測是為了減輕重量、成本
i207275_1002600.jpg


上機看起來不干涉RAM,實際上風扇的扣具會稍微頂RAM的散熱片
不過比起AXP100直接掐住幻光戟好多了XD
i207277_P1001100.jpg

這裡也發現發現一個問題,因為INTEL平台鎖點為正方形,可以選擇鰭片出風方向
上圖裝在INTEL平台,鰭片出風方向轉成上下,一邊吹外面一邊吹M.2
而AMD平台因為扣具與散熱器使然,風向只能固定左右,一邊吹供電模組一邊吹記憶體
如過遇到記憶體有散熱片就會直接堵住
AMD上機示意圖
i207279_1002601.jpg

i207278_1002597.jpg

散熱器高度一覽,由左到右依序:
1代Warith、AXP100+正常高2.5cm風扇、AXP100+半高1cm風扇、C7
後面那顆躺著的是True Copper
看的出來C7的4.7cm高度在迷你機上非常有優勢
i207280_10026152.jpg


測試平台:
AMD RYZRN R5 2600X
ASUS STRIX B450I GAMING
GSKILL 幻光戟 DDR4 2400 8G*2
MSI R7 260X 2GOC
OCZ RD400 256G M.2
Thermalright CF3導熱膏

室溫27度裸測,無空調、電扇
測試方式為3.6G預設頻率,功耗約在88~92W之間,風扇皆為全速運轉
使用Prime 95 手動開啟FTTs並固定檔案大小成L2 cache 3.2mb燒機10分鐘
利用HWmonitor監控頻率、溫度、功耗、風扇轉速

一般版:待機37度、燒機72度
i207282_2600X3.6G1.15V.png

Cu版:待機34度、燒機72度
i207283_CU2600X3.6G1.15V.png


與AXP100、1代Warith比較
i207284_.png


小結
在裸測環境下2個版本的差異並不明顯,只有一般版的待機稍高
較小的體積雖然有很大的迷你機裝機優勢,相對於其他稍大一點的幾款溫度明顯高出了不少
底部沒有鏡面的狀況下多少會對導熱有影響,而AMD平台的相容性相對INTEL就比較糟糕(AMD的鍋ry
風扇方面也相對弱勢只能使用原配風扇,沒有轉接片與支架可以更換風扇,只能參考對岸相關改裝支架
如果風扇故障出現問題,可能就要整顆散熱器出保,無法自行更換風扇
在價錢方面可能就沒甚麼性價比,一般版售價950元,純銅板售價1790元
與其說是買來用,還不如說是買顆藝術品回來珍藏
 
最後編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