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打敗了巨人英特爾﹖AMD或威盛﹖還是他們自己打敗了自己?

OGC OGC

進階會員
已加入
2/9/06
訊息
389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http://cpro.com.tw/channel/news/content/?news_id=50651
節省開支強化溝通 英特爾全球裁員
外傳裁員將逾萬人 台灣自信不受波及
2006-7-17/ 胡華勝/ 撰文
台灣 英特爾 ( Intel )證實,Intel正在進行一項全球裁員1,000人的動作,這項針對經理等級以上的人員精簡計畫,主要目的是讓組織扁平化,內部溝通更直接,以強化本身的核心戰力。台灣方面是否會有裁員名單,據內部員工評估機會微乎其微。外界的解讀幾乎一致認為Intel的組織調整是因應 超微 ( AMD )而來的,Intel發言人Chuck Mulloy則表示,這項縮編主要目的在減少支出並提高內部溝通及決策的過程。不過外電分析報導認為Intel的裁員應會持續進行,而總裁員人數將超過萬人。

Intel全球裁員1,000位經理等級及上的組織改造計畫,主要是4月份時Intel執行長Paul Otellini表示,Intel將進行企業組織的改造,目標鎖定在管理階層上的改造,讓決策過程加快。因此4月起Intel就開始持續進行組織效率的分析,到這個時候評估差不多做完了。台灣方面也在Paul Otellini公開演講後開始進行相關的評估工作,7月份開始進行裁員通知,到什麼時候結束,則會依各國的規定進行,因此結束的時間點不會完全一致。

據台灣Intel內部員工表示,1,000位經理人占整體管理階層的比例並不高,差不多1%而已,至於台灣會不會有被裁員到的名額,機會應該很小。Intel員工進一步表示,台灣方面早在幾個月前就一直在做內部的評估,因此可以說在組織的效能上已經持續在調整,所以內部相當樂觀的看待這次1,000名經理等級人員裁撤的事件。

外界的解讀幾乎一致認為Intel的組織調整是因應超微(AMD)而來的,Intel今年的股價表現與去年相比下滑了33%,而市場的占有率也被AMD所分蝕超越。Intel發言人Chuck Mulloy則表示,這項縮編主要目的在減少支出並提高內部溝通及決策的過程。不過外電分析報導認為Intel的裁員應會持續進行,而總裁員人數將超過萬人。

認為主要會有持續性的裁員,主要是看到Intel將不賺錢的通訊晶片部門以6億美元賣給了Marvell Technology Group,來強化在個人電腦處理器及相關晶片產品的專注程度。對於處理器的產品規畫,Chuck Mulloy也以在第三季就會看到新的產品成果來說明Intel對處理器產品的專注。

Paul Otellini在最近的CNET訪問中也提到,緩慢沒有效率的決策,導致了零落且太多的管理階層狀況。認為這項組織的重組可以為Intel在兩年經營遲緩的處境下重新塑造表現,特別是Intel在2005年的市場表現,處理器產品方面有許多輸給AMD的地方。

Technology Business Review分析師Martin Kariithi預估,目前Intel每位員工的營收貢獻從2005年第四季的408.175美元下滑到2006年第一季371.075美元,在最新的財務公布後還會再宣布裁員的消息。如果要恢復到一千前的營收表現,Intel應該裁員10%的人。

雖然 AMD在市場的表現愈來愈好,但是 AMD也有他自己的困難,上週最新公布的營收是12.1億美元,比分析師平均預估的13億美元少,並與第一季相比少,維持獲利表現成為最大的課題。

--------------------------------------------------------------------------
http://big5.ccidnet.com:89/gate/big5/news.ccidnet.com/art/962/20060714/630231_1.html

【賽迪網訊】7月14日消息,據外電報道,作為年初宣佈的大規模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英特爾本週四宣佈將裁員1000名經理人。但有分析師指出,這只是一個開端,英特爾不久後還將宣佈裁員1萬-1.5萬人。

據英國媒體報道,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英特爾本週四宣佈將裁員1000人。但有分析師提出質疑:“英特爾的下一步計劃是怎樣的呢?”對此,美國調研機構ATR分析師Doug Freedman認為,英特爾還將裁員1萬-1.5萬人。

Freedman表示:“據我們所知,英特爾隨後將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為期90天的內部評估結果。我們相信,英特爾還將裁員1萬-1.5萬人。”而英特爾發言人查克-穆羅伊(Chuck Mulloy)也表示,下週三發佈第二季度財報時會公佈更多的細節。 目前,英特爾的全球僱員數量約為10萬人。

今年4月27日,英特爾CEO歐德寧宣佈了為期90天的內部評估計劃,試圖對業績不佳、投資效率低下的部門進行整頓。隨後,有關英特爾裁員的傳聞便始終未斷。但英特爾表示,最終的評估結果要到7月底才能出臺。

6月27日,英特特已經將通信及應用處理器業務以6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Marvell科技公司。該部門主要負責開發和銷售攜帶型設備晶片,如智慧手機晶片和PDA晶片。目前,RIM的“黑莓”8700使用的就是英特爾的PXA9xx通信晶片,而Palm Treo和Motorola Q採用的是PXA27x應用晶片。

--------------------------------------------------------------------------
Intel也開始裁員了﹗不僅如此﹐曾被分析家普遍看好其前景的Intel﹐最近的業績已經下降到10年來的最低點﹔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過去長期在Intel的陰影裡慘淡經營的AMD和威盛卻異軍突起﹐一路高歌挺進地蠶食和瓜分著Intel騰出的市場。下面是ChinaByte對Intel 的衰落形勢之詳盡分析。
曾幾何時﹐Intel作為硬件業無可爭議的霸主﹐一直引領著芯片技術的發展方向﹐而其與微軟結成的Wintel聯盟更是整個PC時代的象征。當年的Intel看起來是那麼的強大﹐似乎根本無懈可擊。但這出神話劇如今卻開始謝幕了。

1999年中﹐AMD推出了新一代產品Athlon。它不僅在沉悶已久的業界掀起一陣波瀾﹐也為Intel的衰落敲響了第一聲警鐘——Athlon在速度和綜合性能上全方位超越了Intel的奔騰Ⅲ﹐而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在此之後﹐厄運就開始接二連三地光顧Intel﹕速度競賽中的一再落後﹑820芯片組的BUG﹑Rambus內存性能的不盡如人意﹑1.13GHz奔騰Ⅲ的回收﹑停建新工廠導致芯片短缺﹑許多新產品因技術原因一再推遲發佈等等。

這一系列事件中的任何一件﹐也許都不足以單獨讓巨人有所損傷﹐但它們竟然在短時間內連續發生﹑反復作用﹐終將動搖Intel的霸主地位。

最明顯地打擊了Intel的﹐是一再拖延發佈日期的820芯片組。這款讓人期待已久的芯片組亮相後﹐給大家帶來的卻是大大的失望。性能上的不盡人意且必須配備昂貴的Rambus內存﹐使其難以在市場上立足﹔而後來的改進版本又未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導致Intel最終不得不基本上放棄了它。

不久後發生的回收1.13GHz奔騰Ⅲ事件﹐進一步使人們對Intel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在與AMD進行的你追我趕的速度競賽中﹐Intel日益顯得力不從心﹐其倉促上陣的浮躁心態也暴露無遺。

但真正讓人深刻地感受到Intel的衰落的﹐是它在長時間的堅持說“不”之後﹐最終不得不向威盛和AMD低頭﹐放棄自己曾堅定不移地支持的Rambus內存框架﹐而步競爭對手的後塵﹐開始採用PC133和DDR內存架構。這種行為明顯地標誌著Intel已經喪失了作為霸主引領潮流﹑制定行業標準的能力﹐更嚴重的是﹐Intel似乎已經失去了對技術發展方向的洞察力。

本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Intel在經歷長期繁榮之後步入低谷也實屬正常。但是﹐他們是在什麼時候﹑又是怎樣走上衰落之路的﹖

不少分析家一直等到Intel推出了不良的業績報告﹐甚至在聽到裁員的消息後才猛然醒悟。這時候他們開始把問題根源歸結為一系列的失誤﹐以及不適當的多種經營﹔而看得深一些的﹐則上溯到了更接近本質的問題﹕Intel與Rambus公司的合作﹐有人並就此寫了一篇題為《Rambus成為Intel的絆腳石》的分析文章。

數年前﹐針對PC業面臨的內存技術越來越跟不上CPU發展速度﹑內存性能日益成為整機性能瓶頸的狀況﹐幾大芯片廠商都加緊了內存新技術的研究和新標準的制定。在所有技術方案中﹐最後脫穎而出﹑預計比較有前途的﹐有DDR技術和Rambus公司的專利技術兩種。面對兩種方案的選擇﹐Intel孤註一擲地把寶押在了Rambus身上﹐並與Rambus公司簽定了排他性的長期合作協議﹐即Intel擁有Rambus技術的獨家使用權﹐而作為回應﹐Intel不得使用Rambus以外的其它新技術。

無疑﹐Intel選擇Rambus的根本原因是可以壟斷這項技術而非它比DDR技術更先進更有前途。許多技術專家一開始就指出﹐單純從技術和工藝角度來看﹐DDR的市場前景應該會更好﹐因為它在擁有與Rambus不相上下的理論性能指標的前提下﹐具有技術更成熟和成本更低的優勢﹐並且這成本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在最合理的技術解決方案與可以獲得壟斷利益的方案之間﹐曾經因前總裁葛洛夫的偏執而獲得巨大成功的Intel﹐最終選擇了偏執地支持後者。他們當然有著自己的理由﹕當時Intel的市場佔有率達到80%以上﹐並且在所有的技術領域裡都遙遙領先﹐所有的業界標準幾乎都是由Intel制定的﹔其競爭對手唯一能做的﹐僅僅是利用Intel沒有專利保護的技術進行落後半拍的仿製。這次Intel卻要拿起專利的武器﹐把已經弱小得可憐的幾個對手徹底掃地出門。

但事情卻沒有按照Intel一相情願的方向發展。一方面﹐不成熟的Rambus技術耗費了他們太多的力量﹐同時在對形勢的過份樂觀估計的情況下出臺的多元化經營戰略﹐進一步分散了本來就已經不夠的精力﹐從而使Intel在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力量受到削弱(這可以從他們在與AMD的速度競賽中的力不從心﹑多項新產品的一再延遲發佈中明顯看出)﹐一直靠不斷的技術創新獲得成功的巨人開始放慢了前進的步伐﹔另一方面﹐Intel最頑強且最狡猾的敵人——AMD卻抓住了這個機會﹐集中全部精力于關鍵技術﹐從K5時代的試探﹐到K6時代的自立門戶﹐AMD開始走上了不依賴Intel技術的獨立發展之路﹐並為K7(Athlon)這一劃時代產品的誕生作了大量的技術準備工作。

正是這一消一長之間﹐不僅Intel一統天下的宏偉理想化為泡影﹐並且他們還得為自己選擇的違背技術發展規律的方案付出慘痛代價。可以說﹐Intel是偷雞不成倒蝕了一把米。

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毀掉一個人的一生﹐對於企業也是如此。但這種原則性錯誤的發生決不是偶然的﹐Intel的衰落有著其更深層次的原因。

Intel之所以錯誤地孤註一擲是因為對形勢的錯誤判斷﹐不適當的多元化經營也是緣于對形勢的錯誤判斷。因而﹐錯誤地判斷形勢﹐對技術﹑行業發展方向喪?}察力﹑對行業發展規律缺乏把握﹐才是造成衰落的更深層次原因。

進一步地說﹐導致他們喪失這種洞察力的根本原因﹐才是造成今日之尷尬局面的最本質因素。而在過去﹐Intel正是因為擁有非常出色的洞察力和預見性﹐才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登上PC時代盟主寶座的。那麼在後來﹐究竟是什麼東西矇住了那曾經深邃的眼睛呢﹖

IT行業是當今最有可能獲得暴利的行業﹐但同時也是最需要投入的行業。作為發展最快的產業﹐IT每一天都是新的﹐這就對身處其中的企業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它必須不斷地開拓﹐不斷地創造﹐不斷有領先的新技術新產品推出﹐否則就隨時可能被滾滾向前的潮流拋在後面。

但這種不停的奔跑畢竟是很累的。熟悉市場學原理的人都知道﹐一種產品可以歸屬於以下四類中的一類﹕問題產品﹑明星產品﹑金牛產品和瘦狗產品。其實一個產業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去劃分﹐芯片業基本上可以看成明星產品——它可以為企業帶來可觀的收入﹐但其快速的發展又需要大量的投入﹐因而收入的很大一部份將被用于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而Intel卻違背了這條行業發展的規律﹐它實際上是試圖把CPU變成高收入﹑低投入因而利潤最為豐厚的金牛產品。

長期的成功使Intel形成了太強烈的優勢意識﹐他們曾經付出太多﹐認為該是收穫的時候了。他們試圖利用已經取得的市場優勢﹐畢其功于一役地消滅全部對手﹐從而換得一個可以稍作休息又可以獲得豐厚回報的產業環境﹔他們更試圖全面出擊﹑遍地開花﹐最大限度地利用優勢的市場和技術成就獲取利潤。他們的根本錯誤就在於﹐只想到充份利用既得優勢來贏得利潤﹐卻沒有意識到這樣做將犧牲潛在優勢而輸掉明天。

任何一個企業﹐當它失去了竭盡全力為明天的進取慾望時﹐當它因為不滿長期疲勞性的競爭而想方設法為自己能夠“稍事休息”去努力﹑當它因為曾經付出許多而滿腦子都是“收穫﹗收穫﹗收穫﹗﹗﹗”時﹐它必將變得鼠目寸光﹐既難以洞察不利的環境變化﹐又無法把握稍縱即逝的有利機會。這時候﹐我們看見的這個企業﹐就是一個衰老的企業﹐一個走向危險邊沿的企業。

1985年﹐一向作為存儲器行業領先者的Intel遭到了日本群狼的圍攻﹐市場瞬間崩潰﹐企業危在旦夕。正是這種險惡的形勢擦亮了當時的總裁安德魯‧葛洛夫的眼睛﹐使他獲得超凡的洞察力和驚人的勇氣。這個著名的偏執狂作出了一項註定將要改變IT歷史的重大決策﹕徹底放棄了十多年來一直是公司主營業務的存儲器生產﹐轉而全力投入到剛剛開始興起的CPU領域﹐從而不僅使公司安然度過危機﹐還邁出了登上時代霸主寶座的第一步。

當初葛洛夫作出這項異乎尋常的決定時﹐首先想到的決不是如何去收穫﹐而是想的如何突出重圍﹐如何開拓全新的生存空間﹐他的腦子裡也許只裝著這樣一個信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正是這位偏執的總裁和他偏執的信念﹐把已經力不從心的Intel帶離了無序競爭的危險地帶﹐並締造了一個全新的Intel﹐一個“每天都是新的”的朝陽企業。

但也許因為今天的Intel還沒有遇到16年前那樣大的麻煩﹐也許他們的決策者堅信目前的不盡如人意僅僅是暫時的波谷﹐也許他們把所有這一切都歸咎于整個行業的不景氣﹐反正至今沒有看到他們有多麼強烈的懮患意識﹑多麼深刻的反思﹔正好相反的是﹐他們似乎還在全力地保現有的優勢而不是更加投入地開拓創新﹐還聽到貝瑞特在PC時代結束後繼續高呼“網絡時代離不開個人電腦”而不是津津樂道地重點強調﹐他們為順應新時代準備作出怎樣的戰略大調整。總之﹐在他們身上沒有看到微軟的比爾‧蓋茨那樣的﹑在遭到反壟斷案打擊後的閉門思過﹐以及在深刻總結之後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NET計劃”。也不知道什麼時候Intel能夠意識到正是他們自己打敗了自己﹐什麼時候﹐他們會對自己和整個業界說﹕“我們的企業每一天都是新的﹗”
 

guess2098

超級過氣會員..
已加入
1/12/05
訊息
4,395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年齡
44
所以我買了很多intc
 

Yusunu

進階會員
已加入
6/13/06
訊息
1,354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現在連Dell都懂得挾AMD之力要脅Intel喔。:D
DigiTimes:拱AMD制Intel策略奏效!戴爾展實力再現
全文
不知道這樣夠不夠讓I魔覺醒?
 

authenticamd

榮譽會員
已加入
11/3/05
訊息
1,919
互動分數
2
點數
38
只不過裁了一萬人而已,應該沒那麼嚴重吧!更何況控肉既出、阿龍已難攖其峰,業績回升只是遲早的問題。
 

OGC OGC

進階會員
已加入
2/9/06
訊息
389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一萬人是10%的員工耶, 最新的報導是1.5~2萬人。
 

dellasus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1/5/05
訊息
391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只不過裁了一萬人而已,應該沒那麼嚴重吧!更何況控肉既出、阿龍已難攖其峰,業績回升只是遲早的問題。

不行,自從大降價後的K8 雙單核賣得很理想,而且配套硬件從最低價到最高價都有.
而且K8也已收回成本了.搞不好價格還可以更低.
控肉的銷量己不及P4,更不及K8.
 

Jee

榮譽會員
已加入
10/25/05
訊息
3,528
互動分數
0
點數
36
年齡
41
恩 恩 前幾天去nova
估AMD價的人還是不少
畢竟c/p十分吸引人
要靠扣肉 還是得降下售價
anyway
這樣的裁員 看了真是嚇一跳@@"
 

OGC OGC

進階會員
已加入
2/9/06
訊息
389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所以腦殘的主管做出的決定,要員工去擔後果。 另外,我覺得大家把控肉神話了, 好像他是intel的救命仙丹一樣,吃了它會頭好壯壯每次考試都100分。 amd的伺服器領域呢? 沒人注意到這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