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以 Toughpower 為命名的電源供應器是屬於高階取向,然而高階又有細分一些不同訴求,如模組化線材、轉換效率(80+金牌或白金)、燈效等,此次入手要介紹的是最近推出的 GF1 ARGB 系列,全模組化線材、80+金牌認證、ARGB 燈效。
Toughpower GF1 ARGB 與 iRGB 系列的差異在於 GF1 ARGB 僅支援主機板連動燈效控制,而 iRGB 則是數位化,有支援 TT DPS G PC App 軟體,可以獨立控制或設定,在功能、監控上是比較齊全,當然這個價格上就有差異。
Toughpower GF1 ARGB 目前有650W、750W以及850W,風扇有 RGB 燈效,可呈現1680萬種顏色,可支援主板同步,如 ASUS AURA Sync、GIGABYTE RGB Fusion、MSI Myatic Light Sync、ASRock Polychrome Sync,另外還有支援0轉速模式、全模組化線材、100%全日系電容、10年保固。
![0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1.jpg)
Toughpower GF1 ARGB 支援 Smart Zero Fan 技術,開啟 Smart 模式會在低於30%負載時保持靜音,風扇0轉,100%負載時的噪音值為28.2dB。另外保護的部分有 OCP、OVP、UVP、OPP、SCP、OTP。
![0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2.jpg)
配件有說明書、保固說明、線材包。
![0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3.jpg)
Toughpower GF1 ARGB 整體為霧面黑色,風扇對應的位置、側邊以及後方都有通風孔。
![0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4.jpg)
側邊貼有型號標籤,另外可以看到風扇位置的側邊也有開孔,除了加強一些散熱之外,主要還是讓風扇的燈效可以透出來。
![0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5.jpg)
![0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6.jpg)
![0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9.jpg)
裡面是一顆14公分 Riing Duo 風扇,有雙光圈,18顆顆編程 LED。
![0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7.jpg)
中間有 TT Logo 標誌銘板。
![0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8.jpg)
另一側也有型號標籤與開孔。
![1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0.jpg)
後方,電源開關左邊有 Color、Mode 是用來控制燈效,可以用來切換模式與顏色,燈效模式的部分有七種,也可以關閉燈效。另外在電源插孔上貼有一張標籤貼紙,主要用意是說明 Smart Zero Fan 模式,上方的小開關如果是 ON 則是靜音模式,電源低於30%負載風扇不會轉動。
![1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1.jpg)
單路12V 70.9A。
![1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2.jpg)
全模組化線材設計,除了主機板、CPU 接口之外還提供4個 PCIe、4個外設接口,最右側則是 RGB Sync 燈效同步接口,用於連接主機板連動控制。
![1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3.jpg)
線材的部分皆採用扁平化設計,方便理線。
![1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4.jpg)
用於同步主板的連接線。如果主板有支援記得接上。
![1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5.jpg)
主電源為20+4pin,CPU 有兩條,採4+4pin。
![1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6.jpg)
顯卡的部分有3條,每條提供2個6+2pin。
![1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7.jpg)
其餘周邊有4條,有3條是提供各4個 SATA,另1條是提供4個大4pin。若有小4pin需求可透過轉接。
![1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8.jpg)
接上線材準備測試…
![1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9.jpg)
測試之前先來看看燈效的部分。
![2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0.jpg)
可以透過後方按鈕來切換燈效以及顏色。
![2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3.jpg)
Riing Duo 風扇是雙光圈,內外共有18顆可編程LED。顏色在漸渡的部分看起來相當不錯。
![2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1.jpg)
可連動主機板以及周邊。
![2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2.jpg)
風扇側邊也可以看得到燈效。
![2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4.jpg)
![2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5.jpg)
![2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6.jpg)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8700K
CPU Cooler: Tt Water 3.0 Extreme
RAM: GSKILL DDR4 3200 8GBx2
MB: MSI Z370 TOMAHAWK
VGA: MSI RTX 2080 Super Gaming X Trio
HDD: Maxiotek 512GB、Seagate 2TB
PSU: TT Toughpower GF1 ARGB 850W
OS: Windows 10 64bit
平台的部分,Intel Core i7-8700K 不超頻,電壓預設。
顯卡搭配 MSI RTX 2080 Super Gaming X Trio 單一張卡,無超頻,除了上述周邊,並無光碟、其他風扇。
測試以 OCCT 作為燒機測試使用,不過並不使用 OCCT 內建所測得的數值,而是直接使用三用電錶監測5V及12V的數據變化,並透過 USB 傳輸記錄數值輸出圖表。
整機平台待機的功耗及電壓如下,待機時的最低功耗約58W左右。
5V待機輕載時約在5.040~5.049V之間。
![3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31.jpg)
12V待機輕載時約在12.102~12.108V之間。
![3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32.jpg)
CPU 負載測試15分鐘
以 OCCT 為功耗的測試,直接使用三用電錶將測得的數據輸出,設定每2秒記錄一次,全程15分鐘,前一分鐘與最後一分鐘為待機狀態。
CPU 測試時整機的最高功耗約在182W左右。
5V的部份在CPU負載時略微上升,不過負載時波動不明顯。測試時的範圍大概在5.043~5.075V之間。
![3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33.jpg)
5V的測試結果,最低為5.043V,最高為5.075V,波動0.032V,負載時有上升一些,負載區段無明顯波動在 5.072~5.075V 之間。
![4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41.jpg)
12V的部分單 CPU 負載時是波動不會太明顯,測試時的範圍大概在12.099~12.104V之間。
![3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34.jpg)
12V的測試結果,最低為12.099V,最高為12.104V,波動僅有0.005V,表現算是相當平穩。
![4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42.jpg)
CPU+GPU 負載測試15分鐘
CPU+GPU 測試時整機的最高功耗約落在476W左右。
5V雙負載比單負載時在負載時波動較明顯一些,測試範圍在5.041~5.087V之間。
![3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35.jpg)
5V的測試結果,最低為5.041V,最高為5.087V,最大波動為0.046V,負載時上升一些,在5.066~5.087V之間。
![4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43.jpg)
12V的部份在雙負載時上升些微明顯一些,不過整體看來仍算是平穩,測試範圍在12.102~12.118V之間。
![3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36.jpg)
12V的測試結果,最低為12.102V,最高為12.118V,波動0.016V,負載區段時上升一些,在12.112~12.118V之間。
![4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44.jpg)
小結
Toughpower GF1 ARGB 850W 整體測試看來表現有一定的水準,5V的部分在雙負載下波動約0.9%,12V只有約0.1%。GF1 ARGB 系列除了穩定的輸出之外,還有絢麗的燈效、Smart 靜音模式、全模組化線材、全扁平化線材、80+金牌認證、100%日系電容、10年保固,雖然不比 iRGB 數位版的多功能與軟體支援,但搭載 Riing Duo 風扇的燈效絕對比 Grand RGB 系列更加絢麗有質感,另外還可以透過實體按鍵來切換燈效、顏色,也支援主機板同步,對於燈控玩家來說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Toughpower GF1 ARGB 與 iRGB 系列的差異在於 GF1 ARGB 僅支援主機板連動燈效控制,而 iRGB 則是數位化,有支援 TT DPS G PC App 軟體,可以獨立控制或設定,在功能、監控上是比較齊全,當然這個價格上就有差異。
Toughpower GF1 ARGB 目前有650W、750W以及850W,風扇有 RGB 燈效,可呈現1680萬種顏色,可支援主板同步,如 ASUS AURA Sync、GIGABYTE RGB Fusion、MSI Myatic Light Sync、ASRock Polychrome Sync,另外還有支援0轉速模式、全模組化線材、100%全日系電容、10年保固。
![0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1.jpg)
Toughpower GF1 ARGB 支援 Smart Zero Fan 技術,開啟 Smart 模式會在低於30%負載時保持靜音,風扇0轉,100%負載時的噪音值為28.2dB。另外保護的部分有 OCP、OVP、UVP、OPP、SCP、OTP。
![0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2.jpg)
配件有說明書、保固說明、線材包。
![0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3.jpg)
Toughpower GF1 ARGB 整體為霧面黑色,風扇對應的位置、側邊以及後方都有通風孔。
![0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4.jpg)
側邊貼有型號標籤,另外可以看到風扇位置的側邊也有開孔,除了加強一些散熱之外,主要還是讓風扇的燈效可以透出來。
![0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5.jpg)
![0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6.jpg)
![0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9.jpg)
裡面是一顆14公分 Riing Duo 風扇,有雙光圈,18顆顆編程 LED。
![0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7.jpg)
中間有 TT Logo 標誌銘板。
![0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08.jpg)
另一側也有型號標籤與開孔。
![1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0.jpg)
後方,電源開關左邊有 Color、Mode 是用來控制燈效,可以用來切換模式與顏色,燈效模式的部分有七種,也可以關閉燈效。另外在電源插孔上貼有一張標籤貼紙,主要用意是說明 Smart Zero Fan 模式,上方的小開關如果是 ON 則是靜音模式,電源低於30%負載風扇不會轉動。
![1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1.jpg)
單路12V 70.9A。
![1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2.jpg)
全模組化線材設計,除了主機板、CPU 接口之外還提供4個 PCIe、4個外設接口,最右側則是 RGB Sync 燈效同步接口,用於連接主機板連動控制。
![1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3.jpg)
線材的部分皆採用扁平化設計,方便理線。
![1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4.jpg)
用於同步主板的連接線。如果主板有支援記得接上。
![1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5.jpg)
主電源為20+4pin,CPU 有兩條,採4+4pin。
![1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6.jpg)
顯卡的部分有3條,每條提供2個6+2pin。
![1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7.jpg)
其餘周邊有4條,有3條是提供各4個 SATA,另1條是提供4個大4pin。若有小4pin需求可透過轉接。
![1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8.jpg)
接上線材準備測試…
![1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19.jpg)
測試之前先來看看燈效的部分。
![2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0.jpg)
可以透過後方按鈕來切換燈效以及顏色。
![2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3.jpg)
Riing Duo 風扇是雙光圈,內外共有18顆可編程LED。顏色在漸渡的部分看起來相當不錯。
![2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1.jpg)
可連動主機板以及周邊。
![2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2.jpg)
風扇側邊也可以看得到燈效。
![2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4.jpg)
![2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5.jpg)
![2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26.jpg)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8700K
CPU Cooler: Tt Water 3.0 Extreme
RAM: GSKILL DDR4 3200 8GBx2
MB: MSI Z370 TOMAHAWK
VGA: MSI RTX 2080 Super Gaming X Trio
HDD: Maxiotek 512GB、Seagate 2TB
PSU: TT Toughpower GF1 ARGB 850W
OS: Windows 10 64bit
平台的部分,Intel Core i7-8700K 不超頻,電壓預設。
顯卡搭配 MSI RTX 2080 Super Gaming X Trio 單一張卡,無超頻,除了上述周邊,並無光碟、其他風扇。
測試以 OCCT 作為燒機測試使用,不過並不使用 OCCT 內建所測得的數值,而是直接使用三用電錶監測5V及12V的數據變化,並透過 USB 傳輸記錄數值輸出圖表。
整機平台待機的功耗及電壓如下,待機時的最低功耗約58W左右。
5V待機輕載時約在5.040~5.049V之間。
![3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31.jpg)
12V待機輕載時約在12.102~12.108V之間。
![3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32.jpg)
CPU 負載測試15分鐘
以 OCCT 為功耗的測試,直接使用三用電錶將測得的數據輸出,設定每2秒記錄一次,全程15分鐘,前一分鐘與最後一分鐘為待機狀態。
CPU 測試時整機的最高功耗約在182W左右。
5V的部份在CPU負載時略微上升,不過負載時波動不明顯。測試時的範圍大概在5.043~5.075V之間。
![3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33.jpg)
5V的測試結果,最低為5.043V,最高為5.075V,波動0.032V,負載時有上升一些,負載區段無明顯波動在 5.072~5.075V 之間。
![4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41.jpg)
12V的部分單 CPU 負載時是波動不會太明顯,測試時的範圍大概在12.099~12.104V之間。
![3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34.jpg)
12V的測試結果,最低為12.099V,最高為12.104V,波動僅有0.005V,表現算是相當平穩。
![4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42.jpg)
CPU+GPU 負載測試15分鐘
CPU+GPU 測試時整機的最高功耗約落在476W左右。
5V雙負載比單負載時在負載時波動較明顯一些,測試範圍在5.041~5.087V之間。
![3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35.jpg)
5V的測試結果,最低為5.041V,最高為5.087V,最大波動為0.046V,負載時上升一些,在5.066~5.087V之間。
![4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43.jpg)
12V的部份在雙負載時上升些微明顯一些,不過整體看來仍算是平穩,測試範圍在12.102~12.118V之間。
![3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36.jpg)
12V的測試結果,最低為12.102V,最高為12.118V,波動0.016V,負載區段時上升一些,在12.112~12.118V之間。
![4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thermaltake/toughpower_gf1_argb_850w/44.jpg)
小結
Toughpower GF1 ARGB 850W 整體測試看來表現有一定的水準,5V的部分在雙負載下波動約0.9%,12V只有約0.1%。GF1 ARGB 系列除了穩定的輸出之外,還有絢麗的燈效、Smart 靜音模式、全模組化線材、全扁平化線材、80+金牌認證、100%日系電容、10年保固,雖然不比 iRGB 數位版的多功能與軟體支援,但搭載 Riing Duo 風扇的燈效絕對比 Grand RGB 系列更加絢麗有質感,另外還可以透過實體按鍵來切換燈效、顏色,也支援主機板同步,對於燈控玩家來說是相當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