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顯示卡

MSI RTX 3080 Gaming X Trio 開箱測試, 對比 RTX 2080 Super

NVIDIA 在今天(17)晚上9點正式解禁了 RTX 3080,嚴格講起來合作廠商專版是今天,昨天是 FE 先跑,因為我也沒拿到 FE 所以無法跟各位分享那個12pin對於美觀的影響與否,不過廠商專版應該多數都是延續上一代散熱器進行小改款。

NVIDIA RTX 3080 採用 GA102-200 核心,具有8704個 CUDA,搭配 320bit GDDR6X 記憶體,容量10GB,官方預設時脈的部分核心1440MHz,Boost 1710MHz,記憶體19Gbps,最大帶寬760GB/s,TGP 320W。官方售價699美元起,當然這是最低價格,專版、超頻版就是再往上加,就價格定位與先前的 RTX 2080 Super 差不多,但是效能是超過 RTX 2080 Ti 不少,官方甚至宣稱是 RTX 2080 的兩倍效能。


NVIDIA-RTX-30_6.jpg

可以注意到這一代的 CUDA 暴增,因為這代算法不同,以往在 NVIDIA 的 GPU 中,一個 CUDA Core 對應一個 FP32 計算單元,在 Turing GPU 上面,NVIDIA 加入了獨立的整數計算單元,它與傳統 FP32 計算單元的比例是1:1,到了 Ampere 上,因為對算力有非常高的需求,NVIDIA 直接選擇把 FP32 單元的數量翻倍。並且官方並沒有採用一個 CUDA Core 對應兩個 FP32 單元的計數方式,仍然保留了1:1的算法,所以變成了兩倍。

RTX_30_Series_kn_5.png

此次入手的是 MSI RTX 3080 Gaming X Trio,與前一代的 RTX 2080 Ti Gaming X Trio 一樣為三風扇設計,一樣很大一張。

01.jpg

MSI RTX 3080 Gaming X Trio 採用 TRI FROZR 2 散熱設計,這之中包含了 TORX FAN 4.0 風扇、方形熱導管、鰭片與風流控制,另外當然也支援一體整合的 Dragon Center,可透過軟體進行監控、調整與優化。

02.jpg

配件有說明書、阿龍安裝教學漫畫、顯卡支撐架等。

03.jpg

顯卡支撐架,畢竟高階顯卡有一定的重量,正常橫插安裝於機殼內顯卡插槽承受不少壓力。

04.jpg

安裝方式就是固定於顯卡下方插槽,在配件上有兩塊橡膠襯墊可以黏貼,緩衝顯卡接觸,避免共振音。

05.jpg

MSI RTX 3080 Gaming X Trio 採用三風扇設計,顯卡長度為32.3公分,高度14公分,厚度5.6公分,重量有1565g。

06.jpg

如果有注意到,前一版的 RTX 2080 Ti Gaming X Trio 第一顆風扇是比較小一點,主要是為了閃 NVLink 插槽的關係,而 RTX 30 系列似乎只有 RTX 3090 有 NVLink,其餘都拿掉了。所以 RTX 3080 Gaming X Trio 無支援 NVLink,三顆風扇一樣尺寸。

07.jpg

MSI RTX 3080 Gaming X Trio 採用 TORX FAN 4.0 風扇,可以注意到風扇兩兩葉片是相連的,據官方說法是可以增加風流與風壓

08.jpg

13.jpg

12.jpg

雖然是鎖2個槽,但是還是得占用到3個。

09.jpg

下方可以看到風扇框架下有相當大面積的散熱鰭片。

10.jpg

散熱片穿插銅鍍鎳熱導管。

11.jpg

顯卡後方。

14.jpg

頂部有 MSI 以及 GEFORCE RTX 字樣,MSI 以及盾型龍紋圖案有 RGB 燈效。

15.jpg

背部有散熱片,這一代採用複合石墨烯材質背板,而非金屬,質感有點像塑料,不過石墨烯是有相當強度以及良好的導熱係數。

16.jpg

再背板頂部有導光條,內部有 LED。

17.jpg

需要接3個8pin電源。

18.jpg

3個 DP、1個 HDMI。

19.jpg

背板內側與供電、記憶體位置對應的部分有黏貼導熱墊輔助散熱。

20.jpg

頂部有6顆 LED。

21.jpg

散熱器內側與供電、記憶體對應位置也貼有導熱墊加強散熱。

22.jpg

23.jpg

PCB 前側也有一塊金屬板輔助支撐與散熱。

24.jpg

記憶體有10顆,單顆1GB,共10GB。

25.jpg

RTX 3080 採用 GA102-200 核心,這是 Samsung 8nm 製程。記憶體則是 Micron GDDR6X。

26.jpg

供電的部分。

27.jpg

散熱器鰭片為兩個區域。

28.jpg

7根熱導管,採用與 GPU 直觸的方式散熱,這個熱導管是壓成方形,另一面看不到的部分可以有更多與散熱片接觸的面積,進而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

29.jpg

30.jpg

散熱鰭片是相當密集紮實。

31.jpg

32.jpg

測試之前來欣賞一下燈效的部分,支援 Mystic Light 燈效控制,可與其他周邊同步。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9-10900K
CPU Cooler: MSI MAG CoreLaquid 360R
RAM: TT TOUGHRAM RGB DDR4 4600MHz 8GBx2
MB: MSI MEG Z490 GODLIKE
VGA: MSI RTX 3080 GAMING X TRIO、MSI RTX 2080 SUPER GAMING X TRIO
HDD: KLEVV N610 1TB、Seagate 2TB
PSU: FSP Hydro PTM PRO 1200W
OS: Windows 10 64bit

測試使用 Core i9-10900K 處理器未超頻,顯卡對照 MSI RTX 2080 SUPER GAMING X TRIO,相關測試截圖只送上 MSI RTX 3080 GAMING X TRIO 的部分,為了避免各位看到眼花,最後會有數據比較表。

基本 Benchmark 效能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19196
Graphics score:20790
Physics score:29575

41.jp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11036
Graphics score:10840
Physics score:29448

42.jpg

3DMark Time Spy:17163
Graphics score:17998
Physics score:13593

43.jpg

3DMark Time Spy Extreme:8524
Graphics score:8997
Physics score:6569

44.jpg

3DMark DLSS
DLSS off:53.53 FPS
DLSS on:74.30 FPS

45.jpg

遊戲效能測試

《刺客教條:起源》

26.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98

46.jpg

3840×2160:72

47.jpg

《刺客教條:奧德賽》

29.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79

48.jpg

3840×2160:60

49.jpg

《極地戰嚎5》

32.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150

50.jpg

3840×2160:93

51.jpg

《FINAL FANTASY XV》

35.jpg

FINAL FANTASY XV 的 Benchmark 測試軟體,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12067

52.jpg

3840×2160:7683

53.jpg

《古墓奇兵:崛起》

40.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176.29 FPS

54.jpg

3860×2160:105.30 FPS

55.jpg

《古墓奇兵:暗影》

43.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108

56.jpg

3860×2160:75

57.jpg

《邊緣禁地3》

01.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狠角色"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於 DX11、DX12。

2K @ DX11:102.12
2K @ DX12:99.21
4K @ DX11:61.4
4K @ DX12:57.59

60.jpg

《碧血狂殺2》

rdrii.jpg

影像設定品質自設,全部拉到最高或極致,僅 MSAA 關閉,因為太吃記憶體。一樣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79.1693

58.jpg

3860×2160:54.5756

59.jpg

《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

tctd2.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109

61.jpg

3860×2160:56

62.jpg

《地平線 黎明時分》

horizon.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110

63.jpg

3860×2160:64

64.jpg

溫度與功耗
裸測平台,室溫27度,空調。
待機時核心溫度在43度,風扇轉速48%應該是誤判,轉速為0,工作溫度還未到,所以是0dB完全靜音。
待機時全機功耗為84W。

65.jpg

執行 Furmark 燒機測試,溫度最高控制在64度左右。風扇轉速為66%。
測得平均張數是281,最大張數是284,差異不大,幾乎沒因為溫度控制而掉速。
執行 Furmark 燒機測試時全機最高功耗約467W。

66.jpg

超頻效能測試
MSI Afterburner 4.6.3 beta1 換了新裝,還是之前就換了?我太久沒更新XD。介面還蠻清新,不過一時不太習慣怎麼用。

67.jpg

手上這張 MSI RTX 3080 Gaming X Trio 核心時脈最高可以+55MHz,Boost 提升到1870MHz,約提升3%,記憶體1188MHz拉至1375MHz(盡頭),等效22Gbps,提升15.7%,可過測 3DMark。以下括弧為預設值成績。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19709(19196)+2.7%
Graphics score:21626(20790)+4%
Physics score:30127(29575)

68.jp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11453(11036)+3.8%
Graphics score:11284(10840)+4.1%
Physics score:29849(29448)

69.jpg

3DMark Time Spy:17756(17163)+3.5%
Graphics score:18801(17998)+4.5%
Physics score:13506(13593)

70.jpg

MSI RTX 3080 GAMING X TRIO 與 MSI RTX 2080 SUPER GAMING X TRIO 效能差異
至於為何會比 RTX 2080 Super 而不是 RTX 2080 Ti,因為我沒有 Ti,再者 RTX 3080 與 RTX 2080 Super 初始定價算是同價格帶(官方)。

x1.png

小結
從上面可以到看這一代的 RTX 3080 相較於 RTX 2080 Super 有相當的效能增加,平均看來應該有50%左右,也輕鬆輾過 RTX 2080 Ti,這部分如官方所公佈的訊息相同,多數 3A 遊戲在特效全開且 4K 解析度下都能夠超過60張,部分比較嚴苛的《碧血狂殺2》、《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也都能有55張左右的成績,2K 解析度大部分可以達到100張左右。因為撰稿時多數都還未有,所以也不確定 RTX 3080 會擠壓到多少目前尚有一些庫存的 RTX 2080 Super,對於目前若有要升級購入高階顯卡的玩家可以在觀望一下,如果買不下 RTX 3080,或許可以有更便宜的 RTX 2080 Super 可撿。

MSI RTX 3080 GAMING X TRIO 在溫度上的壓制還算可以,不過看得出來這一代似乎有刻意要壓低溫度,把風扇轉速拉得比較高一些,在 Furmark 燒機上轉速到了66%,控制在64度,RTX 2080 Super GAMING X TRIO 是轉速47%,74度,當然這部分也可以透過 MSI Afterburner 手動來設定想要的溫度轉速關係,轉速66%會有一點明顯的聲音,但還不算吵。

超頻的部分,手上這張 RTX 3080 GAMING X TRIO 核心時脈沒太多空間僅+55MHz,記憶體有不錯的幅度,可以拉到緊繃1375MHz,等效22Gbps,整體圖形分數還可以再增加4%左右。在先前有傳言 Ampere GPU 一樣是有分體質好壞,據稱少部分可以上到2000MHz左右,不過這就看運氣了。

MSI RTX 3080 GAMING X TRIO 官方售價為24900元,目前有註冊延長5年保固的活動。

snfw789415

初級會員
已加入
11/12/16
訊息
42
互動分數
1
點數
8
看了ASUS跟MSI都採用8PIN供電
看來8PIN還是主流,要是12PIN流行起來會要人命的
而且這樣也讓NVIDIA太囂張了
 

zxcvb680

榮譽會員
已加入
2/5/09
訊息
1,886
互動分數
10
點數
38
年齡
34
感謝測試.風扇很帥.期待
GEFORCE RTX™ 3090 GAMING X TRIO 24G
 

tseraphim

進階會員
已加入
9/6/08
訊息
457
互動分數
19
點數
18
官方宣稱是RTX2080兩倍效能 RTX2080≒RTX2070 Super
RTX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左邊成績)
3DMARK Time Spy 8925 VS 17163 +92%
3DMARK FireStrike Extreme 11320 VS 19196 +69%
3DMARK FireStrike Ultra 6080 VS 11036 +82%
其實看看價格和效能 對於用不到這麼多效能的用家來說舊卡依舊划算(我覺得頂級版也要降到一般版的 13990 一般板再往下1000左右) 那RTX2070S還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HJT

進階會員
已加入
5/30/04
訊息
1,057
互動分數
18
點數
38
3090 剛熱機完畢感覺搭 AMD 3900X 分數不算突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