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 MSI 在 RTX 2070 顯卡的專版上最多就是 Gaming X 用上雙風扇散熱器,不過新推出的 RTX 2070 Super 系列中最高階的 Gaming X Trio 則是直上了三風扇,這張在散熱器、用料上應該就是比照先前的 RTX 2080 Gaming X Trio,畢竟都是用上 TU104 的核心,RTX 2070 Super 版應該也可以稱為 RTX 2080 的閹割版。
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核心預設時脈為1605MHz,Boost 1800MHz,Boost 相較公版1770MHz僅提升30MHz,算是相當保守。
主要特色,RGB 燈效、三風扇、更好的散熱器。
配件有說明書、軟體光碟、阿龍安裝教學漫畫、杯墊、顯卡支撐架。
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採用三風扇 TORX 3.0 散熱器,第一顆比較小要閃 NVLINK 為8.5公分,另外兩顆為9.5公分。
使用 NVLINK 的話要移除這塊飾板。
中間風扇的上下兩側邊有 RGB 燈效。
TORX 3.0 的葉扇上有一些立體突起的造型,可以增加氣流往下導引,且部分葉扇是有特殊弧形,加大風流方向角度,圓形邊緣也可以降低噪音。一樣支援 Zero Frozr 智慧停轉,溫度低於60度風扇是不會旋轉。
風扇下方的鰭片是有相當的高度,整體顯卡厚度需要三個插槽。
頂部有 MSI GeForce RTX 字樣,這部分有 RGB 燈效,這塊飾板的後緣也有導光條。
需要2個8pin。
後側,散熱器超過PCB一些,顯卡長度有32.8公分。
背部有金屬強化背板,背板上有髮絲紋處理。
NVLINK,支援 SLI 雙顯卡配置。
輸出埠,3個DP、1個HDMI。沒有 Type-C。
散熱器拆下之後可以看到 PCB 正面也有金屬板,主要是針對記憶體導熱。
散熱器在供電的位置以及電容上也貼了導熱膠條加強散熱。
背板是金屬材質,所以也有散熱功能,內側對應 GPU 以及記憶體進行散熱。
採8+2相供電設計。
TU104-410-A1 核心晶片。
記憶體的導熱貼片我撕不下來,很易碎,搞得好像保固貼紙一樣XD。顆粒是採用 Micron D9WCW。
散熱器相當龐大,有七根熱導管。
GPU 不是採導管直觸方式,不過這塊材質也是銅,與導管一樣有鍍鎳處理。
供電與電容對應位置上有導熱貼片。
測試之前來看看燈效,RGB 支援 Mystic Light 燈效控制,可與其他周邊同步。預設燈效是顏色漸層漸變。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8700K @ 4.8GHz
CPU Cooler: Antec Mercury RGB 240
RAM: GSKILL DDR4 3200 8GB x2
MB: MSI Z370 Tomahawk
VGA: 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HDD: Maxiotek 512GB、Seagate 2TB
PSU: IN WIN SI 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測試平台處理器為 Core i7-8700K,直接超頻4.8GHz,CPU 電壓設為1.31V。
基本 Benchmark 效能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12140
Graphics score:12739
Physics score:21075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6274
Graphics score:6148
Physics score:20925
3DMark Fire Time Spy:10162
Graphics score:10505
Physics score:8578
3DMark Fire Time Spy Extreme:4650
Graphics score:4790
Physics score:3991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130.6
遊戲效能測試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80
3840×2160:51
《刺客教條:奧德賽》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62
3840×2160:41
《極地戰嚎5》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101
3840×2160:54
《FINAL FANTASY XV》
FINAL FANTASY XV 的 Benchmark 測試軟體,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7768
3840×2160:4502
《俠盜獵車手 V》
影像設定全開或最高,進階影像開啟長陰影、高解析度陰影、飛行時啟用高畫質串流,進階視野與陰影距離則是調至最低,反鋸齒FXAA開啟、MSAA關閉。測試項目為遊戲自帶的 Benchmark,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古墓奇兵:崛起》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115.49
3860×2160:61.65
《古墓奇兵:暗影》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76
3860×2160:44
溫度與功耗
裸測平台,室溫27度,空調。
待機時核心溫度在40度,風扇轉速0,還未到工作溫度。
待機時全機功耗為75W。
執行 Furmark 燒機測試,溫度最高控制在66度左右。
測得平均張數是171,最大張數是174,差異不大,幾乎沒因為溫度控制而掉速。
執行 Furmark 燒機測試時全機最高功耗約336W。
效能比較表
對比一下同平台所測的 GIGABYTE RTX 2070 Super Gaming OC 以及 RTX 2070 Gaming OC。
超頻效能測試
手動抓了一下這張 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的最高時脈,核心大概可以+130~140MHz,Boost 最高1930~1935MHz,記憶體從1750MHz拉到2000MHz過測 3DMark。以下括弧為預設值成績。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12983(12140)+6.9%
Graphics score:13691(12739)+7.5%
Physics score:20845(21075)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6811(6274)+8.6%
Graphics score:6678(6148)+8.6
Physics score:20822(20925)
3DMark Fire Time Spy:11012(10162)+8.4%
Graphics score:11546(10505)+9.9%
Physics score:8727(8578)
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這張與先前所測的超頻幅度差不多,但是超頻後的成績提升比較高,這應該也是供電以及散熱器差異,MSI 超頻後執行 3D 時應該比較長時間 Boost 在較高時脈上。
小結
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對比上一篇 GIGABYTE RTX 2070 Super Gaming OC 兩者在預設值效能上沒有太多差異,實際上可能還小輸了一點,因為後者的預設 Boost 時脈比較高一些(1815MHz),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預設 Boost 是1800MHz,比起公版1770MHz僅提升30MHz,是有點保守,可能也是留給玩家們一些超頻的空間,在最後也可以看到超頻後 3DMark 圖形成績大概可以提升7-10%左右,散熱的部分則是無庸置疑,三風扇加上大面積散熱鰭片,預設下燒機可以控制在66度,相當低溫,且裸測下沒有甚麼明顯聲音,就算手動調高轉速也不會過於吵雜,算還可以接受的範圍。
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核心預設時脈為1605MHz,Boost 1800MHz,Boost 相較公版1770MHz僅提升30MHz,算是相當保守。
主要特色,RGB 燈效、三風扇、更好的散熱器。
配件有說明書、軟體光碟、阿龍安裝教學漫畫、杯墊、顯卡支撐架。
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採用三風扇 TORX 3.0 散熱器,第一顆比較小要閃 NVLINK 為8.5公分,另外兩顆為9.5公分。
使用 NVLINK 的話要移除這塊飾板。
中間風扇的上下兩側邊有 RGB 燈效。
TORX 3.0 的葉扇上有一些立體突起的造型,可以增加氣流往下導引,且部分葉扇是有特殊弧形,加大風流方向角度,圓形邊緣也可以降低噪音。一樣支援 Zero Frozr 智慧停轉,溫度低於60度風扇是不會旋轉。
風扇下方的鰭片是有相當的高度,整體顯卡厚度需要三個插槽。
頂部有 MSI GeForce RTX 字樣,這部分有 RGB 燈效,這塊飾板的後緣也有導光條。
需要2個8pin。
後側,散熱器超過PCB一些,顯卡長度有32.8公分。
背部有金屬強化背板,背板上有髮絲紋處理。
NVLINK,支援 SLI 雙顯卡配置。
輸出埠,3個DP、1個HDMI。沒有 Type-C。
散熱器拆下之後可以看到 PCB 正面也有金屬板,主要是針對記憶體導熱。
散熱器在供電的位置以及電容上也貼了導熱膠條加強散熱。
背板是金屬材質,所以也有散熱功能,內側對應 GPU 以及記憶體進行散熱。
採8+2相供電設計。
TU104-410-A1 核心晶片。
記憶體的導熱貼片我撕不下來,很易碎,搞得好像保固貼紙一樣XD。顆粒是採用 Micron D9WCW。
散熱器相當龐大,有七根熱導管。
GPU 不是採導管直觸方式,不過這塊材質也是銅,與導管一樣有鍍鎳處理。
供電與電容對應位置上有導熱貼片。
測試之前來看看燈效,RGB 支援 Mystic Light 燈效控制,可與其他周邊同步。預設燈效是顏色漸層漸變。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8700K @ 4.8GHz
CPU Cooler: Antec Mercury RGB 240
RAM: GSKILL DDR4 3200 8GB x2
MB: MSI Z370 Tomahawk
VGA: 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HDD: Maxiotek 512GB、Seagate 2TB
PSU: IN WIN SI 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測試平台處理器為 Core i7-8700K,直接超頻4.8GHz,CPU 電壓設為1.31V。
基本 Benchmark 效能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12140
Graphics score:12739
Physics score:21075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6274
Graphics score:6148
Physics score:20925
3DMark Fire Time Spy:10162
Graphics score:10505
Physics score:8578
3DMark Fire Time Spy Extreme:4650
Graphics score:4790
Physics score:3991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130.6
遊戲效能測試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80
3840×2160:51
《刺客教條:奧德賽》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62
3840×2160:41
《極地戰嚎5》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101
3840×2160:54
《FINAL FANTASY XV》
FINAL FANTASY XV 的 Benchmark 測試軟體,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7768
3840×2160:4502
《俠盜獵車手 V》
影像設定全開或最高,進階影像開啟長陰影、高解析度陰影、飛行時啟用高畫質串流,進階視野與陰影距離則是調至最低,反鋸齒FXAA開啟、MSAA關閉。測試項目為遊戲自帶的 Benchmark,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古墓奇兵:崛起》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115.49
3860×2160:61.65
《古墓奇兵:暗影》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76
3860×2160:44
溫度與功耗
裸測平台,室溫27度,空調。
待機時核心溫度在40度,風扇轉速0,還未到工作溫度。
待機時全機功耗為75W。
執行 Furmark 燒機測試,溫度最高控制在66度左右。
測得平均張數是171,最大張數是174,差異不大,幾乎沒因為溫度控制而掉速。
執行 Furmark 燒機測試時全機最高功耗約336W。
效能比較表
對比一下同平台所測的 GIGABYTE RTX 2070 Super Gaming OC 以及 RTX 2070 Gaming OC。
超頻效能測試
手動抓了一下這張 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的最高時脈,核心大概可以+130~140MHz,Boost 最高1930~1935MHz,記憶體從1750MHz拉到2000MHz過測 3DMark。以下括弧為預設值成績。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12983(12140)+6.9%
Graphics score:13691(12739)+7.5%
Physics score:20845(21075)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6811(6274)+8.6%
Graphics score:6678(6148)+8.6
Physics score:20822(20925)
3DMark Fire Time Spy:11012(10162)+8.4%
Graphics score:11546(10505)+9.9%
Physics score:8727(8578)
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這張與先前所測的超頻幅度差不多,但是超頻後的成績提升比較高,這應該也是供電以及散熱器差異,MSI 超頻後執行 3D 時應該比較長時間 Boost 在較高時脈上。
小結
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對比上一篇 GIGABYTE RTX 2070 Super Gaming OC 兩者在預設值效能上沒有太多差異,實際上可能還小輸了一點,因為後者的預設 Boost 時脈比較高一些(1815MHz),MSI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預設 Boost 是1800MHz,比起公版1770MHz僅提升30MHz,是有點保守,可能也是留給玩家們一些超頻的空間,在最後也可以看到超頻後 3DMark 圖形成績大概可以提升7-10%左右,散熱的部分則是無庸置疑,三風扇加上大面積散熱鰭片,預設下燒機可以控制在66度,相當低溫,且裸測下沒有甚麼明顯聲音,就算手動調高轉速也不會過於吵雜,算還可以接受的範圍。